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离心式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是一种洗衣机,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在进行离心洗涤时,把内桶和外桶之间的水流导入内桶的离心式洗衣机。
关于利用离心方式提升水流的方案可见CN85202225U。
实际上,上述CN98107000所述的离心式洗衣机是在所谓的“瀑布式”波轮全自动洗衣机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可参见CN1097823A,以及本案的说明书附
图12。
CN98122965公开了一种离心式洗衣机;该文献主要是补充上述CN98107000的有关密封的设计,该类洗衣机可参见说明书附图11。
其他涉及离心式洗衣机的专利文献有台湾专利75210807公开了一种“离心式洗衣机”,该文献披露的洗衣机在桶外装有一个专用泵。专用泵易于设计并选用适当的扬程和流量,达到合适的循环和喷洒效果,但结构欠紧凑,专用泵和管路明显增加了成本。
CN87202585公开了一种“可控内循环离心交变水流洗衣机”;该文献披露的洗衣机,是在洗涤兼脱水桶底部与外桶之间结合一个亚轴流泵式的洗涤液循环器,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之间的洗涤液被循环器吸入,从洗涤兼脱水桶底部中心安装的喷射柱喷出,因而循环返回桶内。该方案结构紧凑,可以有适当的扬程和较大流量,达到一定的循环和喷洒效果,但亚轴流泵式洗涤液循环器结构较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一种离心式洗衣机,包括可旋转地配设在外桶内的洗涤兼脱水桶,外桶的上沿配设有外桶盖;在所述外桶的内壁上配设有引流腔,外桶盖配设有喷流腔,引流腔与喷流腔对接成一两端开口的通道;引流腔的进口迎着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之间的洗涤液环流的流动方向;喷流腔的出口朝着洗涤兼脱水桶的开口;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间的洗涤液环流从引流腔的进口进入,沿引流腔上升,进入喷流腔,经喷流腔的出口,朝洗涤兼脱水桶内喷出。
本发明所述的离心式洗衣机可参见说明书附图1,其喷流腔的出口,即出水口的位置,可在外桶盖之下,也可以在外桶盖的基本同一平面上,也可提高到外桶盖的上方。
由于引流腔的设立,引流腔与喷流腔构成一两端开口的通道,使得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间的洗涤液由于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带动呈现相对于外桶壁的环流,经引流腔的进口收集并沿引流腔上升,然后从外桶盖配置的喷流腔喷出。
本发明的这种设计可提高洗涤液体的流动效率,这是因为所述的封闭通道各处可形成的合理的流道以减少沿程损失,有利于增大循环量;洗涤液环流的动量可以在迎面进入引流腔时非常有效地转化为压力水头,这就是使喷流腔的出口即出水口的位置可以提高的动力所在;然后又可以在流至喷流腔出口的整个过程中非常有效地增压,以提高出水口速度水头,喷瀑速度得以提高,从而明显增强对衣物的冲刷效果。
以上设计改善了离心洗涤的效果,又由于洗涤液环流是从明显低于外桶盖的引流腔进入,故洗涤液环流液面可设计偏低,减轻现有技术外桶上沿与外桶盖的接合部存在的水压,在该处为防止洗涤液溢出的密封措施就可以简化。
另外,洗涤液环流液面的降低也有利于减少洗涤兼脱水桶旋转时带动过多的洗涤液环流的能量消耗。
图11、12、13是现有技术中相关洗衣机的示意图。
外桶12通过吊架16防振地支承在外框架15上,在洗涤兼脱水桶10的上部,固定着内封有液体的流体平衡器24,外桶12的上面由外桶盖23覆盖。
