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竹丝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645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竹丝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丝制备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长竹丝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竹帘是中国传统的竹工艺品,其主要用于门、窗的装饰。通常,竹帘采用细竹丝编织而成,在编织完成后,还可以在竹帘上绘制不同的图案,以提高竹帘的美感。但由于竹丝的长度受到竹节的限制,因此采用竹丝只能编织小幅的竹帘,不能满足现有门窗的尺寸需求。针对上述不足,申请号为00204331.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拼缀竹丝帘,它采用缝纫或刺绣的方法将两幅或两幅以上的竹帘拼缀在一起,虽解决了单幅竹帘尺寸小的缺陷,但拼缀竹帘的整体性较差,且拼缀产生的缝合线容易影响竹帘的美感。基于上述考虑,本申请人探索了一种长竹丝制备工艺,使竹丝的长度不再受到竹节的限制,满足了编织大幅竹帘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竹丝制备工艺,使竹丝的长度不再受到竹节的限制,满足了编织大幅竹帘的需求。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长竹丝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竹子去节后进行剖片,得到竹青片和竹黄片,取竹青片并刮去竹青片表面的青皮,再将两面刮光,得到备用竹片;S2:将两块以上的备用竹片粘接起来,得到厚度均匀一致的备用长竹片;S3:首先将备用长竹片采用揉丝的方式分成数根方形竹条,且竹条端面的内切圆直径大于抽丝孔的直径,然后将竹条的一端削尖,使其穿过抽丝孔,最后采用抽丝的方式将竹条抽出,得到成品竹丝。进一步,所述备用竹片的厚度为0.2mm-0.4mm、长度为500mm-600mm。进一步,在执行步骤S2前,将备用竹片放入双氧水中浸泡50min-70min,并自然晾干。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备用竹片的粘接步骤如下:S21:将备用竹片的端部刮薄,使其厚度为备用竹片厚度的一半,得到接头;S22:对备用竹片的接头进行烘烤,当接头的温度达到50°C -60°C时,将粘合剂涂抹在接头上,再次对备用竹片的接头进行烘烤,直至接头上的粘合剂出现气泡,此时将两块备用竹片的接头粘接起来,并对粘接部位进行推压,挤出粘接部位多余的粘合剂,并将多余的粘合剂去除;S23:用上、下两块压板将粘接部位夹紧并保持10min-20min,再将粘接部位锉平,得到厚度均匀一致的备用长竹片。进一步,所述粘合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S24:采用粒径为的鱼胶颗粒作为原料,并将鱼胶颗粒放在50°C _70°C温水中浸泡4min_5min ;S25:将浸泡后的鱼胶颗粒放置在100°C -140°C的条件下蒸80min-100min,再将鱼胶颗粒取出并捣碎;S26:重复执行步骤S25至少5次即可。进一步,所述粘合剂的使用温度为70°C -80°C。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揉丝的步骤如下:S31:用备用长竹片的端部冲撞两块间距固定的刀片,在备用长竹片的端部产生间距相同的刀口;S32:沿备用长竹片端部的刀口进行揉丝,当揉丝至接头处时,用刀片割开后继续揉丝,得到数根宽度相同的方形竹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长竹丝制备工艺,包括步骤S1:将竹子去节后进行剖片,得到竹青片和竹黄片,取竹青片并刮去竹青片表面的青皮,再将两面刮光,得到备用竹片;S2:将两块以上的备用竹片粘接起来,得到厚度均匀一致的备用长竹片;S3:首先将备用长竹片采用揉丝的方式分成数根竹条,且竹条的内切圆直径大于抽丝孔的直径,然后将竹条的一端削尖,使其穿过抽丝孔,最后采用抽丝的方式将竹条抽出,得到成品竹丝。通过该发明使竹丝的长度不再受到竹节的限制,而且制成的长竹丝看不出拼接痕迹,满足了编织大幅竹帘的需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长竹丝制备工艺,步骤如下:S1:将竹子去节后进行剖片,得到竹青片和竹黄片,取竹青片并刮去竹青片表面的青皮,再将两面刮光,得到厚度为0.3_、长度为550_的备用竹片,为了防止备用竹片发生虫蛀现象,提高备用竹片的耐久性,可将备用竹片放入双氧水中浸泡50min-70min,并自然晾干。S2:将两块以上的备用竹片粘接起来,得到厚度均匀一致的备用长竹片。在本实施例中,备用竹片的粘接步骤如下:S21:将备用竹片的端部刮薄,使其厚度为0.15mm,得到接头,由于接头的厚度为备用竹片厚度的一半,因此在将两备用竹片的接头粘接后,可保证粘接部位与备用竹片保持平整。当然,为使粘接部位与备用竹片保持平整,也可以使其中一块备用竹片的接头厚度为0.14mm,另一块备用竹片的厚度为0.16mm,但由于接头不一致,在粘接时,需要选择两块接头相互匹配的备用竹片,影响了制作竹丝的效率;另外,两块备用竹片之间还可以采用斜接或插接,但由于备用竹片的厚度较薄,斜接或插接的接头不便于制作。