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木材热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92264发布日期:2022-06-22 02:1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式木材热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木材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箱式木材热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疫木通常是指感染病虫害的木材,目前,对疫木采取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就地焚烧、掩埋、削片等方法。不过,这些处理方法不仅成本高难度大,而且不容易彻底灭除疫木中的虫卵及微生物,同时还容易形成二次传播与扩散。
3.而采用药物熏蒸、窑内热处理、化学加压浸透等方法对疫木进行处理的时候,也会存在着药物残留、污染环境、操作困难等问题。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如何便捷、有效地处理疫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捷、有效地对疫木进行灭菌,本技术提供一种箱式木材热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箱式木材热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箱式木材热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热风发生件和热量分布组件,所述热风发生件和热量分布组件均设置在箱体上,所述热量分布组件和热风发生件相连,所述热量分布组件用于将热风发生件的热量传输到箱体内;所述热量分布组件包括若干支管,若干所述支管设置在箱体内,若干所述支管的一端均和热风发生件连接,若干所述支管远离热风发生件的管壁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湿度调节组件。
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将木材放在箱体内后,将支管插入相邻木材的缝隙之间,此时支管即可将热风发生件的热量较为均匀地分布在箱体内,使得木材可以均匀受热,同时湿度调节组件对箱体内的湿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充分杀死木材中的细菌,进而本技术可以对木材进行有效的灭菌,而且十分便捷。
8.可选的,每个所述支管包括软管和硬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和热风发生件连接,所述硬管的一端和软管远离热风发生件的一端连接。
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硬管便于对支管整体进行移动,而且便于固定支管整体;软管的设置便于调节支管的位置,而且减小支管整体的占地空间,便于对支管进行收纳。
10.可选的,所述湿度调节组件包括加湿器和调节风扇,所述加湿器和调节风扇均安装在箱体内。
1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调节风扇可以将湿气较为均匀地分散在箱体内,从而可以提高杀菌效果。
12.可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水量检测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箱体温度和用于配合所述热处理装置使用的木材的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箱体内湿度,所述水量检测器用于检测用于配合所述热处理装置使用的木材的含水量,所述检测组件连接有智能控制器。
13.可选的,所述箱体内底壁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块,相邻所述支撑块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置物组件,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置物组件,所述置物组件包括安装杆和承托套,所述安装杆有若干组且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每组安装杆均通过升降组件滑移设置在支撑座上,每组所述安装杆均包括若干个安装杆,同组所述安装杆沿水平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承托套连接在同组安装杆中的两相邻安装杆之间。
14.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承托套以安装杆为支撑点对木材进行承托;在将木材放入箱体内的过程中,可以在低处将木材放置在承托套上,然后启动升降组件,使得安装杆上移,从而可以将木材移动到规定的高度,不仅方便在箱体内对木材的安装,而且减少木材之间的相互堆叠,使得木材受热更加均匀。
15.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架、升降基杆、导向板和升降环,所述升降架和每组安装杆对应设置,每组所述安装杆设置在升降架上,所述升降基杆转动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驱动升降基杆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导向板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且和导向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升降基杆位于升降架周侧,所述升降环环内壁和升降基杆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板位于升降环背离升降架的一侧;所述升降架朝向升降环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弧槽,所述升降环沿自身圆周方向滑移设置在导向弧槽槽壁上,所述导向板朝向升降环的侧壁设置有升降弧槽,所述升降弧槽和升降环的环外壁贴合,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支撑定位件,所述支撑定位件用于限制升降环转动并支撑升降架。
