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35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领域缝纫机中改良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缝纫机底线扬线构造进行进一步改良,具有可迅速、简易且顺利地清除缠线功效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
缝纫机在缝制过程中,其底线需利用扬线机构配合每一缝制行程中就扬弛一次,以达到自动喂线及调整底线松紧度的目的。现有的扬线机构请参阅


图1、图2所示,其包含设有一组扬线凸轮组件61及导线构件62,底线63从供线轮(图中未示)先穿过导线构件62的导线孔64再送至底线套圈器(图中未示),以便配合穿至缝针66的上线65缝制衣物。请参阅图3所示,上述扬线凸轮组件61是由两片形状相同的凸轮片67、67经“烧焊联结”成“单一的组件”,形状相同的两片凸轮片67、67之间以较小直径的间隔轮缘68相隔而形成轮缝69,此轮缝69可供导线构件62穿置于其中,藉由扬线凸轮组件61的旋转动作,使转经导线构件62的凸轮片67的外轮缘形成高低的变化,以达到扬弛缝线的作用。
较早期的扬线机构是藏设在缝纫机的底座内(未图示),并且固定在下轴(未图示),一旦缝线断线时,线头就会随着扬线凸轮组件61的持续旋转动作而被缠绕在两片凸轮片67、67之间的间隔轮缘68。由于扬线凸轮组件61固定在缝纫机的底座内,根本无法拆下。因此必须使用扁薄的美工刀在极为窘迫狭窄的空间内辛苦地清除缠线。由于扬线凸轮组件61装在缝纫机的底座内,想自缝纫机的底座内拆下扬线凸轮组件61极为不易,因此就有部分业者将该扬线机构改装在缝纫机的机柱旁侧(如
图1、图2、图3所示)。但前述
图1、图2、图3中所示的改良构造仅仅是使得扬线凸轮组件61从缝纫机拆下的工作变得比较容易而已,它们的两片扬线凸轮片67、67都仍然是沿袭现有习知技术,亦即两片扬线凸轮片67、67都是“烧焊联结成单一的组件”。一旦把扬线凸轮组件61拆下之后,仍将面临不易将缠线从“极为狭窄”的轮缝内(其轮缝宽度为2mm而已清理出来,此一清线的工作困难度极高,使用扁薄的美工刀深入“极为狭窄”的轮缝69内将缠线割断虽较为方便,但是在利用美工刀深入“极为狭窄”的轮缝69内企图割断缠线的同时,美工刀的锋利刀锋稍有不慎就会割伤扬线凸轮的光滑外轮缘,在光滑的外轮缘形成伤口,而此伤口将在扬线凸轮组件61装回到缝纫机继续工作时,更容易割断缝线而造成缝线断线率变高的严重问题。所以利用美工刀企图清除缠线并非安全的方法。
除此之外,由于轮缝69内的狭缝“极为狭窄”,不论以任何工具企图清除缠线时,均极难施展操作,因此常需耗费甚长的时间(少则半日,多则一日),在此期间必须停工待修,对于整个生产作业的影响巨大,往往造成人员及工作调度上的极大困扰,所以每当发生“缠线”时,简直是成衣制造厂的恶梦。但上述问题却仍一直困扰着业界,迄今仍未寻得妥善的解决方法。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突破传统思维的巢臼,以创新的观念创设出可以彻底解决其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使其能够简单且快速地清除缠线,并能够快速地完全装回缝纫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使其不但构造比以前现有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的结构更简化,而且比现有习知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构造更容易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使其在拆除缠线的过程中完全不会伤及扬线凸轮的光滑外轮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转轴、第一扬线凸轮片、第二扬线凸轮片及间隔环主要构件,其中该第一扬线凸轮片,设有凸轮外缘及非圆形的轴孔,并键套于转轴上,且呈为可从转轴拆离的结构;该第二扬线凸轮片,设有凸轮外缘及非圆形的轴孔,并键套于转轴上,且呈为可从转轴拆离的结构;该间隔环,设有穿孔,套装于转轴并套介于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之间,以隔开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该间隔环亦呈为可从转轴拆离的结构,以便在缝线意外缠线在间隔环时,将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相分离,以顺利清除缠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中所述的间隔环为可与第一扬线凸轮片固定成一体的结构。
前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中所述的间隔环为可与第二扬线凸轮片固定成一体的结构。
前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中所述的间隔环、第一扬线凸轮片、第二扬线凸轮片均为可各自分离的独立个体结构。
前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第一固定环,为键设于转轴上,并呈可从转轴拆下的结构,且该第一固定环设有键接段;前述的第一扬线凸轮片,以其非圆形的轴孔键套于第一固定环的键接段,且呈可从第一固定环拆离的结构;前述的第二扬线凸轮片,以其非圆形的轴孔键套于第一固定环的键接段,且呈可从第一固定环拆离的结构;前述的间隔环,为套装于第一固定环,并套介于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之间,以隔开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且该间隔环呈为可从第一固定环拆离的结构;第二固定环,为贴附设置于第一扬线凸轮片,并将第一扬线凸轮片、间环及第二扬线凸轮片锁固于第一固定环而联结成一体,以便在缝线意外缠绕在间隔环时,将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相分离,以顺利清除缠线。
