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58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钉钮机,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钉钮机,其中按照服装的厚度,在将一个钮扣缝韧到服装上捆扎线迹(tie stitches)的深度之后,在钮扣和服装之间缠绕缝纫线或者颈部线。
背景技术
下面参照附

图17和18描述常规的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
这种常规的缝纫机包括一个舌形板1,钮扣夹持装置4,所述钮扣夹持装置4具有一个面对舌形板1的支撑板2,并且具有一个钮扣夹持元件(钮扣卡头)3。如图18(b)所示,相对于缝纫针5的移动路径,在钮扣缝纫位置,舌形板1夹持着被折叠的服装C。钮扣卡头3以水平或竖直姿势夹持钮扣BU。夹持装置4与转动轴6相连接,所述转动轴6可转动地安装在缝纫机主体上,并且,通过空气压力缸7的活塞运动使得转动轴6转动,所述气缸7与转动轴6连接。转动轴6的转动使钮扣卡头3可以摆动。
下面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缝纫机的操作过程。
当将钮扣BU缝纫到服装C上时,参见附图18(a)和18(b),首先将钮扣BU定位于水平位置状态,并且,位于由舌形板1和支撑板2夹持在服装C的上方。当缝纫机运行时,缝纫针5上下移动交替进入钮扣孔Ba和要被褶缝的服装C,与此同时,舌形板1、支撑板2和钮扣卡头3同步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从而采用单线链式线迹的方式将钮扣BU缝纫到服装上,所述单线链式线迹在钮扣和服装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钮扣颈部高度)。在钮扣缝纫操作之后,操作者将钮扣卡头3转动到竖直位置状态,如图18(c)所示,以便钮扣卡头3在舌形板1的前面将钮扣夹持在垂直姿势。当缝纫机再次开始运行时,缝纫针5下落,交替地到达钮扣BU和服装C之间缝纫线Sa和Sb的两侧,在下文中称为“颈部线”,如图19(a)和19(b)所示,通过缠绕颈部线Sa和Sb和舌形板1、支撑板2以及钮扣卡头3一同水平运动形成“缠绕线”Sc。这种颈部线缠绕的优点是使得钮扣缝纫得到加强,其可以避免被缝纫的钮扣歪斜,以及防止系钮扣的钮扣的孔由于缝纫线Sa和Sb加宽,而导致外观形状变差。换句话说,颈部线缠绕细的缠绕线Sc束紧缝纫线Sa和Sb,由此防止系钮扣的钮扣孔变宽。
钉钮机还设有钮扣颈部(button neck)高度调整转盘8。转动高度调整转盘8使得钮扣卡头3的竖直位置产生变化,由此改变在服装和钮扣之间的距离。
但是,由于在这种缝纫机中的调整转盘8由人工进行调整,而且,不能在缝纫操作期间调整钮扣卡头位置,所以在钮扣缝纫操作过程中,钮扣卡头的高度位置几乎总是位于同一位置,在颈部线缠绕过程中也是如此。所以,缠绕线Sc作用在线上的张力直接作用在颈部线Sa和Sb上。由于这个原因,如果缠绕线Sc的张力比较小,颈部线Sa和Sb不收缩,如图19(a)所示,由此产生不良外观,反之,如果缠绕线Sc的张力比较大,围绕着服装C的缝纫位置,服装C被拉起,产生皱缩C1,即,产生所谓“陷窝”,如图19(b)所示,同样丧失外观的美感。即使给出合适的缠绕线Sc张力,缠绕线Sc集中在缝纫线Sa和Sb的中部,其外观形状如同日本的手鼓,外观形状不佳,而且由于颈部线两端交错,使得缝迹强度降低。
在一份日本专利JP-2655749中公开了一种缝纫机,其中可以调整颈部高度和缠绕高度,以便改善缝纫外观。特别是,这种钉钮机除包括钮扣颈部高度调整转盘以外,还包括用于提升钮扣卡头高度位置的推拉杆,用于驱动推拉杆的压力缸,以及用于调整高度位置的调整螺钉,以便提高钮扣卡头的高度位置。
由于具有这种结构,在缝纫钮扣之前,通过压力缸驱动调整推拉杆,使得钮扣卡头位置高于由高度调整转盘调整的卡头所在的高度位置。在此高度位置缝纫钮扣之后,随着推拉杆返回,压力缸体不能使钮扣卡头降低位置,使钮扣处于直立位置,然后完成缠绕操作。
随着执行上述操作,在进行缠绕加工之前颈部线的张力被减小,由此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在上述缝纫机中,向钮扣卡头提供钮扣,采用了公知的钮扣装载装置,以便从供给部向钮扣卡头转移钮扣。
在这种缝纫机中,供给部的高度也要进行调整,以便将钮扣从钮扣供给部的运载装置传递到钮扣卡头,因此由高度调整转盘将运载装置的高度调整到钮扣卡头的高度。

发明内容
在上面所说的钮扣颈部线缠绕缝纫机中,仅仅由高度调整转盘确定缝纫加工过程中的颈部高度位置,而在缠绕加工过程,由高度调整转盘和调整螺钉决定缠绕操作的缠绕高度。因此,缠绕高度的变化需要在转动调整螺钉的同时,还要调整高度调整转盘,以致不能改变颈部高度,由此导致操作复杂化。
操作者必须单独调整颈部高度和缠绕高度。这同样导致操作复杂。
当在一个缝纫循环过程中,顺序缝纫多种具有不同的颈部高度和缠绕高度的钮扣时,对于每个钮扣,操作者必须调整每个钮扣的颈部高度和缠绕高度,这也导致了操作复杂化。
此外,当采用常规的缝纫机缝纫有脚钮扣时,操作者必须通过放松螺钉调整钮扣卡头,这也导致了操作复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其能够设置颈部高度和缠绕高度,而不使操作复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钮扣颈部线缠绕缝纫机,当在一个缝纫循环加工过程中,顺序缝纫多种具有不同的颈部高度和缠绕高度的钮扣时,其很容易改变颈部高度和缠绕高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钮扣颈部线缠绕缝纫机,根据有脚钮扣的规格,很容易改变颈部高度和缠绕高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钮扣颈部线缠绕缝纫机,根据要被缝纫的钮扣外形,可以改变钮扣卡头的高度位置。
