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拼接机的定位压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26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木工拼接机的定位压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机械,尤其是一种木工拼接机的定位压轮机构。
背景技术
木材的加工有一种拼接工艺,是把较短的木料首尾连接成较长的木料,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木料通常采用榫卯结构连接,在木材的自动拼接加工中,就包含制榫和榫接工序。榫接工艺要求定位准确,现时的木工拼接机一般是采用三面传动的同步传送装置,木料在该传送装置中,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受约束而定位,为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可靠性,还设置了作用于木料顶面的压轮机构。如图1所示,所述压轮机构包括压臂20、压轮40、弹簧30,压臂20一端活动铰接在机架10上,另一端连接压轮40。在压臂20上设有立柱21并插入到机架10对应的滑槽11上,弹簧30套在立柱21上并与机架10相抵。这种压轮机构的弹簧完全外露,容易藏纳灰尘和油污,另外立柱在移动过程中与滑槽摩擦,使弹簧受力不均匀,影响了压轮机构的工艺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工拼接机的定位压轮机构,该机构弹压力稳定而且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工拼接机的定位压轮机构,包括压臂、压轮,其结构特点是,还设有铰轴和扭簧,铰轴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臂活动铰接,扭簧套在铰轴上,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在预加扭力后与压臂固定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补充和完善,还设有套筒,所述扭簧置于套筒内,套筒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
还设有止转杆,所述止转杆固定在机架上,且与处于极限位置时的压臂相抵。所述的止转杆为一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采用了扭簧,还设置了套筒,保障了扭簧的工艺稳定性,使压轮机构的弹压力更为稳定,结构也更为紧凑。


图1是现有定位压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2和图3,一种木工拼接机的定位压轮机构,包括压臂2、压轮3,还设有铰轴4和扭簧5,铰轴4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臂2活动铰接,扭簧5套在铰轴4上,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另一端在预加扭力后与压臂2固定连接。这样压臂2就把扭簧5的作用力传到压轮3上,压紧木料8。
还设有套筒6,所述扭簧5置于套筒6内,套筒6的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灰尘和油污就不容易进入扭簧5处,保障扭簧5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
还设有止转杆7,所述止转杆7固定在机架1上,且与处于极限位置时的压臂2相抵。所述的止转杆7最优为一螺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木工拼接机的定位压轮机构,包括压臂、压轮,其特征是还设有铰轴和扭簧,铰轴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臂活动铰接,扭簧套在铰轴上,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在预加扭力后与压臂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工拼接机的定位压轮机构,其特征是还设有套筒,所述扭簧置于套筒内,套筒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工拼接机的定位压轮机构,其特征是还设有止转杆,所述止转杆固定在机架上,且与处于极限位置时的压臂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工拼接机的定位压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止转杆为一螺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工拼接机的定位压轮机构。包括压臂、压轮,其特征是还设有铰轴和扭簧,铰轴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臂活动铰接,扭簧套在铰轴上,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在预加扭力后与压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采用了扭簧,还设置了套筒,保障了扭簧的工艺稳定性,使压轮机构的弹压力更为稳定,结构也更为紧凑。
文档编号B27D1/00GK2747041SQ20042009396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5日
发明者苏泉窝 申请人:苏泉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