在外桶盖23的上方,对称地配设有二个喷流腔30,喷流腔30的外形如扁平喇叭状,喇叭口朝向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中心。
在洗涤兼脱水桶10与外桶之间的外桶壁上对称地设置着二个引流腔32。引流腔32的数个边缘和外桶12内壁形成通道,引流腔32下端进口大且宽,开口迎洗涤兼脱水桶10的旋转方向,引流腔32的上端逐渐收细,呈近似喇叭口状。二个引流腔32的出口分别与外桶盖23上方设置的二个喷流腔30的进口密封对接,构成对称的二组引流腔,即,引流喷流通道。
在洗涤容易损伤的被洗物时,在洗涤、漂洗、脱水的各工序,如果以200rpm驱动洗涤兼脱水桶10旋转,使洗涤兼脱水桶10与外桶12间呈现相对于外桶12壁面的洗涤液环流,所述的洗涤液环流通过引流腔32进入喷流腔30,向洗涤兼脱水桶10的中心周围喷出。
进一步地,洗涤液上升到喷流腔30后,经喷流腔30的流道的作用,水流将变成宽广的瀑布水流向洗涤兼脱水桶10的中心周围处喷出,由于出水口的高度较高,引流腔与喷流腔构成的一两端开口的封闭通道对流体的增压作用,喷瀑压力明显增强,洒水面积扩大,洗涤液的循环量增大,对衣物的冲刷效果明显提高。
上述喷瀑的洗涤液分洒到被洗物并通过被洗物后,再通过洗涤兼脱水桶10内壁面上的许多小孔移动到洗涤兼脱水桶10与外桶12之间,如此往复形成循环。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引流腔32装配在外桶12的桶口上,并与外桶盖23上方的喷流腔30密封地接合成一通道。
所述的喷流腔30为一独立结构,如图8(b)中所示,由上盖板30a和下盖板30b组成,并装配在外桶盖23的上方;当然,在设计扬程较低时,也可以类似地装配在外桶盖23的下方;此外,也可以由外桶盖13与一个盖板(例如图8(b)中所示的上盖板30a或下盖板30b)密封构成上夹层或下夹层的形式。
其中,上夹层形式的结构也与图2类似。
此外,喷流腔还可以有与外桶盖一体化或非一体化的中夹层形式的结构。
图2中,箭头c示意洗涤液加入位置,箭头d示意洗涤液喷出的方向,箭头e示意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方向。
实施例3如图3所示,是引流腔32平面图和立体图,引流腔32呈喇叭状,其进口迎着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方向,引流腔32的宽度是进口大,往出口方向逐渐缩小,引流腔32由外桶内壁和引流腔32壳体组成,引流腔32可以是如图的二侧边和一面板结合外桶内壁组成,引流腔32也可以为一拱型壁与外桶内壁组成。
引流腔32的顶部出口与喷流腔30的下部相接。这样,洗涤兼脱水桶10与外桶12间的洗涤液环流通过引流腔32的喇叭口收集,然后又经引流腔32增压后上升到喷流腔30。
图3中,箭头c示意洗涤液加入位置,箭头e示意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方向。
实施例4如图4(a)所示,引流腔32是若干曲面构成。引流腔32的两侧肋呈弧形状,且两侧肋弧的起始方向迎着洗涤兼脱水桶10的旋转方向,并略向上倾斜,沿着外桶12内壁逐渐向上,最后以垂直方向向外桶盖23的方向上升,直至与喷流腔30对接。箭头c示意洗涤液加入位置,箭头e示意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方向。
随洗涤兼脱水桶10旋转上升的水流碰到引流腔32后,即可沿着引流腔32顺利上升,沿程损失较少。
如图4(b)所示,引流腔32与外桶12紧贴,构成一水路通道,且其上端出水口处与外桶盖23上的喷流腔30的进口接合,这样,引流腔32收集的洗涤液,就被完全送到喷流腔30。
实施例5如图5所示,在外桶盖23的上方与引流腔32对应地设着喷流腔30。喷流腔30呈正喇叭状,其喇叭口即所述喷流腔的出口,呈扁平的鸭嘴状,朝向洗涤兼脱水桶10的旋转中心,这样,经引流腔32送入喷流腔30的洗涤液,从其喇叭口如瀑布般发散地喷落到旋转着地洗涤兼脱水桶10的被洗物,可有较宽的喷洒距离和面积。