为解决上述面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钮扣颈部线缠绕缝纫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如图1~3所示,例如,钮扣颈部线缠绕缝纫机10具有一个钮扣夹持装置20,所述钮扣夹持装置20可以围绕水平设置的转动轴220转动,以便在钮扣夹持装置上,由钮扣卡头21夹持的钮扣BU能够以水平姿势和竖直姿势变化。这种缝纫机在钮扣被设置在水平姿势时,将钮扣缝纫到服装上,然后,在将钮扣设置在竖直姿势时,在钮扣和服装之间缠绕缝纫线。这种缝纫机包括卡头高度调整电动机22,以便驱动钮扣卡头,改变服装到钮扣的高度;操纵面板40,其用于设定信息,指定各钮扣缝纫和颈部缠绕操作的各高度;显示器90用于显示设定的信息;控制装置70,根据设定的信息控制电动机,以便于钮扣卡头在各钮扣缝纫和颈部缠绕操作过程中位于需要的高度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操作者在钮扣缝纫和颈部缠绕操作过程中,能够通过显示器观察到指定的高度信息,由此改善了工作效率。
如果仅仅在缠绕操作过程中希望改变空间,则只能改变缠绕操作中的空间,而不需要改变钮扣缝纫过程中的空间,由此也改善了工作效率。
另外,仅采用一台电动机驱动钮扣卡头,其使得机械结构紧凑。
同时,为执行在上面所述的设置信息,一种方式可以通过操纵面板输入,另一种方式是从存储在储存器、(例如RAM,ROM等)中储存的数据表格读取需要的数据。
规定高度的信息定义为钮扣到服装之间的距离,或者定义为所述转动轴的中心到钮扣之间的距离。但是,采用前者比较好,其容易获得期望的产品,有利于改善工作效率。作为规定高度的另一种方式,可以在上面所说的两种操作过程之一设置服装到钮扣之间的距离,并且,在另一个操作过程中设置从上述距离产生的位移。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这种缝纫机10包括一个电动机;一个设置装置40,其用于在颈部缠绕操作过程中,设置从服装到钮扣之间的距离;一个控制装置70,其适合于根据设置信息控制电动机,从而决定在钮扣缝纫操作过程中的高度,因此,在各个钮扣缝纫和颈部缠绕操作中,使钮扣卡头位于期望的高度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设置操作仅仅是设置从服装到钮扣之间的距离,所以设置操作非常简单。
因此,在钮扣缝纫操作过程中的高度,或者说服装到钮扣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计算在颈部缠绕操作过程中服装到钮扣之间的距离而确定,或者从存储器(RAM,ROM或软盘等)中储存的数据表格读取相应的高度而确定,可选择后者的高度,在数据表格中储存的前者高度对应于后者的高度。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通过计算由设置装置确定在钮扣缝纫操作中的高度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再加第二方面的效果,在钮扣缝纫操作过程中,本发明的缝纫机不需要具有所有的高度数据,由此可以减少缝纫机中数据的容量。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的缝纫机还包括校正装置70,以便在钮扣缝纫过程中校正其高度位置,如图1~3所示。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再加第二方面的效果,通过矫正操作,本发明的缝纫机可以获得期望的产品外形或感觉。例如,如果缝纫之后的产品没有期望的外观,即具有“陷窝”,为了解决产生“陷窝”的问题,以便获得期望的产品外观,可以通过相对于在颈部缠绕操作中的高度增加高度,来矫正钮扣缝纫操作中的高度。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缝纫机中包括电动机,设置装置41与第一方面的缝纫机中的相同,储存装置71、73用于储存相应于多个钮扣的高度信息,控制装置72适合于根据每个钮扣的高度信息控制电动机,所述信息顺序地从储存器中读取。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本发明的缝纫机在各钮扣缝纫和颈部缠绕操作过程中,通过控制高度可以连续缝纫两个或多个钮扣。根据储存在储存器中相应的高度信息,通过电动机控制各钮扣的高度。换句话说,采用本发明缝纫机在一个循环缝纫加工过程中能够自动地连续缝纫钮扣,而不需要在钮扣缝纫和颈部缠绕操作中,为每个钮扣设置高度位置,由此方便了操作过程。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参照附图1~14,本发明的缝纫机包括电动机,选择装置70,以便选择有脚钮扣或者除有脚钮扣以外的钮扣,控制装置70适合于控制电动机,以便在选择了有脚钮扣的时候,缝纫有脚钮扣。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本发明缝纫机能够在缠绕操作中自动容易地缠绕有脚钮扣的颈部。
按照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参照附图1~14,本发明的缝纫机包括电动机,钮扣装载装置50,以便向钮扣卡头提供钮扣;储存装置73,以便储存在钮扣卡头上供给位置的供给位置信息;控制装置70适合于根据供给位置信息控制电动机。
