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代真空模压机粘贴木面层的模压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91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替代真空模压机粘贴木面层的模压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压具,尤其是一种替代真空模压机粘贴木而层的模压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生产全贴木面层的建筑、家具竹木预构件,均采取先用不同原材料制成所需形状花纹角线的各型芯板,再将涂有粘胶的木面层粘贴在芯板上,然后用真空模压机将其压紧粘贴牢固而成。其工作原理是真空模压机中的上下两气囊靠压机施加的正压力及抽成真空形成的负压力共同作用挤压将粘贴木面层与芯板紧紧压贴粘合。由于上下两气囊能始终保持与芯板的吻合贴紧状态,从而达到各型艺术芯板全贴木面层的要求,一般称之为软压。但真空模压机进口的价格昂贵,加大了投资成本,而国产的同类型压机价格虽低但因海拔变化对负压的影响致使在高海拔地区出现压力不足的情况,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替代真空模压机粘贴木面层的模压具,用模压具替代真空模压机变软压为硬压,是一种可替代真空模压机在有艺术角线呈异形结构的芯板上双面全粘贴木面层的模压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压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和下模分别由底平面板和边框粘接而成,边框围成的贴压面与待压制芯板的形状吻合。
所述上模和下模的边框上有不少于3个对应匹配的定位销孔,定位销的长度比待压制芯板厚度长出5-10mm。
所述上模和下模的贴压面比对应芯板上的待压制粘贴面2.4mm。
底平面板可以是钢板、铝板、镀锌板等金属材料或环氧树酯、硬质木板等非金属材料,边框可以是环氧树酯或硬质木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压具上模的仰视图。
图3为模压具下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压具由上模1及下模3组成,它们分别由底平面板和边框2粘接而成,边框内围构成与芯板4上下待压制面5的形状相同、线角吻合、凹凸相反、且大于芯板4待压制面2.4mm的贴压面。上下模具可用钢板、铝板、镀锌板等金属材料或环氧树酯,硬性木板等非金属材料制作,单独或混用均可。一般需进行热压粘贴木而层时,多采用金属材料制模;而进行冷压粘贴木面层时,可用非金属材料制模。上、下模的边框2上制有三个对应的定位销孔6,定位销的高度比芯板的最大厚度大5-10mm,定位销所框定的形状、大小与芯板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依照需要全贴木面层芯板的外观形状制作出模压具,模压具分单独的上下两盖,每盖模具的贴压面与芯板相对应粘贴面的形状吻合,凹凸相反,模压具上下盖靠不少于三个且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定位销孔固定连接。
操作时,先将涂有粘胶的木面层粘贴在芯板4的粘贴面构成待压制而5,再把芯板放进模压具下模3内,再将上模1盖上,靠定位销孔6使上模和下模紧扣,然后放入压机。按粘胶的不同可分别采用热压或冷压,在规定时间、压力下加压,最后取出模具,打开上模便可获得粘贴稳固,艺术线角分明、外形美观的全贴木面板。
权利要求1.一种替代真空模压机粘贴木面层的模压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和下模分别由底平面板和边框粘接而成,边框围成的贴压面与待压制芯板形状吻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压具,其特征在于上模和下模的边框上有至少3个对应匹配的定位销孔,定位销比待压制芯板的厚度长出5-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压具,其特征在于上模和下模的贴压面大于芯板待压制面2.4mm。
专利摘要一种替代真空模压机粘贴木面层的模压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和下模分别由底平面板和边框粘接而成,边框围成的贴压面与待压制芯板的形状吻合,它用模压具替代真空模压机变软压为硬压,是一种可替代真空模压机在有艺术角线呈异形结构的芯板上双面全粘贴木面层的模压具。
文档编号B27D1/00GK2638952SQ03249810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日
发明者张国邦 申请人:腾冲县古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