筘轮打纬机构及相控喷射与磁梭多相筘轮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60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筘轮打纬机构及相控喷射与磁梭多相筘轮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涉及平型引纬织机的打纬机构,并涉及采用这种打纬机构的平型引纬织机,特别是纬向开口平型引纬多相织机。
目前,各种织机,包括有梭织机和无梭织机,它们的打纬机构都是由钢筘、筘座、筘座脚及驱动钢筘和筘座来回摆动的驱动系统组成。这种打纬机构的缺点是,打纬需要来回摆动,受惯性的限制,打纬速度不高。
而在多相织机中,有用螺旋打纬机构的,这种打纬机构是由一根打纬轴、设在打纬轴上的许多按螺旋纹排列的打纬片、及驱动打纬轴和打纬片旋转的驱动系统组成,打纬轴及其上的打纬片旋转推压在钢筘上的梭子尾部的斜面,使之前进,并将梭子引出的纬纱依次向织口压紧。(《毛织物织造》,上海市毛麻纺织工业公司,326~330页,1982年,纺织工业出版社,统一书号15041.1163)这种打纬机构虽然克服了打纬机构受惯性的限制、打纬速度不高的缺点,但这种打纬机构的打纬片与用于引导载纬器运行通过的梭道是分开独立的(它的梭道设在钢筘上),不可能支持需要打纬机构的打纬片与梭道合在一起的织机,例如本发明中所述的织机。并且,梭道与打纬机构分离的技术方案结构相对较复杂,这会对设计高速多相引纬的多相织机造成困难。这样的困难例如结构空间上的矛盾、机械运动上的冲突,以至于至今未能有人设计出梭道与打纬机构分离的高速多相引纬的多相织机。
高速多相引纬技术是人们长期渴望解决,而至今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发明人认为“造成一项技术长期无法突破的原因可能不在这项技术本身”,也就是说,造成高速多相引纬技术长期无法突破的原因可能是现有打纬技术未能同时解决惯性限制和打纬结构与梭道合在一起的问题。
公知,喷气织机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射流对纬纱表面产生的磨擦牵引力,将纬纱引入梭口进行织造的机械。喷气织机由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及送经机构、卷取机构等组成。引纬机构主要由气泵、喷嘴、管导片、储纬定长装置、剪刀、压纱装置、供纬筒子等组成。打纬机构由钢筘、筘座、筘座脚及用于驱动筘座和其上的钢筘来回摆动的驱动系统组成。开口机构由综框、设在综框上的综丝及驱动综框上下作开口运动的驱动系统组成。纬纱从供纬筒子中引出,经储纬定长装置量出每根纬纱长度后,进入喷嘴。经纱由开口机构形成开口后,管导片插入经纱开口中构成的梭道,压纱装置放开纬纱,喷嘴喷气,将纬纱射入梭道。而后,压纱装置压住纬纱,并剪断,管导片退出经纱开口,打纬机构将纬纱打向织口。
但上述所述的喷气织机的打纬机构需要来回摆动,因而受惯性的限制,打纬速度与效率不高。同时管导片快速反复插入、退出经纱,容易对经纱造成损伤。目前,也有用异形筘代替管导片的,虽然克服了管导片容易对经纱造成损伤的缺点,但其间的缝隙较大,且不能很自由的设计异形筘形状,因此相对管导片来说空气利用率低,耗气量较大且不能高速稳定飞行。在中国发明专利ZL95109948.5中,虽解决了高速稳定飞行的问题,但耗气量较大的问题还是未能解决。但是,最重要的是,上述所述的喷气织机每次只能引入一根纬纱,而不能同时进行多根纬纱的引纬。这是因为现有的喷气引纬方式是喷气射流对纬纱表面的磨擦牵引力,这种引纬方式对纬纱飞行速度控制是不精确的。而多相引纬要求载纬器飞行速度十分精确的、同步的运行。同时,多相织造时,开口是波形开口,打纬是连续的逐点打纬运动,这给喷射气流如何进入波形开口内而不出现结构运动空间冲突,出了难题。结构运动空间冲突是指,当一个零件占有了某个位置时,另一个零件也要求占有这个位置而出现的空间冲突;或指二个零件运动时会出现碰撞。
同样,公知的喷水织机也不能同时进行多根纬纱的引纬。
目前的纬向开口平型多相织机由开口机构、引纬与打纬机构、梭子、补纬机构及送经机构、卷取机构等组成。开口机构是用多片小综框来代替整幅综框以形成波形开口。引纬与打纬是由一个用许多螺旋形排列的打纬片组成的螺旋形辊旋转推压在钢筘上的梭子尾部的斜面,使之前进,并将梭子引出的纬纱依次向织口压紧。补纬机构由回转连接器和补纬装置组成。引完纬纱的梭子从引纬与打纬机构中输出,经回转连接器输送至补纬装置,在补纬装置中,梭子的梭芯上的齿轮与补纬轨道上的齿条啮合,使梭芯回转,纬纱由与梭子同步运行的筒子上引出,导入梭芯从而将纬纱卷绕在梭芯的贮纬盘上。补完纬纱的梭子,经回转连接器返回输入引纬与打纬机构。
但上述所述的纬向开口平型多相织机的梭子是由机械的斜面磨擦驱动的,因此梭子运行速度慢;采用综框开口,它的上下升降运动受较大的惯性限制;补纬是在线式、同步补纬机构,补纬速度不高;因此,现有纬向开口平型多相织机载纬器运动速度小于5米/秒,是一种低速多相引纬的多相织机,所以它具有效率不高(总引纬速度约为3000米/分)、能耗高的缺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减少织机打纬时的惯性限制,提高打纬速度,即提供一种惯性限制小,甚至不受惯性限制的,打纬速度快的,同时在打纬机构上还设有梭道的筘轮打纬机构。但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为高速多相引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支持,为各种高速多相引纬技术出现奠定基础。
本发明的附带目的在于针对喷气织机中存在的打纬速度与效率不高,经纱容易损伤或空气利用率低、耗气量较大的缺点,提供一种经纱不易损伤、耗气量小且速度快的喷气筘轮织机。
本发明的最终目的在于针对多相织机效率不高的缺点及喷气织机和喷水织机不能进行多相引纬缺点,提供多种运行速度快、即载纬器运动速度大于5米/秒的,效率极高、能耗低的高速多相引纬的多相织机。
在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中,所述的平型引纬是指载纬器引纬时走过的路线是一直线的。当然这种直线是可有适当的曲率,例如走梭板弧度、由筘轮直径适当变化而产生的曲率。上述平型引纬的织机包括有梭织机、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多相织机以及本发明中的磁梭多相织机、相控喷气多相织机、相控喷水多相织机、无梭运行的相控喷气多相织机和相控喷水多相织机。
本发明为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包括平型引纬的喷气筘轮织机和纬向波形开口平型引纬的多相筘轮织机,由开口机构、引纬机构、筘轮打纬机构、补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及载纬器组成。所述的多相筘轮织机的补纬机构由补纬装置和回转连接器组成,所述的补纬装置包括运送载纬器的补纬梭道和将纬纱补纬入载纬器的补纬构件。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由设在主轴上的筘轮、主轴及驱动主轴转动的传动系统组成,所述的筘轮上设有用于引导载纬器运行通过的梭道和将纬纱打向织口的打纬斜面。
上述所述的筘轮上的梭道和打纬斜面可以设置多组。
上述所述的开口机构还可以是同轴开口机构。所述的同轴开口机构由设在主轴上的综轮、设在主轴对侧的开口轴、设在开口轴上与综轮共轭的共轭综轮、及开口轴传动系统组成,所述的综轮的外形是根据经纱运动的性质和次序所决定,所述的共轭综轮的外形与综轮的外形相共轭,当所述的综轮或共轭综轮进入梭道空间时,进入梭道空间部分上还设有梭道孔,用于让出梭道空间,当防碍纬纱打向织口时,梭道孔后旁边还设有脱纬缝隙。如果上述开口轴所在位置被另一轴占用时,所述开口轴之功能可由该轴来代替实现。
上述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的筘轮上的梭道可以是梭道孔,并在梭道孔后设有用于纬纱脱出梭道孔的脱纬缝隙。
上述所述的平型引纬的织机中的一种平型引纬的喷气筘轮织机,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喷气筘轮织机由开口机构、喷气引纬机构、筘轮打纬机构、补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组成。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由设在主轴上的筘轮、主轴及驱动主轴转动的传动系统组成。所述的筘轮上设有用于引导载纬器运行通过的梭道孔、在梭道孔后设有用于纬纱脱出梭道孔的脱纬缝隙和将纬纱打向织口的打纬斜面。各筘轮的梭道孔组成主轴引纬梭道。
上述所述的筘轮上的梭道和打纬斜面可以设置多组。
上述所述的开口机构还可以是同轴开口机构。
上述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上还设有接力喷咀系统,即所述的主轴是空心的管形主轴,此管形主轴的管口与气泵相连,在主轴上设有一些指向主轴引纬梭道的相控孔,在主轴引纬梭道和相控孔之间设有喷射孔道,喷射孔道的喷咀在主轴引纬梭道的壁部并指向纬纱行进方向。
上述所述的管形主轴中还可设有固定静止不转的扫描管,所述的扫描管上设有指向引纬位置的扫描缝隙。
上述所述的平型引纬的织机中的一种纬向波形开口平型引纬的多相筘轮织机,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多相筘轮织机由具有纬向波形开口功能的开口机构、引纬机构、筘轮打纬机构、载纬器、补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组成。上述所述的补纬机构由回转连接器和补纬装置组成。所述的补纬装置包括运送载纬器的补纬梭道和将纬纱补入载纬器的补纬构件。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由设在主轴上的筘轮、主轴及驱动主轴转动的传动系统组成,所述的筘轮上设有用于引导载纬器运行通过的梭道和将纬纱打向织口的打纬斜面。上述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的筘轮在主轴上是按螺旋纹排列,各筘轮的梭道组成主轴螺旋引纬梭道。上述所述的筘轮上的梭道和打纬斜面可以设置多组。
上述所述的载纬器是一种磁梭,即载纬器上设有直线电机次级。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上还设有其齿部与筘轮相耦合的引纬直线电机初级,上述与引纬直线电机初级齿部相耦合的筘轮上设有导磁材料,用于将引纬直线电机初级产生的行波磁场导入梭道与磁梭的直线电机次级耦合组成同步直线电机。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对侧还设有引纬轴、设在引纬轴上按螺旋纹排列的其上设有梭道面的引纬筘轮、与引纬筘轮相耦合的引纬直线电机初级、及其引纬轴传动系统,上述与引纬直线电机初级齿部相耦合的引纬筘轮上设有导磁材料,用于将引纬直线电机初级产生的行波磁场导入梭道与磁梭的直线电机次级耦合组成同步直线电机或者,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对侧还设有直线电机初级,用于与磁梭的直线电机次级耦合组成同步直线电机;或者,上述所述的筘轮上的梭道是梭道孔,并在梭道孔后设有用于纬纱脱出梭道孔的脱纬缝隙。上述所述的磁梭上的直线电机次级最好是永磁铁直线电机次级,感应子直线电机次级也是优秀的。
或者,上述所述的筘轮上的梭道是梭道孔,并在梭道孔后设有用于纬纱脱出梭道孔的脱纬缝隙,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上还设有引纬机构,即所述的主轴是空心的管形主轴,此管形主轴的管口与气泵相连,在主轴上设有一些指向主轴螺旋引纬梭道的相控孔,在主轴引纬梭道和相控孔之间设有喷射孔道,喷射孔道的喷咀在主轴旋转引纬梭道的壁部并指向载纬器行进方向。上述结构中的气泵还可改为水泵,并且喷射孔道的喷咀指向载纬器行进方向并与之成一定角度。
当载纬器上设有直线电机次级时,上述所述的回转连接器可由直线电机初级弯转而成。
上述所述的回转连接器也可由相控喷射装置弯转而成。所述的相控喷射装置由一些相互叠合的相控喷射片,设在相控喷射片的扫描孔内的扫描管,驱动扫描管旋转的传动系统,与扫描管相连的泵组成。所述的相控喷射片上设有扫描孔和梭道,扫描孔的圆周上即壁部设有用于控制喷射时刻即喷射相位的相控孔,梭道壁部设有向喷射推力方向喷射的喷射孔,还设有连通相控孔和喷射孔的射流通道,并在梭道处设有溢流通道。所述的扫描管上设有扫描缝隙。当泵为水泵时,所述的喷射孔喷射方向指向喷射推力并与梭道方向成一定角度。上述相控喷射片的梭道孔处为梭道部;扫描孔处为相控部;梭道部与相控部之间为颈部。所述的弯转由通过相应改变相控喷射片的颈部长度来实现。
上述所述的回转连接器中,连接引纬与打纬机构出口到补纬装置入口的回转连接器上设有分路器和设在其后的减速载纬器输送装置;连接补纬装置出口到引纬与打纬机构入口的回转连接器上设有加速载纬器输送装置和设在其后的合路器。
上述所述的减速载纬器输送装置是一种减速直线电机初级,所述的载纬器上设有直线电机次级,所述的减速直线电机初级是指行波磁场的移动速度从入口侧向出口侧逐步减小的直线电机初级。上述减速直线电机初级和载纬器上的直线电机次级构成同步直线电机。
上述所述的减速载纬器输送装置也可是一种减速相控喷射装置,所述的减速相控喷射装置是上述所述的相控喷射装置的各相邻相控喷射片所控制的相位之相位差是逐渐增加的,或各相控喷射片之间距是逐渐减小的。
上述所述的加速载纬器输送装置是一种加速直线电机初级,所述的载纬器上设有直线电机次级,所述的加速直线电机初级是指行波磁场的移动速度从入口侧向出口侧逐步增大的直线电机初级。上述加速直线电机初级和载纬器上的直线电机次级构成同步直线电机。
上述所述的加速载纬器输送装置也可是一种加速相控喷射装置,所述的加速相控喷射装置是上述所述的相控喷射装置的各相邻相控喷射片所控制的相位之相位差是逐渐减小的,或各相控喷射片之间距是逐渐增大的。
当载纬器上设有直线电机次级时,上述所述的分路器或合路器是由二个V形布置的直线电机初级和一个开关组成。
上述所述的分路器或合路器还可以将载纬器输送装置的梭道口进行交汇。
在交汇点二侧还可设有进行交替喷射喷射射流的喷射孔。
当载纬器上设有直线电机次级时,上述所述的补纬梭道由直线电机初级构成,并在其上设有用于补纬构件进入补纬梭道内进行补纬的补纬通道。
上述所述的补纬梭道还可由相控喷射装置构成,并在其上设有用于补纬构件进入补纬梭道内进行补纬的补纬通道。
上述所述的补纬构件由用于储存和供应纬纱的筒子架,卷纬器,补纬器组成。所述的卷纬器与补纬器设在补纬梭道外侧,所述的卷纬器是用于将与一个幅宽相应的纬纱卷成纬纱穗的机构,所述的补纬器是用于将卷纬器卷成的纬纱穗补入在补纬梭道上运行的载纬器的机构。
上述所述的纬向波形开口平型引纬的多相筘轮织机,还可以按无梭方式运行,其技术方案如下。多相筘轮织机由送经机构、具有纬向波形开口功能的开口机构、引纬机构、筘轮打纬机构、补纬机构、卷取机构组成。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由设在主轴上的筘轮、主轴及驱动主轴转动的传动系统组成,所述的筘轮上设有用于引导载纬器纬纱穗运行通过的梭道孔,并在梭道孔后设有用于纬纱脱出梭道孔的脱纬缝隙,及将纬纱打向织口的打纬斜面。上述所述的筘轮上的梭道孔和打纬斜面可以设置多组。上述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的筘轮在主轴上是按螺旋纹排列,各筘轮的梭道组成主轴螺旋引纬梭道。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上还设有引纬机构,即所述的主轴是空心的管形主轴,此管形主轴的管口与气泵相连,在主轴上设有一些指向主轴螺旋引纬梭道的相控孔,在主轴引纬梭道和相控孔之间设有喷射孔道,喷射孔道的喷咀在主轴旋转引纬梭道的壁部并指向载纬器纬纱穗行进方向。上述结构中的气泵还可改为水泵,并且喷射孔道的喷咀指向载纬器纬纱穗行进方向并与之成一定角度。
上述所述的补纬机构由用于储存和供应纬纱的筒子架、卷补纬器、汇编器组成。所述的卷补纬器是用于将与一个幅宽相应的纬纱卷成纬纱穗,并将纬纱穗补入汇编器的用于起动加速的等速相控喷射装置的梭道中的机构。所述的汇编器由用于起动加速的等速相控喷射装置,设在其后的加速相控喷射装置组成,并对加速相控喷射装置进行合路。
所述的合路是将相控喷射装置的梭道出口进行交汇。在交汇点二侧还可设有进行交替喷射喷射射流的喷射孔。上述等速相控喷射装置、加速相控喷射装置、合路器都可以设置多个,以便将足够多的纬纱穗加速至引纬速度并合成一路导入引纬与打纬机构中的由主轴螺旋引纬梭道运行构成的动态多相引纬梭道中。
本发明中的筘轮打纬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由于筘轮是旋转的,没有钢筘与筘座来回摆动所要克服的惯性力,且旋转运动的驱动系统比来回摆动的驱动系统结构要简单。由于因为筘轮上的梭道和打纬斜面是在圆周上布置的,所以当前一个打纬斜面将纬纱打向织口时,后一个梭道即进入引纬位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每次打纬的打纬效率,减少了每次打纬所消耗的运动距离。又由于筘轮上的梭道和打纬斜面一般是设置多个,因此,筘轮一转即可完成多次打纬。由上述分析可知,这种筘轮打纬机构具有很高的打纬速度,在织机的其它机构的配合下,打纬速度可以高达几万次每分。这种打纬性能支持了本发明中的高速多相织机的惊人的高速织造能力。
