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出轴型辊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3444发布日期:2018-12-28 21:4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出轴型辊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出轴型辊压机,属于辊压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夹芯复合板辊压机均为一台压机配一套辊轮。当产品种类较多时,或者是在更换板型时更换配套辊轮,或者增加更多的辊压机。

采用更换辊轮模式,会大大增加设备调试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而且频繁拆装,会加大零部件磨损,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采用更换压机模式,过多的设备占据排布空间,当板型种类较多时,压机数量的增加会大幅度增加设备成本的投入。

综上所述,现有的辊压机当各种板型产量少而种类多时,更换生产产品需要频繁的设备调试,且设备占据的排布空间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各种板型产量少而种类多时,如何提高辊压机空间利用率,降低工人的调试技术要求,节省调试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出轴型辊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机机架,第一箱体结构和第二箱体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压机机架的左右两侧;第一箱体结构和第二箱体结构均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上、下两根轴,上、下轴的左右两端均伸出箱体,且上、下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安装两种不同板型对应的异形口的辊轮组。

优选地,所述上、下两根轴上分别设有一齿轮,两齿轮互相啮合,形成同步齿轮组。

优选地,所述第一箱体结构的上、下轴的左侧端均装有辊轮a1组,所述第一箱体结构的上、下轴的右侧端均装有辊轮b1组;

所述第二箱体结构的上、下轴的右侧端均装有辊轮a2组,所述第二箱体结构的上、下轴的左侧端均装有辊轮b2组;

辊轮a1组和辊轮a2组分别为a型板的左右异形口;辊轮b1组和辊轮b2组分别为b型板的左右异形口。

优选地,通过调换第一箱体结构和第二箱体结构在压机机架上的位置,切换生产两种不同板型。

优选地,通过调整第一箱体结构与第二箱体结构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板型。

优选地,还包括多组两侧装有对应其它不同板型结构的辊轮组的箱体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双出轴型辊压机中,一个箱体结构可同时安装两套不同板型的辊轮,而一台辊压机可配备多套箱体结构,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投入,减少设备排布空间要求。有更多板型时,只需要生产箱体部分,再将同一板型左右辊轮分别安装在箱体上对应位置,使用时,只需要正确配对辊轮,即可快速完成板型更换工作。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双出轴型辊压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减小了设备体积,节省了排布空间,提高了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2、减少了设备调试期间生产材料的损耗,降低了设备的成本投入;

3、减少了调试步骤,降低了设备调试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大幅减少了设备的调试时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出轴型辊压机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出轴型辊压机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是将普通辊压机单墙板结构改成双墙板箱体式结构,且双墙板箱体式结构可以整体从压机底座上分离。把普通辊压机辊轮轴加长,伸出双墙板箱体结构两侧,并在轴的两端留出辊轮安装位。如此,箱体两侧各形成一个辊轮安装位,则一个箱式结构两侧各可以安装一套辊轮。意味着,一个箱式结构左右两侧,可以成型不同的彩钢板形状。当板型种类较多时,只需更换双墙板箱体式结构,通过不同的箱式结构墙板的不同组合,即可快速组合出新的板型,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节省设备排布空间,降低设备制造成本。

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出轴型辊压机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双出轴型辊压机包括压机机架3,压机机架3的两侧分别装有第一箱体结构i和第二箱体结构ii。图1中,为了便于表达清楚,第一箱体结构i和第二箱体结构ii与压机机架3之间留有间隙,实际安装时无间隙。

第一箱体结构i包括箱体,上下双出轴2的两端均伸出箱体,上下双出轴2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两种不同板型对应的异形口。本实施例中,上下双出轴2由上、下两根轴组成,上、下两根轴上分别装有一齿轮,两齿轮互相啮合,形成同步齿轮组4。上、下两根轴的外侧端均装有辊轮a1组1,上、下两根轴的内侧端均装有辊轮b1组5。

第一箱体结构ii也包括箱体,上下双出轴2的两端均伸出箱体,上下双出轴2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两种不同板型对应的异形口。本实施例中,上下双出轴2由上、下两根轴组成,上、下两根轴上分别装有一齿轮,两齿轮互相啮合,形成同步齿轮组4。上、下两根轴的外侧端均装有辊轮a2组6,上、下两根轴的内侧端均装有辊轮b2组7。

辊轮a1组和辊轮a2组分别为a型板的左右异形口。辊轮b1组和辊轮b2组分别为b型板的左右异形口。

图1所示结构,用于生产b型板;需要生产a型板时,只需要调换第一箱体结构i和第二箱体结构ii的位置即可快速更换。

本实施例中,第一箱体结构i和第二箱体结构ii分别装在压机机架3的两侧,第一箱体结构i与第二箱体结构ii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以便适应不同宽度的板型。第一箱体结构i和第二箱体结构ii可以整体从压机机架3上分离,一个箱体结构可同时安装两套不同板型的辊轮,而一台辊压机可配备多套箱体结构,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投入,减少设备排布空间要求。

有更多板型时,只需要生产箱体部分,再将同一板型左右辊轮分别安装在箱体上对应位置,使用时,只需要正确配对辊轮,即可快速完成板型更换工作。与传统单轴相比,大大缩短了更换板型的调试时间,降低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

综上,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出轴型辊压机,缩短了设备调试时间,减少了调试损耗,降低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减少了设备成本投入,减少设备排布空间要求,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促进市场的开拓与技术的创新。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出轴型辊压机,包括压机机架,第一箱体结构和第二箱体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压机机架的左右两侧;第一箱体结构和第二箱体结构均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上、下两根轴,上、下轴的左右两端均伸出箱体,且上、下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安装两种不同板型对应的异形口的辊轮组。本发明提供的双出轴型辊压机,减小了设备体积,节省了排布空间,提高了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减少了设备调试期间生产材料的损耗,降低了设备的成本投入;减少了调试步骤,降低了设备调试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大幅减少了设备的调试时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明;李强;兰洋;朱晓松;刘进;冯自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永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8
技术公布日:2018.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