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竹条模量和密度的分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296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规格竹条模量和密度的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竹秆截断,选用1~5 m的竹秆部分,根据竹筒的围径在适当位置进行截断,长度范围选择0.9~2.4 m,长度序列模数为0.3 m;

(2)撞击破条,采用机械破条的方法将竹筒加工成毛条,竹筒破条的数量需根据竹筒围径的变化进行确定,毛条宽度以竹黄侧宽度计,宽度范围为18~22 mm,竹条厚度根据竹壁厚度确定,厚度范围为4~10 mm;

(3)粗刨加工,去除毛条上竹节处的节隔及一定数量的竹青和竹黄,使其呈一个较为平整的平面,侧面即径切面不预加工;

(4)竹条干燥,采用气干的干燥方式,将粗刨竹条放置于大气环境中干燥2~3个月,至含水率为11~13%;

(5)精刨加工,利用竹条四面刨将气干竹条加工至规定的宽度和厚度,并将此类竹条定义为规格竹条,其加工精度为宽度±0.2 mm,厚度±0.1 mm,长度±1 mm;

(6)竹条分选,将加工好的规格竹条进行分选,去除对竹条性能影响较大的缺陷竹条,缺陷竹条包括留青、留黄、劈裂、缺棱、虫害及侧弯;

(7)竹条模量和密度分级,其中模量分级是以1 GPa的模量区间长度对规格竹条进行模量划分;

模量选用的是竹条长跨距弹性模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为弯曲模量(MPa),p为载荷(N),l为跨距(mm),b为竹桁条宽度(mm),d为厚度(mm),为挠度(mm);

长跨距弹性模量测试选用的跨厚比为100,方法是将规格竹条放置于夹具上,第一次加载5 N,记录挠度,第二次再加载0.5 N,记录挠度,根据第二次加载前后的载荷及挠度变化情况求出长跨距弹性模量值;

密度分级是在气干密度条件下,以0.5 g/cm³的区间长度对规格竹条进行密度划分,由于规格竹条尺寸规整,且统计结果显示理论体积与实际体积相当,因此测试过程中用理论体积代替实际体积,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ρ为气干密度(g/cm³),m为规格竹条质量(g),V为规格竹条理论体(cm³),

根据模量和密度分级结果,将规格竹条分为低密度规格竹条、普通规格竹条和高性能规格竹条;

低密度规格竹条,此类竹条主要根据密度进行划分,其密度数值较低,力学性能相对较差,主要分布于为D50、D55和D60三个密度等级;

普通规格竹条,主要以模量为主要依据,选择E8~E11四个模量等级的规格竹条作为普通规格竹条,其中包含了D65~D80个密度等级;

高性能规格竹条,该类竹条主要以模量分级为依据,将E12、E13和E14三个模量等级的规格竹条确定为高性能规格竹条,其密度主要分布于D75~D85密度等级;

(8)标记和包装,根据规格竹条分级结果,对规格竹条进行包装和标记,注明类型、模量等级、密度等级、含水率及时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格竹条模量和密度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条加工过程中根据竹筒围径变化确定破条数量,破条宽度选择近竹黄侧20 mm,但根据产品需要,不局限于20 mm。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格竹条模量和密度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7)步骤中规格竹条模量分级以1 GPa的模量区间长度对规格竹条进行模量划分,选用长跨距弹性模量测试方法确定竹条模量范围,根据分级需要,模量分级不局限于以1 GPa的区间长度对规格竹条进行模量分级。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格竹条模量和密度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7)步骤中规格竹条密度分级以0.5g/cm³的密度区间长度对规格竹条进行密度划分,以理论体积代替实际体积,根据分级需要,密度分级不局限于以0.5g/cm³的区间长度对规格竹条进行密度分级。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格竹条模量和密度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规格竹条模量分级和密度分级结果,将规格竹条划分为低密度规格竹条、普通规格竹条和高性能规格竹条,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局限于这三类规格竹条,可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模量分级和密度分级结果进行更详细的种类划分。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格竹条模量和密度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密度规格竹条为D50、D55和D60三个密度等级,竹条重量为0.475~0.625 g/cm3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格竹条模量和密度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通规格竹条包含了D65~D80个密度等级。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格竹条模量和密度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性能规格竹条包含了D75~D85个密度等级,竹条重量为0.775~0.875 g/cm3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