然而,筘轮打纬机构发明的更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改进打纬机构的性能,而是为高速多相织造技术的突破和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支持。为说明这一点,有必要说明一下本发明的构思思路。当本发明人了解到现已有能高速但不能多相引纬的织机,也有能多相但不能高速引纬的织机时,即意识到应有能高速的并多相的引纬的织机。本发明人进一步了解到现有的多相织机是利用机械斜面驱动载纬器运行的,这就存在了巨大的机械磨擦,从而限制了载纬器的高速运行。因此要想高速引纬就必须采用非机械的引纬方式。本发明人认为磁场和喷射气流或水流是优秀的非机械引纬能量提供者。同时本发明人明白,本发明课题是对生产力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必定有无以数计工程师和发明家进行过攻关,但至今无一成功。由此,发明人推断“造成一项技术长期无法突破的原因可能不在这项技术本身”即“在一个地方,猫总是抓不到耗子的原因可能是那里没有耗子”。因为人们通常习惯于“头痛医头”,为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而简单地思考如何解决,不去考虑可以通过改变其它相关的技术而使得这一技术难题的解决变得容易的方法。由此,本发明人决定将高速多相引纬技术的突破口选在打纬机构上而不是引纬机构上;即本发明的策略在于为解决技术A,而去改进技术B,当改进技术了B后,使得技术A的解决变得意外地容易;也就是说,为解决高速多相引纬技术难题,而去改进打纬机构,从而使得高速多相引纬技术难题的解决变得意外地容易。我们知道,多相织机是逐点打纬与铺纳式引纬的,因此,要实现高速多相引纬,就起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是非机械引纬的;二是这种引纬能量传送必须避开高速运动的打纬机构并精确的同步的驱动载纬器运行;三是应平型引纬(因为平型引纬时载纬器没有离心力问题,引纬运动速度不受离心力限制)。第一和第三个条件的实现并不困难。而要满足第二个条件中的引纬能量传送必须避开高速运动的打纬机构的最好方法应是将引纬机构设在打纬机构上,并将用于引导载纬器运行的梭道设在打纬机构上。这样不但可以互相利用零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构复杂度,从而提高在高速高精度运行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且不用考虑打纬机构与引纬机构、梭道之间的配合精度和结构运动空间冲突。当本发明构思至此时,本发明人即轻易的解决的对生产力有重大意义的,无以数计工程师和发明家进行过攻关而至今无一成功的,高速多相引纬技术难题,发明了多种高速多相引纬机构。而上述各种高速多相引纬技术,都是建立在筘轮打纬机构的基础上的,并完美地镶嵌在筘轮打纬机构上,形成血肉般的联系,从而提高零件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构复杂度,提高在高速高精度运行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且不用考虑打纬机构与引纬机构、梭道之间的结构运动空间冲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筘轮打纬机构的发明,也就没有上述各种高速多相引纬技术的发明。因此,筘轮打纬机构的发明是高速多相引纬机构发明的基础,即筘轮打纬机构的发明使得高速多相引纬机构的发明变得意外的容易。与之同理,有多个打纬斜面和梭道的筘轮打纬机构的发明,是同轴开口机构发明的基础。
筘轮打纬机构不但对于打纬技术本身具有显著的进步与创造性,而且它同时为高速多相引纬技术地突破和同轴开口机构的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支持,奠定了一种基础。也就是说,筘轮打纬机构的发明还代表着高速多相织造技术发明的趋势上。这一点在本发明中的各种高速多相织造技术方案中有着极好的印证。
本发明中的筘轮打纬机构适用于各种平型引纬的织机中,包括有梭织机、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多相织机以及本发明中的磁梭多相织机、相控喷气多相织机、相控喷水多相织机、无梭运行方式下的相控喷气多相织机和相控喷水多相织机,作为其打纬机构。本发明中的筘轮打纬机构应用于对现有织机的技术改进,但更重要的是为高速多相织造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中的喷气筘轮织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筘轮是旋转的,没有管导片反复进出经纱而可能对经纱造成的损伤。筘轮的梭道孔孔形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自由设计,因此可以容易地设计出理想形状,使得其具有低的空气消耗量和稳定高速的引纬性能。而同时,喷气筘轮织机中筘轮打纬机构还具有上述所述的打纬效率高、速度快的优点。
本发明中的相控喷射或磁梭多相织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梭子是用相控喷射或磁场驱动的,因此机械磨擦很小。又由于对梭子的补纬是分成多道的、并在梭道外卷纬后补入的方式进行的,因此,不论梭子运行速度有多快,补纬机构始终能与之匹配,梭子运行速度不受补纬动作限制。又由于采用筘轮打纬机构打纬,使其打纬效率比螺旋打纬片成倍提高,又因不需要螺旋辊旋转推挤梭子,无推挤梭子时的机械磨擦,所以其转速可以成倍提高。而当开口机构采用同轴开口时,开口机构运动不受惯性的限制,开口速度极高。所以本发明相控喷射或磁梭多相织机具有比现有多相织机快数倍至十几倍甚至更快的运行速度。同时,由于本发明相控喷射或磁梭多相织机的引纬是相控喷射或磁场引纬的,其能量作用直接,转化效率高,因此每平方米织物电耗低。又由于组成本发明的各机构原理巧妙,结构简单,因此本发明中的相控喷射或磁梭多相织机相对造价较低,性能比较高。
本发明中的无梭运行方式下的相控喷射多相织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没有梭子,当然纬纱穗不用装载到梭子上,简化了结构。纬纱穗是用射流驱动的,因此机械磨擦微小。相控喷射引纬驱动纬纱穗时,引纬力大而稳定,引纬速度可以很高。又由于波形梭腔内只有纬纱穗,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波形空间,减小波长和开口宽度,提高引纬梭密度和开口效率。又由于补纬是阵列式卷纬,分道加速汇编的方式进行的,补纬速度的提高只需要增加卷补纬器数即可,因此,补纬机构工效很高,始终能与高速高效引纬相匹配。又由于采用筘轮打纬机构打纬,使其每转打纬效率比螺旋打纬片成倍提高;又因不需要螺旋辊旋转推挤梭子,无推挤梭子时的机械磨擦,所以其转速可以成倍提高。例如如果筘轮上设有30个打纬斜面,筘轮转速为2000转/分,则打纬速度将达60000次/分。而当开口机构采用同轴开口时,开口运动不受惯性的限制,开口速度极高。在上述无梭运行方式下的相控喷射多相织机中,如果喷射引纬速度为30米/秒,引纬间隔为30毫米,幅宽为3米,则总引纬速度将达180000米/分。由此可见,本发明中的无梭多相织机引纬速度最高可达上百千米每分,具有比现有多相织机快十几倍至几十倍甚至将近百倍的运行速度。同时,由于本发明无梭运行方式下的相控喷射多相织机的引纬是射流力引纬的,其能量作用直接,转化效率高,因此每平方米织物电耗低。又由于组成本发明的各机构原理巧妙,结构简单,因此本发明相对造价低,性能比很高。
本发明,特别是本发明中的相控喷射或磁梭多相织机和无梭运行方式下的相控喷射多相织机适用于各种机织物,特别是大量织造的产业用布,例如玻纤布的高效率织造。应用于对现有织机的升级换代,提高机织物的织造效率,降低织造成本。特别是当本发明受到其它高速开口机构支持时,包括本发明人发明的一种开口速率高达60000次/分的提花机支持时,不但使本发明可以以极高速度运行,而且织物品种可大大扩大。同时,由于用玻纤布或其它织物制成的玻璃钢中,玻纤布或其它织物织造成本较高,使得玻璃钢造价较贵,虽有许多优越性能,但却因而不能在产业中广泛应用。因本发明降低了织造成本,既降低了玻璃钢的造价,从而可以促进玻璃钢成为继钢铁、塑料之后的第三种基本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存在本质的差别,实质性的突破,具有原创性。本发明中的相控喷射或磁梭多相织机和无梭运行方式下的相控喷射多相织机是织造技术上的一次质的突破,它为织造技术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
由于纺织工业在整个工业领域中的地位及与其它工业之间牵连,因此本发明不仅对纺织工业,也必将对整个工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在附图中,筘轮、综轮、共轭综轮、其间的垫片等厚度较薄的零件,为方便绘制与表示示意,其厚度方向的尺寸有所放大。


图1为本发明的筘轮打纬机构在剑杆织机中应用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面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筘轮打纬机构在有梭织机中应用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面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筘轮打纬机构在片梭织机中应用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面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B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C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筘轮打纬机构在多相织机中应用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面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D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筘轮打纬机构在喷气织机中应用,并设有接力喷咀系统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面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E-E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筘轮打纬机构在喷气织机中应用,并设有接力喷咀系统和同轴开口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面剖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F-F剖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G-G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有梭方式高速多相织机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空间布局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H-H剖视空间布局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一种轴向装纬的磁梭的正视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I-I剖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另一种轴向装纬的磁梭的剖视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一种侧向装纬的磁梭的剖视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一种磁场多相引纬的引纬与打纬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21为图20的J-J剖视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磁场多相引纬的引纬与打纬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还有一种磁场多相引纬的引纬与打纬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又一种磁场多相引纬的引纬与打纬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的又一种磁场多相引纬的引纬与打纬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26为图25的N-N剖视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的一种相控喷射多相引纬的引纬与打纬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28为图27的K-K剖视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的一种相控喷水多相引纬的引纬与打纬机构喷水水柱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的一种相控喷水装置的喷水水柱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本相控喷射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2为图31的L-L剖面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相控喷射片的剖视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的一种相控喷射片厚度递增的相控喷射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的一种使相控喷射片颈部长度变化而使相控喷射装置的梭道弯成弧形的相控喷射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的直线变速电机初级铁心正视示意图。
图37为本发明的一种分路或合路器示意图。
图38为图37的M-M剖视示意图。
图39为本发明另一种分路或合路器示意图。
图40为本发明的一种回转连接器的结构布局关系的展平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回转连接器的结构布局关系的展平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的轴向装纬的卷纬器与补纬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3为图42的W-W剖视示意图。
图44为图42的X方向俯视示意图。
图45为图44的Y-Y剖面示意图。
图46为本发明的侧向装纬的卷纬器与补纬器俯视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7为本发明的设有补纬通道的相控喷射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8为图47的O-O剖面示意图。
图49为本发明的一种同轴开口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0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同轴开口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1为本发明的无梭运行方式下的相控喷射多相织机的俯视布局示意图。
图52为图51的P-P剖面示意图。
图53为图51的Q-Q方向主视示意图。
图54为本发明的无梭运行方式下的相控喷射多相织机的卷补纬器和与之对应的等速相控喷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5为图54的S-S剖面示意图。
图56为图54的T方向的侧视示意图。
图57为图56的U-U剖面示意图。
图58为图56的V-V剖面示意图。
