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钉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919阅读:1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钉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钉子,是一种可增强所钉层面连接度,能经受震动而不易冒头、不易退出的钉子。
背景技术
钉子普遍用于连接、固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层面。钉帽固定钉子的一端,而另一端钉尖部位则无固定点。所以现有的各种钉子,比如一般的铁钉和装修中常用的射钉枪使用的射钉,钉入后一经震动易冒头、退出。包装木箱的铁钉经搬运震动后也常常冒头、退出。这些都会造成一定的麻烦和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各种钉子使用后存在易冒头、易退出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增强所钉层面连接度,经震抖不易冒头,不易退出的新型钉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钉子,其特征在于钉身靠钉尖方向设置有朝向钉帽的倒钩。
所述倒钩设置在钉身前端三分之一范围内。
所述倒钩为2个,上下错位对称布置。
所述倒钩为3个,上下错位对称布置。
所述倒钩设置在钉身弧形面上,上下错位对称布置。
所述钉身从钉帽到钉尖九十度扭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用新型由于在钉身(普通钉或射钉)上设置适当数量倒钩,当其钉入物件时,钉帽和钉尖两个方向均有了固定受力点,即便是经受强烈震动和翻滚也不再出现冒头、退出现象。有力地增强了构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避免了由于钉子冒头、退出造成的诸多麻烦。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普通钉设置两个倒钩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普通钉设置三个倒钩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射钉设置两个倒钩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普通型常用钉在现有普通常用铁钉的尖端1稍后的部位,即钉身的前端设置二至三个倒钩2。如图1~图4。当钉子钉入物件后,这些倒钩2将阻止钉身后退,如同钉帽3阻止钉身前进一样。这就使其钉子两端都有了固定点。
一、倒钩的位置倒钩2设置在钉身前端三分之一的范围内。①设置二个倒钩2二个倒钩2分别在钉身的相反面,而且一上一下错位适当的距离。②设置三个倒钩2倒钩2分别设在钉身的三个不同方向。三个方向角度均匀,而且三个倒钩上、中、下错位适当的距离。见附图1和图3。
二、倒钩的角度倒钩2与钉身的角度为三十度。(如倒钩与钉身所构成的角度过大,将影响钉子进入物件。如倒钩与钉身所组成的角度过小,就会削弱倒钩的固定功能。)三、倒钩的深度倒钩2的产生可通过切削钉身而成。倒钩2的切削深度不能超过钉子直径的四分之一,以保持钉子自身的强度,与一般钓鱼钩的倒钩相似。
实施例2射钉枪用钉射钉枪用钉的钉身一般并不是正圆形,是由两个平面和两个弧形面组成。如前面所述普通用钉设置倒钩的原理一样,同样在钉子的尖端部分设置两个倒钩2,但倒钩2设置在前端四分之一范围内,并设置在弧形面上,一边一个倒钩,上下错开一定距离。倒钩设置的角度、深度与上述普通用钉相同。
为了进一步增强其所钉层面的连接度,射钉枪用钉的钉身(平面和弧形面)从钉帽3到钉尖1有九十度扭转。如附图5。
权利要求1.一种钉子,其特征在于钉身靠钉尖(1)方向设置有朝向钉帽(3)的倒钩(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2)设置在钉身前端三分之一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2)为2个,上下错位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2)为3个,上下错位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钉身表面为两个平面和两个弧形面组成,即从钉帽(3)到钉尖(1)九十度扭转,所述倒钩(2)设置在钉身弧形面上,上下错位对称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能增强所钉层面连接度,经震抖不易冒头,不易退出的新型钉子。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普通常用钉的尖端(1)稍后的部位,即钉身的前端设置二至三个倒钩(2)。当钉子钉入物件后,这些倒钩(2)将阻止钉身后退,如同钉帽(3)阻止钉身前进一样,这就使其钉子两端都有了固定点,即便是经受强烈震动和翻滚也不再出现冒头、退出现象,有力地增强了构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避免了由于钉子冒头、退出造成的诸多麻烦。
文档编号B27F7/00GK2647529SQ0324995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5日
发明者黄家玉 申请人:黄家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