S22:对备用竹片的接头进行烘烤,当烘烤一段时间后,可用手感受接头的温度,当接头的温度达到50°C _60°C时,将粘合剂涂抹在接头上,再次对备用竹片的接头进行烘烤,直至接头上的粘合剂出现气泡,此时将两块备用竹片的接头粘接起来,并用竹块对粘接部位进行推压,将两块备用竹片的接头压紧,并去除接头之间气体,使粘合剂均匀分布,推压后,两块备用竹片的接头上涂抹的多余粘合剂被挤出,此时将挤出的多余粘合剂去除。S23:用上、下两块压板将粘接部位夹紧并保持10min-20min,再用锉刀将粘接部位锉平,即可得到厚度均匀一致的备用长竹片。S3:首先将备用长竹片采用揉丝(用手顺着纹路将竹片分成细竹条)分成数根方形竹条,且竹条端面的内切圆直径大于抽丝孔的直径,然后将竹条的一端削尖,使其穿过抽丝孔,最后采用抽丝的方式将竹条抽出,得到成品竹丝。在本实施例中,揉丝的步骤如下:S31:用备用长竹片的端部冲撞两块间距固定的刀片,此时会在备用长竹片的端部产生间距相同的刀口,若备用长竹片的宽度为15mm,则可以将备用长竹片的端部50等分,揉丝后即可得到宽度为0.3mm的50根竹条。S32:沿备用长竹片端部的刀口进行揉丝,当揉丝至接头处时,由于接头处采用粘合剂粘接而成,需要用刀片割开后继续揉丝,若备用长竹片采用三块长度为550mm的备用竹片粘接而成,则揉丝后即可得到50根长度为1650mm、宽度为0.3mm、厚度为0.3mm的方形竹条,若抽丝孔的直径为0.25mm,则经过削尖、抽丝后即可得到50根长度为1650mm、直径为
0.25mm的成品竹丝。在本实施例中,粘合剂的制备工艺如下:S24:采用粒径为的鱼胶颗粒作为原料,并将鱼胶颗粒放在50°C _70°C温水中浸泡4min_5min ;S25:将浸泡后的鱼胶颗粒放置在100°C -140°C的条件下蒸80min-100min,再将鱼胶颗粒取出并捣碎;S26:重复执行步骤S25至少5次即可。此种粘合剂在使用时,首先需将粘合剂加热至70°C _80°C,然后将粘合剂涂抹在接头上。它采用鱼胶颗粒作为原料,先后通过浸泡、蒸、冲捣制成,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按照GB/T20240-2006进行检测,目前广泛使用的竹制品粘合剂脲醛树脂的粘接强度为3.83MPa,静曲强度为103MPa,而本发明制备的粘合剂的粘接强度为
4.3MPa,静曲强度为112MPa,通过此数据说明此种粘合剂的粘接强度高,符合要求。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长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竹子去节后进行剖片,得到竹青片和竹黄片,取竹青片并刮去竹青片表面的青皮,再将两面刮光,得到备用竹片; S2:将两块以上的备用竹片粘接起来,得到厚度均匀一致的备用长竹片; S3:首先将备用长竹片采用揉丝的方式分成数根方形竹条,且竹条端面的内切圆直径大于抽丝孔的直径,然后将竹条的一端削尖,使其穿过抽丝孔,最后采用抽丝的方式将竹条抽出,得到成品竹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竹片的厚度为0.2mm~0.4mm、长度为 500mm-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S2前,将备用竹片放入双氧水中浸泡50min-70min,并自然晾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备用竹片的粘接步骤如下: 521:将备用竹片的端部刮薄,使其厚度为备用竹片厚度的一半,得到接头; 522:对备用竹片的接头进行烘烤,当接头的温度达到50°C _60°C时,将粘合剂涂抹在接头上,再次对备用竹片的接头进行烘烤,直至接头上的粘合剂出现气泡,此时将两块备用竹片的接头粘接起来,并对粘接部位进行推压,挤出粘接部位多余的粘合剂,并将多余的粘合剂去除; 523:用上、下两块压板将粘接部位夹紧并保持10min-20min,再将粘接部位锉平,得到厚度均匀一致的备用长竹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524:采用粒径为的鱼胶颗粒作为原料,并将鱼胶颗粒放在50°C _70°C温水中浸泡 4min_5min ; 525:将浸泡后的鱼胶颗粒放置在100°C _140°C的条件下蒸80min-100min,再将鱼胶颗粒取出并捣碎; 526:重复执行步骤S25至少5次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的使用温度为70 0C -80 °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中,揉丝的步骤如下: 531:用备用长竹片的端部冲撞两块间距固定的刀片,在备用长竹片的端部产生间距相同的刀口 ; 532:沿备用长竹片端部的刀口进行揉丝,当揉丝至接头处时,用刀片割开后继续揉丝,得到数根宽度相同的方形竹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竹丝制备工艺,包括步骤S1将竹子去节后进行剖片,得到竹青片和竹黄片,取竹青片并刮去竹青片表面的青皮,再将两面刮光,得到备用竹片;S2将两块以上的备用竹片粘接起来,得到厚度均匀一致的备用长竹片;S3首先将备用长竹片采用揉丝的方式分成数根竹条,且竹条的内切圆直径大于抽丝孔的直径,然后将竹条的一端削尖,使其穿过抽丝孔,最后采用抽丝的方式将竹条抽出,得到成品竹丝。通过该发明使竹丝的长度不再受到竹节的限制,而且制成的长竹丝看不出拼接痕迹,满足了编织大幅竹帘的需求。
文档编号B27L11/04GK103101095SQ20131003926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方顺康, 张新权, 毛天彬, 张小江, 张峻青 申请人:重庆知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