实施例6如图6所示,喷流腔30与引流腔32对接处的开口的外周为一截面略呈U形的凹槽,由凸肋30c,30d,30e,30f(也可参见附图7(b))构成,内置有密封部件33、34,引流腔32的出水口部的凸肋32a卡入30c、30d(30e、30f)之间形成的U形槽内,压紧密封部件33、34。这样,便构成了一四侧封闭的通道(除开口和入口处),这种结构能防止漏水,保证腔内洗涤液的流动压力,同时,能进一步固定引流腔32的结构,即使在外桶盖23和外桶12发生变形时,亦能防止漏水。
所述的密封的措施也不限于以上设计,也可以采用粘合或一体化加工而成。
所述的压紧密封部件33、34可以采用海绵、橡胶或PU泡沫等密封材料制成实施例7如图7所示,喷流腔30呈喇叭状,也可将喷流腔30形容成扁平鸭嘴状,即,从附图7b的方向看,从进水方向至出口方向逐渐变窄(扁平);从喷流腔30的俯视角度看,从进水方向至出口方向逐渐变宽呈渐开状。
喷流腔30按截面沿着液流方向,从与引流腔的对接口的形状开始,经过平滑的曲面或平面逐渐过渡至其出口的形状,该截面积逐渐由大变小。这样的平顺过渡可以减少洗涤液的沿程流动损失,沿程收缩的流道起增压作用,使洗涤液在到达出口时形成较高的速度水头,喷瀑速度得以提高。
实施例8如图8所示,在喷流腔30的下盖板30b的大约中心位置往喇叭方向为一逐渐向上升高的曲面30b1,且口部外周有一凸肋30b2,该凸肋30b2在口部中心位置比所述向上倾斜的曲面30b1稍高出;往喇叭口的两侧方向,所述凸肋30b2与所述倾斜曲面30b1的高度差逐渐缩小,并最后接合。
这样,喷流腔30内的洗涤液在增压的过程中被逐渐提高了喷射角,再经凸肋30b2的拦档,洗涤液会紧贴喷流腔30的上盖板30a向前喷出,同时,凸肋30b2高度的变化能保证喷出水流在喇叭口位置的压力大致平衡,并向两周扩大,从而产生大面积的喷瀑水流。
实施例9如图9所示,喷流腔30呈喇叭状,喇叭口朝向洗涤兼脱水桶10的旋转中心,喇叭口的端面(即出水口)是以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形曲面,喷流腔30的上盖板30a比下盖板30b前沿的凸肋30b2向洗涤兼脱水桶10的旋转中心要伸出。
上述圆弧形曲面,既增大了瀑布水流的发散效果,又保证了外桶盖23上有效的开口宽度,方便洗涤衣物的投放与拿取。
上述上盖板30a比下盖板30b的前沿凸肋30b2往洗涤兼脱水桶10的旋转中心方向伸出,这样给被凸肋30b2挡起的洗涤液提供了一条跑道的作用,使喷出的瀑布水流能更易散开、射出更远。
本发明所述的离心式洗衣机,除了上述引流腔32与喷流腔30构成的是一个四周密封二端通孔的通道外,为了防止旋转着的洗涤兼脱水桶10飞溅溢水,外桶12与外桶盖23之间需要完全接合。当设计水位偏低时,在外桶12与外桶盖23的接合部位之间只需简单密封;当设计水位较高时,则可如图10(a)、(b)所示,其中,图10(b)是图10(a)的A部放大图,在外桶12与外桶盖23之间夹设海绵、橡胶或PU泡沫等密封部件35,防止水压过高而造成漏水。
图10a中,箭头c示意洗涤液加入位置,箭头d示意洗涤液喷出的方向,箭头e示意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方向。
在后一种情况下,洗涤兼脱水桶10与外桶12间呈现相对于外桶12壁面的洗涤液环流,部分经引流腔32从喷流腔30喷出,部分在离心力和外桶12的壁面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仍不断上升,当升到外桶盖23下端面后,由于密封,使得水流不能继续上升,必然对上升的洗涤液产生向下的反压力,可以使进入引流腔32的洗涤液获得较高的位置水头,因而进一步提高喷流腔30喷出的速度水头,使得洗涤液更加如瀑布般毫不保留地喷落到旋转着的洗涤兼脱水桶10内的被洗物,改善洗衣效果。
