一种耍球的电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1813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耍球的电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娱乐电动玩具,尤其指一种能耍球的电动玩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94202740.X名称为《一种往返行走的玩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向后转往返行走的玩具,在玩具内部装有电机降速齿轮、离合齿轮、制定片、小轮等,由电机带动,离合齿轮的凸块控制自动返回行走。并配合有音乐装置,发出优美音乐。然而,该装置能完成的动作有限,娱乐效果一般,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作多种运动动作,娱乐效果好的能耍球的电动玩具。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要球的电动玩具,包括仿人形的头部、躯干部、与躯干部活动连接的手臂组件与腿部,带动躯干部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本电动玩具还包括置于腿部下方的壳体、固定于壳体顶盖下表面上的架体,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架体中,所述驱动机构与集成电路、电源构成回路,在手臂组件中一只手臂设置为举起状态,举起状态的一只手臂的手指与第一球体的底部转动相连接,所述第一球体能转动地通过传动丝与驱动机构相联动,所述手臂组件中另一只手臂为弹性手臂,所述弹性手臂的手掌向前斜向下伸出,所述弹性手臂的手掌能与第二球体向上移动至最高位置时能与手掌相碰触的结构适配在一起,所述第二球体通过竖杆穿过壳体的顶盖能上下移动地与壳体下方的驱动机构相联动,所述腿部有两条,所述腿部下端穿入壳体中并能上下移动地与驱动机构相联动。
[0005]作为改进,每条腿部优选为包括腿杆与曲动杆,所述躯干部通过腿杆能上下移动地穿入壳体的顶盖与壳体下方的驱动机构相联动,所述曲动杆包括上活杆与下活动杆,所述上活杆的顶端与躯干部的底部活动相连接,所述上活杆的底端与下活动杆的顶端活动相连接,所述下活动杆底端经过对应腿杆的外侧面与顶盖上表面活动相连接。
[0006]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机构优选为包括微型电机、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与集成电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齿轮组包括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轮带动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轴与第一齿轮相固定,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通过固定于侧面上第二侧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通过固定于侧面上第三侧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第四齿轮与第四转轴相固定,第四转轴的一端通过曲杆与能上下摆动的摆杆活动相连接,所述摆杆的一端与能上下移动的竖杆下端活动相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与第五转轴相固定,第五转轴的两端对称地固定有曲轴,其中一根曲轴与一根腿杆的下部活动相连接,所述曲轴的另一根曲轴与另一根腿杆的下部活动相连接。
[0007]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转轴的一端通过曲杆与能上下摆动的摆杆活动相连接,其具体结构为:所述摆杆的尾端能通过活动轴与架体活动连接,所述摆杆的中部设置有腰形孔,所述曲杆通过拔轴能活动地插置于腰形孔中,所述摆杆的前端设置前腰形孔,所述竖杆的底端与活动横轴相固定,所述活动横轴的一边能活动地插置于前腰形孔中,所述活动横轴的另一边能上下活动地嵌置于壳体内侧面的竖向滑槽中。
[0008]进一步改进,所述躯干部通过腿杆能上下移动地穿入壳体的顶盖与壳体下方的驱动机构相联动,其具体结构为:所述腿杆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横向腰形孔,所述曲轴中的凸轴分别活动地插置于对应的横向腰形孔中。
[0009]进一步改进,在壳体的顶面及位于腿杆插入顶盖处设置有脚体,所述腿杆从脚体的脚跟部穿入顶盖下方,所述下活动杆底端通过转动销与脚体跟部顶面活动相连接。
[0010]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球体能转动地通过传动丝与驱动机构相联动,其具体结构为:所述传动丝为钢丝,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水平转动的第八齿轮,所述第八齿轮与传动丝下端相连接,所述传动丝上端穿过架体穿孔、穿过弹簧套再穿于手指与顶于手指顶面上的转盘相连接,所述转盘与第一球体固定在一起,所述第八齿轮与第五齿轮一侧面上环形齿啮合在一起。
