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切四边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2955发布日期:2020-01-21 22:02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切四边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门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门切四边锯。



背景技术:

在家具和门的加工中,必须进行四边定尺规方的加工工序,市场上常使用四边锯完成。通常的四边锯使用四组锯片,在此结构上,为了防止两对锯片在空间上干涉,当一对加工后,必须回退到始位,用另外一对进行锯切,结构复杂,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加工速度慢,延长了工时。

授权公告号为cn20264047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木门加工机新型四边锯机构,它涉及木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包含机身、导轨、传动丝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横梁、横边锯头、纵边定位锯头和纵边移动锯头,横梁一侧可滑动设置有横边锯头,横梁另一侧两端分别设置有纵边定位锯头和纵边移动锯头。

上述结构提高了加工效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锯头经能按固定角度进行加工,不能在同一设备上实现倒角等倾斜结构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门切四边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侧边切锯加工角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门切四边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用于承载门体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设有用于切割门体两侧边的边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锯包括座体、轮锯和支撑板,所述座体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座体相铰接,所述轮锯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该支撑板与座体之间设有顶升件,所述顶升件沿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座体相铰接,当所述顶升件伸缩运动时能带动所述轮锯沿轴向朝所述工作台前后偏转。

门体工件设置于工作台上对门体进行夹装,工作台两侧各设置边锯对门体的两侧边进行切削加工,而机架上还会设置可升降的端锯对门体的两端边切削加工,从而形成四边加工。通过设置边锯包括座体、轮锯和支撑板,使座体与工作台滑动连接,支撑板与座体相铰接,而轮锯与支撑板固连,这样使支撑板能带动轮锯相对座体摆动,再在支撑板与座体之间铰接设置顶升件,顶升件能够顶升指定距离并锁死,这样顶升件伸缩运动时可带动支撑板摆动使轮锯沿轴向朝所述工作台前后偏转,从而实现轮锯倾斜,实现门体侧边的倾斜角度等结构的加工。

在上述的门切四边锯中,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边与所述座体相铰接,所述顶升件与该支撑板的另一边相铰接。通过设置支撑板靠近工作台的一边与座体铰接,而设置顶升件与支撑板的另一边铰接,这样顶升件在工作时支撑板的偏转角度变化反应较慢,避免过于灵敏,从而便于对轮锯的角度进行精确调节。

在上述的门切四边锯中,所述座体上设有限位钩,所述支撑板上与所述限位钩正对的位置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活动卡设于所述限位钩与座体之间。通过在座体上设置限位钩,并在支撑板上设置限位部与限位钩活动卡接,使限位部在随支撑板翻转时能够在限位钩和座体之间往复运动,这样限位钩和座体可对限位部的运动行程范围进行限制,避免支撑板偏转过量,保证加工效果和安全性。

在上述的门切四边锯中,所述限位钩位于所述座体的侧边,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侧边。通过将限位钩和限位部分别设置于座体的侧边和支撑板的侧边,这样便于限位钩的调节和安装,降低工艺难度。

在上述的门切四边锯中,所述轮锯的正下方设有收屑盒,所述收屑盒的侧面开设有吸屑口,所述吸屑口位于该收屑盒的最低处。通过在轮锯的正下方设置收屑盒,这样便于将轮锯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统一收集起来,提高清洁性并避免废屑影响切割精度,通过在收屑盒的最底部周围设置吸屑口,这样便于操作者使用工具将收屑盒内的废屑及时清理出去,避免堵塞。

在上述的门切四边锯中,所述收屑盒与所述座体或所述支撑板固连。将收屑盒固定于座体上这样保证整体结构稳定,若将收屑盒固定于支撑板上,这样可保证轮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废屑能有效落入收屑盒内。

在上述的门切四边锯中,所述收屑盒的底面呈斜板状,该收屑盒的底面最低处向下凹陷形成积屑盒,所述吸屑口开设于所述积屑盒的侧壁上。通过设置收屑盒的底面呈斜板状,这样便于落入收屑盒的废屑在边锯振动作用下朝向低处汇集,设置收屑盒的底面最低处向下凹陷形成积屑盒,这样保证汇集的废屑落入积屑盒内进行统一清理,提高清理效率和便捷性。

