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当盒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426850发布日期:2021-11-17 20:3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当盒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便当盒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当盒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餐文化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便利店会进行便当的售卖,客人购买后在店里进行微波加热并食用,食用完毕后就会将便当盒丢弃。现有的便利店有很多采用木质材料的便当盒,但在这种木质材料的便当盒中放置食物后,容易产生漏水、漏油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便当盒的制造方法。
4.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当盒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步骤s1:在木板的两侧覆上膜;
6.步骤s2:将覆有膜的木板送入冲切设备,由刀模对覆有膜的木板进行冲切,得到冲切后的板体;
7.步骤s3:将冲切后的板体放入定模,然后动模向定模靠近并合模,在合模的过程中,将冲切后的板体压成斗状件,所述斗状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周围的侧板;
8.合模后,所述斗状件的内侧面贴合在动模的外表面,所述底板和侧板的连接处与定膜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相邻所述侧板之间与定膜、动模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
9.步骤s4:向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注塑并填充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10.步骤s5:最后脱模得到盒体。
11.在上述的便当盒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膜为格拉辛纸。
12.在上述的便当盒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在1000℃的温度下,将格拉辛纸覆盖在木板的两侧面上。
13.在上述的便当盒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3中,所述底板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由所述步骤s2中的刀模冲切形成。
14.在上述的便当盒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第一缺口呈弧形。
15.在上述的便当盒的制造方法中,所述侧板的顶部两端具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由所述步骤s2中的刀模冲切形成。
16.在上述的便当盒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3中,所述相邻侧板之间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是先通过所述步骤s2中的刀模冲切形成预留口,然后将冲切后的板体折弯压成斗状件后形成的。
17.在上述的便当盒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第一缺口位于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二缺口位
于开口另一端的两侧。
18.在上述的便当盒的制造方法中,步骤s3中,在将冲切后的板体压成斗状件的过程中,所述斗状件的外表面形成有压痕。
19.在上述的便当盒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s1之前还具有步骤s0,步骤s0:对白杨木进行切割得到原木板,然后对原木板的两侧表面进行磨砂处理,得到木板。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便当盒盒体整体强度高,防漏水、漏油的效果好。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斗状件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加强条、连接条和压痕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支撑层和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发明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盒体;2、容纳腔;3、底板;4、侧板;5、开口;6、连接条;7、支撑层;8、保护层;9、压痕;10、加强条;11、第一缺口;12、第二缺口; 13、斗状件;14、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8.如图1

3所示,一种便当盒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9.步骤s0:对白杨木进行切割得到原木板,然后对原木板的两侧表面进行磨砂处理,得到木板。进行磨砂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后续步骤s1覆膜的过程中,使得膜和木板之间贴合的更好,更紧密。
30.步骤s1:在木板的两侧覆上膜;
31.纸膜为格拉辛纸,格拉辛纸具有耐高温,防水,防油等功能。在1000℃的温度下,将格拉辛纸覆盖在木板的两侧面上。1000℃的高温既能够对木板和格拉辛纸进行消毒杀菌,且在此高温下进行覆膜,格拉辛纸和木板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紧密,格拉辛纸不易脱落。格拉辛纸和木板之间的结合无需添加其他任何粘合剂,无添加更为环保。
