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加工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597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木材加工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材加工机械。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自动钻孔机的操作,输送带上设置若干个夹具,当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时,通过夹具的始终夹持从而实现逐一的加工。这种方式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从上一个工位移动至下一个工位时,其定位不准确导致加工精度无法保证。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工位自动钻孔植榫机[申请号:201610899841.X],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送料装置、水平侧钻装置、垂直上钻装置、植榫装置和木榫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两根送料轨道,两根送料轨道平行设置于机架的中部,两根送料轨道上包括有钻孔工位和植榫工位;水平侧钻装置和所述垂直上钻装置均位于所述钻孔工位;水平侧钻装置包括左侧钻装置和右侧钻装置,且分别位于两根送料轨道外侧;垂直上钻装置架设于机架上,且位于两根送料轨道的上方;植榫装置位于植榫工位,包括左植榫装置和右植榫装置,且分别位于两根送料轨道外侧;榫送料装置架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两根送料轨道的尾部。有益效果是:一台机器就可以完成钻孔、植榫的工作,节省人工,降低费用,提高效率。

上述的方案虽然具有以上诸多的优点,但是,上述的方案其并未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因此,急需设计一款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木材加工机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加工精度的木材加工机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木材加工机械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平台,输送平台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在输送平台的两侧设有从进料端向出料端依次设置的钻孔单元、喷胶单元和植榫单元,所述的机架上设有至少三个且依次间隔设置的定点推料夹料机构,三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中的其中一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与钻孔单元对应设置,剩余两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中的其中一个与喷胶单元对应设置,剩下的一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与植榫单元对应设置。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定点推料夹料机构包括夹料底座,在夹料底座的上表面前端设有前定点夹料块,在夹料底座上设有位于前定点夹料块后方的后夹料块且所述的后夹料块与能驱动其靠近前定点夹料块或远离前定点夹料块的夹料驱动器连接,所述的夹料底座与能驱动其在竖直方向升降和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连接。

其次,每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还包括当植榫工件被前定点夹料块和后夹料块夹住时能够从上往下压住该植榫工件的压紧块,该压紧块与压紧气缸连接。

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气缸且升降驱动气缸与夹料底座底部连接,所述的升降驱动气缸连接在水平驱动气缸上。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后夹料块靠近前定点夹料块的一端设有软性防伤块。软性防伤块提供一个软性的挡点作用,避免了木材的磕伤。

其次,软性防伤块由橡胶或者硅胶制成。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定点推料夹料机构具有四个且依次设置。剩下的最后一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其为扩展用途,可依实际的需要额外的增加一个喷胶或植榫单元。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本机械还包括能够将输送平台出料端输出的植榫工件进行回料的自动回料装置,且自动回料装置位于植榫单元后方。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自动回料装置包括能够将输送平台输出的植榫工件逐一承接的升降式承接架且所述的升降式承接架与能驱动其在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在升降驱动机构的顶部设有当升降式承接架向上移动至设定位置时能够将承接的植榫工件推出至升降式承接架外的水平推料机构,本自动回料装置还包括水平回料平台,水平回料平台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被推出的植榫工件被水平回料平台进料端承接且所述的植榫工件依次排列在水平回料平台上。

设置的升降式承接架结合水平推料机构、水平回料平台,能够迫使植榫工件依次排列在水平回料平台,实现了回料的顺序排列,回料效率大幅提升且进一步提升了实用性。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设有升降驱动器,且所述的升降驱动器上连接有升降式承接架。

升降式承接架为板式或者框架式结构。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水平推料机构包括水平推料器,且在水平推料器上连接有推料块。

推料块的宽度小于植榫工件的宽度,推料块的长度小于植榫工件的长度。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水平推料器为气缸或者油缸,在水平推料器和升降驱动机构之间设有导向结构。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水平回料平台上表面具有回料平面。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升降式承接架上具有承接平面,且升降式承接架上升到设定位置时所述的承接平面与回料平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升降式承接架上具有承接平面,且升降式承接架上升到设定位置时所述的承接平面位置高于回料平面的高度。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升降驱动器为气缸或者油缸。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水平回料平台位于输送平台的上方且输送平台与水平回料平台相互平行。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升降式承接架下降到设定位置时升降式承接架的上表面与输送平台上表面齐平;升降式承接架上升到设定位置时升降式承接架的上表面与水平回料平台上表面齐平。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水平回料平台出料端设有能够将植榫工件存储的存储料仓。

在上述的木材加工机械中,所述的输送平台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输送带支架且两个输送带支架之间设有间距调节结构,在每个输送带支架上分别设有环形输送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木材加工机械的优点在于:

1、每一个单元其配对了一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其能够实现定点推料和定点的夹料,植榫工件其定位更加准确且提高了加工效率,设计更加合理且符合当前企业的生产要求。

2、设置的升降式承接架结合水平推料机构、水平回料平台,能够迫使植榫工件依次排列在水平回料平台,实现了回料的顺序排列,回料效率大幅提升且进一步提升了实用性。

3、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点推料夹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输送平台1、输送带支架11、环形输送带12、钻孔单元2、喷胶单元3、植榫单元4、定点推料夹料机构5、夹料底座51、前定点夹料块52、后夹料块53、夹料驱动器54、压紧块55、压紧气缸56、自动回料装置6、升降式承接架61、升降驱动机构62、固定座621、升降驱动器622、水平推料机构63、水平推料器631、推料块632、水平回料平台64、存储料仓65、植榫工件a。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木材加工机械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平台1,输送平台1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输送平台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输送带支架11且两个输送带支架11之间设有间距调节结构,在每个输送带支架11上分别设有环形输送带12。

