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琴背架入榫机,将沿着前后方向放置的中枋和边枋装入沿着左右方向放置的顶枋和底枋之间,将枕木粘紧在中枋之间或中枋与边枋之间,将弦轴板粘紧覆盖在顶枋、中枋、边枋、枕木的上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工件的工件支撑台、沿着前后方向压入工件的前后顶入机构、沿着左右方向压紧工件的左右压紧机构、沿着上下方向压紧工件的上下压紧机构、机架;左右压紧机构的位置与枕木位置对应,上下压紧机构的位置与弦轴板位置对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琴背架入榫机,其特征在于:前后顶入机构位于工件支撑台的下方;前后顶入机构包括拉板,拉板位于工件支撑台的前端沿着前后方向平移。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琴背架入榫机,其特征在于:前后顶入机构包括后端定位板、多个油缸、多块拉板、油缸座;后端定位板安装在工件支撑台的上端面靠后的位置;油缸座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工件支撑台的下方,油缸安装在油缸座上,油缸带动拉板前后平移。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琴背架入榫机,其特征在于:前后顶入机构包括多组平衡拉臂机构,一个油缸对应安装一组平衡拉臂机构;平衡拉臂机构包括左右拉臂、第一前后拉臂、第二前后拉臂,油缸的推杆与左右拉臂的中部铰接,左右拉臂的左端与第一前后拉臂的后端铰接,第一前后拉臂的前端与一块拉板的后端下部连接,左右拉臂的右端与第二前后拉臂的后端铰接,第二前后拉臂的前端与一块拉板的后端下部连接;各油缸相互平行排列成行,各拉板沿着左右方向排列成一直线。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琴背架入榫机,其特征在于:拉板的后端上部为向后方凸出的工件接触面。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琴背架入榫机,其特征在于:左右压紧机构包括手柄座、侧压手柄、侧压头、侧向定位板;侧向定位板安装在工件支撑台的上端面靠右的位置;手柄座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工件支撑台的左侧;侧压手柄与手柄座螺纹连接,侧压头固定在侧压手柄的右端;转动侧压手柄时,侧压头在工件支撑台的左侧上方左右平移。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琴背架入榫机,其特征在于:上下压紧机构包括多个气缸和多个下压头;下压头固定在气缸的推杆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琴背架入榫机,其特征在于:上下压紧机构包括摆臂、连接轴、安装在机架上的减速器、安装在机架上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减速器、连接轴、摆臂依次相接,旋转电机驱动摆臂绕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连接轴转动;气缸安装在摆臂上,摆臂转至最上端时,气缸竖直立起,下压头朝下正对工件支撑台;摆臂转至最下端时,气缸位于工件支撑台的下方。
9.钢琴背架入榫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琴背架入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工件支撑台的上端后部放底枋,在底枋的前端放中枋和边枋;
(2)前后顶入机构工作,中枋和边枋进入底枋一半;
(3)涂胶并放入枕木,在工作支撑台的上端前部放入顶枋;
(4)左右压紧机构工作,将中枋、边枋、枕木压紧;
(5)前后顶入机构工作,中枋和边枋完全压入底枋和顶枋;
(6)涂胶后并在顶枋、中枋、边枋、枕木的上端放置弦轴板;
(7)上下压紧机构工作,将弦轴板压紧;
(8)胶干后,上下压紧机构、左右压紧机构、前后顶入机构复位,取装配后的工件。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琴背架入榫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1)-(6)时,上下压紧机构旋转至工件支撑台下方,便于工件放置;步骤(6)完成后,上下压紧机构旋转至工件支撑台的正上方,再进行步骤(7)的操作;步骤(8)中,上下压紧机构复位后,旋转至工件支撑台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