前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中所述的间隔环为可与第一扬线凸轮片固定成一体的结构。
前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中所述的间隔环为可与第二扬线凸轮片固定成一体的结构。
前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中所述的间隔环、第一扬线凸轮片、第二扬线凸轮片均为可各自分离的独立个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主要包含一转轴;具有凸轮外缘及非圆形轴孔的第一扬线凸轮片及第二扬线凸轮片,并呈可拆离结构地键套于转轴的键接段;具有轴孔的间隔环,以可分离结构套装于转轴并套介于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之间,以隔开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在缝线意外缠绕在间隔环时,将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相分离,即可迅速、简易且顺利地清除缠线。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的结构特点及功效1、本实用新型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能够简单且快速地清除缠线,并且能够快速地完全装回缝纫机,其简单到只需掀开罩盖,卸下螺丝,即可将两片扬线凸轮片迅速分离,因此可以立即且简单地清除缠线,快速至约十数分钟即能清除缠线,并能够快速地完全装回缝纫机,而可立即回复车缝的工作,此点是所有现有习知技术所无法达成的。
2、本实用新型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不但构造比以前现有的产品结构更简化,而且比现有习知的产品构造更容易制造,而可提高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在拆除缠线的过程中完全不会伤及扬线凸轮的光滑外轮缘,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单且快速地清除缠线,并能够快速地完全装回缝纫机;其不但结构更简化,而且比现有习知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更容易制造;其在拆除缠线的过程中完全不会伤及扬线凸轮的光滑外轮缘,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现有技术的缝纫机的透视图。
图2是
图1中箭头2所指示方向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剖面线3-3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剖面线6-6的剖面图。
图7是图5中剖面线7-7的剖面图。
图8是图5中剖面线8-8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于缝纫机上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剖面线10-10的剖面图。
图11是图9中剖面线11-11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于缝纫机上的左视图一,显示动作一。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于缝纫机上的左视图二,显示动作二。
10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11皮带 12机壳13皮带轮 14下轴15连动皮带轮 16上轴17连动皮带轮 18连动皮带19转轴 20机柱21连动皮带轮 22连动皮带轮23连动皮带 24第一扬线凸轮片25第二扬线凸轮片 26间隔环27凸轮外缘 28非圆形的轴孔29第一固定环 30键接段31凸轮外缘 32非圆形的轴孔33穿孔 34螺丝35螺丝孔 36第二固定环37螺丝 38导线构件39支撑架 40罩盖61扬线凸轮组件 62导线构件63导线构件 64导线孔65上线 66缝针67凸轮片 68间隔轮缘69轮缝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
图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10组装于缝纫机上的剖面图,其中马达(图中未示)的旋转动力经由皮带11带动设于缝纫机的机壳12外的皮带轮13旋转。皮带轮13再驱动下轴14旋转,而在下轴14装设有一只连动皮带轮15(轮缘设有齿形的皮带轮称为连动皮带轮);而缝纫机的上轴16也设有一只连动皮带轮17,并在下轴14的连动皮带轮15与上轴16的连动皮带轮17之间绕设有一圈连动皮带18(皮带的内缘设有齿形的皮带称为连动皮带),使上轴16与下轴14同步旋转。以上所述均为缝纫机的现有构造。
请参阅