[0011]作为改进,所述第五齿轮的另一侧上固定有第五侧齿轮,所述第五侧齿轮与设置于架体上能水平转动的第六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六齿轮通过竖向传动轴延伸出架体的下方与置于壳体内腔底部的第七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七齿轮通过第七转轴一端与延伸出壳底部侧面的第一车轮中心相固定,所述第七转轴另一端与一带动齿轮相固定,所述带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通过延伸轴延伸出壳底部另一侧面的第二车轮中心相固定,在位于壳体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相应高度的且位于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左右两边的壳体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能与第一车轮、第二车轮一起带动壳体滚动的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
[0012]作为改进,所述壳体顶面边角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工作时能闪烁的并能不断变换灯光颜色的霓红灯,在壳体内腔底部设置驱动机构工作时能播歌曲的扬声器,所述霓红灯、扬声器通过导线与集成电路、电源构成回路。
[0013]作为改进,所述弹性手臂包括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躯干部一边的肩臂相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延伸丝与手掌相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驱动结构设计巧妙,占用空间小,圣诞老人外形惟妙惟肖,还具有四种不同的运动效果:左手第二球体上下移动达到左手拍球的运动效果,腿部上下移动达到躯干部上下移动的运动效果,右手第一球体随传动丝转动和弹簧套的作用下能达到转球的运动效果,下部车轮转动而达到整体旋转的运动效果,还设置有不断变换灯光颜色的霓红灯,以及能播歌曲的扬声器,赏心悦目,悦耳动听,让人忍俊不禁,娱乐效果十分出色。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图2是图1中的结构分解图;
[0017]图3是图2的进一步结构分解图;
[0018]图4是图3中去除壳体后的立体图;
[0019]图5是图1中去除部分壳体后的立体图;
[0020]图6是图5中去除部分壳体后的立体图;
[0021]图7是图6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22]图8是图4中驱动结构的分解图;
[0023]图9是图6中驱动结构的立体图;
[0024]图10是图9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25]图11是图4中I部分的放大图;
[0026]图12是图10中I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耍球的电动玩具,包括仿人形的头部21、躯干部
2、与躯干部2活动连接的手臂组件与腿部,带动躯干部2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置于腿部下方的壳体1、固定于壳体1顶盖11下表面上的架体42,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架体42中,所述驱动机构与集成电路、电源构成回路,在手臂组件中设置有举起一只手臂3的手指与第一球体31的底部转动相连接,所述第一球体31能转动地通过传动丝32与驱动机构相联动,所述手臂组件中另一只手臂为弹性手臂33,所述弹性手臂33的手掌34向前斜向下伸出,所述弹性手臂33的手掌34能与第二球体35向上移动至最高位置时能与手掌34相碰触的结构适配在一起,所述第二球体35通过竖杆36穿过壳体1的顶盖11能上下移动地与壳体1下方的驱动机构相联动,所述腿部有两条,所述腿部下端穿入壳体1中并能上下移动地与驱动机构相联动。
[0029]每条腿部包括腿杆22与曲动杆,所述躯干部2通过腿杆22能上下移动地穿入壳体1的顶盖11与壳体1下方的驱动机构相联动,所述曲动杆包括上活杆23与下活动杆24,所述上活杆23的顶端与躯干部2的底部活动相连接,所述上活杆23的底端与下活动杆24的顶端活动相连接,所述下活动杆24底端经过对应腿杆22的外侧面与顶盖11上表面活动相连接。
[0030]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微型电机4、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4与集成电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齿轮组包括有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2、第三齿轮53、第四齿轮54、第五齿轮55,所述微型电机4的输出轮41带动传动轮5,所述传动轮5通过传动轴56与第一齿轮51相固定,所述第一齿轮51与第二齿轮52相啮合,第二齿轮52通过固定于侧面上第二侧齿轮57与第三齿轮53相啮合,第三齿轮53通过固定于侧面上第三侧齿轮58与第四齿轮54相啮合,第四齿轮54与第四转轴59相固定,第四转轴59的一端通过曲杆6与能上下摆动的摆杆61活动相连接,所述摆杆61的一端与能上下移动的竖杆36下端活动相连接,所述第四齿轮54与第五齿轮55相嗤合,所述第五齿轮55与第五转轴50相固定,第五转轴50的两端对称地固定有曲轴62,其中一根曲轴62与一根腿杆22的下部活动相连接,所述曲轴62的另一根曲轴62与另一根腿杆22的下部活动相连接。所述第四转轴59的一端通过曲杆6与能上下摆动的摆杆61活动相连接,其具体结构为:所述摆杆61的尾端能通过活动轴63与架体42活动连接,所述摆杆61的中部设置有腰形孔64,所述曲杆6通过拔轴能活动地插置于腰形孔61中,所述摆杆61的前端设置前腰形孔65,所述竖杆36的底端与活动横轴37相固定,所述活动横轴37的一边能活动地插置于前腰形孔65中,所述活动横轴37的另一边能上下活动地嵌置于壳体1内侧面的竖向滑槽12中。顶盖11下表面对应位置设置有导轨杆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