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器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517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竹器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竹器制作エ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竹器制作エ艺均只是把原材料(竹子)经过特殊处理,然后用专用刀具剖成所需形状,大小,取样,成型,打磨,抛光,即制作成一件作品,完全没有考虑原材料(竹子)给作品带来的缺陷。由于原材料(竹子)只有一面有青皮,有5面没有青皮,而青皮的性质是表面光滑,细腻,硬度高,弾性好;所以,通过现有的制作エ艺制作而成的竹器,均存在很大的缺陷(I)没有青皮的3个原材料表面没光泽,茎纹粗糙,没弾性,硬度没有青皮高;(2)不美观;(3)内部结构硬度不够;(4)实用性差;(5)技术要求难度不高;(6)整体强度差,易变形;(7)易老化,易腐朽;(8)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和竹器的把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竹器制作エ艺,该竹器制作エ艺通过对没有青皮的原材料表面进行贴青皮处理,从而使得制作出的竹器整体表面光滑,细腻,硬度高,弾性好,不易老化和腐朽,且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竹器的把玩性。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竹器制作エ艺,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原料的选择和去掉原材料表面的竹青;(b)然后,剖开竹子,并根据成品竹器的要求进行分料;(C)将分出的原材料分别进行加工处理,制成成品竹器所需的各种主料;(d)接着,对各种主料进行处理,然后收集在一起进行晾晒;(e)将制作好的主料进行防虫处理后,保存一定时间后制作成品竹器。(f)对成品竹器进行贴青皮处理;所述步骤(d)中,晾晒时间为2至3个月。所述步骤(e)中,保存时间为3至5年。所述步骤(f)中,贴青皮处理包括贴直平面青皮、贴半圆形青皮、贴整圆青皮、贴竹丝。更进ー步的,所述贴直平面青皮的步骤为将主料加热至90 95°C并保时2 3小时;与此同时各找5片大小与5个主料需贴部位大小相同的青皮;待主料烘好后,在空气中冷却2 3分钟,将5片青皮分别粘贴在主料5个需贴青皮的位置;然后进行压合,压合时的作用压カ为每平方厘米5公斤,压合时间为20 30分钟。所述贴半圆形青皮的步骤为将主料加热至100 120°C,然后压制到所需弧度,同时固定冷却;与此同时各找3片大小与需贴3个部位大小相同青片;光整待贴青皮的3个面后,将青皮分别与主料的3个面完全贴合;最后用鱼线捆绑固定,通过胶水对贴合部位点滴滲透,待晾至20 30分钟后拆线,去掉多余的青皮即可。所述贴整圆青皮的步骤为将主料加温加热,并加工成型为圆环状,加温加热时的燃烧火苗高度为5厘米,火苗底部直径为20毫米,主料成型时青皮朝向圆心;然后分别对主料的内圆面以及两个侧面进行贴青皮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内圆面贴青皮(已制作好成品外圆是有青皮),首先,加工出贴合于主料内圆面的青皮找一片与成品宽度,长度相等的毛料,用酒精灯加温加热,酒精灯燃烧火苗高度5厘米左右,火苗底部大小为20毫米左右,成型时青皮朝向圆心,待冷却后用专用刀具剥下青皮;再把青皮弧度大小加工与成品内圆的弧度完全贴合,无间隙,贴合面达到95%以上。所要粘贴的青皮周长要在成品内圆面周长的基础上增加0. 3%毫米。贴成品内圆技术要求用一根直径10毫米,长度为100毫米的圆棒放在青皮外圆与成品内圆之间,然后用力把青皮往圆心收,当青皮两端对合好后,两端接触撑カ为每平方厘米15-20公斤,在抽出心棒,青皮外圆与成品内圆面圆滑贴合,接触度达95%以上,用502号胶水点滴渗透于接触面。两个侧面贴青皮首先,找一片长度和宽度均大于主料的毛料,通过酒精灯对毛料进行加温加热,将毛料弯成圆弧,青皮的成型后的方向与成品径向平行,弧度与主料的两个侧面相同,加温加热时的燃烧火苗高度为25毫米,火苗底部直径为10毫米;待毛料冷却后剥下青皮,调整青皮周长与两个侧面周长相等,边缘宽窄均匀;将青皮压于主料的两个侧 面,并用鱼线固定捆绑,调整对合处,接ロ无缝隙;最后通过502胶水点滴渗透于接触面。所述贴竹丝的步骤为首先,选用两片带青皮主料,将其分别制成大于成品5%的竹丝,将竹丝剥成两半,且带青皮的一半为52% ;然后,通过拉丝板光整,并将带青皮的两半贴合在一起,通过弯弧器进行加热对合弯曲,定型加热温度为90 100°C,加热时间为30 35秒;将其固定自然冷却,冷却后通过鱼线进行对合绕线捆绑;最后通过胶水点滴滲透,待20 30分钟后拆线,去掉多余的胶水,再用拉丝板精拉至所需尺寸,然后打磨,抛光。