按照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钮扣卡头侧调整供给位置,而不是在钮扣装载装置侧调整供给位置,以便通过钮扣装载装置、以稳定的供给位置向钮扣卡头稳定和容易地供给钮扣。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的总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缝纫机中,夹持在钮扣夹持装置中的钮扣和要被缝纫上钮扣的服装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在缝纫机中夹持钮扣的夹持装置总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在钮扣夹持装置上的钮扣卡头的俯视图。
图5是钮扣卡头的卡头臂顶端的局部剖视图,以及从卡头臂移出的卡头爪手的平面图。
图6是分解的立体图,其表示用于支撑图3中所示钮扣夹持装置中钮扣卡头的支撑机构。
图7是设置在缝纫机中的钮扣装载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设置在缝纫机中的钮扣装载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钮扣装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设置在缝纫机中的显示部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14是分段的流程图,其分别表示按照本发明缝纫机进行缝纫钮扣和缠绕颈部的操作过程。
图15表示采用本发明的缝纫机被缝纫在服装上、并被缠绕的钮扣的一个实施例。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缝纫机中循环缝纫钮扣所需数据的一个实施例。
图17是常规的钮扣颈部缠绕机构的主要部件的立体图。
图18表示采用常规的缝纫机缝纫钮扣的方法,其中(a)表示在钮扣缝纫操作过程中钮扣卡头所处状态的平面图;(b)是图(a)所示状态的侧视图;(c)是表示在缠绕钮扣颈部操作过程中,钮扣卡头所处状态的平面图。
图19表示采用常规的缝纫机缝纫钮扣的状态,其中(a)表示图18(c)所示状态中缝纫线的侧视图;(b)是在图(a)表示状态中,完成施加钮扣颈部缠绕线高度所处状态的侧视图。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照附图1,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10包括缝纫部11,钮扣夹持装置20,供给机构30,操纵面板(输入装置或设定装置)40,钮扣装载装置50,钮扣装载装置的驱动机构60,控制箱70,电磁阀80和显示器90。
缝纫部11具有针、圈结件(looper)、驱动它们的驱动机构,通过针的上下往复移动和圈结件的共同运动,缝纫线穿过钮扣的扣孔,并且,通过颈部缠绕等,将钮扣缝纫在服装上。
参照附图1~3,夹持装置20连接转动轴220,参见图2,所述转动轴220可转动地水平安装在缝纫机机体上,这种结构与常规的钮扣夹持装置相同。转动轴220的转动,使得夹持装置20上被夹持的钮扣在相对于服装的水平或竖直姿态之间转换,以便钮扣被缝纫在服装上。夹持装置20具有钮扣卡头21,以便夹持钮扣BU,并且,由卡头高度调整电动机22使得卡头21上下往复移动。转动轴220与空气压力缸相互连接(未图示),由空气压力缸作为卡头的摆动机构。由空气压力缸的驱动运动导致夹持装置20围绕转动轴220摆动,使得钮扣相对于服装处于水平或者竖直位置状态。在此实施例中,转动轴220、空气压力缸、以及夹持装置20,除夹持装置的结构以外,分别相应于图17中所示常规的缝纫机中的转动轴6、空气压力缸7、以及夹持装置4。
下面参照附图3~6详细描述钮扣夹持装置20。
夹持装置20包括钮扣卡头21,卡头高度调整电动机22,可移出地支撑卡头21的卡头支撑装置23。
卡头21在缝纫位置夹持着钮扣BU。卡头21具有卡头主体211,所述卡头主体211固定在卡头支撑装置23上,卡头臂212和213设置在主体211上,可以相对于主体211前后往复滑动。
卡头臂212和213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并且可滑动地安装在两个槽211b和211a中,所述的两个槽211b和211a成型于主体211的后侧。在此,在运动方向上臂212比臂213长。在各卡头臂的顶端分别固定有卡头爪手217和218,其相互相对设置,以便从钮扣的侧面夹持钮扣。
参照图4,在主体211的下部,围绕着转动轴214可转动地安装着转动板215。转动板215具有沟槽215a和215b,其沿长度方向延伸而位于转动轴214径向方向的两侧,所述沟槽215a和215b分别与销轴213p和212p相配合,所述销轴213p和212p从卡头臂213和212近端伸出。
由于具有这种结构,转动板215防止卡头臂212和213脱离两个槽211b和211a,并且,转动板215的转动使得沟槽215a和215b分别作用在销轴213p和212p上,使得卡头臂213和212分别沿着两个槽211a和211b移动,从而导致爪手218和217相互间隔开或相互闭合。
而且,销轴215c位于沟槽215a和215b的中部下方,而且,销轴211c位于主体211下部的左端延伸部分的顶部。在销轴215c和211c之间通过弹簧(推动元件)216相互连接。弹簧216总是推动转动板215朝着顺时针方向转动。
换句话说,弹簧216总是推动卡头爪手217和218朝着夹紧的方向移动,以便牢牢地夹紧钮扣。在此,转动板215连接卡头运动杠杆241,下面将予以详细描述。
