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天然着色剂对木片进行仿古着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75725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木材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供一种采用天然着色剂对木片进行仿古着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木制品的颜色和质感影响着它的价值,木材着色目的是为了提高木制品的装饰性和美的价值,达到希望的颜色,满足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目前,木材着色主要以有色涂料对木材表面进行着色,有色涂料多为化学成分,涂刷结束容易产生有毒气体,且涂层与木材接触不充分,长时间容易出现剥落现象。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天然着色剂对木片进行仿古着色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天然着色剂对木片进行仿古着色的方法,处理步骤如下:(1)红茶室温发酵阶段,每隔16-18天,在红茶表面均匀雾喷一层硫酸亚铁600-700倍液,持续发酵10-12个月后,将红茶烘焙至含水量在10-12%;(2)将烘焙得到的红茶与水按1:5-6的体积比混匀,煮沸,于4-5℃下静置12-14小时,滤除茶渣,茶汁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到浓缩茶汁;(3)将木片在硅酸钠500倍水溶液中浸泡处理7-8小时,在35-39℃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6-18%;(4)将木片浸渍于浓缩茶汁中,在频率为180-200mhz,功率为60-80w的电磁波下间歇处理,每处理一分钟,间歇30-40秒,连续处理6-7次;(5)将木片取出在35-39℃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6-18%。优选的,红茶室温发酵阶段,每隔16天,在红茶表面均匀雾喷一层硫酸亚铁700倍液,持续发酵10个月后,将红茶烘焙至含水量在12%。优选的,将木片在硅酸钠500倍水溶液中浸泡处理7小时,在39℃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6%。优选的,木片浸渍于浓缩茶汁中,在频率为180mhz,功率为80w的电磁波下间歇处理,每处理一分钟,间歇30秒,连续处理7次。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浓缩红茶汁对木片进行仿古着色,具有着色效果好,成本低廉,无污染性不会产生有毒气体等优点,最终呈现出的仿古做旧效果逼真度高;具体的,红茶在室温发酵阶段,每隔16-18天,在红茶表面均匀雾喷一层硫酸亚铁600-700倍液,能够显著加深红茶色泽,提高仿古着色效果;具体的,红茶与水混合煮沸后,在4-5℃下静置12-14小时,能够提高色素溶出率,使最终得到的茶汁色泽较浓;具体的,木片染色处理前,在硅酸钠500倍水溶液中浸泡处理7-8小时,硅酸钠能够加固色素,提高染色稳定性,使最终染色得到的木片能长时间保持稳定色泽;具体的,木片浸于浓缩茶汁中,采用频率为180-200mhz,功率为60-80w的电磁波下间歇处理,能够提高着色渗透深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采用天然着色剂对木片进行仿古着色的方法,处理步骤如下:(1)红茶室温发酵阶段,每隔16天,在红茶表面均匀雾喷一层硫酸亚铁600倍液,持续发酵10个月后,将红茶烘焙至含水量在10%;(2)将烘焙得到的红茶与水按1:5的体积比混匀,煮沸,于4℃下静置12小时,滤除茶渣,茶汁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到浓缩茶汁;(3)将木片在硅酸钠500倍水溶液中浸泡处理7小时,在35℃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6%;(4)将木片浸渍于浓缩茶汁中,在频率为180mhz,功率为60w的电磁波下间歇处理,每处理一分钟,间歇30秒,连续处理6次;(5)将木片取出在35℃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6%。实施例2:一种采用天然着色剂对木片进行仿古着色的方法,处理步骤如下:(1)红茶室温发酵阶段,每隔18天,在红茶表面均匀雾喷一层硫酸亚铁700倍液,持续发酵12个月后,将红茶烘焙至含水量在12%;(2)将烘焙得到的红茶与水按1:6的体积比混匀,煮沸,于5℃下静置14小时,滤除茶渣,茶汁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到浓缩茶汁;(3)将木片在硅酸钠500倍水溶液中浸泡处理8小时,在39℃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8%;(4)将木片浸渍于浓缩茶汁中,在频率为200mhz,功率为80w的电磁波下间歇处理,每处理一分钟,间歇40秒,连续处理7次;(5)将木片取出在39℃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8%。