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折叠升降把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舞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折叠升降把杆。它由以下技术特征构成:由支架体,膨胀螺钉孔,升降凹槽,合页,横向杆,合页,把杆,斜支撑杆组成,其一侧,该支架体上设有膨胀螺钉孔,膨胀螺钉通过膨胀螺钉孔固定在墙上,支架体的上端与合页一端固定连接,合页另一端与横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横向杆的顶端与把杆固定,支架体下端设有三个升降凹槽,升降凹槽内设有磁铁,斜支撑杆上端与合页一端固定连接,合页另一端固定在横向杆上,斜支撑杆下端嵌入在升降凹槽内,另一侧与上述结构相同。该一种壁挂式折叠升降把杆,固定在墙壁上,既能折叠,又能升降,不占空间,能满足不同身高练习者的要求,其把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专利说明】
一种壁挂式折叠升降把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舞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折叠升降把杆。【背景技术】
[0002]目前,学生在健身房里进行柔韧性练习使用的把杆,一般都是采用墙壁式把杆,墙壁式把杆的高度是不可变的,不能升降和折叠,给不同身高的练习者带来不便。【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壁挂式折叠升降把杆。该把杆既能折叠,又能升降,不占空间,能满足不同身高练习者的要求,该把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给练习者使用带来方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壁挂式折叠升降把杆,由支架体,膨胀螺钉孔,升降凹槽,第一合页,横向杆,第二合页,把杆,斜支撑杆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一侧,该支架体上设有膨胀螺钉孔,膨胀螺钉通过膨胀螺钉孔固定在墙上,支架体的上端与第一合页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合页另一端与横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横向杆的顶端与把杆固定,所述支架体下端设有三个升降凹槽,升降凹槽内设有磁铁,所述斜支撑杆上端与第二合页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合页另一端固定在横向杆上,斜支撑杆下端嵌入在升降凹槽内,另一侧与上述结构相同。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壁挂式折叠升降把杆固定在墙壁上,既能折叠, 又能升降,不占空间,能满足不同身高练习者的要求,该把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给练习者使用带来方便。【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07]图1是一种壁挂式折叠升降把杆主体示意图。
[0008]图中
[0009]1 —支架体
[0010]2—膨胀螺钉孔
[0011]3—升降凹槽[0〇12]4—第一合页
[0013]5 —横向杆
[0014]6 —第二合页
[0015]7— 把杆
[0016]8—斜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现行的壁挂式把杆问题提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如图1 所示,它由以下各部件结构技术特征构成:一种壁挂式折叠升降把杆,由支架体1,膨胀螺钉孔2,升降凹槽3,第一合页4,横向杆5,第二合页6,把杆7,斜支撑杆8组成,其一侧,该支架体 1上设有膨胀螺钉孔2,膨胀螺钉通过膨胀螺钉孔2固定在墙上,支架体1的上端与第一合页4 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合页4另一端与横向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横向杆5的顶端与把杆7固定, 所述支架体1下端设有三个升降凹槽3,升降凹槽3内设有磁铁,所述斜支撑杆8上端与第二合页6—端固定连接,第二合页6另一端固定在横向杆5上,斜支撑杆8下端嵌入在升降凹槽3 内,升降凹槽3里磁铁与斜支撑杆8相吸附固定,另一侧与上述结构相同。[〇〇18]使用一种壁挂式折叠升降把杆的方法:使用时,根据练习者的身高将斜支撑杆下端插入所需的升降凹槽内,进行基本功柔韧性练习,使用后,将斜支撑杆从升降凹槽内拔出,把杆靠在墙壁。
【主权项】
1.一种壁挂式折叠升降把杆,由支架体(1),膨胀螺钉孔(2),升降凹槽(3),第一合页(4),横向杆(5),第二合页(6),把杆(7),斜支撑杆(8)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一侧,该支架体 (1)上设有膨胀螺钉孔(2),膨胀螺钉通过膨胀螺钉孔(2)固定在墙上,支架体(1)的上端与 第一合页(4) 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合页(4)另一端与横向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横向杆(5) 的顶端与把杆(7)固定,所述支架体(1)下端设有三个升降凹槽(3),升降凹槽(3)内设有磁 铁,所述斜支撑杆(8)上端与第二合页(6)—端固定连接,第二合页(6)另一端固定在横向杆(5)上,斜支撑杆(8)下端嵌入在升降凹槽(3)内,另一侧与上述结构相同。
【文档编号】A63B26/00GK205649793SQ201620332908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 公开号201620332908.7, CN 201620332908, CN 205649793 U, CN 205649793U, CN-U-205649793, CN201620332908, CN201620332908.7, CN205649793 U, CN205649793U
【发明人】贾桂云, 刘桦玮
【申请人】燕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