根据要被缝纫的钮扣形状,卡头爪手217和218可取出地分别安装在卡头臂212和213上。
如图5所示,爪手217和218除了具有夹紧主体外,还分别具有安装轴217a和218a,以便可以分别插入卡头臂212和213的夹持安装件2121和2131的安装孔2121a和2131a内。
在安装轴217a和218a的圆周上具有沟槽,所述沟槽分别与凸出物2121b和2131b相配合,所述凸出物2121b和2131b分别安装在安装孔2121a和2131a的内壁上,可进出移动。所述凸出物2121b和2131b从安装孔2121a和2131a的内壁中伸出,以便沿着孔的径向方向在弹簧2121c和2131c的作用下,进出移动。由于具有这种结构,爪手217和218可分别固定在夹持安装件2121和2131上,或者分别从安装件2121和2131上拆除。
卡头爪手217和218分别具有切口(未图示),所述切口位于夹持主体上,其成型的形状与钮扣的边缘相配合,并且,相互相对,以便由切口夹持钮扣、保持钮扣底部表面的高度。
下面说明用于支撑钮扣卡头21上下往复移动的卡头支撑机构23。其中钮扣颈部的高度取决于卡头21上下往复移动的给定高度。
支撑机构23包括卡头高度调整电动机22,用于固定电动机22的机座231,高度运动机座245安装在机座231上,并且,可以上下往复移动。
高度调整电动机22是由驱动信号驱动的脉冲电动机,所述驱动信号通过与电动机连接的电缆101提供。在电动机轴的顶端,通过螺钉22b固定着高度驱动齿轮22a。
通过定位螺钉232a将电动机22固定在电动机调整板232上,所述电动机调整板232上具有使齿轮22a穿过的开口。
机座231具有U形主体,通过螺钉102使电动机22通过调整板232安装在机座231上,因此,齿轮22a从机座的后侧231a水平穿过,进入U形主体的内侧。
颈部高度驱动轴233设置在机座231上,其可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移动。
驱动轴233插入轴承231d中,所述轴承231d分别安装在机座上部231b的轴孔和机座下部231c的轴孔中。而且,驱动轴233的两端由E形环233b保持着,以便防止驱动轴233脱离机座231。通过定位螺钉231e将轴承231d螺纹固定在机座231的上部231b和下部231c上。
驱动轴233具有齿条233a,所述齿条233a与设置在机座231内侧的齿轮22a相互啮合。由于具有这种配合结构,电动机22的转动可以导致驱动轴233上下移动。
此外,导向轴235沿着上下方向设置在机座的上部231b和机座的下部231c之间,并且与驱动轴233平行设置。在此,驱动轴233和导向轴235采用油脂润滑,以便与其相互接触的元件能平滑地滑动。
在机座231上还设有颈部高度原始传感器236,以便随着驱动轴233的移动,探测钮扣颈部的原始高度。
在驱动轴233上,通过定位螺钉245a沿着水平方向固定高度运动机座245,以便驱动轴233和高度运动机座245共同运动。在运动机座245上,固定着卡头主体211。
在运动机座245的一端,固定有滑动元件246,滑动元件246沿着导向轴235滑动。当驱动轴233相对于机座231上下移动时,滑动元件236沿着导向轴235的滑动运动防止驱动轴233和运动机座245自身产生转动。
运动机座245上还设有直线形销轴237,以便使钮扣卡头21沿水平方向延伸定位,并且安装在运动机座245上。在销轴237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着卡头夹紧杆238的轴杆顶端238a。
将销轴237插入卡头主体211的近端表面,卡头夹紧杆238的轴部插入并穿过卡头主体211上的安装元件211d上的孔。卡头夹紧杆238的顶端238a与销轴237之间的螺纹配合,使得钮扣卡头21被固定在运动机座245上。
通过压力缸安装板240,在运动机座245上还设有压力缸239,以便使卡头爪手217和218开启或夹紧。
压力缸239安装在安装板240的下部,在压力缸239中具有可以前后移动的活塞杆239a。在活塞杆239a的顶部设有卡头移动杆241,移动杆241上具有圆形切口241a,所述圆形切口241a与241转动板215上直立的销轴215c相互配合,参见图4。驱动压力缸239导致爪手217和218移动,夹紧或释放钮扣。
在安装板240的上部,安装着需要由原始位置传感器236探测的传感板242。也就是说,根据驱动轴233的运动,探测与运动机座245一同移动的钮扣卡头21的原始高度位置。与此同时,转动轴220插入孔231f中,所述孔231f位于机座231的下部,并且固定于此。
在上面所述的钮扣夹持装置20的操作过程中,电动机22的驱动导致齿轮22a转动,将转动运动传递到驱动轴233,从而将转动运动转换成为驱动轴233的上下移动。然后,引导固定在驱动轴233上的运动机座245上下运动。运动机座245的上下运动引导固定连接在运动机座245上的钮扣卡头21升高或降低。
由于采用了齿条233a和齿轮22a,使得卡头21上下运动的范围大约为30mm,而在常规使用的凸轮机构中运动范围是3mm。这种宽的尺寸范围使得在服装上缝纫钮扣的高度大于常规设备中具有的范围,因此缝纫钮扣的颈部高度可以在30毫米内变化。
供给机构30几乎与常规的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相同,其工作与针和圈结件的运动同步。供给机构30包括供给支架31,弯折深度调整电动机32,R-轴供给电动机33(以便支架31沿着径向方向移动)以及θ-轴供给电动机34(以便支架31沿着圆弧方向移动)R-轴供给电动机33和θ-轴供给电动机34使得供给支架31移动进入相应于缝纫位置的预定位置。
供给支架31夹持着折叠的服装,以便将钮扣缝纫到服装上,在供给支架31中具有舌形板311,参见图2,以便将折叠的服装定位于针的上下移动路径上,并具有服装接收板312以与舌形板311夹持服装。弯折深度调整电动机32改变接收板312的位置,以便由折叠的服装相对于针的上下移动路径的水平位移改变弯折的深度。