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没有青皮的原材料表面进行贴青皮处理,从而使得制作出的竹器整体表面光滑,细腻,硬度高,弾性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I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竹器制作エ艺,其具体步骤如下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选用天然无污染的兰竹或斑竹材料表面无划伤和斑痕,竹节平滑光整,竹子生长年份要够4-5年;然后去掉原材料表面的竹青,原材料去除竹青时,不能刮得过深而伤及第ニ层黄青,且不能把竹节处青皮刮掉;(b)其次,剖开竹子,并根据成品竹器的要求分出平圈料、鼓圈料、竹丝料、仔圈料;平圈料的制作步骤为先把原材料内部刮平;然后镅筋,镅筋角度基准以竹片边沿左右各45度,镚线距离为2至3毫米均分,镅好后在阳光下晾晒2至3天;最后进行平圈料的烘烤用砖砌ー个I. 8米长,宽200毫米,高300毫米的烤箱,用木炭为然料,然后把竹子放在烤箱上烘烤,待竹子温度达到120度至150度时取下放在滚压机上滚压成大小为200毫米至250毫米的圆圈,平圈料制作完成;
鼓圈料的制作步骤为先把原材料内部刮平;然后直接把鼓圈料放在烘箱上烘烤,去掉竹子本身水分70%至80%即可;其他配料的制作方法和大圏制作方法一祥。(C)将分出的原材料分别进行加工处理,制成成品竹器所需的各种主料;(d)接着,对各种主料进行处理,然后进行晾晒2至3个月;(e)将制作好的主料进行防虫处理后,保存3至5年后制作成品竹器。(f)对成品竹器进行贴青皮处理,本实施例的贴青皮处理为贴直平面青皮,所需贴的面为5个面,其步骤为将主料加热至90 95°C并保时2 3小时;与此同时各找5片大小与5个主料需贴部位大小相同的青皮;待主料烘好后,在空气中冷却2 3分钟,将5片青皮分别通过502号胶水粘贴在主料5个需贴青皮的位置;然后通过专用虎钳进行压合, 压合时的作用压カ为每平方厘米5公斤,压合时间为20 30分钟;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步骤(f)中,贴青皮处理为贴半圆形青皮,所需贴的面为内弧面和两个侧面,共计5个面,其具体步骤为将主料加热至100 120°C,然后压制到所需弧度,同时固定冷却;与此同时各找3片大小与需贴5个部位大小相同青片;光整待贴青皮的3个面后,将青皮分别与主料的5个面完全贴合;最后用鱼线捆绑固定,通过502胶水对贴合部位点滴滲透,待晾至20 30分钟后拆线,去掉多余的青皮即可。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步骤(f)中,贴青皮处理为贴整圆青皮,所需贴的面为主料内圆面和两个侧面,共计3个面,其具体步骤为将青皮毛料加温加热,并加工成型为圆环状,加温加热时的燃烧火苗高度为5厘米,火苗底部直径为20毫米,青皮毛料成型时有青皮面朝向圆心;然后分别对主料的内圆面以及两个侧面进行贴青皮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内圆面贴青皮(已制作好成品外圆是有青皮),首先,加工出贴合于主料内圆面的青皮找一片与成品宽度,长度相等的毛料,用酒精灯加温加热,酒精灯燃烧火苗高度5厘米左右,火苗底部大小为20毫米左右,成型时青皮朝向圆心,待冷却后用专用刀具剥下青皮。再把青皮弧度大小加工与成品内圆的弧度完全贴合,无间隙,贴合面达到95%以上。所要粘贴的青皮周长要在成品内圆面周长的基础上增加0. 3%毫米。贴成品内圆技术要求用一根直径10毫米,长度为100毫米的圆棒放在青皮外圆与成品内圆之间,然后用力把青皮往圆心收,当青皮两端对合好后,两端接触撑カ为每平方厘米15-20公斤,在抽出心棒,青皮外圆与成品内圆面圆滑贴合,接触度达95%以上,用502号胶水点滴渗透于接触面。两个侧面贴青皮首先,找一片长度和宽度均大于主料的毛料,通过酒精灯对毛料进行加温加热,将毛料弯成圆弧,青皮的成型后的方向与成品径向平行,弧度与主料的两个侧面相同,加温加热时的燃烧火苗高度为25毫米,火苗底部直径为10毫米;待毛料冷却后剥下青皮,调整青皮周长与两个侧面周长相等,边缘宽窄均匀;将青皮压于主料的两个侧面,并用鱼线固定捆绑,调整对合处,接ロ无缝隙;最后通过502号胶水点滴渗透于接触面。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步骤(f)中,贴青皮处理为贴竹丝,其具体步骤为首先,选用两片带青皮主料,将其分别制成大于成品5 %的竹丝,将竹丝剥成两半,且带青皮的一半为52%;然后,通过拉丝板光整,并将带青皮的两半贴合在一起,通过弯弧器进行加热对合弯曲,定型加热温度为90 100°C,加热时间为30 35秒;将其固定自然冷却,冷却后通过鱼线进行对合绕线捆绑;最后通过502号胶水点滴滲透,待20 30分钟后拆线,去掉多余的胶水,再用拉丝板精拉至所需尺寸,然后打磨,抛光。以上所述,仅是本 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竹器制作エ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原料的选择和去掉原材料表面的竹青; (b)然后,剖开竹子,并根据成品竹器的要求进行分料; (C)将分出的原材料分别进行加工处理,制成成品竹器所需的各种主料; (d)接着,对各种主料进行处理,然后收集在一起进行晾晒; (e)将制作好的主料进行防虫处理后,保存一定时间后制作成品竹器。