由于本发明是一项大型系统性的发明,技术特征多且关系交错复杂,为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描述,当一个特征可用多种实施手段并在多个实施例中出现时,通常会将各实施手段分布在各实施例中,既使这个实施手段在这个实施例中可能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这时,各实施手段原则上认为在各实施例中可以相互通用。在本发明的不同技术方案和实施例中,常会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当这一特征已被一个或几个实施例详述后,在其它实施例中一般不再详述,有时不论这个实施例是否是在前的实施例。在实现目标功能相同的不同技术方案和实施例中,通常只对一个技术方案或实施例进行详述,而其它技术方案或实施例则只详细描述其差异部分。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虽然未描述一些常用的习惯结构,例如轴承、润滑系统等,但这些常用习惯结构应在各实施例中视为存在。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细节,即使未明确说明,也应认为完全可作不言而喻的适当改变。例如共轭综轮设在开口轴上时,各共轭综轮之间应有适当的间隙,为此,通常是在各共轭综轮之间设置垫片,但这也可以在共轭综轮上设一凸台阶以代替垫片,即既然是相邻的且无相对运动,则也可以将它们做成一个零件。如果某个机器构件在说明书附图中没有绘出,则通常是因为这个构件是现有技术,即使没有绘出也能明了它的结构特征。
在本发明中仅记载了同轴开口技术,而其它的高速开口技术由于考虑专利的单一性要求,未记载在本发明中(因为如果记载,要么损害专利的单一性,要么损害这些高速开口技术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而另行申请专利。但由此,本发明在开口技术上只得到公知技术和同轴开口技术的的支持。虽然公知的开口技术速度较低,而同轴开口技术的织物品种受限,但这对于本发明筘轮织机,只是织物品种受限,并未由此而损害了在许可织物品种范围内在同轴开口技术支持下的高速运行性能(许多无梭织机的织物品种范围也都受到限制)。而且,当本发明受到其它的高速开口技术的支持时(包括本发明人另行申请的发明,例如一种开口速度可高达6万次/分左右的电脑控制的提花机),许可织物品种及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将得到扩大。
本发明中的筘轮打纬机构适用于各种以平型引纬的织机。平型引纬是指引纬时,载纬器走过的路线是一直线的。当然这种直线是可有适当的曲率,例如走梭板弧度、由筘轮直径适当变化而产生的曲率。平型引纬的织机包括有梭织机、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多相织机等以及本发明中的磁梭多相织机、相控喷气多相织机、相控喷水多相织机、无梭运行的相控喷气多相织机和相控喷水多相织机。本发明中的筘轮打纬机构应用于对现有织机的技术改进,但更重要的是为高速多相织造奠定了基础。
除另有声明外,本发明中的载纬器应作最广义的理解,载纬器是指在织机上携带纬纱进入梭口的装置。例如有梭织机上的飞梭、片梭织机上的片梭、剑杆织机上的剑杆头端的夹纱器、喷气织机中的喷射气流、喷水织机中的喷射水流、多相织机的小梭子、本发明的磁梭多相织机中的磁梭、无梭多相引纬方式下多相织机的纬纱穗等。
本发明中的直线电机是指被其驱动的次级是移动而不是旋转的电机。本发明中的喷气中的气一般是指空气,不过也可以是其它类似的气体介质,例如水蒸气。本发明中的喷水中的水一般是指水,不过也可以是其它类似的液体介质,例如某种染料。
筘轮打纬机构在剑杆织机上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所示,剑杆织机由机架1、设在机架1上的送经机构2、开口机构3、剑杆引纬机构、卷取机构5、固定在机架1上的筘座7及其钢筘6、驱动主轴4转动的传动系统、主轴4、载纬器剑杆8、设在主轴4上的筘轮9组成。这里的钢筘6不是用来打纬的,而是用来确定经密和幅宽。筘轮9上设有用于引导载纬器剑杆8运行通过的梭道10和将载纬器剑杆8带入的纬纱打向织口56的打纬斜面11,各筘轮9的梭道10组成走梭面。
上述剑杆筘轮织机工作过程如下经纱23由送经机构2中引出,经开口机构3形成开口。当经纱23形成开口时,主轴4转动筘轮9,使得各筘轮9的梭道10组成的走梭面进入开口中,剑杆引纬机构运动剑杆8,将纬纱引入梭口内。而后,开口闭合,并形成新一个开口,与这一过程同时,主轴4转动筘轮9,使得筘轮9上的打纬斜面11将剑杆8引入的纬纱打向织口56,并继续转动筘轮9,使得走梭面再次进入经纱23的开口中。如此循环,完成织造运动,而织成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5卷出。
筘轮打纬机构在有梭织机上的实施例如下如图2、4所示,有梭织机由机架12、设在机架12上的送经机构13、开口机构14、主轴15、驱动主轴15转动的传动系统、投梭机构、卷取机构16、固定在机架12上的筘座18及其钢筘17、设在主轴15上的筘轮19组成。筘轮19上设有用于引导载纬器飞梭30运行通过的梭道孔31和将纬纱24打向织口56的打纬斜面32,梭道孔31后设有用于纬纱24脱出梭道孔31的脱纬缝隙33,各筘轮19的梭道孔31组成走梭面。筘轮19上设有凸台结构33,用以在各筘轮19间形成用于穿过经纱23的间隙。
上述有梭筘轮织机工作过程如下经纱23由送经机构13中放出,经开口机构14形成开口。当经纱23形成开口时,主轴15转动筘轮19,使得各筘轮19的梭道孔31组成的走梭面进入开口中,投梭机构将飞梭30投出,经走梭面进入对侧投梭机构。而后,开口闭合,并形成新一个开口,与这一过程同时,主轴15转动筘轮19,使得筘轮19上的打纬斜面32将飞梭30中引出的纬纱24打入织口56,并继续转动筘轮19,使得走梭面再次进入经纱23的开口中。如此循环,完成织造运动,而织成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16卷出。
筘轮打纬机构在片梭织机上的实施例如下如图3所示,片梭织机由机架35、设在机架35上的送经机构36、开口机构37、主轴38、驱动主轴38转动的传动系统、卷取机构39、投梭机构、接梭机构、固定在机架35上的钢筘40和筘座41、及片梭42、设在主轴38上的筘轮43组成。筘轮43上设有五个用于引导载纬器片梭42运行通过的梭道44和将纬纱打向织口56的打纬斜面45,各筘轮43的梭道44组成走梭面。
当筘轮打纬机构中的打纬斜面和梭道数为多个时,即大于等于二个时,应用筘轮打纬机构的织机也可使用同轴开口机构进行开口。在这个实施例中,片梭织机的开口机构当然可以用公知的开口机构,不过也可以用本发明中的同轴开口机构。如图3、5、6所示,同轴开口机构由综轮46、与综轮46共轭的共轭综轮47、设在主轴38对侧的开口轴48及其传动系统组成。综轮46设在主轴38上、筘轮43之间。在这个实施例中,筘轮43上不用设凸台结构,各筘轮43间用于穿过经纱23的间隙是由综轮46的厚度来确定的。共轭综轮47设在开口轴48上,为与对侧的综轮46厚度方向上相应,各共轭综轮47间还设有垫片51。综轮46的外形是根据经纱23的运动的性质和次序所决定,共轭综轮47的外形与综轮46的外形相共轭。在综轮46或共轭综轮47与梭道空间重叠部分上还设有梭道孔49,用于让出梭道空间,并在梭道孔49后旁边还设有用于纬纱24脱出梭道孔49的脱纬缝隙50。
上述片梭织机工作过程可以如下经纱23从送经机构36中放出,穿过筘轮43间的、综轮46和共轭综轮47之间的缝隙。传动系统驱动主轴38和开口轴48转动,使得各筘轮43的梭道44组成的走梭面进入引纬位置,同时,综轮46和共轭综轮47将经纱23排出梭道空间形成开口。当经纱23形成开口后,投梭机构将片梭42投出,经走梭面进入对侧接梭机构。而后,传动系统继续驱动主轴38和开口轴48转动,使得综轮46和共轭综轮47将经纱开口闭合,与之同时,使得筘轮43上的打纬斜面45将片梭42引入的纬纱24打向织口56。而后,传动系统继续驱动主轴38和开口轴48转动,使得第三个走梭面进入引纬位置中,同轴开口机构形成新一个开口。如此循环,完成织造运动,而织成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39卷出。
在上述描述中,筘轮打纬机构在一次引纬后,筘轮43转了二个梭道44和打纬斜面45过去。之所以如此描述的原因,是因为人们通常会认为在筘轮打纬机构中,每引一次纬,筘轮打纬机构转过一个梭道和打纬斜面。但本发明并未对此作限定,也可以转过多个梭道和打纬斜面。上述一次引纬筘轮打纬机构转过的梭道即或打纬斜面的数量称为转过因子。上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在筘轮43外周设置更多的梭道44和打纬斜面45,以相对减少每个梭道44和打纬斜面45的摩损,提高筘轮43的使用寿命。但更重要的是,可为同轴开口技术下的织物组织变换提供一种意外简单的方法。即通过调节转过因子,来变换在同轴开口技术下的织物组织。例如,当转过因子为“1”时,如开口顺序为“HHLLL” (H表示经纱在上,L表示经纱在下),则当转过因子为“2”时,开口顺序改变为“HLLHL”,又例如,当转过因子为“1”时,如开口顺序为“HHLL”,则当转过因子为“2”时,开口顺序改变为“HLHL”。同时,在非同轴开口技术下,通过调节转过因子,可改变综平度即开口时间。也就是说,增大转过因子,相当于加快打纬,减小综平度,推迟开口时间。
同样,人们通常会认为在筘轮织机中,引纬位置应在经位置线与筘轮圆心的垂交点上。但本发明并未对此作限定,引纬位置也可以作适当偏移,只要在梭道上,开口内即可。
与上同理,人们通常会认为在筘轮织机中设在筘轮打纬机构对侧的开口轴,应设在经位置线与筘轮圆心的垂交线的延长线上,但本发明并未对此作限定,开口轴也是可以作适当偏移的。
在图3中可看到垫片51的外形有点怪,这是由于当综轮46将经纱23推到上层时,综轮46外沿的二侧在大部分时期没有筘轮43的打纬斜面45部分的拦挡,为此将垫片51外形设计成可以在没有筘轮43的打纬斜面45部分的拦挡时用垫片51拦挡,以防止经纱23脱出综轮46的外沿,如图5所示。
筘轮打纬机构在多相织机上的实施例如下如图7、8所示,多相织机由机架60、设在机架60上的送经机构61、开口机构62、引纬筘轮63及引纬轴64、主轴65、驱动主轴65和引纬轴64转动的传动系统、卷取机构66、固定在机架60上的钢筘67和筘座68、补纬机构、载纬器小梭子69、设在主轴65上的按螺旋纹排列的筘轮70组成。为使各筘轮70间有间隙,各筘轮70间还设有垫片71。筘轮70上设有三个用于引导载纬器小梭子69运行通过的梭道孔72和设在其后用以将纬纱24打向织口56的打纬斜面73,梭道孔72后设有脱纬缝隙74。各筘轮70的梭道孔72组成螺旋形走梭孔道。引纬轴64设在主轴65对侧,与筘轮70在主轴65上的螺旋形设置相应,各引纬筘轮63以螺旋形设在引纬轴64上,引纬筘轮63上设有引纬挡齿75结构,各引纬筘轮63间还设有垫片76。筘轮70与引纬筘轮63互相交插,其间形成用于穿过经纱23的间隙。
上述多相织机工作过程如下经纱23由送经机构61中引出,经开口机构62形成波形开口。传动系统驱动主轴65和引纬轴64转动,主轴65转动筘轮70,使得各筘轮70的梭道孔72组成的螺旋形走梭孔道的纬向运动分量与波形开口同步移动;引纬轴64转动引纬筘轮63,使得各引纬筘轮63上的引纬挡齿75同步地插入在波形开口内的走梭孔道后部。补纬机构将已补纬的载纬器小梭子69输入走梭孔道内后,由于螺旋形走梭孔道的转动和引纬挡齿75在载纬器小梭子69后的阻挡,载纬器小梭子69只能沿着走梭孔道与引纬挡齿75所组成的走梭空间同步移动。随着主轴65和引纬轴64的转动,载纬器小梭子69中引出的纬纱24从脱纬缝隙74中脱出,而引纬挡齿75也转出经纱开口,纬纱24被筘轮70上的打纬斜面73打向织口56。引完纬纱的载纬器小梭子69从螺旋形走梭孔道中输出,进入补纬机构中,由补纬机构进行补纬,并送回原侧输入走梭孔道。如此,完成织造运动,而织成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66卷出。
使用筘轮打纬机构的喷气筘轮织机实施例如下如图9、10所示,喷气筘轮织机由机架80、设在机架上的送经机构81、开口机构82、喷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及卷取机构86组成。打纬机构由主轴83、设在主轴83上的筘轮84及驱动主轴83转动的传动系统组成。筘轮84上设有三组用于引导喷射气流的梭道孔85、将纬纱24打向织口56的打纬斜面87、在梭道孔85后设有用于纬纱24脱出梭道孔85的脱纬缝隙88。各筘轮84上的梭道孔85组成喷气引纬管道。筘轮84间还设有垫片89,用以在各筘轮84间形成用于穿过经纱23的间隙。
为进一步增加筘幅,上述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中还可设有接力喷咀系统。即所述的主轴83是空心的管形结构,有的筘轮84和垫片89上设有一些孔91(有的一般是指部分,不过也可以是全部),使得当筘轮84和垫片89装在主轴83上后,这些孔91组成喷射孔道92,而喷射孔道92的喷咀94在喷气引纬管道的壁部并指向纬纱22行进方向,即在由各筘轮84上的梭道孔85组成的喷气引纬管道上形成一些用于接力喷气的喷射孔咀94,并在主轴83上也设有一些与这些喷射孔道92相应的相控孔95。
为节约耗气量,阻止压缩空气进入没有引纬的喷气引纬管道,所述的空心的管形主轴83中还设有固定静止不转的扫描管96,扫描管96上设有指向引纬位置的扫描缝隙97。扫描管96的二个管口经连接用的导流管93与气泵90相连(如果没有扫描管,则管形主轴的二个管口直接用导流管与气泵相连)。
上述喷气筘轮织机工作过程如下经纱23从送经机构81中放出,由开口机构82形成开口。当经纱23形成开口时,传动系统驱动主轴83转动,使得各筘轮84的梭道孔85组成的喷气引纬管道进入引纬位置。而后,喷气引纬机构将纬纱24喷出,通过喷气引纬管道,送到对侧布边。而后,开口机构82使得开口闭合并开始形成新的开口;与之同时,传动系统继续驱动主轴83转动,使得筘轮84上的打纬斜面87将引入的纬纱24打向织口56,并使得下一个喷气引纬管道进入引纬位置中。如此循环,完成织造运动,而织成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86卷出。当喷气筘轮织机中设有接力喷咀系统时,压缩空气从气泵90中输出,经导流管93、管形主轴83、相控孔95、喷射孔道92、喷射孔咀94,进入喷气引纬管道,并向纬纱24行进方向喷射气流。由于有接力气流,因此喷气引纬管道内气流比较稳定,幅宽可以不受限制。如果在接力喷咀系统上还设有扫描管时,则压缩空气从气泵中输出,经导流管93、扫描管96、扫描管96的扫描缝隙97、管形主轴83的相控孔95、喷射孔道92、喷射孔咀94,进入喷气引纬管道,并向纬纱24行进方向喷射气流。由于压缩空气受扫描管96的阻挡,只进入在引纬位置上的喷气引纬管道,因此设有扫描管96后可以节约耗气量。
在上个实施例中,喷气筘轮织机的开口机构是用公知的开口机构。但喷气筘轮织机也可以用本发明中的同轴开口机构。
如图11、12、13所示,同轴开口机构由综轮98、与综轮98共轭的共轭综轮99、设在主轴83对侧的开口轴77及其传动系统组成。综轮98设在主轴83上,筘轮84之间。在这个实施例中,筘轮84间不用设垫片,垫片的功能由综轮98代替实现。共轭综轮99设在开口轴77上,为与对侧的综轮98相应,共轭综轮99间还设有引纬轴垫片78。综轮98的外形是根据经纱23的运动的性质和次序所决定,共轭综轮99的外形与综轮98的外形相共轭。在综轮98或共轭综轮99与梭道空间重叠部分上还设有梭道孔79,用于让出梭道空间,并在梭道孔79后旁边还设有用于纬纱24脱出梭道孔79的脱纬缝隙52。
这个实施例中的其它技术特征与上一个实施例的相应技术特征相同。
上述喷气筘轮织机工作过程如下经纱23从送经机构81中放出,穿过筘轮84间的、综轮98和共轭综轮99之间的缝隙。传动系统驱动主轴83和开口轴77转动,使得各筘轮84的梭道孔85、综轮98和共轭综轮99的梭道孔79组成的喷气引纬管道进入引纬位置,同时,综轮98和共轭综轮99将经纱23排出梭道即喷气引纬管道空间形成开口。当经纱23形成开口后,喷气引纬机构将纬纱24喷出,进入喷气引纬管道,同时,压缩空气从气泵90中输出,经导流管93、扫描管96、扫描管96的扫描缝隙97、管形主轴83的相控孔95、喷射孔道92、喷射孔咀94,进入喷气引纬管道,并向纬纱24行进方向喷射气流,从而将纬纱24送到对侧布边。而后,传动系统继续驱动主轴83和开口轴77转动,使得综轮98和共轭综轮99将经纱23开口闭合,与之同时,筘轮84上的打纬斜面87将引入的纬纱24打向织口56。而后,传动系统继续驱动主轴83和开口轴77转动,使得下一个喷气引纬管道进入引纬位置中,同轴开口机构形成新一个开口。如此循环,完成织造运动,而织成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86卷出。
上述实施例主要是用于支持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及其技术方案,并附带支持本发明附带目的及其技术方案。下面将开始由浅入深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最终目的及其技术方案,即高速多相织造技术。
在上面的筘轮打纬机构在多相织机上的实施例中,记载了一种用机械方法引纬的技术,这种引纬技术由于是靠机械磨擦来推动的,有较大的机械磨擦的存在,因此引纬速度还是较低。但由于筘轮打纬机构的发明,使得本发明可以方便的采用磁场或喷射的引纬技术。这些非机械的引纬技术由于不用靠机械磨擦来推动载纬器,因而机械磨擦小,引纬速度可以很高。
当多相筘轮织机中采用上述非机械的引纬技术时,如果补纬能力跟不上,则实际引纬速度还是提高不大,为此,可采用分路补纬的方法。
为提高补纬能力,也可采用离线补纬的方法。当然,上述二种提高补纬能力的方法可以同时采用。
在多相筘轮织机中采用上述喷射引纬技术时,可以不用载纬器梭子,而且不用梭子对于上述喷射引纬机构并没有实质上的、特征上的改变。不过这种无梭多相引纬方式对于补纬机构来说,应采用无梭补纬机构。这种无梭多相引纬和补纬方式不但可以大大简化高速多相筘轮织机的补纬机构的结构,而且可以得到最高的引纬密度。在上述无梭多相引纬和补纬技术中使用的同轴开口技术也可以得到最小的开口动程。