32.步骤s2:将覆有膜的木板送入冲切设备,由刀模对覆有膜的木板进行冲切,得到冲切后的板体;
33.由刀模对覆有膜的木板进行冲切形成预留口、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12。第一缺口11位于后续步骤s3形成的斗状件13底板3的四个拐角处,第二缺口 12位于后续步骤s3形成的斗状件13侧板4的顶部两端,第一缺口11呈弧形,第二缺口12呈不规则形状,冲切形成第二缺口12后,斗状件13侧板4的顶部两端凹凸不平。冲切形成第一缺口11、第二缺口12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后续在步骤s4注塑的过程中,使得注塑后形成的塑料件和斗状件13连接得更好,结合的更加紧密,塑料件不易从斗状件13上脱落。冲切形成预留口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后续步骤s3中将冲切后的板体折弯压成斗状件13,从而形成相应的开口5,相邻侧板4在加压过程中互不干涉。
34.步骤s3:将冲切后的板体放入定模,然后动模向定模靠近并合模,在合模的过程中,将冲切后的板体压成斗状件13,斗状件13包括底板3以及设置于底板3周围的侧板4;
35.合模后,斗状件13的内侧面贴合在动模的外表面,底板3和侧板4的连接处与定膜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相邻侧板4之间与定膜、动模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
36.先将冲切后的板体放入定模,然后动模向定模靠近并合模,在合模的过程中,动模将板体折弯压成斗状件13,且在斗状件13的外表面形成相应的压痕9,压痕9的存在代表动模将白杨木材料压实,密度增加,其强度更高,从而增加了斗状件13整体的强度,密度增加使得和后续注塑形成的塑料件的密度更加接近,从而使得斗状件13和塑料件的结合更加牢固,且使得白杨木材料和格拉辛纸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防水、防油性能更好。
37.形成斗状后,相邻侧板4之具有开口5。第一缺口11位于开口5的一端,第二缺口12位于开口5另一端的两侧。
38.合模后,斗状件13的内侧面贴合在动模的外表面,底板3和侧板4的连接处与定膜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相邻侧板4之间与定膜、动模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
39.步骤s4:向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注塑并填充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40.步骤s5:最后脱模得到盒体1。
41.向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注塑并填充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保压冷却后脱模,得到盒体1,塑料件位于斗状件13的外侧。塑料件包括连接条6和加强条 10。向第二空腔内注塑保压冷却后脱模形成连接条6,连接条6覆盖住开口5和第二缺口12;向第一空腔内注塑保压冷却后脱模形成加强条10,加强条10覆盖住底板3和侧板4之间的连接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加强条10和连接条6的连接处覆盖住第一缺口11。
42.如图1

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当盒包括盒体1,盒体1设置有用于容纳食物的容纳腔2,盒体1包括底板3以及设置于底板3周围的侧板4,底板 3和侧板4围绕形成容纳腔2,相邻侧板4之间设置有开口5,开口5处注塑形成有连接条6,底板3和侧板4均包括支撑层7以及设置于支撑层7两侧保护层 8,支撑层7采用木材料制成,保护层8采用防水防油材料制成。
43.进一步细说,保护层8采用格拉辛纸制成。格拉辛纸具有耐高温,防水,防油等功能。保护层8即保护膜。
44.进一步细说,支撑层7采用白杨木材料制成。天然环保。
45.进一步细说,底板3和侧板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压痕9。
46.进一步细说,侧板4和底板3一体化连接,侧板4和底板3的连接处注塑形成有加强条10。底板3开设有第一缺口11,第一缺口11和开口5连通,第一缺口11呈弧形,加强条10和连接条6的连接处覆盖住第一缺口11。连接条 6和连接条6之间通过加强条10连接。加强条10和连接条6一体化连接。
47.合模形成斗状件13后,形成相应的底板3和四个侧板4,侧板4和底板3 一体化连接,相邻侧板之间具有开口5,然后进行注塑工艺形成塑料件,即连接条6和加强条10。连接条6覆盖住开口5,加强条10覆盖在侧板4和底板3的连接处,加强条10和连接条6的连接处覆盖住第一缺口11。连接条6和加强条 10一体化连接。
48.塑料制成的连接条6和加强条10提高了盒体1整体的强度。由于连接条6 覆盖住开口5,故油、水不会从开口5和第一缺口11中漏出,且经过合模形成斗状件13,且斗状件13的外表面具有压痕然后再注塑,使得连接条6和加强条 10与底板3、侧板4的连接更加牢固,防水防油的性能更好,加强条10覆盖在侧板4和底板3的连接处,使得侧板4和底板3之间不易断开,盒体1整体的强度更高。设置开口5的目的是为了在合模形成斗状件13的过程中,相邻侧板 4之间互不干涉。第一缺口11位于底板3的拐角处,设置弧形的第一缺口11的目的是为了在注塑过程中,使得底板3和塑料件的结合更加紧密,使得塑料件不易脱落。
49.进一步细说,侧板4的顶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缺口12。第二缺口12呈不规则形状,斗状件13侧板4的顶部两端凹凸不平。目的是为了在注塑形成连接条 6的过程中,使得侧板4和连接条6的结合更加紧密,使得连接条6不易脱落,从而和整个塑料件(即连接条6和加强条10,连接条6和加强条10一体化连接) 结合的更加紧密,塑料件不易脱落。
50.进一步细说,还包括盒盖14,盒盖14盖设于盒体1上方。盒盖14采用透明塑料制成。
5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52.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大量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