进一步地,两个输送带支架11中的其中一个输送带支架11固定在设备机架上,另外一个输送带支架11与设备机架活动连接,本实施例的间距调节结构包括穿设在与设备机架活动连接的输送带支架11上的调节气缸,且调节气缸固定在设备机架上;或者间距调节结构包括螺杆与螺母的结构。

设置的间距调节结构,其可以用于调节两个输送带支架11之间间隔,可依根据植榫工件的长短做进行位置移动,以满足不同的植榫工件长度。

如图1所示,在输送平台1的两侧设有从进料端向出料端依次设置的钻孔单元2、喷胶单元3和植榫单元4。

钻孔单元2包括水平钻孔和竖直钻孔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喷胶单元3包括喷胶头和连接在喷胶头上的喷胶管,喷胶头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且喷胶头与能驱动其在竖直方向升降的喷胶气缸连接。

如图2-4所示,在机架上设有至少三个且依次间隔设置的定点推料夹料机构5,定点推料夹料机构5位于两个输送带支架11之间,三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5中的其中一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5与钻孔单元2对应设置,剩余两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5中的其中一个与喷胶单元3对应设置,剩下的一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5与植榫单元4对应设置。

即,每一个单元其配对了一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5,其能够实现定点推料和定点的夹料,植榫工件a其定位更加准确且提高了加工效率,设计更加合理且符合当前企业的生产要求。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定点推料夹料机构5包括夹料底座51,在夹料底座51的上表面前端设有前定点夹料块52,在夹料底座51上设有位于前定点夹料块52后方的后夹料块53且所述的后夹料块53与能驱动其靠近前定点夹料块52或远离前定点夹料块52的夹料驱动器54连接,所述的夹料底座51与能驱动其在竖直方向升降和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连接。夹料驱动器54为气缸或者油缸。

其次,每个定点推料夹料机构还包括当植榫工件被前定点夹料块和后夹料块夹住时能够从上往下压住该植榫工件的压紧块55,该压紧块与压紧气缸56连接。

即,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夹料底座51能够升降和前后的移动,也就形成一个矩形的运行轨迹。当植榫工件a位于输送平台1上时,此时的驱动机构驱动夹料底座51向上移动,而植榫工件a位于前定点夹料块52和后夹料块53之间,通过夹料驱动器54迫使后夹料块53推动植榫工件a在输送平台1上移动并最终被前定点夹料块52和后夹料块53固定,固定后就进行植榫作业,作业完毕之后通过驱动机构迫使植榫工件a向后移动一个工位;

向后移动一个工位后,夹料驱动器54复位,夹料底座51向下移动并水平回移至原始位置。

优化方案,在后夹料块53靠近前定点夹料块52的一端设有软性防伤块。

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定点推料夹料机构5具有四个且依次设置。剩余的一个可以用于后续功能单元的扩展,功能单元包括钻孔、喷胶和植榫中的任意一种。

本机械还包括能够将输送平台1出料端输出的植榫工件进行回料的自动回料装置6,且自动回料装置6位于植榫单元4后方,自动回料装置6从下往上回料。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自动回料装置6包括能够将输送平台1输出的植榫工件a逐一承接的升降式承接架61且所述的升降式承接架61与能驱动其在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62连接,该升降驱动机构62包括固定座621,在固定座621上设有升降驱动器622,且所述的升降驱动器622上连接有升降式承接架61。

升降驱动器622为气缸或者油缸。

在升降驱动机构62的顶部设有当升降式承接架61向上移动至设定位置时能够将承接的植榫工件a推出至升降式承接架61外的水平推料机构63,该水平推料机构63包括水平推料器631,且在水平推料器631上连接有推料块632。

水平推料器631为气缸或者油缸。

本自动回料装置6还包括水平回料平台64,水平回料平台64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被推出的植榫工件a被水平回料平台64进料端承接且所述的植榫工件a依次排列在水平回料平台64上。

水平回料平台64位于输送平台1的上方且输送平台1与水平回料平台64相互平行。

升降式承接架61下降到设定位置时升降式承接架61的上表面与输送平台1上表面齐平;升降式承接架61上升到设定位置时升降式承接架61的上表面与水平回料平台64上表面齐平。

另外,在水平回料平台64出料端设有能够将植榫工件a存储的存储料仓65。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设备加工时,植榫工件a被输送至输送平台1上,此时的输送平台1带动植榫工件a移动,而与钻孔单元2、喷胶单元3和植榫单元4一一对应的定点推料夹料机构5则同时夹住植榫工件a,随即可以进行加工作业。

设备加工完成后,植榫工件a被升降式承接架承接,承接后升降式承接架上升至设定位置,此时的水平推料机构推动植榫工件a移动,而植榫工件a被水平回料平台逐一承接,即,植榫工件a逐一并依次排列在水平回料平台上,最终将植榫工件a码垛在存储料仓中。

如此机构将重复着上升推料下降至待料位置的运动,经由这样的操作,完成加工工序后的工件也将陆续的被推向至进料端,此时原先站在机器进料端的操作人员即可将工件自机器上取出。也藉由这样的操作机器的后端将不再需要多余的人员。同样达到正常生产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固在此不作赘述,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升降式承接架上具有承接平面,且升降式承接架上升到设定位置时所述的承接平面位置高于回料平面的高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