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节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4760发布日期:2019-11-13 00:01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节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竹材应用领域,涉及一种竹节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竹子由于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及产量高等特点,已经大量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尤其是在一些多地震地区或旅游观光区,现有原竹在应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去除原竹中的竹节,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相类似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竹节去除装置,该装置能够去除原竹内的竹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竹节去除装置包括内筒及外筒;内筒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内筒转动的驱动装置,内筒的另一端穿过外筒后设置有若干对连接片,其中,各连接片的端部均设置有刀片,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径向调节装置,在工作时,径向调节装置的端部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各对连接片中的两个连接片之间通过连接弹簧相连接。

连接片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滚珠,在工作时,所述第一滚珠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

外筒与内筒设置有若干轴承。

所述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滚珠,第二滚珠与外筒的内壁相接触。

所述径向调节装置包括若干限位件,其中,各限位件沿周向均匀分布,各限位件均包括曲形钢片及若干伸缩装置,其中,各伸缩装置均包括弹簧及能够自由伸缩的伸缩杆,其中,伸缩杆的一端与外筒的外壁相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曲形钢片相连接,弹簧套接于伸缩杆上,且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外筒的外壁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曲形钢片上,各限位件内的曲形钢片沿周向均匀分布,在工作时,曲形钢片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

所述径向调节装置包括沿周向分布的若干限位杆,其中,各限位杆均包括压缩弹簧、导头及若干不同直径的钢管,其中,各钢管依次分布,第一个钢管固定于外筒的内壁上,后一个钢管套接于前一个钢管内,且导头插入于最后一个钢管内,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外筒的外壁上,压缩弹簧的另一端穿过各钢管后插入并固定于导头内,导头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滚珠,其中,在工作时,第三滚珠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

所述连接片的横截面为由第一线段、第一圆弧、第二线段、第二圆弧及第三线段依次连接形成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竹节去除装置在具体操作时,通过径向调节装置的端部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以实现内筒及外筒的定位,在去除竹节时,只需将内筒及外筒伸入到原竹内,使得刀片与竹节相接触,然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内筒进行转动,通过内筒带动刀片在竹节上刻画,以去除原竹内的竹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其中,1为内筒、2为外筒2、3为连接片、4为连接弹簧、5为刀片、6为径向调节装置、7为第二滚珠、8为钢管、9为压缩弹簧、10为导头、11为第三滚珠、12为曲形钢片、13为弹簧、14为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竹节去除装置包括内筒1及外筒2;内筒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内筒1转动的驱动装置,内筒1的另一端穿过外筒2后设置有若干对连接片3,其中,各连接片3的端部均设置有刀片5,外筒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径向调节装置6,在工作时,径向调节装置6的端部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各对连接片3中的两个连接片3之间通过连接弹簧4相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片3的横截面为由第一线段、第一圆弧、第二线段、第二圆弧及第三线段依次连接形成的结构,连接片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滚珠,其中,在工作时,所述第一滚珠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通过第一滚珠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使得刀片5与原竹的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避免损坏刀片5。

外筒2与内筒1设置有若干轴承;或者内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滚珠7,第二滚珠7与外筒2的内壁相接触,从而使得内筒1可以在外筒2内自由转动,进而带动刀片5转动。

在去竹节时,将内筒1及外筒2插入于原竹内,同时通过径向调节装置6进行径向的限位,使得各刀片5与原竹内的竹节相接触,同时第一滚珠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然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内筒1转动,继而带动刀片5在竹节上进行刻画,以去除原竹的竹节,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可以是转盘,即通过手动转动内筒1,也可以是电机,即通过电机带动内筒1进行转动。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及图2,所述径向调节装置6包括沿周向分布的若干限位杆,其中,各限位杆包括压缩弹簧9、导头10及若干不同直径的钢管8,其中,各钢管8依次分布,第一个钢管8固定于外筒2的内壁上,后一个钢管8套接于前一个钢管8内,且导头10插入于最后一个钢管8内,压缩弹簧9的一端固定于外筒2的外壁上,压缩弹簧9的另一端穿过各钢管8后插入并固定于导头10内,导头10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滚珠11,其中,在工作时,第三滚珠11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通过压缩弹簧9带动各钢管8伸出,并最终使得第三滚珠11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以实现外筒2的限位,并适应当前尺寸的原竹。

实施例二

参考图3至图5,所述径向调节装置6包括若干限位件,其中,各限位件沿周向均匀分布,各限位件均包括曲形钢片12及若干伸缩装置,其中,各伸缩装置均包括弹簧13及能够进行自由伸缩的伸缩杆14,其中,伸缩杆14的一端与外筒2的外壁相连接,伸缩杆14的另一端与曲形钢片12相连接,弹簧13套接于伸缩杆14上,弹簧13的一端固定于外筒2的外壁上,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于曲形钢片12上,各限位件上的曲形钢片12沿周向均匀分布,在工作时,通过弹簧13带动伸缩杆14伸长,并最终使得曲形钢片12与原竹的内壁相接触,以实现外筒2的限位,并使用当前尺寸的原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