实施例3:一种采用天然着色剂对木片进行仿古着色的方法,处理步骤如下:(1)红茶室温发酵阶段,每隔17天,在红茶表面均匀雾喷一层硫酸亚铁650倍液,持续发酵11个月后,将红茶烘焙至含水量在11%;(2)将烘焙得到的红茶与水按1:5.5的体积比混匀,煮沸,于4.5℃下静置13小时,滤除茶渣,茶汁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到浓缩茶汁;(3)将木片在硅酸钠500倍水溶液中浸泡处理7.5小时,在38℃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7%;(4)将木片浸渍于浓缩茶汁中,在频率为190mhz,功率为70w的电磁波下间歇处理,每处理一分钟,间歇35秒,连续处理7次;(5)将木片取出在35-39℃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7%。以下结合具体对比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具体的,以实施例3仿古着色方法为实验组,同时设定以下对照组,各组所用木片品种、规格无差异,各组所用红茶为同一产地所产;对照组1木片按以下步骤着色处理:(1)红茶室温持续发酵11个月后,将红茶烘焙至含水量在11%;(2)将烘焙得到的红茶与水按1:5.5的体积比混匀,煮沸,于4.5℃下静置13小时,滤除茶渣,茶汁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到浓缩茶汁;(3)将木片在硅酸钠500倍水溶液中浸泡处理7.5小时,在38℃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7%;(4)将木片浸渍于浓缩茶汁中,在频率为190mhz,功率为70w的电磁波下间歇处理,每处理一分钟,间歇35秒,连续处理7次;(5)将木片取出在35-39℃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7%。对照组2木片按以下步骤着色处理:(1)红茶室温发酵阶段,每隔17天,在红茶表面均匀雾喷一层硫酸亚铁650倍液,持续发酵11个月后,将红茶烘焙至含水量在11%;(2)将烘焙得到的红茶与水按1:5.5的体积比混匀,煮沸,于常温下静置13小时,滤除茶渣,茶汁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到浓缩茶汁;(3)将木片在硅酸钠500倍水溶液中浸泡处理7.5小时,在38℃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7%;(4)将木片浸渍于浓缩茶汁中,在频率为190mhz,功率为70w的电磁波下间歇处理,每处理一分钟,间歇35秒,连续处理7次;(5)将木片取出在35-39℃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7%。对照组3木片按以下步骤着色处理:(1)红茶室温发酵阶段,每隔17天,在红茶表面均匀雾喷一层硫酸亚铁650倍液,持续发酵11个月后,将红茶烘焙至含水量在11%;(2)将烘焙得到的红茶与水按1:5.5的体积比混匀,煮沸,于4.5℃下静置13小时,滤除茶渣,茶汁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到浓缩茶汁;(3)将木片在水中浸泡处理7.5小时,在38℃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7%;(4)将木片浸渍于浓缩茶汁中,在频率为190mhz,功率为70w的电磁波下间歇处理,每处理一分钟,间歇35秒,连续处理7次;(5)将木片取出在35-39℃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7%。对照组4木片按以下步骤着色处理:(1)红茶室温发酵阶段,每隔17天,在红茶表面均匀雾喷一层硫酸亚铁650倍液,持续发酵11个月后,将红茶烘焙至含水量在11%;(2)将烘焙得到的红茶与水按1:5.5的体积比混匀,煮沸,于4.5℃下静置13小时,滤除茶渣,茶汁浓缩至原体积的1/2,得到浓缩茶汁;(3)将木片在硅酸钠500倍水溶液中浸泡处理7.5小时,在38℃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7%;(4)将木片浸渍于浓缩茶汁中,浸泡处理9.45分钟;(5)将木片取出在35-39℃的热风下烘干至中心含水量在17%。对各组木片染色效果进行评分,分值从1-10,其中1分最低代表色泽最浅,10份最高代表色泽最深;同时统计各组着色渗透深度,结果见下表1:组别试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照组4木片染色分值9.825.248.339.278.81着色渗透深度(mm)4.824.724.654.682.28由表1可知,红茶发酵时,每隔17天,在红茶表面均匀雾喷一层硫酸亚铁650倍液;与水混合后于4.5℃下静置13小时;将木片在硅酸钠500倍水溶液中浸泡处理7.5小时;对提高木片染色分值有很大帮助;将木片浸渍于浓缩茶汁中,在频率为190mhz,功率为70w的电磁波下间歇处理,对提高木片着色深度有明显效果。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