使用筘轮打纬机构的多相筘轮织机实施方案如下如图14、15所示,多相筘轮织机由机架100、设在机架400上的送经机构101、开口机构102、引纬与打纬机构103、卷取机构106、补纬机构、及在引纬与打纬机构103和补纬机构间运行的载纬器119组成。补纬机构由回转连接器105、补纬装置120组成。
多相筘轮织机的引纬技术可以用磁场引纬的技术方案。当用磁场引纬的技术方案时,载纬器119即为磁梭104。
磁梭104上设有直线电机次级。如图17、18、19所示。直线电机次级一般是根据永磁同步电机原理用永磁材料永磁铁制成的永磁铁次级112,也可根据感应子同步电机原理用导磁材料硅钢制成的感应子次级113。通常,为减小因制造精度和运行平稳性原因而引起的空气气隙不平衡导致法向磁拉力不平衡,以及提高耐磨性,可在其次级外包覆一层不导磁的耐磨材料114,例如聚四氟乙烯、ABS树脂、轮胎橡胶等,以形成电磁气隙,减小空气气隙不平衡的影响。
不言而喻,磁梭104上还得设有装纬结构。当补纬机构是公知技术时,装纬结构也为公知结构。
当然,磁梭上的直线电机次级也可是线圈型的,当磁梭上设有线圈时,磁梭上还设有电池,以向线圈提供所需电能;或磁梭上还设有电刷,在磁梭运行的梭道上还设有导电滑条,导电滑条与电源相接,电源经导电滑条、电刷向线圈提供所需电能,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形下,应设法限制磁梭异常自转,例如将磁梭断面设置为非圆形状。
磁梭多相筘轮织机的引纬与打纬机构可以是双轴磁梭引纬与打纬机构。
图14、15中的引纬与打纬机构103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0、21所示。它由主轴131、引纬轴128、设在主轴131和引纬轴128上的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装在主轴131上的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上的筘轮133、装在引纬轴128上的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上的引纬筘轮134、变频电源135、用于确定筘轮133或引纬筘轮134间距的筘轮垫片136、固定在机架上的筘座150、设在筘座150上的钢筘140、及用于驱动主轴131和引纬轴128旋转的同步电机137、和其传动系统138组成。同步电机137经其传动系统138驱动主轴131和引纬轴128旋转,并由此导出织机其它传动系统及其机构的运动。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由圆环铁心141、饼式绕组142、槽环143、集电环144和电刷145组成。筘轮133的外周设有若干个交替分布的梭道面146和打纬斜面147。引纬筘轮134的外周设有若干个梭道面146。当筘轮133的打纬斜面147高度大于磁梭104的高度时,引纬筘轮134上还相应设有与打纬斜面147共轭的分道沟148。筘轮133和引纬筘轮134是按螺旋纹排列的,而其螺距与波长及梭道面数相应。经密与幅宽一般由现有技术的钢筘140决定,它一般是用筘座150固定在经纱23进入引纬与打纬机构之前。筘轮133和引纬筘轮134还可作为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的散热片。筘轮133和引纬筘轮134是成对装在主轴131和引纬轴128上的。引纬筘轮134和筘轮133有的由硅钢片制成,另一部分由非导磁材料制成,它们分别分布在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的圆环铁心141和槽环143上,从而将圆环铁心141上产生的磁力线导入梭道面146。
上述磁梭多相筘轮织机工作过程是如图14、15、20、21所示,经纱23由送经机构101送入开口机构102形成波形开口。同步电机137和其传动系统138驱动主轴131和引纬轴128旋转,从而使主轴131上的筘轮133和引纬轴128上的引纬筘轮134的梭道面146合成一组动态的、以一定速度运动的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49。变频电源135产生的与主轴131转速和筘轮133或引纬筘轮134梭道面146数相应频率的电源经电刷145、集电环144通到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的绕组142上,从而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49上产生与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49运动同步的行波磁场。完成补纬的磁梭104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49的梭口。而这一行波磁场就驱动设有直线电机次级的磁梭104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49上与之同步运动。磁梭104上拖出的纬纱头25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漂在磁梭104的后部而不能进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49的梭口(当回转连接器105在靠近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49的入口处没有相控喷射的载纬器输送装置时),被旋转主轴131上的筘轮133上的打纬斜面147打向织口56,被织住的纬纱头25将纬纱24从磁梭104上退绕拉出,被随后的打纬斜面147打向织口56,织出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106卷出。退绕完纬纱的磁梭104从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49中射出,进入补纬机构的回转连接器105,经回转连接器105输送到补纬装置120中进行补纬。完成补纬后的磁梭104从补纬装置120中输出,经回转连接器105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49的梭口。
这里要说明的是主轴螺旋引纬梭道与动态多相引纬梭道的差别。主轴螺旋引纬梭道是由主轴上的各筘轮的梭道(包括梭道孔)组成的,在主轴上螺旋形排布的一条条走梭道。它是在结构上存在的,实际的。动态多相引纬梭道是当主轴旋转时,这些主轴螺旋引纬梭道在引纬位置线区域上的纬向剖面,即载纬器运行经过的空间。它在实际结构上并不存在,是虚似的。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在多相织机中的机构动作描述。主轴螺旋引纬梭道在主轴上通常有4~30条,当然也可更多或更少,甚至只有一条,而动态多相引纬梭道则一般只有一条。
图14、15中的引纬与打纬机构103的另一实施例如图22所示。它由主轴126、引纬轴127、装在主轴126上的并在其上设有用于放置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0的孔的筘轮125、装在引纬轴127上的并在其上设有用于放置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0的孔的引纬筘轮124、设在筘轮125和引纬筘轮124的相应孔上的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0、变频电源、用于确定筘轮125或引纬筘轮124间距的筘轮垫片、固定在机架上的筘座150、设在筘座150上的钢筘140、及用于驱动主轴126和引纬轴127旋转的传动系统组成。筘轮125或引纬筘轮124中与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0的齿部相耦合接触的部分是用硅钢片制成的,另一部分由非导磁材料制成,从而将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0上产生的磁力线导入梭道面146。
上述磁梭多相筘轮织机工作过程是如图14、15、22所示,经纱23由送经机构101送入开口机构102形成波形开口。传动系统驱动主轴126和引纬轴127旋转,从而使主轴126上的筘轮125和引纬轴127上的引纬筘轮124的梭道面146合成一组动态的、以一定速度运动的动态多相引纬梭道。变频电源产生的同步驱动电源通到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0的绕组上,从而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上产生与动态多相引纬梭道运动同步的行波磁场。完成补纬的磁梭104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的梭口。而这一行波磁场就驱动设有直线电机次级的磁梭104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上与之同步运动。磁梭104上拖出的纬纱头25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漂在磁梭104的后部而不能进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的梭口,被旋转主轴126上的筘轮125上的打纬斜面147打向织口56,被织住的纬纱头25将纬纱24从磁梭104上退绕拉出,被随后的打纬斜面147打向织口56,织出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106卷出。退绕完纬纱24的磁梭104从动态多相引纬梭道中射出,进入补纬机构的回转连接器105,经回转连接器105输送到补纬装置120中进行补纬。完成补纬后的磁梭104从补纬装置120中输出,经回转连接器105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49的梭口。
图14、15中的引纬与打纬机构103的还有一个实施例如图23所示。它由主轴121、引纬轴122、装在主轴121上的筘轮156、装在引纬轴122上的引纬筘轮157、设在筘轮156和引纬筘轮157外与之耦合的引纬弧面平型直线电机初级129、变频电源、用于确定筘轮156或引纬筘轮157间距的筘轮垫片、固定在机架上的筘座150、设在筘座150上的钢筘140、及用于驱动主轴121和引纬轴122旋转的传动系统组成。筘轮156或引纬筘轮157中与引纬弧面平型直线电机初级129的齿部相耦合的部分是用硅钢片制成的,另一部分由非导磁材料制成,从而将引纬弧面平型直线电机初级129上产生的磁力线导入梭道面146。为了方便主轴121旋转,相耦合处应有适当气隙。
上述磁梭多相筘轮织机工作过程是如图14、15、23所示,经纱23由送经机构101送入开口机构102形成波形开口。传动系统驱动主轴121和引纬轴122旋转,从而使主轴121上的筘轮156和引纬轴122上的引纬筘轮157的梭道面146合成一组动态的、以一定速度运动的动态多相引纬梭道。变频电源产生的同步驱动电源通到引纬弧面平型直线电机初级129的绕组上,从而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上产生与之运动同步的行波磁场。完成补纬的磁梭104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的梭口,而这一行波磁场就驱动设有直线电机次级的磁梭104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上与之同步运动。磁梭104上拖出的纬纱头25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漂在磁梭104的后部而不能进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的梭口,被旋转主轴121上的筘轮156上的打纬斜面147打向织口56,被织住的纬纱头25将纬纱24从磁梭104上退绕拉出,被随后的打纬斜面147打向织口56,织出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106卷出。退绕完纬纱24的磁梭104从动态多相引纬梭道中射出,经回转连接器105输送到补纬装置120中进行补纬。完成补纬后的磁梭104从补纬装置120中输出,经回转连接器105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49的梭口。
在上述三个双轴磁梭引纬与打纬机构实施例中,都设有引纬轴及其上的引纬筘轮结构。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平衡对磁梭的法向磁拉力。如果在上述结构中,打纬斜面的高度小于磁梭高度时,即筘轮上的打纬斜面不会进入引纬筘轮的空间,而使得引纬筘轮上不用设置用于退让打纬斜面的分道沟48时,并且也没有采用同轴开口机构时,引纬轴及其上的各零件可用一单边型直线电机初级代替。其实,即使当打纬斜面的高度大于磁梭高度时,只要在上述单边型直线电机初级上设置用于退让打纬斜面转动的沟槽,引纬轴及其上的各零件也可用一单边型直线电机初级代替。
如图24所示,它由主轴131、装在主轴131上的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装在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上的筘轮133、装在主轴组件对侧的单边型直线电机初级158、变频电源、用于确定筘轮133间距的筘轮垫片136、固定在机架上的筘座150、设在筘座150上的钢筘140、及用于驱动主轴131旋转的传动系统组成。筘轮133中与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的齿部相耦合的部分是用硅钢片制成的,另一部分由非导磁材料制成,从而将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上产生的磁力线导入梭道面146。
在这个实施例中,筘轮133的打纬斜面147的高度大于磁梭104高度,但磁梭104两侧应与筘轮133的梭道面146和单边型直线电机初级158接触或只存在微小的气隙(气隙通常小于0.5mm)。在这种情形下,筘轮133的打纬斜面147会切入单边型直线电机初级158内,因此,在单边型直线电机初级158上设置用于退让打纬斜面147转动的沟槽167。
上述这种磁梭多相筘轮织机工作过程是如图14、15、24所示,经纱23由开口机构102形成波形开口。传动系统驱动主轴131旋转,从而使主轴131上的各筘轮133的梭道面146和单边型直线电机初级158共同合成一组动态的、以一定速度运动的动态多相引纬梭道。变频电源产生的电源通到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和单边型直线电机初级158的绕组上,从而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上产生与之运动同步的行波磁场。完成补纬的磁梭104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的梭口,而这一行波磁场就驱动磁梭104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上与之同步运动。磁梭104上拖出的纬纱头25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漂在磁梭104的后部而不能进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的梭口,被旋转主轴131上的筘轮133上的打纬斜面147打向织口56,被织住的纬纱头25将纬纱24从磁梭104上退绕拉出,被随后的打纬斜面147打向织口56,织出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卷出。退绕完纬纱24的磁梭104从动态多相引纬梭道中射出,进入补纬机构的回转连接器105,经回转连接器105输送到补纬装置120进行补纬。完成补纬后的磁梭104从补纬装置中输出,经回转连接器105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的梭口。
实际上,在上述三个双轴磁梭引纬与打纬机构实施例中,设置引纬轴及其上的引纬筘轮结构的目的也可以由筘轮自己来完成,即将筘轮上的梭道面向上包起形成梭道孔。这样,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产生的磁力线也可以导入磁梭上方,而其所产生的法向磁拉力与导入在磁梭下方的磁力线所产生的法向磁拉力相平衡。当然,在梭道孔后还应设有用于纬纱脱出梭道孔的脱纬缝隙。其实施例结构如下图14、15中的引纬与打纬机构103如图25、26所示。它由主轴131、设在主轴131上的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装在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上按螺旋纹排列的筘轮159、变频电源135、用于确定筘轮159间距的筘轮垫片136、及用于驱动主轴131旋转的传动系统160组成。筘轮159的外周设有若干个交替分布的用于引导载纬器磁梭104运行通过的梭道孔164和将纬纱24打向织口56的打纬斜面147,在梭道孔164后还应设有用于纬纱24脱出梭道孔164的脱纬缝隙165。由于筘轮159的上述结构,使得经纱23运动不会离开筘轮159的间隙,因而筘幅和经密一般可由筘轮159决定,而不用设置上述实施例中的钢筘140了。筘轮159中与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的齿部相耦合的部分是用硅钢片制成的,另一部分由非导磁材料制成,从而将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上产生的磁力线导入梭道孔164内。