在上述的门切四边锯中,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切割门体两端的端锯,所述端锯能沿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该端锯的内侧还固连有用于压紧门体的压柱。通过设置端锯能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这样便于实现对不同高度门体的切削加工,在端锯上固连压柱,这样在加工不同高度门体时,压柱都始终能压紧门体距离端锯固定距离的位置,避免切削时门体振幅过大导致加工不精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门切四边锯通过设置边锯包括座体、轮锯和支撑板,使座体与工作台滑动连接,支撑板与座体相铰接,而轮锯与支撑板固连,这样使支撑板能带动轮锯相对座体摆动,再在支撑板与座体之间铰接设置顶升件,顶升件能够顶升指定距离并锁死,这样顶升件伸缩运动时可带动支撑板摆动使轮锯沿轴向朝所述工作台前后偏转,从而实现轮锯倾斜,实现门体侧边的倾斜角度等结构的加工。2、本门切四边锯通过在轮锯的正下方设置收屑盒,这样便于将轮锯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统一收集起来,提高清洁性并避免废屑影响切割精度,通过在收屑盒的最底部周围设置吸屑口,这样便于操作者使用工具将收屑盒内的废屑及时清理出去,避免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门切四边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边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边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边锯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工作台;3、边锯;31、座体;311、限位钩;32、轮锯;33、支撑板;331、限位部;4、顶升件;5、收屑盒;51、吸屑口;52、积屑盒;6、端锯;7、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门切四边锯包括机架1,机架1内设有用于承载门体的工作台2,工作台2的两侧设有用于切割门体两侧边的边锯3,边锯3包括座体31、轮锯32和支撑板33,座体31滑动连接于工作台2上,支撑板33与座体31相铰接,轮锯32固定于支撑板33上,支撑板33与座体31之间设有顶升件4,顶升件4沿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33和座体31相铰接,当顶升件4伸缩运动时能带动轮锯32沿轴向朝工作台2前后偏转。门体工件设置于工作台2上对门体进行夹装,工作台2两侧各设置边锯3对门体的两侧边进行切削加工,而机架上还会设置可升降的端锯6对门体的两端边切削加工,从而形成四边加工。通过设置边锯3包括座体31、轮锯32和支撑板33,使座体31与工作台2滑动连接,支撑板33与座体31相铰接,而轮锯32与支撑板33固连,支撑板33与座体31之间具有翻转空间,这样使支撑板33能带动轮锯32相对座体31摆动,再在支撑板33与座体31之间铰接设置顶升件4,顶升件4能够顶升指定距离并锁死,这样顶升件4伸缩运动时可带动支撑板33摆动使轮锯32沿轴向朝工作台2前后偏转,从而实现轮锯32倾斜,实现门体侧边的倾斜角度等结构的加工。进一步来讲,支撑板33靠近工作台2的一边与座体31相铰接,顶升件4与支撑板33的另一边相铰接。通过设置支撑板33靠近工作台2的一边与座体31铰接,而设置顶升件4与支撑板33的另一边铰接,这样顶升件4在工作时支撑板33的偏转角度变化反应较慢,避免过于灵敏,从而便于对轮锯32的角度进行精确调节。机架上设有用于切割门体两端的端锯6,端锯6能沿工作台2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端锯6的内侧还固连有用于压紧门体的压柱7。通过设置端锯6能沿工作台2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这样便于实现对不同高度门体的切削加工,在端锯6上固连压柱7,这样在加工不同高度门体时,压柱7都始终能压紧门体距离端锯6固定距离的位置,避免切削时门体振幅过大导致加工不精确。

如图3、图4所示,座体31上设有限位钩311,支撑板33上与限位钩311正对的位置设有限位部331,限位部331活动卡设于限位钩311与座体31之间。通过在座体31上设置限位钩311,并在支撑板33上设置限位部331与限位钩311活动卡接,使限位部331在随支撑板33翻转时能够在限位钩311和座体31之间往复运动,这样限位钩311和座体31可对限位部331的运动行程范围进行限制,避免支撑板33偏转过量,保证加工效果和安全性。进一步来讲,限位钩311位于座体31的侧边,限位部331设于支撑板33的侧边。通过将限位钩311和限位部331分别设置于座体31的侧边和支撑板33的侧边,这样便于限位钩311的调节和安装,降低工艺难度。

如图2-4所示,轮锯32的正下方设有收屑盒5,收屑盒5的侧面开设有吸屑口51,吸屑口51位于收屑盒5的最低处。通过在轮锯32的正下方设置收屑盒5,这样便于将轮锯32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统一收集起来,提高清洁性并避免废屑影响切割精度,通过在收屑盒5的最底部周围设置吸屑口51,这样便于操作者使用工具将收屑盒5内的废屑及时清理出去,避免堵塞。收屑盒5与座体31固连。将收屑盒5固定于座体31上这样保证整体结构稳定。作为优选收屑盒5的底面呈斜板状,收屑盒5的底面最低处向下凹陷形成积屑盒52,吸屑口51开设于积屑盒52的侧壁上。通过设置收屑盒5的底面呈斜板状,这样便于落入收屑盒5的废屑在边锯3振动作用下朝向低处汇集,设置收屑盒5的底面最低处向下凹陷形成积屑盒52,这样保证汇集的废屑落入积屑盒52内进行统一清理,提高清理效率和便捷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