操纵面板(设定装置)40,例如,具有十个键的开关,以便根据预定的信息,输入钮扣颈部高度和缠绕线的高度。这些从操纵面板40输入的信息被传送到控制箱70。
下面参照附图7~9描述钮扣装载装置50。
钮扣装载装置50向卡头爪手217和218自动供给要被缝纫的钮扣,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如图7和8所示,装载装置50被定位于缝纫机的侧面,与缝纫位置(针进入的位置)隔开给定的距离。
装载装置50包括固定在缝纫机机体上的机座板61,定位于机座板61上方的转动机座62,其沿水平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在机座板61上。滑动臂63可以相对于转动机座62前后移动,并且,在滑动臂63上装有钮扣夹持部件64。
在机座板61上部具有长段水平表面,在其上方固定有空气压力缸65。
转动机座62可以围绕转动轴66转动,所述转动轴66沿着垂直方向安装在机座板61上,并且通过连接件67连接机座板61上的空气压力缸65。因此,驱动压力缸65,引导转动机座62相对于机座板61转动。
滑动臂63的近端通过阶梯形螺钉63a固定到转动机座62上,所述阶梯形螺钉63a与机座62上的沟槽62a相互接触配合。螺钉63a沿着沟槽62a的滑动运动使得滑动臂63相对于转动机座62滑动。
滑动臂63还连接空气压力缸68的活塞杆68a的顶端,所说压力缸68固定在转动机座62上。压力缸68的驱动运动使得活塞杆68a沿着平行于滑动臂63运动的方向移动,从而沿着如图9中箭头所示方面移动臂63。
钮扣夹持部件64被安装在滑动臂63的顶端,以便沿着水平方向夹紧钮扣。
在上面所述的结构中,压力缸65,转动轴66,连接件67,转动机座62,压力缸68和滑动臂63构成钮扣装载装置驱动机构60。装载装置驱动机构60的驱动使得钮扣装载装置50,即,钮扣夹持部件64前后运动和摆动。
因此,如图8所示,通过机座62的转动和滑动臂63的滑动运动,使得夹持部件64移动进入虚线所示的供给位置SP,由此被夹持的钮扣可以转移进入供给位置SP。换句话说,以这种方式控制钮扣装载装置50,即,下一个要被缝纫的钮扣被供给进入位置SP,在此位置SP卡头爪手217和218可以夹紧钮扣,以便将其缝纫在服装上。
控制箱或控制装置70基本上包括储存装置(ROM)71,储存装置(RAM)73和中央处理器(CPU)72,以便根据程序执行各种操作。所述储存装置(ROM)71预先贮存了程序,以便于控制缝纫机,并且,储存数据,以供在操作程序中使用。在储存装置(RAM)73中贮存从储存装置(ROM)71中读取的数据、从操纵面板40上输入或设定的数据以及根据程序、由中央处理器(CPU)72计算的数据。
例如,储存装置(ROM)71储存程序,以便由中央处理器(CPU)72根据用于扭扣颈部缠绕缝纫的颈部高度的设定和缠绕高度的设定执行对钮扣的缝纫操作,这将在下面予以详细描述。储存装置(RAM)73贮存控制数据,例如缝纫数据,以便于对钮扣的颈部进行线缠绕,如图16中所示,并且储存程序数据,以便执行运算操作。
中央处理器(CPU)72通过未图示的接口连接操纵面板40,以便根据来自操纵面板40的输入数据选择或改变控制数据。中央处理器(CPU)72还连接伺服电动机的驱动电路,以便驱动缝纫部11的主轴伺服电动机。通过对于伺服电动机转动的控制,控制针、圈结件和通过驱动机构作用于针和圈结件的传递元件(spreader)的运动,传递元件包括上轴和下轴。
中央处理器(CPU)72还连接驱动电路,以便驱动R-轴供给电动机(脉冲电动机)33,θ轴供给电动机(脉冲电动机)34,和弯折深度调整电动机32,以便控制R和θ方向的供给运动,以及弯折深度的调整操作。
中央处理器(CPU)72还连接脉冲电动机驱动电路,以便驱动脉冲电动机,从而在钮扣缝纫和颈部缠绕操作中转动针和圈结件。
中央处理器(CPU)72还连接电磁阀80,以便驱动钮扣装载装置驱动机构60,压力缸65、68等等的前后往复运动和钮扣装载装置50的摆动。
中央处理器(CPU)72还通过电磁阀80进一步控制钮扣夹持装置20上的各驱动器,例如空气压力缸,以便使钮扣夹持装置20摆动、卡头21的压力缸239以及高度调整电动机22等等。
下面参照图2,描述根据缠绕完成的高度由中央处理器(CPU)72计算钮扣颈部高度和缠绕高度的运算程序。
在本文中,P表示钮扣孔之间的距离;S表示弯折深度;T表示在钮扣颈部缠绕过程中服装到钮扣之间的距离,在下文中称“完成高度”;T1表示在缝纫钮扣的操作过程中,从转动轴220的中心到钮扣之间的距离,在下文中称“颈部高度”;T2表示在钮扣颈部缠绕过程中,转动轴220的中心到钮扣之间的距离,在下文中称“缠绕高度”;T3表示服装和转动轴22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在下文中称“偏移值”;B表示钮扣的厚度;H表示钮扣孔的直径。
首先,由完成高度T计算颈部高度T1。
如果由RT表示对于完成高度T需要的线圈长度,那么RT=2(P+B+T+S+2S’)(1)其中假定S’基本上等于S。
在钮扣缝纫过程,总的线圈长度为P-H+2B+T1+(P.H/2S)2.(T1.S)2----(2)]]>确定等式(1)等于等式(2)RT=P-H+2B+T1+(P.H/2S)2.(T1.S)2]]>如果设定X=RT-P+H-2B,和Y=P-H/2-S,那么上述等式为X.T1=Y2.(T1.S)2]]>两边平方T1=X2.Y2.S22(S.X)----(3)]]>采用等式(3),可以从给定的完成高度T获得颈部高度T1。通过移动钮扣卡头21进入高度位置T1,可以设置合适的颈部高度T1。
其次,在颈部高度T1和缠绕高度T2之间的位移D可以通过下面的等式来计算D=T1-T2,和T2=T-T3 (4)替代公式(3)中的T1,根据给定的完成高度T可以获得上述位移D。
