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地板的切割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定位分板锯。
背景技术:
模压强化木地板是采用模压技术将木地板四周压成一定的斜角,模压钢板采用在其工作表面上设有与模压钢板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相互平行的“∧”形凸筋,“∧”形凸筋间的距离宽窄相间。热压机可以在强化木地板的基材表面上压出由两斜面组成的“V”形槽,经再加工后,成品的表面两侧具有与上表面连续的斜面,在铺设地板时,相邻地板之间的连接处形成了具有形状为“V”形的拼接缝,不会有棱角形成,在视觉上可以给人平整的感觉。
再加工过程是将已经被热压机处理过的模压贴面大板分割成多个木板条形成成品木地板,分板工序分为三片锯工段和多片锯工段两个工段,三片锯工段将大板锯切为两个1/2板,多片锯工段将1/2板锯切为1/n小片。参见图1,现有的分板锯在三片锯工段中将大板放置在工作台上,通过将定位装置与定位点11、12对应后,压紧装置压紧AF边、BE边、CD边,三片锯装置一次性完成对BE边的定位锯切以及对AF边、CD边的修边处理;多片锯工段是通过将定位装置与定位点13、14对应后,然后以BE边、CD边为基准边,通过伸缩气缸推动1/2板的BE边和CD边,在推动木料前进的过程中一次性完成小片的锯切。
现有强化木地板均设有锁扣,强化木地板对应两边均设有凹槽与凸榫,强化木地板对预留开凹槽与榫槽的尺寸要求非常的严格,现有的三片锯工段由于是一次性定位锯切,定位一旦存在偏差,多片锯工段中伸缩气缸推动1/2板一边时,1/2板处于倾斜状态,锯切后的小片在无论是长度方向的边还是宽度方向上的边的尺寸都存在偏差,很容易产生带边及崩边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对模压贴面大板进行精确、稳定、快速的定位锯切的智能定位分板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定位分板锯,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平行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包括依次沿着第一导轨布置的送料区、三片锯切割区以及出料区,送料区设置有送料装置,三片锯切割区设置有三片锯装置、第一压紧装置以及第一定位装置,沿着第一导轨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三片锯装置的每个锯片的旁边设置有一个第一压紧装置,第一压紧装置在水平面内沿垂直于第一导轨的方向上延伸,并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第一压紧装置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导轨包括依次沿第二导轨布置的1/2板进料区、1/2板送料区以及多片锯切割区,沿着第二导轨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多片锯切割区设置有多片锯装置、第二压紧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设置在多片锯装置的中心锯片的锯路的中心位置处;两个第二压紧装置分别设置在多片锯装置的最外侧的两个锯片的旁边。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三片锯工段,第一定位装置对模压贴面大板进行两次定位锯切,可实现对模压贴面大板锯切的精确控制,从而可以对模压贴面大板进行精确的定位锯切,因此不需要担心锯切尺寸的问题影响强化木地板的开槽,该智能定位分板锯解决了现有分板锯锯切不稳定,锯切次品多的问题。另外,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平行设置,完成三片锯工段后直接进入多片锯工段,三片锯装置和多片锯装置两组切割刀具分段切割,有效提高了分板质量,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送料装置为气缸,气缸安装在第一导轨的底部,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具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推送部。
由此可见,气缸的推送部用于向前推送模压贴面大板。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三片锯切割区还设置有上下辊轮式夹紧进板装置,多个上下辊轮式夹紧进板装置分别设置在三片锯装置的进板口和出板口。
由此可见,上下辊轮式夹紧进板装置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前推送,直到模压贴面大板在三片锯装置上切割完成,模压贴面大板可实现顺利向前传送。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模压贴面大板经三片锯装置切割后形成两个1/2板,智能定位分板锯还包括第三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将两个1/2板从出料区传送到1/2板进料区。
由此可见,第三输送装置将1/2板向多片锯装置上传送,实现模压贴面大板的连续切割,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第三输送装置为搬运小车。
由此可见,搬运小车将1/2板从出料区抓起,并放置在1/2板进料区,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避免人工搬运过程中对板材造成损伤,同时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第三输送装置为辊轮式输送装置,出料区与1/2板进料区相对设置并通过第三导轨连接,第三导轨垂直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辊轮式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三导轨的两侧。
由此可见,在第一导轨上完成三片锯工段的切割后,可通过辊轮式输送装置直接沿着第三导轨在垂直于第一导轨的方向上传送,此种传输方式结构简单、传送方便且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第二导轨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第二输送装置传送。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驱动装置为电机。
由此可见,电机带动辊轮式输送装置传送,可使1/2板平稳快速地传送。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二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导轨平行设置,两个第二导轨的1/2板进料区的长度之和与出料区的长度相等。
由此可见,模压贴面大板完成三片锯工段切割后分成两个1/2板,两个1/2板分别传送到对应的1/2板进料区,在各自的第二导轨上完成多片锯切割。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为辊轮式输送装置。