16.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定位件不对升降环进行限制的时候,由于升降环和升降基杆之间的螺纹啮合,升降基杆转动的时候,升降基杆带动升降环在原地转动,升降架不发生升降;在支撑定位件限制对应升降环的转动后,升降基杆转动,升降基杆即可和对应的升降环发生螺纹进给,从而升降环带动升降架升降,方便快捷。
17.可选的,所述支撑定位件包括滑移基块、支撑抵块、定位弹簧、电磁铁和定位磁块,所述升降弧槽槽壁上设置导向滑槽,所述滑移基块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导向滑槽槽壁上,所述滑移基块朝向升降环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抵块滑移设置在安装槽槽壁上,所述定位弹簧固定连接在支撑抵块伸入安装槽一端和安装槽槽壁之间,所述电磁铁设置在安装槽槽壁上,所述定位磁块设置在支撑抵块上,所述定位磁块和电磁铁沿支撑抵块滑移方向相对,所述升降环的环外壁上设置有支撑环槽,所述支撑抵块远离定位弹簧的一端插入支撑环槽内,所述支撑抵块的顶壁和底壁均和支撑环槽槽壁抵接,所述支撑环槽的竖直槽壁上设置有阻力层,所述支撑抵块远离定位弹簧一端端壁和阻力层之间有间隙。
18.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支撑抵块远离阻力层,支撑抵块和支撑环槽槽壁之间自由移动,升降环可以跟随升降基杆转动;电磁铁通电后,电磁铁和定位磁块磁性吸引,定位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定位抵块抵紧在阻力层上,即可限制升降环的转动,方便快捷。
19.可选的,同组相邻两所述安装杆上的承托套间连接有滑移套,沿所述安装杆排列方向的两个承托套端壁固定在升降架上,所述安装杆顶壁上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驱动升降块升降的驱动件,所述升降块顶壁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滑移套和固定块顶端固定连接。
20.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套固定连接在支撑块上,使得滑移套和支撑块之间的支撑实现对承托套的安装的同时,在升降块升降的时候,滑移套和支撑块之间可以发生
相对位移,从而两个安装杆之间的承托套端壁可以发生升降,使得位于承托套上的木材可以发生移动,使得木材的各个都尽可能接触热空气,提高木材的受热均匀性。
21.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齿轮、驱动齿板、联动带和联动轮,所述驱动齿板和升降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齿板滑移设置在安装杆上并与升降块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和驱动齿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设置在安装杆上并与驱动齿轮啮合,沿所述安装杆排列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齿轮相对或者相背离,所述联动轮同轴连接在驱动齿轮上,所述联动带连接在沿安装杆排列方向相邻的两个联动轮间,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驱动联动轮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齿轮和升降齿板啮合,即可使得升降块升降;并且在联动轮和联动带的联动作用下,第二驱动装置可以同时带动多个联动轮转动,方便快捷;而且沿安装杆排列方向相邻的两个驱动齿轮相对或者相背离,使得和承托套连接的两个滑移套一上一下移动,从而使得承托套带动木材充分移动。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箱式木材热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箱式木材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木材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水量检测器;将木材堆放在箱体内,在木材缝隙间放入支管;启动热风发生件和湿度调节组件,对木材进行热处理。
24.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木材的温度、木材的含水量和箱体的温度、箱体的湿度,便于对热处理过程中进行监控和控制,提高对木材的杀菌效果。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本技术中,支管插入相邻木材的缝隙之间,使得热风发生件的热量较为均匀地分布在箱体内,使得木材可以均匀受热,同时湿度调节组件对箱体内的湿度进行调节,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相互配合,可以充分杀死木材中的细菌,进而本技术可以对木材进行有效的灭菌,而且十分便捷;2.本技术设置了置物组件,不仅方便在箱体内对木材的安装,而且减少木材之间的相互堆叠,使得木材受热更加均匀;3.本技术可以使得位于承托套上的木材可以发生移动,进而木材的各个都尽可能接触热空气,提高木材的受热均匀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8.图3是用以体现本技术实施例1中热量分布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用以体现本技术实施例2中置物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31.图6是图4中沿b-b线的剖视图。
32.图7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
