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角电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087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边角电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供木工刨削木质地板的时用的木工用具。
据有关资料检索,目前还没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边角电刨。目前用于刨削木质地板用的电刨,其装刨刀片的刀轮轴都是以简支梁形式装在机壳内,刀轮在底板的中间部位,这种电刨的不足之处是地板边角上总有5厘米宽左右无法刨削到,只能用手工拿了刀子来削,这样一是劳动效率低,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二是加工成的地板的边角处平整度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目前所用的刨削木质地板用的电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能刨木质地板的中间,也能刨木质地板的边角的边角电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边角电刨由机壳、电机、刀轮轴、刨刀片、底板、导板、皮带轮、皮带、皮带罩、出风防护罩和电源线组成,电机和刀轮轴装在机壳内,刨刀片固定在刀轮轴上,底板用螺钉固定在机壳上,皮带轮分别装在电机轴和刀轮轴的一端,皮带套在皮带轮上,皮带罩罩在皮带和皮带轮上并固定在机壳上,出风防护罩固定在机壳上,电源线和电机的开关相联,刀轮轴以悬臂梁形式装在机壳内,刀轮轴一端的端头平面和底板前进方向右边平面在同一平面内,底板前进方向右边平面和刀轮轴的中心线相垂直,刀轮轴中心线和底板平面的距离与刀轮轴中心线和机壳前端平面的距离相同,在机壳前端的平面上装有导板。导板上有多个长圆形孔,用螺钉寄过该长圆形孔固定在机壳前端的平面上,导板的下端面和底板的下平面在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与目前刨削地板用的电刨相比,具有即能刨地板的中间部位,也能刨地板的边角部位的优点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边角电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B-B视图。
图3是图1的C-C视图。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附图中1——机壳;2——开关;3——电源线;4——底板;5——皮带罩;6——导板;7——刨刀片;8——刀轮轴;9——大皮带轮;10——皮带;11——出风防护罩;12——电机;13——小皮带轮。在使用时,把电源线3上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内,手握机壳1上的手柄,将开关2向内按即接通电源,接通电源后电机12开始转动,电机12的转动带动电机轴上的小皮带轮13也转动,小皮带轮13的转动通过皮带10带动大皮带轮9转动,大皮带轮9的转动带动刀轮轴8转动,刀轮轴8的转动带动装在刀轮轴上的刨刀片7也转动,刨刀片7的转动即可对地板进行刨削,由于刀轮轴以悬臂梁形式装在机壳内,刀轮轴一端的端头平面和底板前进方的右边平面在同一平面内,既刀轮轴偏向一边,因而可刨削到边和角,由于导板的下端面和底板的下平面在同一平面内,因而可起到防止刨削地板时的因用力不当而使刀轮轴的侧斜而使地板刨得不平。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机壳和皮带罩用塑料制造为好,底板用铝合金制造为好,这样一可以减轻整机重量,从而使用时可减轻刨削工人的劳动强度;二是用塑料制造成形快,并可起到双重绝缘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由机壳、电机、刀轮轴、刨刀片、底板、导板、皮带轮、皮带、皮带罩、出风防护罩和电源线组成的边角电刨,电机和刀轮轴装在机壳内,刨刀片固定在刀轮轴上,底板用螺钉固定在机壳上,皮带轮分别装在电机轴和刀轮轴的一端,皮带套在皮带轮上,皮带罩罩在皮带和皮带轮上并固定在机壳上,出风防护罩固定在机壳上,电源线和电机的开关相联,其特征是刀轮轴以悬壁梁形式装在机壳内,刀轮轴一端的端头平面和底板前进方向的右边平面在同一平面内,底板前进方向右边平面和刀轮轴的中心线相垂直,刀轮轴中心线和底板平面的距离与刀轮轴中心线和机壳前端平面的距离相同,在机壳前端的平面上装有导板。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角电刨,其特征是导板上有多个长园形孔,用螺钉穿过该长园形孔固定在机壳前端的平面上,导板的下端面和底板的下平面在同一平面内。
专利摘要一种由机壳、电机、刀轮轴、刨刀片、底板、导板、皮带轮、皮带、皮带罩、出风防护罩和电源线组成的边角电刨。刀轮轴以悬臂梁形式装在机壳内,刀轮轴一端的端头平面和底板前进方向的右边平面在同一平面内,底板前进方向右边平面和刀轮轴的中心线垂直,刀轮轴中心线和底板平面的距离与刀轮轴中心线和机壳前端平面的距离相同,在机壳前端的平面上装有导板。本实用新型和目前刨削地板用的电刨相比,具有既能刨地板的中间部位,也能刨地板的边角的优点。
文档编号B27C1/00GK2243371SQ9524108
公开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6日
发明者赵水华 申请人:赵水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