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木工台锯防护罩开启角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木工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木工台锯上的防护罩开启角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安全和美观的考虑,现有的木工台锯上通常都安装有防护罩,在防护罩的两侧还设有防护罩连杆。在进行切割作业时,防护罩在连杆的作用下打开,锯片对木料进行切割;当完成切割作业时,防护罩在连杆的作用下回落,将锯片罩住。但这种木工台锯在切割作业时,很容易使防护罩打开后发生翻转而无法顺利回落,这样就不能起到有效防护锯片的作用,给操作者带来危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木工台锯防护罩在切割作业时无法顺利回落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工台锯防护罩开启角限位装置,能使防护罩打开后自由回落,不会完全翻转过去。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木工台锯防护罩开启角限位装置,包括连接在防护罩两侧的防护罩连杆,所述的防护罩连杆的一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跟刀片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跟刀片与两侧的防护罩连杆之间各设有一护罩连杆定位套,护罩连杆定位套套在螺栓上;所述的护罩连杆定位套的上方外侧设有一限位台,下方内侧设有一定位孔;定位孔与跟刀片中的一圆孔相适配,圆孔内装有一弹性圆柱销,所述的弹性圆柱销的两端嵌在护罩连杆定位套的定位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护罩连杆与防护罩通过防护罩转销连接,防护罩转销的内侧卡有内齿锁紧垫圈。
防护罩组件在采用上述防护罩开启角度限位结构后,木工台锯在切割木料时,防护罩将在防护罩连杆的作用下打开,当防护罩打开到一定角度时,防护罩连杆会与护罩连杆定位套上的限位台相接触,防护罩将处于一个可自由回落的角度范围内,不再往后翻转;当切割作业完毕后,防护罩回落到原来的位置,将锯片护住,确保了切割作业的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开启角限位装置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向视图中本实用新型防护罩开启角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护罩连杆定位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左侧视图。
图6为图3中I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木工台锯防护罩开启角限位装置包括防护罩1两侧的防护罩连杆2和2’、跟刀片3、六角螺栓4、护罩连杆定位套6和6’、弹性圆柱销9。所述的防护罩连杆2通过防护罩转销10连接在防护罩1的内侧,防护罩转销10的内侧卡有内齿锁紧垫圈11,使防护罩1与防护罩连杆2牢牢的连接在一起;防护罩连杆2的另一端通过六角螺栓4活动连接在跟刀片3的两侧。在跟刀片3与两侧的防护罩连杆2之间各设有一护罩连杆定位套6、6’,护罩连杆定位套套在六角螺栓4上,并分别紧卡在防护罩连杆2与跟刀片3和跟刀片3与防护罩连杆2’之间,护罩连杆定位套的内端面紧贴着跟刀片,外端面紧贴着防护罩连杆。
在护罩连杆定位套6和6’的上方外侧设有一限位台7,下方内侧开设有一定位孔12。定位孔12与跟刀片3中的一圆孔相适配,圆孔内装有一弹性圆柱销9,所述的弹性圆柱销9的两端嵌在护罩连杆定位套的定位孔12中。
在六角螺栓4上还套有平垫5、5’和防松螺母8。平垫5夹在防护罩连杆2与螺栓头之间,平垫5’夹在防护罩连杆2’与防松螺母8之间。
当防护罩打开到一定角度时,防护罩连杆由于接触到护罩连杆定位套上方外侧的限位台而止住,这时,防护罩将处于一个可自由回落的角度范围内而不再向后翻转;当切割作业完毕后,防护罩回落到原来的位置,将锯片罩住,确保了切割作业的安全。
权利要求1.木工台锯防护罩开启角限位装置,包括连接在防护罩两侧的防护罩连杆,防护罩连杆的一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跟刀片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跟刀片与两侧的防护罩连杆之间各设有一护罩连杆定位套,护罩连杆定位套套在螺栓上;所述的护罩连杆定位套的上方外侧设有一限位台,下方内侧设有一定位孔;定位孔与跟刀片中的一圆孔相适配,圆孔内装有一弹性圆柱销,所述的弹性圆柱销的两端嵌在护罩连杆定位套的定位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工台锯防护罩开启角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罩连杆与防护罩通过防护罩转销连接,防护罩转销的内侧卡有内齿锁紧垫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工台锯防护罩开启角限位装置,包括连接在防护罩两侧的防护罩连杆,防护罩连杆的一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跟刀片的两侧,在跟刀片与两侧的防护罩连杆之间的螺栓上各套有一护罩连杆定位套,所述的护罩连杆定位套的上方外侧设有一限位台,下方内侧设有一定位孔,在跟刀片上装有一弹性圆柱销,弹性圆柱销的两端嵌在护罩连杆定位套的定位孔中。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组件在采用上述开启角度限位结构后,当防护罩打开到一定角度时,防护罩连杆会与护罩连杆定位套上的限位台相接触,防护罩将处于一个可自由回落的角度范围内,不再往后翻转;当切割作业完毕后,防护罩回落到原来的位置,将锯片护住,确保了切割作业的安全。
文档编号B27B5/29GK2889668SQ20062010120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7日
发明者王长江, 唐宏峰 申请人:王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