33.图8是用以体现本技术实施例2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是用以体现本技术实施例2中联动带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1、箱门;12、支撑座;13、容纳槽;14、第一挂线;15、第二挂线;16、第一挂钩;17、第二挂钩;18、支撑块;2、热风发生件;21、外置ptc陶瓷加热主机;22、出风管;3、热量分布组件;31、支管;32、通孔;33、软管;34、硬管;4、湿度调节组件;41、加湿器;42、调节风扇;5、检测组件;51、温度传感器;52、湿度传感器;53、水量检测器;6、置物组件;61、安装杆;62、承托套;63、定位套;7、升降组件;71、升降架;72、升降基杆;73、导向板;74、升降环;75、第一驱动装置;76、导向弧槽;77、导向滑块;78、限位滑槽;79、升降弧槽;8、支撑定位件;81、滑移基块;82、支撑抵块;83、定位弹簧;84、电磁铁;85、定位磁块;86、导向滑槽;87、安装槽;88、支撑环槽;89、阻力层;9、滑移套;91、升降块;92、驱动件;921、驱动齿轮;922、驱动齿板;923、联动带;924、联动轮;925、安装板;926、第二驱动装置;93、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箱式木材热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热风发生件2和热量分布组件3,箱体1为长方体形状且由隔热保温、耐火阻燃材料制备得到,箱体1的长度方向一端为箱口,箱体1位于箱口处的侧壁处转动连接有箱门11,而且,为了方便箱体1的移动,可以在箱体1上安装滚轮;热风发生件2安装在箱体1上并向箱体1内提供热空气,热量分布组件3安装在箱体1能并和热风发生件2相连,热量分布组件3将热风发生件2的热量传输到箱体1内。而且箱体1内还设置有湿度调节组件4和检测组件5。热风发生件2、湿度调节组件4和检测组件5均连接智能控制器。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内还可以安装摄像头和报警器,摄像头用于远程监视并记录热处理的全过程;报警器在热处理过程出现异常时报警。
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组件5包括温度传感器51、湿度传感器52和水量检测器53,温度传感器51用于检测箱体1温度和木材的温度,用来检测箱体1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1通过第一挂线14安装在箱体1的内顶壁上,箱体1内顶壁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挂钩16,不使用温度传感器51的时候,将第一挂线14缠绕在第一挂钩16上。用来检测木材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1插设在木材上。湿度传感器52用于检测箱体1内湿度,湿度传感器52通过第二挂线15安装在箱体1的内顶壁上,箱体1内顶壁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挂钩17,在不使用湿度传感器52的时候,将第二挂线15挂在第二挂钩17上。水量检测器53插设在木材上并用于检测木材的含水量,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51、湿度传感器52和水量检测器53均连接智能控制器。
39.如图1所示,湿度调节组件4包括加湿器41和调节风扇42,加湿器41放置在箱体1内底壁靠近箱口的位置且连接智能控制器,调节风扇42为耐高温风扇,调节风扇42安装在箱体1的内顶壁上。
40.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热风发生件2为热风发生器,热风发生件2包括安装在箱体1外侧壁上的外置ptc陶瓷加热主机21和连接在外置ptc陶瓷加热主机21上的出风管22,外置ptc陶瓷加热主机21连接智能控制器,出风管22的出风端伸入箱体1内。本实施例中的热量分布组件3包括若干支管31,若干支管31位于在箱体1内,若干支管31的一端均和出风管22的出风端相连通,若干支管31远离出风管22的管壁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通孔32。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支管31包括软管33和硬管34,软管33的一端和出风管22相连通,硬管34
的一端和软管33远离出风管22的一端连接。
41.本技术实施例1还公开了一种木材热处理方法。
42.一种木材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木材的两端端壁插设温度传感器51,并且在木材的外周壁上均匀插设温度传感器51,同时,在木材的端壁上插设水量检测器53。
43.将木材堆叠放置在箱体1内,木材沿箱体1长度方向放置且沿箱体1宽度方向排列。
44.将支管31插入相邻木材的缝隙中;将第一挂线14从第一挂钩16上取下,和第一挂线14连接的温度传感器51检测箱体1内的温度,将第二挂线15从第二挂钩17上取下,湿度传感器52检测箱体1内的湿度。
45.启动热风发生器和加湿器41,对箱体1内的环境进行加热,加湿器41调节箱体1内的湿度,同时湿度传感器52、温度传感器51、水量检测器53将箱体1和木材的情况传递给智能控制器,实现对木材的热处理。
46.另外,对于本实施例而言,在对口岸进出口的疫木,可以将集装箱整体推入箱体1内,然后打开集装箱,直接对集装箱中的木材进行热处理。
47.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箱式木材热处理装置,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箱体1内底壁上设置有支撑座12,支撑座1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块18,若干支撑块18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排列,而且相邻支撑块18之间形成容纳槽13,支撑座12上设置有置物组件6,容纳槽13可以容纳置物组件6。本实施例中的置物组件6包括安装杆61和承托套62,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杆61有四组,而且每组安装杆61有四个安装杆61,四组安装杆61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并且每组安装杆61均通过升降组件7滑移设置在支撑座12上。同组四个安装杆61沿水平方向排列设置,同组的四个安装杆61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排列,同组安装杆61中的两相邻安装杆61之间均连接四个承托套62,四个承托套62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杆61上安装有定位套63,定位套63用于盛放支管31。
