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多用机床的立式榫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283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木工多用机床的立式榫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工机床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木工多用机床的立式榫槽装置。
现有木工多用机床的立式榫槽装置,其不足之处在于用直齿圆锥齿轮或螺旋齿轮传动,其噪声大,工艺复杂,维修麻烦,成本高。
为了达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连接轴、钻杆的一端分别设有相互压紧的小摩擦轮、大摩擦轮。
本实用新型小摩擦轮通过连接轴安装在刨刀轴上,大摩擦轮固定在壳体内部的轴承上,套筒位于壳体内腔,钻杆固定在套筒内的轴承上,套筒外侧壁加工有齿条,齿条与支承在壳体上的齿轮相啮合,壳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机体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相互压紧的小摩擦轮、大摩擦轮将榫槽装置变为立式,其结构简单,可与木工平刨装置、锯料装置等组成木工多用机床,具有无噪声,工艺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为木工多用机床的立式榫槽装置,也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刨刀轴1、螺母2、螺钉3、连接轴4、小摩擦轮5、罩6、轴承7、大摩擦轮8、钻杆9、手柄10、壳体11、套筒12、齿轮13、钻夹头14、钻头15、轴承16、螺栓17、电机18、机体19、三角带20、刀体21。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刨刀轴1经三角带20与电动机18相连,其一端固定有刀体21等,另一端设有螺母2、连接轴4,连接轴4设有螺钉3,小摩擦轮5固定在连接轴4上,与小摩擦轮5相互压紧的大摩擦轮8固定在壳体11内部的轴承7上,小摩擦轮5、大摩擦轮8包在罩6内,钻杆9与大摩擦轮8通过键实现轴向滑动,钻杆9经轴承16固定在套筒12内,套筒12与壳体11内孔为间隙配合,可作轴上滑动,套筒12外侧壁加工有齿条,齿条与支承在壳体11的齿轮13相啮合且连有手柄10,板动手柄10,则齿轮13带动套筒12及钻杆9作往复运动,钻杆9下端安装钻夹头14,用来夹持钻头15,壳体11固定在机体19上。
本实用新型如下进行榫槽作业,首先将木料固定在榫槽工作台上并调整好木料与钻头15之间的距离,启动电动机18,则动力经三角带20、刨刀轴1、连接轴4等使小摩擦轮5转动,小摩擦轮5通过摩擦力驱动大摩擦轮8及其相连的钻杆9、钻头15转动,向下板动手柄即可进行圆榫作业,装上方凿支承座,换上方凿刀又可进行方榫作业。本实用新型在不进行榫槽作业时,松开螺母2、螺钉3,移动连接轴4使小摩擦轮5与大摩擦轮8脱离即可。本实用新型在刨刀轴1上装有螺母2,用来调整小摩擦轮5与大摩擦轮8的摩擦力。
权利要求1.一种木工多用机床的立式榫槽装置,由刨刀轴、连接轴、钻杆、壳体、轴承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接轴4、钻杆9的一端分别设有相互压紧的小摩擦轮5、大摩擦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工多用机床的立式榫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大摩擦轮8通过轴承7固定在壳体11上。
专利摘要一种木工多用机床的立式榫槽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轴、钻杆的一端分别设有相互压紧的小摩擦轮、大摩擦轮。本实用新型可与木工平刨装置、锯料装置等组成木工多用机床。具有结构简单,无噪声,制造、维修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B27F5/00GK2127341SQ9220720
公开日1993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11日
发明者田志刚 申请人:荣成市机床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