上述磁梭多相筘轮织机工作过程是如图14、15、25、26所示,经纱23由送经机构101送入开口机构102形成波形开口。传动系统160驱动主轴131旋转,从而使主轴131上的筘轮159的梭道孔164合成一组动态的、以一定速度运动的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66。变频电源135产生的与主轴131转速和筘轮159的梭道孔164数相应频率的电源经电刷145、集电环144通到引纬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上,从而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66上产生与之运动同步的行波磁场。完成补纬的磁梭104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66的梭口。而这一行波磁场就驱动设有直线电机次级的磁梭104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66上与之同步运动。磁梭104上拖出的纬纱头25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漂在磁梭104的后部而不能进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66的梭口,被旋转主轴131上的筘轮159上的打纬斜面147打向织口56,被织住的纬纱头25将纬纱24从磁梭104上退绕拉出,被随后的打纬斜面147打向织口56,织出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106卷出。退绕完纬纱的磁梭104从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66中射出,进入补纬机构的回转连接器105,经回转连接器105输送到补纬装置120进行补纬。完成补纬后的磁梭104从补纬装置120中输出,经回转连接器105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66的梭口。
多相筘轮织机的引纬技术也可以用多相喷射引纬的技术方案。多相喷射引纬技术包括多相喷气引纬技术和多相喷水引纬技术。
下述多相喷射引纬与打纬机构,与载纬器中是否设有直线电机次级无关,即与载纬器是否是磁梭无关。
多相喷气引纬与打纬机构和上面的单相喷气引纬与打纬机构(P15页)相似,主要差异在于,筘轮是螺旋形设置的,接力喷气变成其主动力,而不用公知的喷纬机构。
如图27、28所示,多相喷气引纬与打纬机构由空心的管形主轴168、设在管形主轴168上螺旋形设置的筘轮169和垫片170、驱动主轴168转动的传动系统171、设在管形主轴168中的固定静止不转的扫描管172,导流管93、泵90(在相控喷气时泵为气泵)组成。扫描管172上设有指向引纬位置的扫描缝隙173。筘轮169上设有用于运行载纬器119通过的梭道孔174、在梭道孔174后设有用于将载纬器119中引出的纬纱24脱出梭道孔174的脱纬缝隙175、和将脱出的纬纱24打向织口56的打纬斜面176。由于筘轮169在管形主轴168上的螺旋布置,因此上述结构也在由管形主轴168和筘轮169组成的主轴组件外沿形成若干组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结构。管形主轴168的二个管口经连接用的导流管93与泵90即气泵相连(也可以只有一个管口如此连接,而另一管口封闭)。有的筘轮169和垫片170上设有一些孔178(有的一般是指部分,不过也可以是全部),使得当筘轮169和垫片170装在主轴168上后,这些孔178组成喷射孔道179。而喷射孔道179的喷咀187在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的壁部并指向载纬器119行进方向,并在主轴168上也设有一些与这些喷射孔道179相应的相控孔188。在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上,上述喷射孔道179的间距是较密的,其间距一般为载纬器119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当然也可适当密一点或疏一点(一般越密,多相同步喷气合成效果越好,不过也应考虑结构强度和制造工艺性)。
当上述机构工作时,压缩空气由90泵(气泵)产生,经导流管93、扫描管172、扫描缝隙173、相控孔188、喷射孔道179,而从喷射孔道179的喷咀187中以指向载纬器119行进方向喷入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内。由于扫描管172静止不动,扫描管172上的扫描缝隙173始终指向引纬位置,而相控孔188和喷射孔道179是按螺旋纹排布的,因此压缩空气只能进入指向引纬位置的相控孔123和喷射孔道121。当主轴传动系统171驱动主轴168转动时,在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上的那些螺旋形分布的喷咀187及与之相应的喷射孔道179和相控孔188,会逐个地扫过扫描管172上的扫描缝隙173,使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上喷气的喷咀187一个个连续向前推进,从而在引纬位置线上即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上合成多相同步喷气气流(这种合成有点类似于电动机的旋转磁场的合成),这种气流的效果相当于一组喷咀与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移动速度同步地运动。公知,在一气流可以扩散的空间,当喷咀对一物体喷气时,由于气流的扩散,物体所受到的力会随其与喷咀的距离增加而减小,这就是所谓的推力锥度。当载纬器119进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上时,会受到合成多相同步喷气气流的推动,由于各筘轮169的梭道孔174间的间隙构成溢气通道,导致气流的扩散,从而形成推力锥度。由于推力锥度的存在,当载纬器119在喷气气流的推动下,如果载纬器119速度大于同步速度时,载纬器119会前移而使推力减小,从而使载纬器119减速;如果载纬器119速度小于同步速度时,载纬器119会后移而使推力增大,从而使载纬器119加速。因而,载纬器119将始终与合成多相同步喷气气流同步移动。
在上述描述中,人们通常会认为垫片170的外形是圆的,但在本实施例中的垫片170的外形却是内陷花式十二边形。这种外形可使得喷射孔道179在接近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处还能确保孔道结构的完整而不破裂。上述这样描述也是为了表明本发明并未对此作出限定,垫片的外形是任意的。事实上,本发明中下面所述的同轴开口技术中的综轮其实是一种特殊垫片。
在上述描述中,人们通常会认为同时扫过扫描缝隙173的喷射孔道179和相控孔188的连续孔数为一,但实际上连续孔数通常是二、三个(当然也可适当多几个或是一个),即扫描缝隙173宽度通常为二至三个相控孔188间距宽度。因为这样所合成的多相同步喷气气流运动过渡变动小,因而气流相对较稳定。
对于上述指向引纬位置的扫描缝隙173中的指向,人们通常会认为这是指引纬位置在扫描管172圆心与扫描缝隙173中心连线的延长线上。这是一种几何学意义上的理解,但本发明是面向目标的设计,它的定义应是当主轴168以正常的额定速度转动时,压缩空气经扫描管172的扫描缝隙173,通到经过扫描管172的扫描缝隙173上方的相控孔188和喷射孔道179,并从喷咀187中喷出,经适当的一定的喷射距离后,正好喷在载纬器119上,我们则称这时的扫描缝隙173指向引纬位置。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1、压缩空气从扫描缝隙173到喷射到载纬器119需要一定时间,这尤其对于高速旋转的引纬与打纬机构来说,是不可忽视的。2、相控孔188和喷射孔道179并不一定要是径向射线的,例如也可以是渐开线的。因为径向射线并不是最适合本发明所要求的空气流动特性,最符合空气动力学。3、压缩空气从喷咀187喷出后,由于上述推力锥度原因,气流应经适当喷射距离后才喷到载纬器119上,而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是螺旋形的,与引纬位置线有交角。这个定义的特点是,只要达到设计目标,至于是否符合几何学意义,无关紧要。
上述描述和定义也适用其它各种扫描管的扫描缝隙。
由于多相喷气引纬需要推力锥度,因而上述机构要求各筘轮169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间隙越大推力锥度也越大,载纬器119运行越稳定,但同时耗气量和推力损失也越大,因此在实际实施中应取一个适当的值),以形成溢气通道。这个与单相喷气引纬时,要求喷气管道越密封越好不一样。对于在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上的任何二个相邻的载纬器119,其距离都得绕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一圈,因而载纬器119实际间隔是足够大的。因此,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上相邻的二个同步喷气气流不会互相干涉。
当筘轮169有足够厚度时,上述喷射孔道179可不用几片筘轮169和垫片170上设一些孔178而后拼成喷射孔道179了,而是直接在筘轮上制出喷射孔道,或在筘轮上制出沟槽,当筘轮装上主轴后,其沟槽被垫片盖住而形成喷射孔道。这一描述也适用单相喷气引纬机构。
上述采用多相喷气引纬技术的多相筘轮织机工作过程是如图14、15、27、28所示,经纱23由送经机构101送入开口机构102形成波形开口。传动系统171驱动主轴168旋转,从而使主轴168上的各筘轮169的梭道孔174组成的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合成一组动态的、以一定速度运动的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当载纬器119将要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时,载纬器119上拖出的纬纱头25在喷气气流的作用下飞在载纬器119的前方而提前进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的前一个梭口(当回转连接器105在靠近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49的入口处有相控喷射的载纬器输送装置时),被旋转主轴168上的筘轮169上的打纬斜面176打向织口56而织住。当载纬器119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后,在多相同步喷气气流的推动下,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上与之同步运动。被织住的纬纱头25将纬纱24从载纬器119上退绕拉出,被随后的打纬斜面176打向织口56,形成折入边边道。而织出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106卷出。退绕完纬纱24的载纬器119从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中射出,进入补纬机构的回转连接器105,经回转连接器105输送到补纬装置120进行补纬。完成补纬后的载纬器119从补纬装置120中输出,经回转连接器105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的梭口。
多相喷水引纬与打纬机构和上面的多相喷气引纬与打纬机构相似,主要结构差异在于气泵改为水泵,喷射孔道的喷咀指向载纬器运行方向且与载纬器运行方向成一定角度,通常为30~50度。主要工作原理差异在于多相喷气是用推力锥度来实现载纬器与合成喷气移动速度同步的,而多相喷水是用喷射水流的空间分布来实现载纬器与合成喷水移动速度同步的。由于多相相控喷气与多相相控喷水在结构上几乎没有差异,因此也可用图27、28来表述多相喷水引纬与打纬机构的结构。
如图27、28所示,多相喷水引纬与打纬机构由空心的管形主轴168、设在管形主轴168上螺旋形设置的筘轮169和垫片170、驱动主轴168转动的传动系统171、设在管形主轴168中的固定静止不转的扫描管172,导流管93、泵90(在相控喷水时泵为水泵)组成。扫描管172上设有指向引纬位置的扫描缝隙173。筘轮169上设有梭道孔174、脱纬缝隙175和打纬斜面176。筘轮169的上述结构在由管形主轴168和筘轮169组成的主轴组件外沿形成若干组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结构。管形主轴168的二个管口经连接用的导流管93与泵90即水泵相连(也可以只有一个管口如此连接,而另一管口封闭)。有的筘轮169和垫片170上设有一些孔178(有的一般是指部分,不过也可以是全部),使得当筘轮169和垫片170装在主轴168上后,这些孔178组成喷射孔道179。而喷射孔道179的喷咀187在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的壁部并指向载纬器119行进方向且与载纬器119运行方向成一定角度,通常为30~50度,并在主轴168上也设有一些与这些喷射孔道179相应的相控孔188。在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上,上述喷射孔道179的间距是较密的,其间距一般为载纬器119长度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当然也可适当密一点或疏一点(一般越密,多相同步喷水合成效果越好,不过也应考虑结构强度和制造工艺性)。
当上述机构工作时,水由90泵即水泵压出,经导流管93、扫描管172、扫描缝隙173、相控孔188、喷射孔道179,而从喷射孔道179的喷咀187以指向载纬器119行进方向且与载纬器119运行方向成一定角度喷入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内。由于扫描管172静止不动,扫描缝隙173始终指向引纬位置,而相控孔188和喷射孔道179是按螺旋纹排布的,因此水只能进入指向引纬位置的相控孔188和喷射孔道179。当主轴传动系统171驱动主轴168转动时,在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上的那些螺旋形分布的喷咀187及与之相应的喷射孔道179和相控孔188,会逐个地扫过扫描管172上的扫描缝隙173,使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上喷水的喷咀187一个个连续向前推进,其推进速度与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旋转时产生的纬向推移分量同步。当载纬器119进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中时,由于喷咀187喷射方向与载纬器119有一定角度,如果载纬器119速度小于同步速度时,载纬器119会相对喷水的喷咀187后移,从而使载纬器119受到喷射水流的推动而加速,从而使得载纬器119速度大于同步速度而前移离开喷射水流,载纬器119前移离开喷射水流后速度会下降而小于同步速度,如此反复,使得载纬器119平均运行速度与同步速度相等。这一描述是指一个相中同时只有一个喷咀187在喷水的情形,这一情形下载纬器119运行瞬间速度是很不稳定的。为此,也实际上,一个相中有多个,一般是同时有二三个喷咀187在喷水,如图29所示。这种情形下,当载纬器119速度小于同步速度时,载纬器119会后移,从而使喷在载纬器119上的喷射水流280数量增加,而使载纬器119加速;当载纬器119速度大于同步速度时,载纬器119会前移,从而使喷在载纬器119上的喷射水流280数量减少,而使载纬器119减速,如此反复,使得载纬器119平均运行速度与同步速度相等。这一情形比上一情形的载纬器119运行瞬间速度稳定得多。