由此可见,辊轮式输送装置传送稳定且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模压贴面大板及定位点、锯切路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定位分板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定位分板锯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定位分板锯实施例中模压贴面大板及定位点、锯切路径的平面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智能定位分板锯包括工作台6以及在工作台6上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2和第二导轨3。第二导轨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导轨3平行设置,模压贴面大板4在第一导轨2上完成三片锯工段,在第二导轨3上完成多片锯工段。
第一导轨2包括依次沿着第一导轨2布置的送料区、三片锯切割区以及出料区26,在所述第一导轨2的一侧,与送料区相对设置有上料区8,送料区设置有送料装置21,三片锯切割区设置有三片锯装置22、第一压紧装置24、第一定位装置25以及上下辊轮式夹紧进板装置213,沿着第一导轨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23。三片锯装置22的每个锯片的旁边设置有一个第一压紧装置24,第一压紧装置24在水平面内沿垂直于第一导轨2的方向上延伸,并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第一压紧装置24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25。
送料装置21为气缸,气缸安装在第一导轨2的底部,气缸的伸缩杆211的端部具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推送部212,推送部212用于向前推送模压贴面大板4,多个上下辊轮式夹紧进板装置213分别设置在三片锯装置22的进板口和出板口。送料装置21、上下辊轮式夹紧进板装置213以及第一输送装置23将待分割的模压贴面大板4传送到三片锯装置22上。三片锯装置22包括三个切割刀具,每个刀具上具有一个锯片,切割刀具可多个方向移动,扩大了切割范围。
第二导轨3包括依次沿第二导轨3布置的1/2板进料区31、1/2板送料区以及多片锯切割区,沿着第二导轨3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32,多片锯切割区设置有多片锯装置33、第二压紧装置34和第二定位装置35。第二输送装置32将待分割的1/2板从1/2板进料区31传送到多片锯装置33上。多片锯装置33包括多个切割刀具,每个刀具上具有一个锯片。第二定位装置35设置在多片锯装置33的中心锯片331的锯路的中心位置处,第一定位装置25和第二定位装置35的定位模块与模压贴面大板4上的“V”形槽的形状相同。
两个第二压紧装置34分别设置在多片锯装置33的最外侧的两个锯片332、333的旁边。两个第二导轨3的1/2板进料区31的长度之和与出料区26的长度相等。第一输送装置23和第二输送装置32为辊轮式输送装置。第一压紧装置24和第二压紧装置34的底部开设有让位槽,让位槽分别沿着第一压紧装置24和第二压紧装置34的长度方向延伸,让位槽用于容纳三片锯装置22和多片锯装置33的锯片,在切割过程中第二压紧装置34压紧1/2板,避免1/2板移动使定位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切割不准确。另外,第二导轨3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第二输送装置32传送。优选地,驱动装置为电机。
出料区26与1/2板进料区31相对设置并通过第三导轨5连接,第三导轨5垂直于第一导轨2和第二导轨3,第三输送装置51设置在第三导轨5的两侧,第三输送装置51为辊轮式输送装置。第三导轨的底部还固定有气缸52,气缸52的伸缩杆521的端部具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推送部522。模压贴面大板4经三片锯装置22分割后形成两个1/2板,气缸52的推送部522沿着第三导轨5推送1/2板后,第三输送装置51将两个1/2板从出料区26传送到1/2板进料区31。
参见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智能定位分板锯的工作过程作如下描述。图4中双点划点表示锯切路径。
步骤1:搬运小车将模压贴面大板从上料区8运送到送料区,气缸21沿着第一导轨2向前推送模压贴面大板4,模压贴面大板4在第一输送装置23和三片锯装置22进板口处的上下辊轮式夹紧进板装置212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向前传送并进入三片锯装置22所在的区域。
步骤2:第一定位装置25对模压贴面大板4中部的定位点71、72处进行第一次定位,定位完成后第一压紧装置24压紧AF边和CD边两个边,位于三片锯装置33中部的中心锯片331完成对模压贴面大板4中部处的锯切。
步骤3:第一定位装置25对AF边和CD边的定位点73、74处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第一压紧装置24压紧AF边、BE边以及CD边三个边,完成AF边、CD边的修边处理。
步骤4:三片锯装置33切割完成后,模压贴面大板4形成ABEF的1/2板和BCDE的1/2板,两个1/2板在第一输送装置23和三片锯装置22出板口处的上下辊轮式夹紧进板装置212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向前传送并进入出料区26。
步骤5:气缸52沿着第三导轨5向前推送两个1/2板,1/2板在第三输送装置51的作用下继续向前传送并进入1/2板进料区31。接着电机带动第二输送装置32沿着第二导轨向前传送并进入多片锯切割区。
步骤6:对ABEF的1/2板进行多片锯切,首先第二定位装置35定位ABEF板的中心定位点77,定位完成后第二压紧装置34压紧AB边和EF边,一次性完成多个小片的锯切。
步骤7:对BCDE的1/2板进行多片锯切,首先第二定位装置35定位BCDE板的中心定位点78,定位完成后第二压紧装置34压紧BC边和DE边,一次性完成多个小片的锯切。
此外,第三输送装置51也可以为搬运小车,搬运小车直接将两个1/2板运送至1/2板进料区31。
本实施中所涉及的三片锯装置、多片锯装置和搬运小车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由上可见,在三片锯工段,第一定位装置对模压贴面大板进行两次定位锯切,可实现对模压贴面大板锯切的精确控制,从而可以对模压贴面大板进行精确的定位锯切,因此不需要担心锯切尺寸的问题影响强化木地板的开槽,该智能定位分板锯解决了现有分板锯锯切不稳定,锯切次品多的问题。另外,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平行设置,完成三片锯工段后直接进入多片锯工段,三片锯装置和多片锯装置两组切割刀具分段切割,有效提高了分板质量,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