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表面填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6828发布日期:2019-08-07 01:2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木材表面填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板表面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水性腻子的木材表面填补装置。



背景技术:

原生的木材切成板材后,其表面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结疤、虫眼、裂缝等缺陷。这些缺陷虽然会在上平整腻子时被遮盖,但仍会影响表面平整度,导致木材的上漆效果差,因此必须填补。现有工厂是通过人工填补的方式处理,并且填补要求腻子不能过多不能过少。由于缺少合适的工具,操作人员在填补时,需要多次从容器舀腻子。考虑到工厂内的板材尺寸往往较大,操作人员的操作跨度也较大。因此,现有的木材表面填补工具无法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填补的效果也相对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木材表面填补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填补效果较好,资源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木材表面填补装置,包括壶体,壶体口设有手动压泵,手动压泵的出口连接有导管,导管端部的外壁延伸有径向的封片,封片具有与木材接触的端面;所述的导管经单向吸浆阀连接有支管,支管末端设有气囊,支管上还设有单向排气阀,且单向排气阀位于气囊和单向吸浆阀之间。

前述的木材表面填补装置中,所述的封片上设有指示通孔,所述的导管上设有正对于指示通孔的光源。

前述的木材表面填补装置中,所述的封片与光源相对的表面设有散射层。

前述的木材表面填补装置中,所述的支管长度小于30mm。

前述的木材表面填补装置中,所述的导管到长度小于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泵压的喷壶配合带封片的导管来填补缺陷。使用时,操作人员将封片对准缺陷并紧贴木板表面,通过手动压泵将腻子填入缺陷中,当手动压泵的阻力变大时即可停手,完成填充。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十分轻松,而且填充的量基本与表面持平,填充的效果较好。导管延伸了操作距离,在面对大板时,操作人员也不用长时间大角度俯身操作。不仅如此,气囊所在的支管结构单向向外排气,并经由导管吸气。由此,在填补完成后,导管内残余的腻子会流到气囊中,既避免了导管堵塞,又可以回收腻子,防止浪费。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由指示通孔溢出的腻子反射光源的光来判断填补结束,操作更方便。

更进一步地,支管的结构可以降低加工难度,减少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支管和导管的长度限制可以减少腻子的残留量,避免堵塞。

综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填补效果较好,资源利用率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不易堵塞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壶体,20-手动压泵,30-导管,31-光源,40-封片,41-指示通孔,50-支管,51-单向吸浆阀,52-气囊,53-单向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木材表面填补装置,包括壶体10,壶体10口设有手动压泵20,手动压泵20的出口连接有导管30,导管30端部的外壁延伸有径向的封片40,封片40具有与木材接触的端面;所述的导管30经单向吸浆阀51连接有支管50,支管50末端设有气囊52,支管50上还设有单向排气阀53,且单向排气阀53位于气囊52和单向吸浆阀51之间。

所述的封片40上设有指示通孔41,所述的导管30上设有正对于指示通孔41的光源31。

所述的封片40与光源31相对的表面设有散射层,即封片40表面涂黑或采用不透明材质,防止封片40反光影响指示通孔41的指示作用。

所述的支管50长度小于30mm,所述的导管30到长度小于20cm。

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导管30的出口对准缺陷,封片40需要完全覆盖缺陷。然后,按下手动压泵20,其将壶体10内的腻子抽出经由导管30填入缺陷内。腻子优选采用水性的修补腻子。当缺陷内填满腻子后,再按下手动压泵20会有阻力,此时停手即可,也可通过观察封片40的上端面是否出现由溢出腻子引起的反光。

填充后,挤压气囊52,气囊52内气体经单向排气阀53排出。气囊52回弹时经单向吸浆阀51由导管30吸气,由此导管30内残余的腻子会被吸入气囊5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