上述采用多相喷水引纬技术的多相筘轮织机工作过程是如图14、15、27、28所示,经纱23由送经机构101送入开口机构102形成波形开口。传动系统171驱动主轴168旋转,从而使主轴168上的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合成一组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当载纬器119将要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时,载纬器119上拖出的纬纱头25在喷射水流的作用下飞在载纬器119的前方而提前进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的前一个梭口,被旋转主轴168上的筘轮169上的打纬斜面176打向织口56而织住。当载纬器119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后,在多相同步喷射水流的推动下,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上与之同步运动。被织住的纬纱头25将纬纱24从载纬器119上退绕拉出,被随后的打纬斜面176打向织口56,形成折入边边道。而织出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106卷出。退绕完纬纱24的载纬器119从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中射出,进入补纬机构的回转连接器105,经回转连接器105输送到补纬装置120进行补纬。完成补纬后的载纬器119从补纬装置120中输出,经回转连接器105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的梭口。
为进一步理解上述相控喷射技术对载纬器的驱动的原理,现以相控喷射装置为例,对其进行详细描述。相控喷射装置是相控喷射技术的基本装置,通过对它的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可以使其构成为本发明中的各种相控喷射机构。相控喷射装置包括相控喷气装置和相控喷水装置。
如图31、32所示,相控喷气装置由许多相互叠合的相控喷射片281,设在相控喷射片281的扫描孔282内的扫描管283,驱动扫描管283的传动系统284,与扫描管283相连的导流管285,与导流管285相连的泵286(在相控喷气时泵为气泵)组成。上述各相控喷射片281相互叠合的实施手段通常是将它们安装在一个机座287上。相控喷射片281上设有扫描孔282和梭道孔288,在相控喷射片281上的扫描孔282外周某处设有相控孔289,在相控喷射片281上的梭道孔288外周设有喷射孔290,在相控孔289与喷射孔290之间设有射流通道291。而其射流通道291通常是这样设置的,即在扫描孔282外周设有环形的集流管292,并与相控孔289连通;在梭道孔288外周设有环形的配流管293,并与喷射孔290连通;集流管292和配流管293之间设有用于连通集流管292和配流管293的颈管294。上述在梭道孔288外周设有的喷射孔290通常为三、四个,当然也可更多或更少。不言而喻,喷射孔290是向梭道孔288内喷射推力方向喷气的。在扫描孔282和集流管292设置处为相控喷射片281的相控部295,在梭道孔288和配流管293设置处为相控喷射片281的梭道部296,在相控部295和梭道部296之间是相控喷射片281的颈部297。梭道部296之厚度低于相控部295,以产生溢流通道。上述扫描管283上设有扫描缝隙299。上述各相控喷射片281的梭道孔288组成用于运行载纬器119的梭道298。
相控喷气装置工作时,传动系统284驱动扫描管283转动,当扫描管283上的扫描缝隙299转动至某个相控喷射片281的相控孔289位置时,泵286即气泵上产生的压缩空气经导流管285、扫描管283、扫描缝隙299、进入这个相控喷射片281的相控孔289、射流通道291的集流管292、颈管294、配流管293、并从喷射孔290中向梭道孔288中喷出。
由此可见,相控孔289在扫描孔282圆周上的位置与某一时刻扫描管283的扫描缝隙299间的夹角是用于确定喷射时刻的,即相控孔289在扫描孔282圆周上的位置与某一时刻扫描管283的扫描缝隙299间的夹角对应于相控喷射片281所控制的相位。在由许多相控喷射片281相叠合的相控喷射装置中,相邻的二个相控喷射片281所控制的相位的差为相位差。在相控喷射装置中的各相位差由该装置所需的运行特性来确定的。(这里的分析很象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的分析)上述所述的相位差的设置是相控孔289在扫描孔282圆周上的位置与某一时刻扫描管283的扫描缝隙299间的转角根据所需相位的差值进行相对设置的。在上述设置中有二个极限实施方式,一是扫描管283的扫描缝隙299是直的,各相控孔289在各扫描孔282圆周上按螺旋形排布;二是各相控孔289在各扫描孔282圆周上的位置是相同的,而扫描管283的扫描缝隙299是螺旋形的。上述所述的螺旋形包括等速螺旋、加速螺旋、减速螺旋。
不言而喻,在上述相控喷气装置中的各相控喷射片281间的各相位差每转过360度为一个相。相控喷气装置的每个相上都可运行一个载纬器119(实际是否运行由工艺确定)。
由于各相控喷射片281的相控孔289是按一定相位差设置的,当扫描管283转动时,喷气的相控喷射片281会顺序逐个的向前转移,其转移推进速度由扫描管283转速、相位差、相控喷射片281间距及扫描缝隙299与相控孔289多少来确定。公知,在一气流可以扩散的空间,当喷咀对一物体喷气时,由于气流的扩散,物体所受到的力会随其与喷咀的距离增加而减小,这就是所谓的推力锥度。在上述梭道298上运行的载纬器119,会受到上述喷气气流的推动,由于存在溢流通道,导致气流的扩散,从而形成推力锥度。由于推力锥度的存在,当载纬器119在喷气气流的推动下,如果载纬器119速度大于同步速度时,载纬器119会前移而使推力减小,从而使载纬器119减速;如果载纬器119速度小于同步速度时,载纬器119会后移而使推力增大,从而使载纬器119加速。如此,使得载纬器119运行速度与上述推进速度相等。
相控喷水装置与相控喷气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将气泵改为水泵,喷射孔指向喷射推力方向并与梭道方向成一定角度,一般是30~50度。不过气泵和水泵都是泵,而喷射孔是分布在梭道壁部,因此工艺上不可能制造出与梭道平行喷射射流的喷射孔,也就是说,相控喷水装置与相控喷气装置在实质特征结构上是几乎相同的。主要工作原理差异在于多相喷气是用推力锥度来实现载纬器与合成喷气移动速度同步的,而多相喷水是用喷射水流的空间分布来实现载纬器与合成喷水移动速度同步的。由于相控喷气装置与相控喷水装置在结构上几乎没有差异,因此也可用图31、32来表述相控喷水装置的结构。
如图31、32所示,相控喷水装置由许多相互叠合的相控喷射片281,设在相控喷射片281的扫描孔282内的扫描管283,驱动扫描管283的传动系统284,与扫描管283相连的导流管285,与导流管285相连的泵286(在相控喷水时泵为水泵)组成。上述各相控喷射片281相互叠合并安装在一个机座287上。相控喷射片281上设有扫描孔282和梭道孔288。在扫描孔282外周设有用于确定喷射时刻即喷射相位的相控孔289。在梭道孔288外周设有若干个(通常为三、四个,也可更多或更少)喷射孔290,喷射孔290是向梭道孔288内喷射推力方向并与梭道298方向成一定角度(一般是30~50度)喷水的,在一片相控喷射片281中最好是它的各喷射孔290喷射角度各不同,例如一个是30度、一个是35度、一个是40度。在相控孔289与喷射孔290之间设有射流通道291,即在扫描孔282外周设有与相控孔289连通的环形的集流管292;在梭道孔288外周设有与喷射孔290连通的环形的配流管293;集流管292和配流管293之间设有用于连通它们的颈管294。在扫描孔282和集流管292设置处为相控喷射片281的相控部295,在梭道孔288和配流管293设置处为相控喷射片281的梭道部296,在相控部295和梭道部296之间是相控喷射片281的颈部297。梭道部296之厚度低于相控部295,以产生溢水通道。上述各相控喷射片281的相控孔289是按一定相位差设置的。上述扫描管283上设有扫描缝隙299。上述各相控喷射片281的梭道孔288组成用于运行载纬器119的梭道299。
相控喷水装置工作时,传动系统284驱动扫描管283转动,当扫描管283上的扫描缝隙299转动至某个相控喷射片281的相控孔289位置时,泵286即水泵上压出的水经导流管285、扫描管283、扫描缝隙299、进入这个相控喷射片281的相控孔289、射流通道291的集流管292、颈管294、配流管293、而从喷射孔290中向梭道孔288中喷出。由于各相控喷射片281的相控孔289是按一定相位差设置的,当扫描管283转动时,各喷水的相控喷射片281会顺序逐个的向前转移,其转移推进速度由扫描管283转速、相位差、二个相控喷射片281间距及扫描缝隙299与相控孔289多少来确定。由于通常在一个相中同时喷射的相控喷射片281一般有二三片,每片有三四个喷射孔290,且通常喷射角度各不同,从而在梭道298上构成远近空间分布的多道喷射水流280,如图30所示。当在梭道298上运行的载纬器119运行速度低于上述推进速度时,载纬器119会相对上述多道喷射水流280后移,从而使喷在载纬器119上的喷射水流280数量增多,载纬器119由此加速;当载纬器119速度高于推进速度时,载纬器119会前移,使喷在载纬器119上的喷射水流280数量减少,载纬器119由此减速,如此,使得载纬器119运行速度与上述推进速度相等。
当相控喷射装置中的各相位差为常数时,例如各相位差都为30度时,则扫描管283每转过这个常数30度时,就会使下一个相控喷射片281开始喷射。这种喷射效果与喷射喷咀作物理的移动所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如果扫描管283的转动是匀速的,则这种喷射射流的移动也是匀速的。因此这种各相位差为常数的相控喷射装置是一种等速相控喷射装置。
当相控喷射装置中的各相位差沿载纬器119运行方向逐渐减小时,例如各相位差为……、40度、35度、30度、25度、……时,如果扫描管283的转动是匀速的,则在相控喷射装置的梭道298中所合成的喷射射流的移动速度将是从载纬器119进入侧向载纬器119出口侧逐渐提高。这是因为由于相位差逐渐减小,就意味着上一个相控喷射片281开始喷射到下一个相控喷射片281开始喷射的时间间隔减小,即喷射点的移动速度加快了。因此这种各相位差沿载纬器119运行方向逐渐减小的相控喷射装置是一种加速相控喷射装置。
在上述描述中,默认相控喷射装置中的喷射孔290喷射方向是载纬器119运行方向,即喷射推力方向与载纬器119运行方向同向。
当相控喷射装置中的各相位差沿载纬器119运行方向逐渐增大时,例如各相位差为……、30度、35度、40度、45度、……时,如果扫描管283的转动是匀速的,则在相控喷射装置的梭道298中所合成的喷射射流的移动速度将是从载纬器119进入侧向载纬器119出口侧逐渐降低。因此这种各相位差沿载纬器119运行方向逐渐增大的相控喷射装置是一种减速相控喷射装置。
但是,在上述减速相控喷射装置中,如果载纬器119减速所需止动力高于载纬器119阻力减去最小喷射推力时,即止动力不足时,载纬器119就会因惯性而冲入前一个相中,从而出现失步现象,这是不许可的。为此,这时的喷射孔290喷射方向应是与载纬器119运行方向相反的,即喷射推力方向与载纬器119运行方向相反。
在上述描述中,默认相控喷射装置中的各相控喷射片281之厚度是相等的。但是,如果各相控喷射片301之厚度是不等的,例如如图34所示,各相控喷射片301之厚度是沿载纬器119运行方向逐渐增厚时,且当各相邻的相控喷射片301的相位差相等、扫描管283匀速转动时,则在相控喷射装置的梭道298中所合成的喷射射流的移动速度将沿载纬器119运行方向逐渐提高。在这个实施例中,各相控喷射片301的梭道部296、相控部295、颈部297之厚度是相等的,而在各相控部295之间设置垫片300,从而产生溢流通道。同理,反之,当各相控喷射片之厚度沿载纬器运行方向逐渐减薄时,且各相控喷射片的相位差相等、扫描管匀速转动时,则在相控喷射装置的梭道孔中所合成的喷射射流的移动速度将沿载纬器运行方向逐渐减小。
在上述描述中,只说明了扫描管283匀速转动时的特征,其实,不言而喻,当扫描管283转速增大时,整个相控喷射装置的在梭道298中所合成的喷射射流的移动速度也将相应的提高。反之也然。
在一个相控喷射片281的扫描孔282圆周上一般设有一个相控孔289,如图32所示。但本发明并未对此作限定,也可设二、三个甚至更多个相控孔,如图33所示的是设有二个相控孔289的相控喷射片302的结构。同样,在扫描管上一般设有一条扫描缝隙,但本发明并未对此作限定,也可设二条,必要时甚至更多条扫描缝隙。上述这样设置可以相应成倍地降低扫描管转速。这一点对于高频率高速度时,是十分重要的。
在上述描述中,默认相控喷射装置中的相控喷射片281的各喷射孔290喷射是平衡的,即各喷射孔290的喷射射流所产生的力的合力方向与相控喷射片281相垂直。
如果要使相控喷射装置中的用于引导载纬器119运行的梭道298为一曲线形走势,例如弧形,则只须相应地改变各相控喷射片303的颈部297的长度即可,如图35所示。但这时,如果喷射射流是平衡的,则载纬器119的转向是依靠载纬器119与梭道298壁的磨擦来实现的,这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因为这会导致机械磨损和发热)。好的方式应是将相控喷射片303的各喷射孔290设置为不平衡,即使之喷射射流之合力的一个分量指向载纬器119偏转方向,为载纬器119偏转提供能量。
事实上,本发明的多相喷射引纬机构,包括多相喷气引纬机构和多相喷水引纬机构,其的引纬技术内核是相控喷射装置,包括与之相应的相控喷气装置和相控喷水装置。因为多相喷射引纬机构包括相控喷射装置的全部必要特征,即扫描管、扫描孔即空心的管形主轴、相控孔、梭道孔、喷射孔及连接相控孔与喷射孔的射流通道。因此,也就是说,多相喷射引纬机构是由相控喷射装置变形转化而来。这种变形转化可以认为是这样的1、动静互易,即将旋转的扫描管设置为静止,而将相控片设置为旋转。2、将相控片沿扫描管螺旋形设置。3、将多组上述相控喷射装置辐向匀布的、以扫描管为中心进行溶合。经过上述变形转化,即可构成多相喷射引纬机构。
事实上,本发明中的单相喷气筘轮织机的接力喷气系统,实际上是上述多相喷射引纬机构中的多相喷气引纬机构上的各相控孔的相位差为零度时的状态。
回转连接器105是用于将引完纬纱24从引纬与打纬机构103中输出的载纬器119返回输入补纬装置120,和将补上纬纱24从补纬装置120中输出的载纬器119返回输入引纬与打纬机构103的部件,如图15所示。
对于一般的载纬器119,不管是否是磁梭104,都可使用下述回转连接器。
多相织机的回转连接器105也可以用上述所述的相控喷射装置。为了回转,可通过相应的改变相控喷射装置的相控喷射片303的颈部297长度来使相控喷射装置的梭道298弯转,如图35所示。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用二至六个相控喷射装置来构成回转连接器的,即每个相控喷射装置完成30至90度的转角。
对于载纬器119是设有直线电机次级的磁梭104,可以使用下述回转连接器。
回转连接器由直线电机初级弯转而构成,通常是用弧形直线电机初级来构成。
但上述这二种回转连接器只是提供了二种新的回转连接器,并没有对织机运行速度的提高带来实质意义。为了适应高速引纬与打纬的需要,就应提高补纬机构的总体速度。提高补纬机构的总体速度的一种方法是分路补纬,即将引完纬纱从引纬与打纬机构103中飞出的载纬器119由回转连接器105中的分路器307分成多路,回转输入相应条补纬装置120中,如图40所示。在这些补纬装置120中补完纬纱的载纬器119由回转连接器105中的合路器311合成一路回转输入引纬与打纬机构103中,如图41所示。当引纬时载纬器119运行速度很快时,如果在回转连接器105中不进行减速,则现有补纬技术和本发明中的补纬装置120很难对这种高速运动的载纬器119进行补纬。为此,通常在回转连接器105的分路器307后设有减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09。当然,相应的在回转连接器105的合路器308前设有加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10。不言而喻,在回转连接器105中不但要完成上述工作,也应完成回转连接工作。而至于回转连接工作,可将回转连接器105上的载纬器输送梭道308弯转即可。一般的,为了设计制造方便,上述所述的弯转是将其制造成弧形结构。而对于有加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10或减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09的弯转,还可以是阿基米德螺线,以使载纬器119离心力为定值,方便设计制造。当然,回转连接器105也可以有直线段,特别是有加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10或减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09在较长时。当上述分路是多级分路时,可以是一次性多级分路后减速,也可以是一级分路一级减速。多级合路时也然。
对于一般的载纬器119,不管是否是磁梭104,都可使用下述加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10或减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09。
所述的加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10或减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09由上述所述的加速相控喷射装置或减速相控喷射装置构成。