本发明方案记载的洗衣机,除了如图1所示为二组引流腔32、喷流腔30结构外,也可以是一组、三组或更多组,并以对称分布或不对称分布方式分布,以达到不同设计的洗涤液循环和喷洒的需要;本发明所述的一组是引流腔32和喷流腔30的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心式洗衣机,包括可旋转地配设在外桶内的洗涤兼脱水桶和驱动所述洗涤兼脱水桶的驱动机构,外桶的上沿配设有外桶盖;驱动机构使洗涤兼脱水桶旋转,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间的洗涤液呈现相对于外桶壁的环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的内壁配设有引流腔,外桶盖配设有喷流腔,引流腔与喷流腔对接成一两端开口的封闭通道;引流腔的进口迎着所述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间的洗涤液环流的流动方向;喷流腔的出口朝着洗涤兼脱水桶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引流腔的截面积沿着液流方向逐渐由大变小,呈倒喇叭状;其喇叭口即所述引流腔的进口,迎着所述洗涤兼脱水桶与外桶间的洗涤液环流的流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引流腔的两侧肋呈曲面状,其弯曲方向从引流腔的进口开始,先与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方向一致,或稍向上倾斜,然后逐渐过渡向上,最后垂直地与位于其上方的喷流腔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喷流腔沿液流方向呈正喇叭状;其喇叭口即所述喷流腔的出口,呈扁平的鸭嘴状,朝向洗涤兼脱水桶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喷流腔与引流腔对接处的喷流腔向下开口外周为一截面呈U形的凹槽,内置海绵、橡胶或PU泡沫等密封部件,与引流腔出口处的筋构成密封结构,使所述引流腔与喷流腔构成一两端开口的封闭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喷流腔的截面沿着液流方向,从与引流腔的对接口的形状开始,经过平滑的曲面或平面逐渐过渡至其出口的形状,该截面积逐渐由大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喷流腔的下盖板从大约中心位置往喇叭口方向的为一逐渐向上倾斜的曲面,且口部外周有一凸筋,该凸筋在口部中心位置比所述倾斜的曲面稍高出,往喇叭口两侧所述凸筋逐渐与所述曲面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喷流腔喇叭口的外侧端面为大约以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弧形曲面,并且喇叭口的上盖板比下盖板是往洗涤兼脱水桶的旋转中心稍为伸出。
全文摘要
一种离心式洗衣机,备有可旋转地配设在外桶内的洗涤兼脱水桶及其驱动机构,外桶的上沿配设有外桶盖;驱动机构使洗涤兼脱水桶旋转;在外桶的内壁设置引流腔,外桶盖设置喷流腔,引流腔与喷流腔对接成一两端开口的封闭通道;引流腔的进口迎着洗涤液环流的流向;喷流腔的出口朝着洗涤兼脱水桶的开口;洗涤液从引流腔的进口进入,沿引流腔上升,进入喷流腔,经喷流腔的出口,朝洗涤兼脱水桶内喷出;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洗涤液的流动效率和洒水高度,可以增大循环量和扩大洒水面积,因而改善离心洗衣的效果。
文档编号D06F37/00GK1403648SQ0113142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7日
发明者徐飞, 镡丹中, 邱司锋, 区长钊 申请人:金羚电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