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慈竹中提取竹原纤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75736阅读:10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竹原纤维的生产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从慈竹中提取竹原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竹原纤维,是基于现代科技的工艺,从竹子中提取原生态植物纤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竹子天然的抗菌功能;其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和除异味功能;纤维表面布满了细胞壁的空腔,可以有效调节空气中的干湿度,从而保持人体在睡眠状态时的水分平衡。

现有技术中从竹子中提取竹原纤维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相对环保但一般需要高温高压,对设备要求较高;化学方法污染环境,成本较高;生物方法成本也较高。

还有采用生物物理结合的方法,如中国专利cn101392467b公开的“采用生物物理技术制取竹原纤维的生产工艺”,采用了大量的生化处理液,不但制取过程较为复杂,而且对生产工人的素质要求较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并不适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不同的竹子种类,由于其成分的不同,其竹原纤维的提取方法也并不能通用。比如,用于提取毛竹中竹原纤维的提取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其他竹子。本发明主要针对慈竹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简便的、成本较低的、对环境友好的从慈竹中提取竹原纤维的方法。

一种从慈竹中提取竹原纤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2-3年生的慈竹制成竹片,清洗干净,然后将竹片放入沸水中煮炼3-4h;

步骤二,将竹片从沸水中取出,压碎锤成竹丝,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之后放入75-80℃的0.01%的琼脂水溶液中浸泡5-6h;

步骤三,将竹丝从琼脂水溶液中取出,清水清洗干净,然后放入80-90℃的热水中煮18-20h;

步骤四,最后从热水中取出竹丝梳理,自然晾干。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制成的竹片长80-100mm、宽5-10mm、厚1-2mm。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竹丝与琼脂水溶液的浴比为1: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从慈竹中提取竹原纤维的方法,先将竹片在沸水中煮炼,可去除竹片中的一些杂质,然后在琼脂水溶液中浸泡并在热水中长时间的煮,既能较好地去除竹子中的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也可较好地对竹纤维进行软化,可以很好的保持竹原纤维的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而且成本较低,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生产的竹原纤维,非常适于制造床垫的填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从慈竹中提取竹原纤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3年生的慈竹制成长80-100mm、宽5-10mm、厚1-2mm竹片,清洗干净,然后将竹片放入沸水中煮炼3.5h;

步骤二,将竹片从沸水中取出,压碎锤成竹丝,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之后放入78℃的0.01%的琼脂水溶液中浸泡5.5h,竹丝与琼脂水溶液的浴比为1:10;

步骤三,将竹丝从琼脂水溶液中取出,清水清洗干净,然后放入85℃的热水中煮19h;

步骤四,最后从热水中取出竹丝梳理,自然晾干。

将制得的竹原纤维分别进行力学性能、抗菌性能、除臭性能测试,其结果如下:

力学性能测试采用astmd3822-2007标准测试单纤维拉伸性能,强力机夹持间距为10min,拉伸速率为1mm/min,测得本发明制得的竹原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52.23mp,断裂伸长率为5.6%。可见制得的竹原纤维力学性能优异。

对本发明制得的竹原纤维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发现,本发明制得的竹原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h的杀死率为90%以上,不但远高于普通的棉、麻纤维,而且也好于采用其他工艺制备的竹原纤维,表明本发明制得的竹原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

对本发明制得的竹原纤维进行除臭试验,试验条件设定为50m³的密闭空间内放入50kg本发明制得的竹原纤维,常温条件下,充入氨的初始浓度为20ppm,30min后氨的浓度变为1.5ppm,12h后氨的浓度变为0.2ppm,可见本发明制得的竹原纤维具有优异的除臭效果。

最后,

本技术:
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一种从慈竹中提取竹原纤维的方法,先将竹片在沸水中煮炼,可去除竹片中的一些杂质,然后在琼脂水溶液中浸泡并在热水中长时间的煮,既能较好地去除竹子中的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也可较好地对竹纤维进行软化,可以很好的保持竹原纤维的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而且成本较低,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生产的竹原纤维,非常适于制造床垫的填充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宁晓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鑫隆植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9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