对于载纬器119上设有直线电机次级的磁梭104,可以使用下述加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10或减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09。
所述的加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10或减速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09由变速直线电机初级180构成。变速直线电机初级180是用于将磁梭104从一端进入,变速后从另一端输出的机械。如图36所示,其特征是电机初级180的铁心绕组极距L逐级增大,即L1<L2<L3<L4<L5。由于电机的同步速度与电机极距L成正比,因此电机同步速度从短极距一端向长极距一端也逐渐提高了,由于磁梭104上设有同步直线电机次级,从而使磁梭104同步变速。当变速直线电机初级所产生的行波磁场由低速侧向高速侧运动时,这时的变速直线电机初级作为加速的磁梭输送装置使用;反之,则作为减速的磁梭输送装置使用。
对于一般的载纬器119,不管是否是磁梭104,都可使用下述分路或合路装置。
对于合路,如图37所示,可将二个相控喷射装置304的梭道298的出口与一个相控喷射装置305的梭道298的入口成Y形相对设置,其中入口侧相控喷射装置305的梭道298的入口直径作适当扩大。载纬器119的转弯依靠与梭道298的壁的磨擦而实现的。但这种以磨擦来偏转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因为这会导致机械磨损和发热),好的方式应是用喷射射流来偏转。例如,在合路后的相控喷射装置305的梭道298的入口处的相控喷射片306的二侧上设有二个相控孔289,并分别用二路射流通道291与二组相对设置的喷射孔290相联通,如图38所示;而在其它相控喷射片302上设有二个对称相控孔298,这二个相控孔298用一路射流通道291与一组喷射孔290相联通,如图33所示。由于上述结构,扫描管283每转可完成二个相,并且入口处的喷射射流是二侧交替喷射的。因此,工作时,载纬器119交替从二个分路上的相控喷射装置304的梭道298中进入合路上的相控喷射装置305的梭道298中,并受到交替喷射的喷射射流的作用而偏转,如图37所示。
对于分路,可用公知分路器,例如自重式分路器、外力式分路摇板分路器等(机械工程手册,第10卷,56-31页,198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也可将上述设有喷射偏转结构的由三个相控喷射装置Y形布局组成的合路器反过来用,即将扫描管289反向旋转,并将喷射孔290的喷射方向反向。这样,由于载纬器119在合路上的相控喷射装置305的梭道298的分道口处受交替喷射的喷射射流的作用,而分成二路,进入分路上的相控喷射装置304的梭道298中,而完成分路。
对于载纬器119是设有直线电机次级的磁梭104,可以使用下述分路或合路装置。
如图39所示,磁控梭岔181是用于将磁梭104分路或合路的机械。它由二个V形布置的弧形电机初级182和一个电子开关183组成。电子开关183交替给这二个弧形直线电机初级182通电。当磁梭104进入磁控梭岔181时,受不平衡的法向磁拉力的作用,会向已通电的一侧弧形电机初级182方向偏转。这样,通过电子开关183交替通电,可以将磁梭104交替分成二路。磁控梭岔181反向使用时,则可作为合路器进行合路工作。
如图40、41所示,如果利用多级分路器307,则可将载纬器119分成四路、八路、十六路,或更多路。由于分路器307在分路时改变了载纬器119的方向,有时这一方向不是所需要的,则可将分路器307后的载纬器输送装置308弯曲转向。
进行分路减速和合路加速的回转连接器工作过程如下如图40、41所示,载纬器119从引纬与打纬机构103中射出后即进入回转连接器105,在回转连接器105中经分路器307分路和减速载纬器输送装置309的减速后分成若干路,进入与之路数相同的补纬装置120,载纬器119在补纬装置120中补上纬纱,而后进入回转连接器105的加速载纬器输送装置310中加速和合路器311的合路后合成一路,射入引纬与打纬机构103。当分路器307只有一级时,这种回转连接器105布局为分路器307后设置减速载纬器输送装置309;而当分路器307有多级时,既可以一级分路一级减速,也可以进行若干级分路后减速,甚至完成全部分路后减速,只要先分路后减速即可。同理,当合路器311只有一级时,这种回转连接器105布局为加速载纬器输送装置310后设置合路器311;而当合路器311有多级时,既可以一级加速一级合路,也可以进行若干级加速后合路,甚至完成全部加速后合路,只要先加速后合路即可。不言而喻,如果载纬器119为磁梭104,则分路器307、合路器311、加速载纬器输送装置310、减速载纬器输送装置311可用上述任意一种;如果载纬器119不为磁梭104,则上述装置不能用必须是磁梭104的装置。
补纬装置可用公知的多相织机的补纬装置,它包括运送载纬器的补纬梭道和将纬纱补入载纬器的补纬构件。
对于载纬器119上设有直线电机次级的磁梭104,也可以使用下述补纬梭道。
如图43、46所示,补纬梭道107由双边扁平型直线电机初级211构成。一般的,上述双边扁平型直线电机初级211二侧还可设有挡板186,用以防止载纬器119因意外而飞出。这种防护装置也适用于其他因意外而可能导致载纬器飞出的梭道。上述挡板186在补纬构件进入补纬梭道107处应开有用于可以使补纬构件进入补纬梭道107的补纬通道212。
当然,上述补纬梭道也可由管型直线电机初级构成,并在补纬构件进入补纬梭道处应开有用于可以使补纬构件进入补纬梭道的补纬通道。
对于一般的载纬器119,不管是否是磁梭104,都可使用下述补纬梭道。
如图47、48所示,补纬梭道由上述所述的等速相控喷射装置313构成,并且在补纬构件进入上述等速相控喷射装置313的梭道298处应开有用于可以使补纬构件进入梭道298进行补纬的补纬通道314,即在相应的相控喷射片315的梭道部296上开有用于可以使补纬构件进入梭道孔288进行补纬的开口316。
载纬器上是设有装纬结构的。根据装纬结构的不同,载纬器的装纬结构有轴向装纬和侧向装纬二种。如图16、17、18所示,轴向装纬的结构是载纬器中间设有用于容纳纬纱穗的梭腔115,梭腔115后部设有梭眼116,载纬器前面有一斜面117,斜面117底部有一条贯穿的沟缝118。如图19所示,侧向内装纬的结构是;载纬器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纳纬纱穗的梭腔121。当然,载纬器的装纬结构也可以应用现有技术下的具备配合补纬装置的装纬结构,而与其对应的补纬机构也可以是现有技术。
本发明虽然可用公知的补纬构件,但公知的现有补纬构件是采用梭子返回途中边运行边补纬的方式,这一在线卷纬的补纬方式补纬速度不高。为此,可用离线卷纬的补纬方式。
如图42、46所示,离线卷纬的补纬方式的补纬构件由设在补纬梭道107旁的补纬器110、设在每只补纬器110旁的卷纬器109、用于储存和向卷纬器109供应纬纱24的筒子架108组成。
由于载纬器119有二种装纬结构,对应的卷纬器109与补纬器110特别是补纬器110,也有所不同。
在图42中,由于线条很多,为方便识别与示意,各机架包括卷纬架195、补纬架219、钳刀架224用斜线条填充,补纬梭道107用竖线条填充。上述这种填充是为了方便识别而填充的,并非剖面。
如图42所示,轴向装纬的卷纬器109由卷纬架195、设在卷纬架195上的导纱杆190和锭杆192、纬管191、设在锭杆192上的锭杆齿轮193、弹簧194、传动轴197和传动齿轮203及其传动系统组成。导纱杆190上设有导纱眼198和导纱钩199。导纱杆190由其传动系统驱动下作来回运动。卷纬架195上还设有过纱支撑204。锭杆192上设有台阶200,弹簧194设在锭杆192上的锭杆齿轮193与卷纬架195间,锭杆192可以在卷纬架195上左右移动,纬管191被夹在二锭杆192中,纬管191的一端设有与补纬头221的卡口225相应的卡柱201,卡柱201后端还设有结构原理与公知的多相织机的小梭子上的斜齿轮相同的斜齿轮202,另一端用于卷绕纬纱24。传动系统经传动轴197、锭杆齿轮193、锭杆192、驱动纬管191旋转。纬纱24从筒子架108的筒子205中引出,经过纱支撑204、导纱杆190的导纱钩199和导纱眼198而卷绕在纬管191上。
如图42、43所示,轴向装纬的补纬器110由补纬架219、设在补纬架219上的补纬头221、钳刀架224、设在钳刀架224上的钳刀座227、设在钳刀座227上的剪刀钳222组成。一般每只补纬器110的补纬头221对应着若干只卷纬器109的纬管191。每次补纬前,传动系统即使卷纬架195移动一次,从而使得设在卷纬器109上的纬管191循环依次逐个进入补纬位置。每次补纬时,补纬传动系统使补纬架219前后运动补纬一次。补纬头221的前端设有与纬管191上的卡柱201相应的卡口225,补纬头221上卡口225后部两侧设有推锭斜面226。如图44、45所示,剪刀钳222是由固定片216和活动片217两片组成,固定片216固定在钳刀座227上,活动片217绞接在钳刀座227上,并在其上和与钳刀座227间设有弹簧223。
补纬运动开始前,传动系统即推动卷纬架195移过一个位置,使得卷纬器109的某个纬管191进入补纬位置。补纬运动开始时,补纬传动系统使钳刀架224及其上的钳刀座227和剪刀钳222向前移动,从而将纬纱24叉入剪刀钳222钳口内,当剪刀钳222上的前撞头220撞到导纱杆190时,剪刀钳222钳口闭合从而将纬纱24剪断,而剪刀钳222上的弹簧223使剪刀钳222钳口保持闭合状态而将筒子架108中引出的纬纱24钳住。与之同时,补纬传动系统使补纬架219向前移动,使装在补纬架219上的补纬头221的卡口225卡住纬管191的卡柱201,随即补纬头221的推锭斜面226压在锭杆192的台阶200上,从而将锭杆192推开,而后补纬头221将纬管191送入补纬梭道107内。这时,载纬器119在补纬梭道107内向前运动,并套在纬管191上,载纬器119的斜面117接触到补纬头221后使补纬头221切过载纬器119的沟缝118,载纬器119的梭眼116就擦在纬管191上,将一小段纬纱24纳入纬纱穗22与梭腔115底部的配合面,而后将纬管191上的纬纱穗22套走,即将纬纱穗22装入载纬器119的梭腔115内。当载纬器119越过补纬位置时,补纬架219向后退出补纬梭道107,纬管191复位被锭杆192夹住,并补纬头221的卡口225与纬管191的卡柱201分开。这时,补纬传动系统又使钳刀架224及其上的钳刀座227和剪刀钳222向左下方移动,从而将纬纱24拉成一条斜线并靠在纬管191的斜齿轮202上,当推锭斜面226离开锭杆192而使锭杆192带动纬管191转动时,斜齿轮202将纬纱24钩在纬管191上从而使纬纱24卷绕在纬管191上。此时剪刀钳222上的侧撞头218撞到锭杆192的台阶200上,而使剪刀钳222钳口打开从而将纬纱24放开,而剪刀钳222上的弹簧223又使剪刀钳222钳口保持打开状态。随即,钳刀架224及其上的钳刀座227和剪刀钳222向后右上方移动复位。由于补纬动作的时间间隔一定,因此纬纱24卷绕长度可由卷纬器传动系统的转速来确定。
侧向装纬的卷纬器和补纬器与轴向装纬的卷纬器和补纬器的不同点主要在于由于纬纱穗是侧向装入,因此,卷纬器由平行布置改为垂直布置;纬管不需要取下,而可固定在锭杆上,而其转动也只需单边传动补纬时,卷纬器和补纬器应跟随载纬器同步。
如图46所示,侧向装纬的卷纬器109由导纱钩237、锭杆230、锭杆架231、锭杆齿轮233、离合器235、传动系统236组成。锭杆齿轮233设在锭杆架231上,锭杆齿轮233中设有锭杆230。锭杆230后部还设有用于钩入纬纱24的斜齿轮202。传动系统236通过离合器235、锭杆齿轮233驱动锭杆230旋转。纬纱24从筒子架108中引出,经设在锭杆架231上的导纱钩237而卷绕在锭杆230上。
侧向装纬的补纬器110由平移台252、平移台座253、补纬架249、停转拨叉250、补纬头251、剪刀钳222、钳刀架224、钳刀座227以及传动系统组成。卷纬器的锭杆架231安装在平移台252上,并可随平移台252在平移台座253上左右平移。补纬架249上还设有滑块254,平移台252上相应地设有滑座255。补纬架249上设有停转拨叉250和补纬头251,补纬头251的前端设有定位卡256,用于确定载纬器119与锭杆230的位置关系,补纬头251前部还设有推纬叉257。剪刀钳222、钳刀架224、钳刀座227的结构原理与上例相同。
补纬运动开始时,补纬传动系统使补纬架249向前移动,停转拨叉250将离合器235拨开,从而使锭杆230停转。剪刀钳222在导纱钩237下方剪断并钳住的纬纱24。而补纬传动系统使补纬架249与在补纬梭道107中运行的载纬器119运行的速度同步的平移,补纬架249又通过其上的滑块254与平移台252上的滑座255带动平移台252同步平移。此时,补纬架249和其上的补纬头251的定位卡256又向前移动进入补纬梭道107卡住运行到补纬位置的载纬器119;同时补纬头251上的推纬叉257将纬纱穗22推入载纬器119的梭腔121中。随后,补纬架249开始退出补纬梭道107,补纬头251的定位卡256就放开载纬器119,停转拨叉250离开离合器235,从而使离合器235与锭杆齿轮233齿合,卷纬传动系统236开始转动锭杆230。这时,剪刀钳222下降,将纬纱24形成一条斜线拉靠至锭杆230旁,被锭杆230上的斜齿轮202钩住,随着锭杆230的转动而将纬纱24卷绕在锭杆230上,随后钳刀架224和其钳刀座227、剪刀钳222复位。
事实上,将一定长度的纱线卷成筒子的各种机械广泛地在纺织工业中存在和应用,因此,我们可以由此方便地明了将与一个幅宽相应的纬纱卷成纬纱穗的卷纬器之结构。
同样,事实上,将一件物体,特别指一件小物体从一处转移至另一处的各种转移传送机械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机械中,因此,我们可以由此方便地明了将卷纬器卷成的纬纱穗补入在补纬梭道上运行的载纬器的补纬器之结构。
上述多相筘轮织机的开口机构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下的开口机构。但为了得到高速开口效率,应使用同轴开口机构。应说明的是,上述多相筘轮织机的开口机构可以使用一切适用于上述多相筘轮织机的开口机构,包括本发明人另行申请的关于开口机构的发明专利技术。
同轴开口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9所示,同轴开口机构由装在打纬与引纬机构主轴131的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上的,筘轮133之间的综轮151;和装在打纬与引纬机构引纬轴128的棒形直线电机初级132上的,引纬筘轮134之间的共轭综轮152构成。即用综轮151或共轭综轮152代替如图20中的筘轮垫片136。与筘轮133和引纬筘轮134同理,综轮151和共轭综轮152也是相应的按螺旋纹排列的。综轮151和共轭综轮152是开口机构的主要部件,与现有技术的踏盘相似,综轮151的外形是根据经纱23运动的性质和次序所决定,共轭综轮152的外形与综轮151的外形相共轭。经纱23穿过综轮151和共轭综轮152的外周之间的缝隙153,由综轮151和共轭综轮152外周驱动而形成开口。综轮151和共轭综轮152每一回转可产生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开口周期,如图例是三个平纹开口周期。上述综轮151和共轭综轮152上还设有梭道孔154,梭道孔154与筘轮133或引纬筘轮134的梭道面146上的梭道,即磁梭104运行所需通道空间相应。梭道孔154后旁设有一脱纬缝隙155,为磁梭104中退绕下来的纬纱被筘轮133上的打纬斜面147打向织口56时脱出梭道孔154之用。
同轴开口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50所示,同轴开口机构由装在打纬与引纬机构主轴162上的筘轮163之间的综轮241、设在主轴162对侧的开口轴161、设在开口轴161上与综轮241共轭的共轭综轮242、及驱动开口轴161转动的传动系统组成。在这个实施例中,筘轮163间不用设垫片,垫片的功能由综轮241代替实现。共轭综轮242为与对侧的综轮241相应,共轭综轮242间还设有引纬轴垫片243。综轮241的外形是根据经纱23运动的性质和次序所决定,共轭综轮242的外形与综轮241的外形相共轭。上述综轮241和共轭综轮242上还设有梭道孔244,用于让出载纬器119运行所需通道空间;梭道孔244后旁设有一脱纬缝隙245,为从载纬器199中退绕下来的纬纱被筘轮163上的打纬斜面246打向织口56时脱出梭道孔244之用。经纱23穿过综轮241和共轭综轮242的外周之间的缝隙247,由综轮241和共轭综轮242外周驱动而形成开口。
但是,这种同轴开口机构设在相控喷气多相引纬与打纬机构上时,会将用于气流扩散的溢流通道占据,而使气流扩散困难,导致推力锥度不明显,载纬器119运行不稳定。为此,1、可以将筘轮163的脱纬缝隙248和综轮241、共轭综轮242的脱纬缝隙245尽可能的扩大,以扩大溢流通道空间;2、将共轭综轮242的梭道孔244向上扩大,高出筘轮163外缘,以形成溢流通道。通过上述设置,溢流通道的截面积扩大了,截面积约为未装同轴开口机构的相控喷气多相引纬与打纬机构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截面积以能使喷气气流形成较明显的推力锥度。
对于相控喷水,由于不需要推力锥度,而筘轮、综轮、共轭综轮的旋转运动,喷入梭道内的水在其转动时可方便的去除。
上述所述的同轴开口机构由于经纱23运动所需幅度很小,且几乎不受惯性约束限制,因此开口效率速度极高。不过经密度高时制造困难;除调节转过因子外,织物组织变更麻烦。
上述所述的相控喷射多相引纬织造技术也可以采用无梭运行方式。无梭运行方式主要是应采用无梭补纬机构。
