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639639阅读:10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的浸胶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木材经低分子树脂浸溃处理后,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显著提高,力学强度得到改善,使用耐久性延长,可以用来制作夹具、门窗,甚至作为建筑装饰用材使用。例如,以酚醛树脂浸溃后木材在耐腐、耐酸、绝缘性能方面有很大提高。常规的木材浸胶方法是:把木材进行干燥(初干燥),然后进行浸胶,再次干燥。举例来说,对于厚度3cm的杨木(软质木材)板材,先干燥至含水率12%,然后放置在压力为0.5MPa的酚醛树脂浸溃4小时,再在70_80°C温度下干燥(再干燥)得到浸胶板材,再干燥的时间大约13-15天。该现有的方法的不足是:1、浸胶板材的密度较低。对于杨木素板来说,密度约为0.4g/cm3,浸胶后板材密度最大也只能达到0.57g/cm3,强度和力学性能还不足。2、再干燥的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干燥质量差,木材表面容易皱缩而不平整,木材刨光时材积损耗大。3、因为生产上常用树脂(尿醛树脂和酚醛树脂)的固化温度为115-155°C,用常规窑干燥时这些树脂不能完全固化,导致木材强度升高数值有限。4、对于4-5.5mm厚度杨木板材,再干燥的生产过程中(15-17天),低分子浸溃树脂预固化形成预固化体,阻塞了木材内部部分水分移动的通道,影响了干燥速度,所以干燥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的木材密度更大、强度更高、再干燥的时间短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初干燥:把软质木材干燥至含水率10-14% ;
炭化:将干燥后的木材放置在120-130°C的密闭环境下中2小时进行炭化处理;
浸胶:把炭化后的木材放置在浸溃罐内,先对浸溃罐抽真空,再加入固化温度< 100°C的树脂,提高罐内压力至0.4-0.6MPa,保压3_5小时;
再干燥:木材进入干燥窑内,首先控制干燥介质的干球温度为75-80°C,湿球温度和干球接近或相等,预处理22-26h ;预处理结束后再降低干球温度至54-56°C,湿球温度至52-54°C,以后随着木材的含水率降低再升高温度,最后把浸胶后木材在80-90°C下干燥,使树脂完全固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浸胶前对木材进行炭化处理,炭化后木材内部的通路增多、增大,阻塞少,水分及低分子树脂移动的速度快。在同样的条件下,浸溃的树脂量多,再干燥的时间短。而未进行炭化直接浸胶的现有方法,木材内部的通路少而小,浸溃的树脂量少,再干燥时木材内部水分移动的通路可能被更多阻塞,加上干燥时因有部分树脂预先固化,生成的预固体物质阻塞了木材内部部分通路,导致水分移动速度更慢,所以再干燥时间长。例如,对于厚度3cm的杨木板材,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先干燥至含水率12%,将干燥后的木材放置在130°C的密闭环境下加热2小时进行炭化处理;然后放置在压力为
0.5MPa的尿醛树脂浸溃4小时,再在80-90°C温度下干燥(再干燥)7-8天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再干燥时间13-15天来说,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按发明方法的处理后木材的密度更大,强度更高。本发明选择的炭化温度为120-130°C,而避免选择常用的180°C以上的炭化温度,因为高温炭化木材的力学强度下降较多,木材的质量也下降,合格率降低。本发明采用2小时的短时间炭化,短时间的低温炭化木材力学强度下降在3-5%,比长时间高温干燥对木材力学强度下降的数值还少些,同时也增加了木材内部的水分移动通路。例如。对于杨木板材,按发明方法的处理后的密度可以达到0.64-0.66g/cm3,不易变形,强度高。同时,本发明进行再干燥时,先在75-80°C下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目的是提高初期浸溃树脂预固化率,减少在后续干燥过程中出现的树脂流失问题,保证木材内的树脂量更多。上述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初干燥时把软质木材干燥至含水率12%。上述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浸胶时,先对浸溃罐抽真空至0.02MPa,半小时后再加入树脂。上述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软质木材为杨木。上述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软质木材厚度为4-5.5cm ;再干燥时的干燥时间为11-12天。该厚度为4-5.5cm软质木材经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一般用于制作家具、地板。

上述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软质木材厚度为3cm ;再干燥时的时间为7-8天。上述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树脂为分子量200-250的低分子量树脂。该分子量的树脂更容易浸入木材。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杨木板的炭化浸胶处理方法
把3cm厚的杨木板放入干燥窑内初干燥,使得其含水率达到12%。再将干燥后的杨木板放置在120°C的密闭环境下中进行2小时炭化处理。接着把炭化后杨木板放入浸胶罐,先对浸溃罐抽真空至0.02MPa,半小时后加入固化温度为85-90°C的改性脲醛树脂,对浸溃罐内加压至0.5MPa保持4小时。最后把浸胶后的杨木板放置在干燥窑中再干燥。首先控制干燥介质的干球温度为75-80°C,湿球温度和干球接近或相等,预处理24h ;预处理目的是提高初期浸溃树脂预固化率,减少在后续干燥过程中出现的树脂流失问题。预处理结束后,木材的含水率超过40%,参见表1,先降低干球温度至55°C,湿球温度53°C,以后随着木材的含水率降低再逐渐升高温度,最后把浸胶后木材在85°C下干燥,使脲醛树脂在此温度下完全固化。再干燥时间7天,最后得到炭化浸胶后的杨木板材。表I
权利要求
1.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初干燥:把软质木材干燥至含水率10-14% ; 炭化:将干燥后的木材放置在120-130°C的密闭环境下中2小时进行炭化处理; 浸胶:把炭化后的木材放置在浸溃罐内,先对浸溃罐抽真空,再加入固化温度< 100°C的树脂,提高罐内压力至0.4-0.6MPa,保压3_5小时; 再干燥:木材进入干燥窑内,首先控制干燥介质的干球温度为75-80°C,湿球温度和干球接近或相等,预处理22-26h ;预处理结束后再降低干球温度至54-56°C,湿球温度至52-54°C,以后随着木材的含水率降低再升高温度,最后把浸胶后木材在80-90°C下干燥,使树脂完全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初干燥是把软质木材干燥至含水率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浸胶时,先对浸溃罐抽真空至0.02MPa,半小时后再加入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软质木材为杨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软质木材厚度为4-5.5cm ;再干燥时的时间为11-12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软质木材厚度为3cm;再干燥时的时间为7-8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树脂为分子量200-250的低分子量树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后的木材密度更大、强度更高、再干燥的时间短的木材炭化浸胶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把软质木材干燥至含水率10-14%;将干燥后木材在120-130℃下进行2小时炭化处理;在炭化后木材放置在浸渍罐内,先对浸渍罐抽真空后再加入固化温度<100℃的树脂,提高罐内压力至0.4-0.6MPa,保压3-5小时;再把木材进入干燥窑内,首先控制干燥介质的干球温度为75-80℃,湿球温度和干球接近或相等,预处理22-26h;预处理结束后再降低干球温度至54-56℃,湿球温度至52-54℃,以后随着木材的含水率降低再升高温度,最后把浸胶后木材在80-90℃下干燥,使树脂完全固化。
文档编号B27M1/06GK103112065SQ20131001909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0日
发明者蔡家斌, 孙照斌, 董会军, 邹国政, 酆智博, 周洪杰 申请人:阜阳市金木工艺品有限公司, 南京林业大学, 蔡家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