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上轴16与下轴14之间再加装设有一只转轴19,该转轴19架设在缝纫机机壳12的机柱20部位,且转轴19的左端穿出机柱20。另外在转轴19上装设有连动皮带轮21,同时在下轴14也加装了一只连动皮带轮22,再藉设有一圈连动皮带23缠绕于上述两只连动皮带轮21、22之间,以便藉下轴14依序通过连动皮带轮22、连动皮带23及连动皮带轮21驱动转轴19旋转。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10即装设在转轴19上,并受转轴19的驱动而动作。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10包含转轴19、第一扬线凸轮片24、第二扬线凸轮片25及间隔环26等主要构件,其中该第一扬线凸轮片24,设有凸轮外缘27及非圆形的轴孔28,并以非圆形的轴孔28键套于设在第一固定环29的键接段30上,且第一扬线凸轮片24可从第一固定环29上拆离;该第二扬线凸轮片25,设有凸轮外缘31及非圆形的轴孔32,并以非圆形的轴孔32键套于第一固定环29的键接段30上,且可从第一固定环29上拆离;该间隔环26,设有穿孔33,套装于第一固定环29并套介于第一扬线凸轮片24与第二扬线凸轮片25之间,以隔开第一扬线凸轮片24与第二扬线凸轮片25,该间隔环26可从第一固定环29上拆离,以便在缝线意外缠线在间隔环26时,将第一扬线凸轮片24与第二扬线凸轮片25相分离,以顺利清除缠线。
请参阅图4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首先将第一扬线凸轮片24、间隔环26及第二扬线凸轮片25依序套入第一固定环29上,并将第一扬线凸轮片24及第二扬线凸轮片25的非圆形的轴孔28、32键套于第一固定环29的键接段30,再利用螺丝34贯穿第二固定环36的螺丝孔35、第二扬线凸轮片25的轴孔32、间隔环26的孔33及第一扬线凸轮片24的非圆形的轴孔28,而把第二固定环36与第一固定环29锁结在一起,从而将第一扬线凸轮片24、间隔环26、第二扬线凸轮片25、第一固定环29及第二固定环36整个锁结在一起;再把整个锁结在一起的第一扬线凸轮片24、间隔环26、第二扬线凸轮片25、第一固定环29及第二固定环36等构件以螺丝37锁固在转轴19上。如此不但第一扬线凸轮片24、间隔环26及第二扬线凸轮片25三者固结成一体,而且还进一步固定在转轴19的左端,并随转轴19一起旋转;接下来再将现有习知的导线构件38锁固在支撑架39上(如
图12所示)。
上述的间隔环26与第一扬线凸轮片24或第二扬线凸轮片25可为固定成一体的结构,也可以将第一扬线凸轮片24、第二扬线凸轮片25及间隔环26均分别制成各自分离的独立个体的结构。
请参阅图4至
图13所示,当缝线不幸缠绕于间隔环26时,掀开罩盖40(如图9、
图10、
图12、
图13所示),移开导线构件38,再请结合参阅图4至图8所示,卸下左端的螺丝37,取下整个锁结在一起的第一扬线凸轮片24、间隔环26、第二扬线凸轮片25、第一固定环29及第二固定环36等构件;再取下螺丝34,并依序拆下最左端的第一扬线凸轮片24及中间的间隔环26,即可“非常容易地”把缠绕在间隔环26外缘的缠线取下;再依相反于前述的拆卸步骤即可迅速地装回,继续进行缝纫的工作。前后时间仅大约需要十数分钟而已,而使得缠线不再是成衣制造场的恶梦,而是变成轻而易举的工作,故具有非常适于实用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转轴、第一扬线凸轮片、第二扬线凸轮片及间隔环主要构件,其中该第一扬线凸轮片,设有凸轮外缘及非圆形的轴孔,并键套于转轴上;该第二扬线凸轮片,设有凸轮外缘及非圆形的轴孔,并键套于转轴上;该间隔环,设有穿孔,套装于转轴并套介于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之间,隔开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环为与第一扬线凸轮片固定成一体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环为与第二扬线凸轮片固定成一体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环、第一扬线凸轮片、第二扬线凸轮片均为各自分离的独立个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第一固定环,为键设于转轴上,且该第一固定环设有键接段;前述的第一扬线凸轮片,以其非圆形的轴孔键套于第一固定环的键接段;前述的第二扬线凸轮片,以其非圆形的轴孔键套于第一固定环的键接段;前述的间隔环,为套装于第一固定环,并套介于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之间,隔开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第二固定环,为贴附设置于第一扬线凸轮片,该第一扬线凸轮片、间环及第二扬线凸轮片锁固于第一固定环而联结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环为与第一扬线凸轮片固定成一体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环为与第二扬线凸轮片固定成一体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环、第一扬线凸轮片、第二扬线凸轮片均为各自分离的独立个体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极易清除缠线的缝纫机底线扬线装置,其包括:一转轴;具有凸轮外缘及非圆形轴孔的第一扬线凸轮片及第二扬线凸轮片,并呈可拆离结构键套于转轴键接段;具有轴孔的间隔环,以可分离结构套装于转轴并套介于第一扬线凸轮片与第二扬线凸轮片之间,以隔开第一、第二扬线凸轮片。在缝线意外缠绕在间隔环时,将第一、第二扬线凸轮片分离,即可迅速、简易且顺利地清除缠线,并能快速装回缝纫机。其结构简化,且在拆除缠线中不会伤及扬线凸轮外轮缘,使用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D05B49/00GK2460539SQ0025733
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31日
发明者陈世芳 申请人:精机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