将钮扣卡头21从颈部高度T1移动一个位移D,在颈部缠绕缝纫过程中,卡头21被设计定位在缠绕高度位置T2,以便于在颈部缠绕缝纫过程中,从服装到钮扣的高度形成完成高度T。如果在此实施例的缝纫机中,钮扣卡头21简单地摆动到缠绕位置,在颈部缠绕缝纫过程,由于存在偏移值T3,从服装到钮扣之间的距离大于颈部高度T1,这将导致颈部将服装拉起。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移动位移D来解决。
下面参照附图11~14说明缝纫机将钮扣缝纫到服装上的操作过程。
在图11中描绘了加工开始步骤S1,起动缝纫机。在步骤S2,中央处理器(CPU)72向所有的驱动器发出信号,以便使其进入初始点,然后程序进入判断步骤S3,在此步骤S3检查各传感器,探测各驱动器的操作状态,以便确认是否各驱动器已经返回其初始点。如果是,程序进入步骤S5,如果不是(非正常),程序进入步骤S6,在此步骤S6在显示器上显示错误,并且进入步骤S7,切断动力源,然后进入步骤S8,在此步骤消除或纠正错误,然后程序返回步骤S1。
在步骤S5,通过操纵面板40输入不同的缝纫数据,并且,进入步骤S9。这些数据是完成高度T,钮扣孔的直径H,钮扣孔之间的距离P,钮扣的厚度B,弯折深度S,选择钮扣种类,例如平钮扣,或有脚钮扣等等,钮扣的转移高度Tp,缝纫速度等等。在步骤S9检查是否选择了有脚钮扣。如果选择了有脚钮扣,程序进入下一步骤S10,如果不是,程序进入步骤S11。
(在不是有脚钮扣的其他钮扣的情况下)在步骤S11,中央处理器(CPU)72根据输入数据和控制程序,采用前面所述的等式(3)计算颈部高度T1,采用等式(4)计算缠绕高度T2,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12。
在步骤S12,根据在步骤S5输入的钮扣转移高度Tp,由高度调整电动机22驱动钮扣卡头21上下移动,并且,由卡头爪手217和218夹紧由钮扣夹持部件64供给的钮扣,然后,程序进入判断步骤S13。
在步骤S13检查计算的数值是否要校正。如果要校正,程序进入步骤S14,如果不是,程序进入步骤S15。在步骤S13中,通常在试验缝纫加工之后,决定数值是否要校正。
在步骤S14将校正值增加到计算获得的数值T1和T2。从服装的弹性或类似的因素获得校正值,从而达到完成高度T,而且,通常的校正梯度为0.1mm。在校正之后,程序进入步骤S15。在步骤S15,操作者将服装设置在预定的位置,特别是,将要被缝纫经过折叠的服装设置在舌形板311和服装接收板312之间,如图2所示,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16。
在步骤S16,闭锁舌形板311。然后,程序进入下一步骤S17,起动服装设置开关(未图示)。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18,在此步骤S18驱动加压设备(未图示)。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高度调整电动机22使得钮扣卡头21移动到颈部高度T1。然后,进入步骤S20,使得钮扣卡头21移动进入开始缝纫位置,接着程序进入判断步骤S21。
在步骤S21检查设置开关是否开启。如果打开,程序进入步骤S22,取下服装,返回步骤S15,以便重新设置服装。在另一种情况,否,程序进入步骤S23,打开缝纫开始开关,并且,在步骤S24中,针、圈结件等被驱动,进行缝纫钮扣的操作,完成钮扣缝纫后,在步骤S25切断缠绕颈部线的端部。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26。
在步骤S26中,通过转动轴220围绕其轴线转动,使得被夹持在夹持装置20中的钮扣摆动90°。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27。
在步骤S27计算出位移量D,钮扣卡头21根据计算出的位移量移动到缠绕高度T2位置,然后在步骤S28由缝纫部11完成颈部缠绕缝纫。在颈部缠绕缝纫完成之后缠绕线的端部在步骤S29中被切断,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30。
在步骤S30,释放缝纫了钮扣的服装,然后在步骤S31,供给机构30移动到钮扣接收位置,于是,随着供给机构30移动到钮扣接收位置,钮扣卡头21移动到钮扣供给位置SP;该钮扣接收位置与钮扣供给位置在同一水平位置。
接着,在步骤S32,钮扣卡头21移动到卡头转移高度Tp,然后在步骤S33,卡头爪手217和218从钮扣装载装置上接收钮扣,然后加工循环返回步骤S13,重复以上步骤,直到钮扣缝纫完毕。
(在有脚钮扣的情况下)如果在步骤S9选择有脚钮扣,加工程序进入步骤S10,计算出缠绕高度T2,接着程序进入步骤S35,由中央处理器(CPU)72用加法运算有脚钮扣的转换数值ω,其数值为T2=(T2+ω)。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36。在此步骤S36,卡头21调整到转移高度Tp,以便接受钮扣。然后,程序进入判断步骤S37,在此步骤S37,检查计算的数值是否需要校正。如果需要,程序进入步骤S38。而如果不需要,程序进入步骤S39。在步骤S38将校正值加到计算的数值T2和Tp。根据服装的弹性或类似的因素获得校正值,以便获得完成高度T,而且,通常采用的调整跨度是0.1mm。在校正之后,程序进入步骤S39。操作者将服装设置在预定的位置,特别是,将折叠的要被缝纫的服装设置在舌形板311和服装接收板312之间。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40,在此闭锁舌形板311。
