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编织的柳条的染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4181发布日期:2018-11-24 14:00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柳条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编织的柳条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全国有三大柳编生产基地,湖北、山东,安徽(另外河南也盛产柳编)。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工艺品、生活用品的美观性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制作工艺以外,原料色泽对产品影响也是极为关键的,现有的柳条染色方法染制的柳条,染色剂与柳条结合程度差,时间久了就会发生脱落,褪色的现象,严重影响柳编制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编织的柳条的染色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染色方法染制的柳条染色均匀、细腻,色泽鲜亮,染色剂附着能力强,性能稳定,并且染色方法科学合理,循序渐进,保证了染色的效率,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编织的柳条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柳条预处理:

a.取长期养藕的河泥20~30份,置于搅拌罐内,然后将白醋和自来水按照重量比为1:30~40共同置于搅拌罐内,搅拌处理20~30min后,过滤得滤液;

b.将去皮柳条置于操作a得到的滤液中进行浸泡,滤液中的温度控制为35~39℃,浸泡1~2h后取出,进行打磨,去除毛刺备用;

(2)闪爆处理:将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柳条置于连续式螺杆闪爆机内,闪爆处理的次数为2~3次;

(3)初染:将染色剂均匀涂覆在柳条表面,涂覆完成后立刻将柳条置于红外干燥室内进行干燥,直至染色剂完全干燥为止;

(4)低温处理:在步骤(3)初染后的柳条表面喷洒一层无菌水,然后立马置于-10~-6℃环境中进行放置,放置4~5h后,取出柳条进行抛光处理;

(5)追染:将染色剂涂覆在步骤(4)中抛光处理后的柳条表面,涂覆完成后将柳条置于红外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至表面含水率为4~5%,然后在柳条表面涂覆一层固定液,再将柳条置于紫外固化机中进行固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白醋和自来水的总重量份为河泥的4~5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染色剂涂覆的厚度为0.53~0.57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或步骤(5)中红外的波长为35~45μ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染色剂涂覆的厚度为0.38~0.42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固定液,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纳米氧化锌4~5份、纳米二氧化硅6~8份、硫酸铥2~3份、硝酸铈2~3份、刺云实胶10~14份、决明胶12~16份、聚乙二醇8~12份、无菌水18~20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固定液涂覆的厚度为0.12~0.14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紫外固化的波长为300~310n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编织的柳条的染色方法,首先对柳条进行预处理,具体为取长期养藕的河泥,加入白醋和水进行搅拌,所获得的滤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对柳条表面进行分解和软化,有利于提高表面的均匀度,为后续的染色处理奠定很好的基础。然后将预处理之后的柳条进行闪爆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会发生柳条表面的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及木质素的软化等,削弱纤维素间的粘接作用,突然泄压,柳条表面细胞瞬间膨胀,对外做功,使得纤维素的结构遭到破坏,表面细胞离解成单个纤维细胞,能够有效的促进柳条对染色剂的吸收作用,提高染色剂的作用效率。紧接着将染色剂涂覆在闪爆处理后的柳条表面,染色剂会快速侵染柳条,为了防止染色剂产生晕染,涂覆完成后将柳条立刻置于红外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处理,红外线具有透射作用,可以使染色剂与柳条的交界处升温,促进染色剂定向运动,保证染色均匀细腻。初染时,染色剂涂覆的厚度为0.53~0.57mm,比较厚,主要是为了后续低温处理做准备,初染之后在柳条的表面喷洒一层无菌水,然后立马置于低温环境中,表面的水分会立马凝结成冰晶,然后进行抛光处理,柳条表面的纤维以及染色剂的浮色会随冰晶一起被除去,使柳条表面更加光滑、细腻。再然后进行追染,追染之后将柳条置于红外干燥室内,一方面进行干燥,防止染色剂流淌不均的现象,另外一方面是控制染色剂的运动,加固染色效果,最后在表面涂覆一层固定液,固定液中添加有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硫酸铥、硝酸铈、刺云实胶等相互协同作用,在柳条表面形成巨大的分子网状结构,促使柳条表面更加紧密,增强柳条的总体性能,另外,此固定液透明度非常高,不仅不会影响染色剂的作用效果,还会使染色效果更加鲜亮,涂覆固定液之后进行紫外固化,促使固定液与柳条紧密结合。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本发明的染色方法染制的柳条染色均匀、细腻,色泽鲜亮,染色剂附着能力强,性能稳定,并且染色方法科学合理,循序渐进,保证了染色的效率,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编织的柳条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柳条预处理:

a.取长期养藕的河泥20份,置于搅拌罐内,然后将白醋和自来水按照重量比为1:30共同置于搅拌罐内,搅拌处理20min后,过滤得滤液;

b.将去皮柳条置于操作a得到的滤液中进行浸泡,滤液中的温度控制为35℃,浸泡1h后取出,进行打磨,去除毛刺备用;

(2)闪爆处理:将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柳条置于连续式螺杆闪爆机内,闪爆处理的次数为2次;

(3)初染:将染色剂均匀涂覆在柳条表面,涂覆完成后立刻将柳条置于红外干燥室内进行干燥,直至染色剂完全干燥为止;