如图51所示,无梭相控喷射多相织机由机架320、补纬机构321、送经机构322、开口机构102、引纬与打纬机构324、卷取机构325组成。
送经机构322可以是公知的送经机构。在本实施例中,送经机构结构也可以如下。如图51、52所示,送经机构322由筒子架326、设在机架320上的过纱支撑327、梳理筘328、压纱辊329、送经辊330组成。经纱23从筒子架326中引出,经过纱支撑327、梳理筘328、压纱辊329、送经辊330、压纱辊329送入开口机构102。送经辊330由驱动系统驱动,其转速与织机织造速度相应。
卷取机构325可以是公知的卷取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卷取机构结构也可以如下。如图51、52所示,卷取机构325由胸梁331、脚梁332、叠布机333组成。织成的织物57经胸梁331、脚梁332后由叠布机333卷出,并叠成布包。为方便操作工的巡视与操作,在织物57绕过脚梁332处的上方,还设有用于操作工行走的踏板334。
开口机构102也可以是公知的开口机构,或上述所述的同轴开口机构。
引纬与打纬机构324是上述所述的的多相喷射引纬与筘轮打纬机构(P22~26页)。
补纬机构321由筒子架411、设在汇编器413旁侧的卷补纬器412、汇编器413组成。
筒子架411是用于储存和供应纬纱24的机构,为现有技术,例如可用公知的整经机械的筒子架。
如图54、55、56、57、58所示,卷补纬器412由设在机架320上的卷纬器机架431,卷纬器机架431上的主动轴433,驱动主动轴433转动的驱动系统432,设在主动轴433上的蜗杆435,设在卷纬器机架431上的心轴434,心轴434上设有的与蜗杆435相齿合的蜗轮436,心轴434上还设有的定长凸轮437、补纬凸轮438及导纱凸轮439,设在卷纬器机架431上的传动轴440,设在主动轴433与传动轴440间的离合器441,设在离合器441上的离合器拨叉442,与离合器拨叉442及定长凸轮437相连的离合推杆446,设在传动轴440上的传动齿轮443,设在卷纬器机架431上的用于卷绕纬纱24的纬管444,设在纬管444上的纬管齿轮445,设在纬管444上用于钩住纬纱24的斜齿轮202,用于传动其它纬管444的中间齿轮447及其中间轴448,设在卷纬器机架431上可以来回移动的设有导纱眼451的导纱架450,与导纱架450及导纱凸轮439相连的导纱推杆452,设在卷纬器机架431上的补纬架453,设在补纬架453上的补纬头454及固定剪刀钳片456、活动剪刀钳片455、弹簧420、剪刀推杆421,以及与补纬架453及补纬凸轮438相连的补纬推杆457组成。剪刀推杆421上还设有拨杆422。补纬架453是设在卷纬器机架431的折线形导轨上的,使得补纬推杆457向外推动补纬架453时,补纬架453是先向前上方移动,而后平移。
如图53、54所示,汇编器413是用于将成百上千个甚至近万个由卷补纬器412卷成并推入汇编器413中的纬纱穗22汇集编排成一路,输入引纬与打纬机构324的装置。
汇编器413是由一些相控喷射装置460和一些合路器461组成的。这些相控喷射装置460应能最终将纬纱穗22加速到引纬与打纬机构324的引纬速度;这些合路器461应能最终将上述所有路相控喷射装置460汇集编排成一路,并且,汇编器413最终能将纬纱穗22输入引纬与打纬机构324。汇编器413的工作序列可以是起动加速、一级加速、一级合路、二级加速、二级合路、三级加速、三级合路、……、n级加速、n级合路,导入引纬与打纬机构324。也可以是起动加速、一级加速、二级加速、一级合路、三级加速、二级合路、……、n级加速、n-1级合路、n级合路,导入引纬与打纬机构324。甚至可以是起动加速、一级加速、二级加速、三级加速、……、n级加速、一级合路、二级合路、三级合路、……、n级合路,导入引纬与打纬机构324。上述起动加速由上述所述的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P29页第2段所述的)来构成,其它加速由上述所述的加速相控喷射装置464(P29页第3或7段所述的)来构成。上述合路由上述所述的由相控喷射装置构成的合路器461(P32页第3段所述的)来构成。
补纬机构的卷补纬器412上设有许多纬管444。不言而喻,所有这些纬管444总数及卷纬速率应于总引纬速度相应。卷补纬器412上的这些纬管444通常分成4~128列(也可更多或更少),每列纬管444对应着一根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这些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上设有用于卷补纬器412向其补入纬纱穗22的补纬通道314,当然的,这些补纬通道314与卷补纬器412的各纬管444相对应(上述所述的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之详细结构见图47、48)。这些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后设有加速相控喷射装置464和合路器461,从而将纬纱穗22加速至引纬速度并最后合成一路。虽然本发明为方便绘制与描述,图中只表示了补纬机构321的卷补纬器412及其它结构是按一个平面布局的形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卷补纬器412及其它结构在空间上的布局是任意的。
补纬机构的工作过程是如图51、53、54、56、58所示,驱动系统432驱动主动轴433及其上的蜗杆435转动,蜗杆435驱动蜗轮436及与之相连的定长凸轮437、补纬凸轮438、导纱凸轮439转动。导纱凸轮439驱动导纱推杆452来回运动,从而使导纱架450来回运动。同时,主动轴433经离合器441驱动传动轴440及其上的传动齿轮443转动,传动齿轮443经各纬管齿轮445和中间齿轮447驱动各纬管444转动。纬纱24从筒子架411中引出,经过纱支撑470和导纱架450的导纱眼451而卷绕在纬管444上。
当纬纱24卷绕至与一个幅宽相应长度时,定长凸轮437经离合推杆452和离合器拨叉442推动离合器441分离,从而使纬管444停转。而补纬凸轮438则推动补纬推杆457前移,使得补纬架453及其上各构件向前上方移动,进而将纬纱24套入活动剪刀钳片455与固定剪刀钳片456之间,当补纬架453前移使得剪刀推杆421撞到导纱架450,而使剪刀推杆421相对补纬架453后移,进而使得剪刀推杆421上的拨杆422推动活动剪刀钳片455,从而将纬纱24剪断并钳住,而弹簧420使得活动剪刀钳片455处于钳合状态。与之同时,补纬架453上的补纬头454将卷成的纬纱穗22经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的补纬通道314推入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中的梭道298。
随后,补纬凸轮438使得补纬推杆457退回,从而带动补纬架453及其上的构件退回。由于补纬架453的退回是折线形的,从而将钳住的纬纱24拉成一条斜线,靠在纬管444的斜齿轮202上。这时,定长凸轮437经离合推杆452和离合器拨叉442推动离合器441闭合,从而使纬管444转动,斜齿轮202将纬纱24钩住,随着纬管444的转动而将纬纱24卷绕在纬管444上。而这时,补纬推杆457继续退回,使剪刀推杆421撞到卷纬器机架431上,而使剪刀推杆421相对补纬架453前移,进而使得剪刀推杆421上的拨杆422推动活动剪刀钳片455,从而将钳住的纬纱24放开,而弹簧420又使得活动剪刀钳片455处于放开状态。
当纬纱穗22被补入用于起动加速的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的梭道298中后,受到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向梭道298喷射射流的推动,同时纬纱穗22相对较轻而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的同步速度较低,因而纬纱穗22被立刻加速到同步速度。为进一步保证上述进程,可在纬纱穗22补入梭道298中至被加速到同步速度的时间内,将供向这个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的压缩空气或水流的压力升高,以提高加速的力量。
当纬纱穗22被起动加速到同步速度后,由上述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将其输入其后的各加速相控喷射装置464和各合路器461,并根据这个汇编器413的工作序列进行加速和合路,最后将纬纱穗22加速至引纬速度并合成一路,导入引纬与打纬机构324。不言而喻,当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输出完一次补纬的纬纱穗22后,卷补纬器412即将一组新的纬纱穗22补入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的梭道298中,以接上上一组纬纱穗22。
无梭多相织机工作过程是如图28、51、52、53、54所示(在这个说明中,图28中的载纬器119即为纬纱穗22,并且无回转连接器105),经纱23由送经机构102送入开口机构102形成波形开口。传动系统171驱动主轴168旋转,从而使主轴组件上的主轴螺旋引纬梭道177合成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纬纱24从筒子架411中引出,在卷补纬器412中卷成纬纱穗22,并补入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中的梭道298。纬纱穗22在等速相控喷射装置463和其后的加速相控喷射装置464中加速,并同时由合路器461合成一路导入引纬与打纬机构324的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当纬纱穗22将要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时,纬纱穗22上拖出的纬纱头在喷射射流的作用下飞在纬纱穗22的前方而提前进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49的前一个梭口,被旋转主轴168上的筘轮169上的打纬斜面176打向织口56而织住。当纬纱穗22输入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后,在多相同步喷射射流的推动下,在动态多相引纬梭道189上与之同步运动。被织住的纬纱头将纬纱24从纬纱穗22上退绕拉出,被随后的打纬斜面176打向织口56,并形成折入边边道。而织出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325卷出。如此,完成织造运动。
本发明,特别是本发明中的相控喷射或磁梭多相织机和无梭运行方式下的相控喷射多相织机适用于各种机织物,特别是大量织造的产业用布,例如玻纤布的高效率织造。应用于对现有织机的升级换代,提高机织物的织造效率,降低织造成本。由于用玻纤布或其它织物制成的玻璃钢中,玻纤布或其它织物织造成本较高,使得玻璃钢造价较贵,虽有许多优越性能,但却因而不能在产业中广泛应用。因本发明降低了织造成本,既降低了玻璃钢的造价,从而可以促进玻璃钢成为继钢铁、塑料之后的第三种基本材料。
权利要求
1.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包括其上的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载纬器、补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打纬机构由主轴、设在主轴上的筘轮及驱动主轴转动的传动系统组成,所述的筘轮上设有用于引导载纬器运行通过的梭道和将纬纱打向织口的打纬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筘轮上的梭道和打纬斜面可以设置多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机构由设在所述的主轴对侧的开口轴、设在主轴上的综轮、设在开口轴上的与综轮共轭的共轭综轮及其传动系统组成,所述的综轮的外形是根据经纱运动的性质和次序所决定,所述的共轭综轮的外形与综轮的外形相共轭,当所述的综轮或共轭综轮进入梭道空间时,进入梭道空间部分上还设有用于让出梭道空间的梭道孔,当防碍纬纱打向织口时,梭道孔后旁边还设有用于纬纱脱出梭道孔的脱纬缝隙,如果上述开口轴所在位置被另一轴占用时,所述开口轴之功能可由该轴来代替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的筘轮上的梭道是梭道孔,并在梭道孔后设有用于纬纱脱出梭道孔的脱纬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型引纬的织机是一种平型引纬的喷气筘轮织机,所述的主轴是空心的管形主轴,管形主轴的管口与气泵相连,在主轴上设有一些指向主轴引纬梭道的相控孔,在主轴引纬梭道和相控孔之间设有喷射孔道,喷射孔道的喷咀在主轴引纬梭道的壁部并指向纬纱行进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形主轴中还设有固定静止不转的扫描管,所述的扫描管上设有指向引纬位置的扫描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是一种平型引纬的纬向波形开口的多相筘轮织机,所述的筘轮在主轴上是按螺旋纹排列,所述的载纬器是一种磁梭,即载纬器上设有直线电机次级;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上还设有其齿部与筘轮相耦合的引纬直线电机初级,上述与引纬直线电机初级齿部相耦合的筘轮上设有导磁材料,上述引纬直线电机初级和载纬器上的直线电机次级组成同步直线电机;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对侧还设有引纬轴、设在引纬轴上按螺旋纹排列的其上设有梭道面的引纬筘轮、与引纬筘轮相耦合的引纬直线电机初级、及其引纬轴传动系统,上述与引纬直线电机初级齿部相耦合的引纬筘轮上设有导磁材料,上述引纬直线电机初级和载纬器上的直线电机次级组成同步直线电机;或者,所述的筘轮打纬机构对侧还设有直线电机初级,上述直线电机初级和载纬器上的直线电机次级组成同步直线电机;或者,上述所述的筘轮上的梭道是梭道孔,并在梭道孔后设有用于纬纱脱出梭道孔的脱纬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是一种平型引纬的纬向波形开口的多相筘轮织机,所述的筘轮在主轴上是按螺旋纹排列,所述的主轴是空心的管形主轴,管形主轴的管口与泵相连,在主轴上设有一些指向主轴螺旋引纬梭道的相控孔,在主轴螺旋引纬梭道和相控孔之间设有喷射孔道,喷射孔道的喷咀在主轴螺旋引纬梭道的壁部并指向载纬器行进方向,所述的管形主轴中还设有固定静止不转的扫描管,所述的扫描管上设有指向引纬位置的扫描缝隙;当上述所述的泵为水泵时,所述喷射孔道的喷咀指向载纬器行进方向并与之成一定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纬机构由筒子架、卷补纬器、汇编器组成,所述的卷补纬器是用于将与一个幅宽相应的纬纱卷成纬纱穗,并将纬纱穗补入汇编器的等速相控喷射装置的梭道中的机构所述的汇编器由等速相控喷射装置,设在等速相控喷射装置后的加速相控喷射装置组成,并对加速相控喷射装置进行合路;所述的相控喷射装置由一些相互叠合的相控喷射片、设在相控喷射片的扫描孔内的扫描管、驱动扫描管旋转的传动系统、与扫描管相连的泵组成,所述的相控喷射片上设有扫描孔和梭道,扫描孔的圆周上即壁部设有用于控制喷射时刻即喷射相位的相控孔,梭道壁部设有向喷射推力方向喷射的喷射孔,还设有连通相控孔和喷射孔的射流通道,并在梭道处设有溢流通道,所述的扫描管上设有扫描缝隙;当所述泵为水泵时,所述的喷射孔喷射方向指向喷射推力并与梭道方向成一定角度;所述的等速相控喷射装置是上述所述的相控喷射装置的各相邻相控喷射片所控制的相位之相位差是相等的,或各相控喷射片之间距是相等的;所述的加速相控喷射装置是上述所述的相控喷射装置的各相邻相控喷射片所控制的相位之相位差是逐渐减小的,或各相控喷射片之间距是逐渐增大的;所述的合路是将加速相控喷射装置的梭道出口进行交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平型引纬的筘轮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速相控喷射装置的梭道出口进行交汇处二侧还设有进行交替喷射的喷射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型引纬织机的筘轮打纬机构,它是由带梭道和打纬斜面的筘轮、主轴及旋转驱动系统组成。它不但提高了打纬效率和速度,还使高速多相织造技术难题的全线突破变得意外地容易。本发明还公开了多种非机械高速多相引纬技术、补纬技术和开口技术。上述技术可构成多种结构简单,比现有多相织机快十几倍至几十倍甚至更快的高速多相织机。本发明适用于机织物的高效率织造,降低织造成本,并可促进玻璃钢成为第三种基本材料。
文档编号D03D49/00GK1336455SQ0012205
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日
发明者杨凡赤 申请人:杨凡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