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41,开启服装设置开关(未图示)。接着,程序进入步骤S42,驱动加压设备(未图示)。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43。在此步骤S43,钮扣卡头21移动到缠绕高度位置T2。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45,在此步骤S45被夹持在夹持装置20上的钮扣通过转动轴220的转动围绕其轴线转动90°。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46,钮扣卡头21移动进入开始缝纫位置。然后,在判断步骤S47检查设置开关是否打开。
如果设置开关开启,程序进入步骤S48,释放服装。然后,加工循环返回步骤S39,以便重新设置服装。在另一种情况,设置开关未开启,程序进入步骤S49,起动缝纫开始开关(未图示)。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50。在步骤S50,完成对钮扣的缝纫加工。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51,在缝纫部11处完成颈部缠绕缝纫加工。然后,在步骤S52,将完成颈部缠绕缝纫加工的缠绕线的端部切断。接着,程序进入步骤S53,释放缝纫钮扣的服装。然后,进入步骤S54,供给机构30移动到钮扣接收位置。于是,供给机构移动进入钮扣接收位置,以便将钮扣卡头21水平移动到钮扣供给位置SP。
接着,在步骤S55,钮扣卡头21移动到卡头转移高度Tp,然后在步骤S56,卡头爪手217和218从钮扣装载装置上接收钮扣,然后加工程序返回步骤S37,重复以上步骤,直到钮扣缝纫完毕。
(钮扣装载装置的操作过程)下面将描述钮扣装载装置的操作过程,钮扣装载装置的操作过程在上面所述的钮扣缝纫和颈部缠绕的过程中执行。
在步骤S13/S14或者S37/S38之后,加工程序进入步骤S57,同时进行步骤S15或S39。
在步骤S57,驱动钮扣装载装置50进入等待位置,在此位置,操作者可以将钮扣设置在装载装置50上,使钮扣处于备用状态,然后在钮扣预设步骤S58,在钮扣夹持部件64上夹紧钮扣,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33或者S56,或者进入支线步骤S59。
在步骤S59,收回活塞杆68a,钮扣夹持部件64从钮扣接收位置移动返回。然后,在步骤S60,压力缸65被驱动,使得钮扣夹持部件64围绕转动轴66中心朝着缝纫机侧转动。在步骤S61,驱动压力缸68,使钮扣夹持部件64向前移动传递钮扣。然后,钮扣装载装置50从缝纫工作区域退回。然后,程序进入步骤S13或S37。
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中,采用操纵面板40作为数据设定装置。但是,作为另一种措施,可以采用储存在存储器如ROM或RAM中的数据表。例如,完成高度T、20mm、15mm和10mm可以按照参数大(L)、中(M)、小(S)分别存储在存储器中。当通过操纵面板40选择上述参数L、M、S之一时,可以从存储器读取或者设定相应的完成高度T数值。
在此实施例中,给定的完成高度T是期望的长度,但是,例如,颈部高度T1和缠绕高度T2可以直接输入。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所示,操纵面板40具有显示器90,以便显示输入的颈部高度T1和缠绕高度T2,操纵键41可以改变它们的数值。由于具有这种设置结构,按照上下箭头指示,通过操纵相应的键41,可以设置各高度数值,在显示器中,显示元件之间的点是十进位点,其单位是毫米。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服装到钮扣之间的距离,输入各颈部高度T1和缠绕高度T2,只要在钮扣缝纫和颈部缠绕缝纫加工过程中,根据输入的数据,将钮扣卡头的高度设置到希望的高度数值。
由于具有这种结构,操作者可以从显示器90上识别颈部高度T1和缠绕高度T2,由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循环缝纫加工)在本实施例的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中包括计算机控制的缝纫机,因此,对于设置完成高度具有很高的适应性能。如果缝纫机中具有图16中所示的缝纫数据,这些数据存储在存储器RAM73中,那么,缝纫机能够根据循环缝纫加工指令,连续阅读存储数据,完成循环缝纫加工操作。
参照附图16,在项目表格中,沿着竖直方向的项目表示了用于循环缝纫加工操作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沿着水平方向的项目表示缝纫位置。为了便于解释,给出了四个缝纫加工的位置。
第一个钮扣缝纫施加于服装的前面上部位置。第二的钮扣缝纫施加于服装的前面下部位置。由于服装的厚度不同,仅仅在弯折深度这个项目第二钮扣缝纫与第一钮扣缝纫不同。第三个钮扣缝纫施加于前面的装饰钮扣(有脚钮扣)。装饰钮扣不与服装上的钮扣孔配合,因此,不需要有较高的缠绕高度。而且,由于装饰物位置的服装的厚度,其弯折深度的数值也不同于第一和第二钮扣缝纫位置的弯折深度。对于第三的钮扣缝纫,驱动高度调整电动机22,调整缠绕高度。
第四的钮扣缝纫被施加于服装内口袋。钮扣的尺寸比第一和第三钮扣的尺寸小,其缝纫加工模式是2-孔钮扣,其弯折深度等参数也不相同。最好在设备中设有多个钮扣装载装置,并且,根据缝纫模式选择装载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省略了钮扣装载装置。因此,可以由人工装载钮扣。
