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飞翼钻毛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3474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木工飞翼钻毛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工飞翼钻的毛坯结构,即木工飞翼钻毛坯。



背景技术:

目前,木工飞翼钻的加工都需要经过毛坯锻压成型的过程,即采用红冲工艺预先加工出木工飞翼钻毛坯,再经机械切削设备将毛坯加工成可供木工使用的木工飞翼钻,传统的木工飞翼钻毛坯都是由钻头和钻杆等构成,而钻头通常包括基部、钻尖、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和主切削刃成型凸台等,其中的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用于加工出圆周切削刃,主切削刃成型凸台用于加工出主切削刃,而基部的外圆周面上还需开出两个槽孔,其目的是使圆周切削刃得以断开并形成对称的两段,从而分别单独进行使用;然而,在毛坯上通过后续切削加工出两个槽孔不但增加了木工飞翼钻的加工工序,影响了产品的加工效率,而且还增加了加工难度,也使得加工工艺更加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节省加工工序、提升加工效率、降低加工难度、简化加工工艺的木工飞翼钻毛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木工飞翼钻毛坯,包括钻头和连接钻头的钻杆,所述的钻头具有圆柱状的基部、位于基部外端面中心的钻尖、及位于基部外端面外围的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还包括分别连接钻尖与所述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的主切削刃成型凸台,所述的基部外圆周面上设有刀槽,该刀槽的两端分别沿基部轴向而从基部的内、外端面贯穿。

所述的刀槽呈直角梯形状,且直角梯形顶端从基部的外端面贯穿,直角梯形底端从基部的内端面贯穿。

所述刀槽的槽壁与基部的外圆周面之间设有倒角结构。

所述的刀槽设有两个,该两个刀槽以钻尖为圆心而圆周均布设置在基部的外圆周面上。

所述的刀槽在钻头的基部上一体锻压成型。

所述的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是以钻尖为圆心并呈圆周环绕的环状凸台。

所述的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和主切削刃成型凸台等高设置在基部的外端面上。

所述的钻尖顶端伸出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和主切削刃成型凸台的高度外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构成钻头的基部外圆周面上设有刀槽,该刀槽的两端分别沿基部轴向而从基部的内、外端面贯穿;因此,当基部的外圆周面上预留该刀槽后,只需沿着刀槽即可快速、准确的加工出槽孔,从而将圆周切削刃形成对称的两段,而这种在毛坯结构上预加工刀槽的结构,也极大降低了木工飞翼钻在开槽孔时的加工难度,节省了加工工序,并使得加工工艺得以简化,从而有效提升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1.钻头、11.基部、12.钻尖、13.刀槽、131.直角梯形顶端、132.直角梯形底端、133.倒角结构、14.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15.主切削刃成型凸台。

木工飞翼钻毛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木工飞翼钻的毛坯结构,其包括图1、图4所示的钻头1和钻杆2这两部分,其中的钻杆2是一根圆柱杆,主要连接在钻头1的内端面上,具体是连接在钻头1的基部11内端面中心处。

所述的钻头如图2、图3所示,其具有圆柱状的基部11,该基部的外端面中心、即圆心处设有钻尖12,基部11的外端面外围设有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14,该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14是以钻尖12为圆心并呈圆周环绕的环状凸台,主要用于加工出圆周切削刃;另外,在钻尖12与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14之间还设有主切削刃成型凸台15,该主切削刃成型凸台正好处于基部11外端面的直径线上,主要用于加工出主切削刃。

同时,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14和主切削刃成型凸台15均为等高设置在基部11的外端面上,而钻尖12顶端如图1所示伸出圆周切削刃成型凸台14和主切削刃成型凸台15的高度外露。

所述的基部11外圆周面上设有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刀槽13,该两个刀槽以钻尖12为圆心而圆周均布设置在基部11的外圆周面上,且两个刀槽13在钻头1的基部11上一体锻压成型。

所述的每个刀槽13均呈直角梯形状,该直角梯形顶端131从基部11的外端面贯穿,直角梯形底端132从基部11的内端面贯穿;同时,刀槽13的槽壁与基部11的外圆周面之间还设有倒角结构133给予过渡。

在基部11外圆周面上预加工刀槽13,其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加工木工飞翼钻时能直接沿着刀槽13快速、准确的加工出槽孔,从而将圆周切削刃形成对称的两段,节省了木工飞翼钻的加工工序、提升加工效率、降低加工难度和简化加工工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等同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