(4)低温处理:在步骤(3)初染后的柳条表面喷洒一层无菌水,然后立马置于-10℃环境中进行放置,放置4h后,取出柳条进行抛光处理;

(5)追染:将染色剂涂覆在步骤(4)中抛光处理后的柳条表面,涂覆完成后将柳条置于红外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至表面含水率为4%,然后在柳条表面涂覆一层固定液,再将柳条置于紫外固化机中进行固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白醋和自来水的总重量份为河泥的4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染色剂涂覆的厚度为0.53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或步骤(5)中红外的波长为35μ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染色剂涂覆的厚度为0.38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固定液,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纳米氧化锌4份、纳米二氧化硅6份、硫酸铥2份、硝酸铈2份、刺云实胶10份、决明胶12份、聚乙二醇8份、无菌水18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固定液涂覆的厚度为0.12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紫外固化的波长为300nm。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编织的柳条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柳条预处理:

a.取长期养藕的河泥25份,置于搅拌罐内,然后将白醋和自来水按照重量比为1:35共同置于搅拌罐内,搅拌处理25min后,过滤得滤液;

b.将去皮柳条置于操作a得到的滤液中进行浸泡,滤液中的温度控制为37℃,浸泡1.5h后取出,进行打磨,去除毛刺备用;

(2)闪爆处理:将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柳条置于连续式螺杆闪爆机内,闪爆处理的次数为2次;

(3)初染:将染色剂均匀涂覆在柳条表面,涂覆完成后立刻将柳条置于红外干燥室内进行干燥,直至染色剂完全干燥为止;

(4)低温处理:在步骤(3)初染后的柳条表面喷洒一层无菌水,然后立马置于-8℃环境中进行放置,放置4.5h后,取出柳条进行抛光处理;

(5)追染:将染色剂涂覆在步骤(4)中抛光处理后的柳条表面,涂覆完成后将柳条置于红外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至表面含水率为4.5%,然后在柳条表面涂覆一层固定液,再将柳条置于紫外固化机中进行固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白醋和自来水的总重量份为河泥的4.5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染色剂涂覆的厚度为0.55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或步骤(5)中红外的波长为40μ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染色剂涂覆的厚度为0.4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固定液,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纳米氧化锌4.5份、纳米二氧化硅7份、硫酸铥2.5份、硝酸铈2.5份、刺云实胶12份、决明胶14份、聚乙二醇10份、无菌水19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固定液涂覆的厚度为0.13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紫外固化的波长为305nm。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编织的柳条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柳条预处理:

a.取长期养藕的河泥30份,置于搅拌罐内,然后将白醋和自来水按照重量比为1:40共同置于搅拌罐内,搅拌处理30min后,过滤得滤液;

b.将去皮柳条置于操作a得到的滤液中进行浸泡,滤液中的温度控制为39℃,浸泡2h后取出,进行打磨,去除毛刺备用;

(2)闪爆处理:将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柳条置于连续式螺杆闪爆机内,闪爆处理的次数为3次;

(3)初染:将染色剂均匀涂覆在柳条表面,涂覆完成后立刻将柳条置于红外干燥室内进行干燥,直至染色剂完全干燥为止;

(4)低温处理:在步骤(3)初染后的柳条表面喷洒一层无菌水,然后立马置于-6℃环境中进行放置,放置5h后,取出柳条进行抛光处理;

(5)追染:将染色剂涂覆在步骤(4)中抛光处理后的柳条表面,涂覆完成后将柳条置于红外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至表面含水率为5%,然后在柳条表面涂覆一层固定液,再将柳条置于紫外固化机中进行固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白醋和自来水的总重量份为河泥的5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染色剂涂覆的厚度为0.57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或步骤(5)中红外的波长为45μ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染色剂涂覆的厚度为0.42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固定液,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纳米氧化锌5份、纳米二氧化硅8份、硫酸铥3份、硝酸铈3份、刺云实胶14份、决明胶16份、聚乙二醇12份、无菌水20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固定液涂覆的厚度为0.14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紫外固化的波长为310nm。

对比实施例1

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步骤(1)柳条预处理的整个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2

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步骤(2)闪爆处理的整个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3

本对比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步骤(4)低温处理的整个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4

本对比实施例4与实施例2相比,省去步骤(3)初染和步骤(4)低温处理的整个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照组

现有的常规的柳条染色方法。

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选取同一批大小、粗细近乎一致的柳条作为实验对象,然后分别用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3、对比实施例4、对照组的染色方法对柳条进行染色,染色后测定性能,并做相关统计记录;

具体实验对比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注:上表1中所述附着力参照gb/t4893.4-85《家具表面附着力交叉切割测定法》来测定;所述的质量变化率是对各组染色处理后的木材进行uv照射老化处理,具体是将桦木木板放入到uv老化箱内,控制箱内的温度为50℃,紫外线波长为250nm,辐照强度为38w/m2,辐射时长为150h,完成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一遍后干燥至常态后称取其重量的下降变化率,来表征着色的抗老化固定效果。

由上表1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的染色方法染制的柳条染色均匀、细腻,色泽鲜亮,染色剂附着能力强,性能稳定,并且染色方法科学合理,循序渐进,保证了染色的效率,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