所以,由于按照本发明的缝纫机,在缝纫加工过程中,能够改变缠绕高度,在缝纫加工第三个钮扣位置,不需要操作者的干预就可以容易地进行循环缝纫加工。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单一的缝纫机,能够用于多种变化的循环缝纫加工,其中包括多种类型的钮扣,例如前钮扣、装饰钮扣或者有脚钮扣、袖扣、内侧口袋扣,以及肩扣。因此,对于一件服装,在一个缝纫加工循环中即可完成缝纫加工。而且,不论钮扣有何种外形尺寸,都能够进行循环缝纫加工。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缝纫加工的效率。
作为另一种情况,钮扣本身可以转动,在缝纫加工钮扣之后,扭转钮扣颈部线,形成细长的线柱形状。然后,缠绕线柱。这种加工方式将导致经过颈部线缠绕缝纫加工的钮扣趋于一致性,并且,提高了颈部刚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10),其具有能够围绕水平设置的转动轴(220)转动的钮扣夹持装置(20),以便由钮扣夹持装置(20)上的钮扣卡头(21)夹持钮扣(BU),所述被夹持的钮扣(BU)能够在水平和竖直位置状态之间变化,将钮扣设置在水平位置状态,由缝纫机将钮扣缝纫到服装上,然后,在钮扣设定在竖直位置状态时,在钮扣和服装之间缠绕缝纫线,这种缝纫机包括驱动钮扣卡头的电动机(22),以便改变从服装到钮扣的高度;设置装置(40),以便设置指定各钮扣缝纫的高度和颈部缠绕操作的高度的信息;显示装置(90),以便显示设置的信息;控制装置(70),以便根据设定的信息控制电动机,以便在各钮扣的缝纫加工和颈部缠绕操作过程中,将钮扣卡头定位于设定的高度位置。
2.一种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其具有能够围绕水平设置的转动轴转动的钮扣夹持装置,以便由钮扣夹持装置上的钮扣卡头夹持钮扣,所述被夹持的钮扣能够在水平和竖直位置状态之间变化,将钮扣设置在水平位置状态,由缝纫机将钮扣缝纫到服装上,然后,在钮扣设定在竖直位置状态时,在钮扣和服装之间缠绕缝纫线,这种缝纫机包括驱动钮扣卡头的电动机(22),以便改变从服装到钮扣的高度;设置装置(40),其根据在颈部缠绕加工过程中,从服装到钮扣的预先设定高度(T)设定在钮扣缝纫操作过程中的高度;用于控制电动机的控制装置(70),以便在各钮扣的缝纫加工和颈部缠绕操作过程中,将钮扣卡头定位于设定的高度位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是通过计算、根据预先设定获得在钮扣缝纫操作过程中的高度。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校正装置(70)以便在钮扣缝纫操作过程中校正高度位置。
5.一种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其具有能够围绕水平设置的转动轴转动的钮扣夹持装置,以便由钮扣夹持装置上的钮扣卡头夹持钮扣,所述被夹持的钮扣能够在水平和竖直位置状态之间变化,将钮扣设置在水平位置状态,由缝纫机将钮扣缝纫到服装上,然后在将钮扣设定在竖直位置状态时,在钮扣和服装之间缠绕缝纫线,这种缝纫机包括驱动钮扣卡头的电动机(22),以便改变从服装到钮扣的高度;设置装置(40),以便设定专用于各钮扣缝纫的高度和颈部缠绕操作的高度的信息;储存装置(71,73),以便储存相应于多种钮扣的高度信息;控制装置(72),根据连续从储存装置中阅读的各钮扣的高度信息控制电动机。
6.一种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其具有能够围绕水平设置的转动轴转动的钮扣夹持装置,以便由钮扣夹持装置上的钮扣卡头夹持钮扣,所述被夹持的钮扣能够在水平和竖直位置状态之间变化,将钮扣设置在水平位置状态,由缝纫机将钮扣缝纫到服装上,然后在将钮扣设定在竖直位置状态时,在钮扣和服装之间缠绕缝纫线,这种缝纫机包括驱动钮扣卡头的电动机(22),以便改变从服装到钮扣的高度;选择装置(70),以便选择有脚钮扣或者除有脚钮扣以外的其他钮扣;用于控制电动机的控制装置(70),以便在选择有脚钮扣的情况下缝纫有脚钮扣。
7.一种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其具有能够围绕水平设置的转动轴转动的钮扣夹持装置,以便由钮扣夹持装置上的钮扣卡头夹持钮扣,所述被夹持的钮扣能够在水平和竖直位置状态之间变化,将钮扣设置在水平位置状态,由缝纫机将钮扣缝纫到服装上,然后在将钮扣设定在竖直位置状态时,在钮扣和服装之间缠绕缝纫线,这种缝纫机包括驱动钮扣卡头的电动机(22),以便改变从服装到钮扣的高度;钮扣装载装置(50),向钮扣卡头提供钮扣;储存装置(73),用于储存在钮扣卡头上的供给位置的信息;控制装置(70),根据供给位置信息控制电动机。
全文摘要
一种钮扣颈部缠绕缝纫机,这种缝纫机在钮扣缝纫和颈部缠绕操作过程中,能够设置高度位置。由钮扣夹持装置(20)上的钮扣卡头(21)夹紧的钮扣(BU)可以在水平和竖直位置之间转换。在钮扣缝纫操作过程中,缝纫机(10)将设置在水平位置的钮扣缝纫到服装上,然后,在颈部缠绕操作过程中,将钮扣设置在竖直位置,在钮扣和服装之间缠绕缝纫线。所述缝纫机包括卡头高度调整电动机(22),以便驱动钮扣卡头来改变服装到钮扣的高度;操纵面板(40)用于设定信息;显示器(90)用于显示设定的信息;控制装置根据设定的信息控制电动机,以便将钮扣卡头在各钮扣缝纫和颈部缠绕操作过程中设定于需要的高度。
文档编号D05B19/00GK1344828SQ01133029
公开日2002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18日
发明者小野安志, 冈村昌彦 申请人:重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