(f)对成品进行贴青皮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竹器制作エ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选用天然无污染的兰竹或斑竹材料表面无划伤和斑痕,竹节平滑光整,竹子生长年份要够4-5年;原材料去除竹青时,不能刮得过深而伤及第ニ层黄青,且不能把竹节处青皮刮掉。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竹器制作エ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根据成品竹器的要求分出平圈料、鼓圈料、竹丝料、仔圈料。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竹器制作エ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晾晒时间为2至3个月。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竹器制作エ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保存时间为3至5年。
6.根据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竹器制作エ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贴青皮处理包括贴直平面青皮、贴半圆形青皮、贴整圆青皮、贴竹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竹器制作エ艺,其特征在干,所述贴直平面青皮的步骤为将主料加热至90 95°C并保时2 3小时;与此同时各找5片大小与5个主料需贴部位大小相同的青皮;待主料烘好后,在空气中冷却2 3分钟,将5片青皮分别粘贴在主料5个需贴青皮的位置;然后进行压合,压合时的作用压カ为每平方厘米5公斤,压合时间为20 3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竹器制作エ艺,其特征在干,所述贴半圆形青皮的步骤为将主料加热至100 120°C,然后压制到所需弧度,同时固定冷却;与此同时各找3片大小与需贴3个部位大小相同青片;光整待贴青皮的3个面后,将青皮分别与主料的3个面完全贴合;最后用鱼线捆绑固定,通过胶水对贴合部位点滴滲透,待晾至20 30分钟后拆线,去掉多余的青皮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竹器制作エ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整圆青皮的步骤为将主料加温加热,并加工成型为圆环状,加温加热时的燃烧火苗高度为5厘米,火苗底部直径为20毫米,主料成型时青皮朝向圆心;然后分别对主料的内圆面以及两个侧面进行贴青皮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内圆面贴青皮首先,加工出贴合于成品内圆面的青皮找一片与成品宽度,长度相等的毛料,用酒精灯加温加热,酒精灯燃烧火苗高度5厘米左右,火苗底部大小为20毫米左右,成型时青皮朝向圆心,待冷却后用专用刀具剥下青皮;再把青皮弧度大小加工与成品内圆的弧度完全贴合,无间隙,贴合面达到95%以上,所要粘贴的青皮周长要在成品内圆面周长的基础上增加0. 3%毫米;贴成品内圆过程为用一根直径10毫米,长度为100毫米的圆棒放在青皮外圆与成品内圆之间,然后用力把青皮往圆心收,当青皮两端对合好后,两端接触撑カ为每平方厘米15-20公斤,在抽出心棒,青皮外圆与成品内圆面圆滑贴合,接触度达95%以上,用502号胶水点滴渗透于接触面。
两个侧面贴青皮首先,找一片长度和宽度均大于主料的毛料,通过酒精灯对毛料进行加温加热,将毛料弯成圆弧,青皮的成型后的方向与成品径向平行,弧度与主料的两个侧面相同,加温加热时的燃烧火苗高度为25毫米,火苗底部直径为10毫米;待毛料冷却后剥下青皮,调整青皮周长与两个侧面周长相等,边缘宽窄均匀;将青皮压于主料的两个侧面,并用鱼线固定捆绑,调整对合处,接ロ无缝隙;最后通过胶水点滴渗透于接触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竹器制作エ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竹丝的步骤为首先,选用两片带青皮主料,将其分别制成大于成品5%的竹丝,将竹丝剥成两半,且带青皮的一半为52% ;然后,通过拉丝板光整,并将带青皮的两半贴合在一起,通过弯弧器进行加热对合弯曲,定型加热温度为90 100°C,加热时间为30 35秒;将其固定自然冷却,冷却后通过鱼线进行对合绕线捆绑;最后通过胶水点滴滲透,待20 30分钟后拆线,去掉多余的胶水,再用拉丝板精拉至所需尺寸,然后打磨,抛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器制作工艺。该竹器制作工艺包括去除竹青、剖开竹子、分料、制作主料、主料贴青皮、晾晒、主料保存等步骤。本发明通过对没有青皮的原材料表面进行贴青皮处理,从而使得制作出的竹器整体表面光滑,细腻,硬度高,弹性好,不易老化和腐朽,且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竹器的把玩性。
文档编号B27M3/00GK102814849SQ20111015330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9日
发明者张大兴 申请人:张大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