48.初始时,安装杆61和承托套62均位于容纳槽13中,放置木材的时候,将木材放置在最上方相邻两个安装杆61之间的承托套62上,然后将支管31塞入对应的定位套63中;然后启动升降组件7,将木材提升至规定的高度,然后进行下一层木材的放置和提升即可。
49.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升降组件7包括升降架71、升降基杆72、导向板73和升降环74,升降架71和每组安装杆61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架71为框形架,同组的四个安装杆61固定连接在升降架71的相对侧壁上。升降基杆72有四个且转动设置在支撑座12上,升降基杆72位于升降架71的四角处,导向板73和升降基杆72一一对应设置,导向板73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2上,导向板73顶端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75,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装置75为电机,第一驱动装置75的驱动端和升降基杆72固定连接。
50.如图6和图7所示,升降环74环内壁和升降基杆72螺纹连接,升降环74位于升降架71和导向板73之间;每个升降架71的边角处转动连接一个升降环74,升降架71朝向升降环74的竖直外侧壁上开设有导向弧槽76,升降环74沿自身圆周方向滑移设置在导向弧槽76槽壁上。而且导向弧槽76的底壁和顶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滑块77,升降环74的顶壁和底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滑槽78,导向滑块77和导向滑槽86槽壁滑移连接。导向板73朝向升降环74的侧壁开设有升降弧槽79,升降弧槽79和升降环74的环外壁贴合,并且升降弧槽79的轴向
沿竖直方向延伸。导向板73上设置有支撑定位件8,支撑定位件8用于限制升降环74转动并支撑升降架71。
51.启动支撑定位件8,限制需要上升的升降架71上的升降环74转动,然后启动第一驱动装置75,升降基杆72转动,被限制转动的升降环74和升降基杆72发生螺纹进给,对应的升降架71即可上升,没有被限制转动的升降环74跟随升降基杆72转动,对应的升降架71不发生升降。
52.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定位件8包括滑移基块81、支撑抵块82、定位弹簧83、电磁铁84和定位磁块85,升降弧槽79槽壁上设置导向滑槽86,滑移基块81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导向滑槽86槽壁上;滑移基块81朝向升降环74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87,支撑抵块82沿水平方向滑移设置在安装槽87槽壁上,定位弹簧83固定连接在支撑抵块82伸入安装槽87一端和安装槽87槽壁之间。电磁铁84固定连接在安装槽87槽壁上,定位磁块85固定安装在支撑抵块82上,定位磁块85和电磁铁84沿支撑抵块82滑移方向相对。
53.升降环74的环外壁上开设有支撑环槽88,支撑抵块82远离定位弹簧83的一端插入支撑环槽88内,支撑抵块82的顶壁和底壁均和支撑环槽88槽壁抵接,并且支撑抵块82可以贴合着支撑环槽88的顶壁和底壁自由滑移;支撑环槽88的竖直槽壁上固定连接有阻力层89。电磁铁84断电,支撑抵块82远离阻力层89,升降环74跟随升降基杆72转动,电磁铁84通电,定位弹簧83发生弹性形变,电磁铁84和定位磁块85磁性吸引,支撑抵块82抵紧在阻力层89上,升降环74被限制转动。
54.如图8所示,为了提高对木材的杀菌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同组相邻两安装杆61上的承托套62间固定连接有滑移套9,沿安装杆61排列方向的两个承托套62端壁固定在升降架71上。安装杆61顶壁上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升降块91,安装杆61上安装有驱动升降块91升降的驱动件92。升降块91顶壁上设置有固定块93,滑移套9和固定块93顶端固定连接。驱动件92驱动升降块91升降,固定块93带动滑移套9升降,承托套62可以带动木材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木材受热更加均匀。
55.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件92包括驱动齿轮921、驱动齿板922、联动带923和联动轮924,驱动齿板922和升降块91一一对应设置,驱动齿板922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安装杆61上,驱动齿板922的顶端和升降块91固定连接。驱动齿轮921和驱动齿板922一一对应设置,安装杆6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25,驱动齿轮921转动设置在安装板925上并与驱动齿板922啮合,沿安装杆61排列方向相邻的两个驱动齿轮921相对或者相背离,联动轮924同轴连接在驱动齿轮921上,联动带923连接在沿安装杆61排列方向相邻的两个联动轮924间,安装杆61上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926,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装置926为电机,第二驱动装置926的驱动端和其中一个联动轮924固定连接。启动第二驱动装置926,在联动带923的联动作用下,所有联动轮924发生转动,驱动齿轮921和对应的驱动齿板922啮合,相邻的升降块91一上一下移动,从而承托套62可以带动木材发生转动。
56.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将木材放置在最上方相邻两个安装杆61之间的承托套62上,然后将支管31塞入对应的定位套63中;然后给最上方升降架71 上的电磁铁84通电,使得支撑抵块82抵紧在阻力层89上,最上方升降架71 上的升降环74被限制转动,最后启动第一驱动装置75,对应的升降架71即可上升。然后在木材放入其余的升降架71 上即可。在热处理过程中,启动第二驱动装置926,使得承托套62可以带动木材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木材
受热更加均匀。
5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