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内桶滚筒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794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内桶滚筒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尤其涉及滚筒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滚筒洗衣机只有一个内筒,洗涤时滚筒只向一个方向旋转,没有手搓洗的洗涤效果,相比之下,洗净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相似于手搓洗洗涤效果的滚筒洗衣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内桶滚筒洗衣机,它主要由外壳、底座、外桶、电机、皮带轮、转轴I、内桶I和电子控制器构成,外桶和电机固定在底座上,电机以橡胶带连接皮带轮,带动皮带轮旋转,皮带轮通过转轴I与内桶I相连并带动内桶I运转,在转轴I外套有转轴II,转轴II通过橡胶带与电机相连,由电机带动旋转,转轴II与转轴I之间套衬有一对轴承I,转轴外套衬有一对轴承II,轴承II固定在底座上,转轴II与内桶II相连,内桶I为半截深,内桶II下半截套在内桶I外,上半截有一向内的台阶,使内桶I和内桶II上半截的直径相同,共同构成一个圆柱内腔侧面,形成一个滚筒整体,转轴II的一端与皮带轮连接,另一端与内桶II连接,转轴II分成二段,二段断开处的断面上各连有一个卡轮,二个卡轮能互相啮合,卡轮通过弹簧和拨叉控制其啮合或脱离,拨叉连接电磁牵引器,拨叉由电磁牵引器带动,洗衣机的运作程序由电子控制器操作。
上述的滚筒洗衣机,内桶I与内桶II台阶的交接处间隙垫有摩擦片,以防止洗衣时衣物卡入内桶I与内桶II的间缝内。
上述的滚筒洗衣机,转轴I和转轴II可以分别连接二个皮带轮,二个皮带轮分别通过橡胶带连接二个电机。当一对卡轮啮合时,转轴I和转轴II由同一电机带动,转轴I和转轴II同速同向转动,此为一般洗涤和脱水的运作方式,当需要强化洗涤时,一对卡轮脱离,此时,转轴I和转轴II可以分别由二个电机通过二个皮带轮带动,反向旋转;或者转轴I和转轴II由同一个电机和皮带轮带动,转轴I与皮带轮相连,转轴II通过离合器和齿轮组与转轴I相连,作与转轴I相反方向旋转。此时,内桶I和内桶II作相反方向旋转,滚筒内衣物被扭动,作类似手搓的运动,达到手搓洗的洗涤效果,提高洗净率。


图1为实施例1的本实用新型的双内桶滚筒洗衣机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本实用新型的双内桶滚筒洗衣机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的本实用新型的双内桶滚筒洗衣机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双内桶滚筒洗衣机,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底座1、外桶2、电机、皮带轮3、转轴I4、内桶I5和电子控制器构成,外桶2和电机固定在底座1上,电机以胶带连接皮带轮3,带动皮带轮3旋转,皮带轮3通过转轴I4与内桶I5相连并带动内桶I5运转,在转轴I4外套有转轴II6,转轴II6可以由皮带轮3带动旋转,也可以由皮带轮3-1带动旋转,转轴II6与转轴I4之间套衬有一对轴承I7,转轴II6外套衬有一对轴承II8,轴承II8固定在底座上,转轴II6与内桶II9相连,内桶I5为半截深,内桶II9下半截套在内桶I5外,上半截有一向内的台阶,使内桶I5和内桶II9上半截的直径相同,共同构成一个圆柱内腔侧面,形成一个滚筒整体,内桶I5与内桶II9台阶的交接处间隙垫有摩擦片,以防止洗衣时衣物卡入内桶I5与内桶II9的间缝内。转轴II6分成二段,一段与皮带轮3连接,另一段连有皮带轮3-1,并与内桶II9连接,皮带轮3-1由另一电机带动。转轴II9二段断开处的断面上各连有一个卡轮,二个卡轮能互相啮合,卡轮通过扭簧14和拨叉10控制其啮合或脱离,拨叉由电磁牵引器11带动,洗衣机的运作程序由电子控制器操作。
本实施例的双内桶滚筒洗衣机,当正常洗涤或脱水运作程序,电磁牵引器11牵动拨叉10,使扭簧14弹起,转轴II6二段连成一体,二个卡轮啮合,此时内桶I5和内桶II9都由电机和皮带轮3带动,内桶I5和内桶II9同一方向旋转。当需要强化洗涤时,电子控制器操纵电磁牵引器11,牵动拨叉10,使扭簧14压缩,使转轴II6的二段分开,二个卡轮脱离,此时电机带动皮带轮3使转轴I4旋转,同时带动内桶I5旋转,另一电机带动皮带轮3-1使转轴II6作反向旋转,同时带动内桶II9反向旋转,滚筒内衣物被扭动,作类似手搓的运动,达到手搓洗的洗涤效果,洗净率提高。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双内桶滚筒洗衣机,其结构类似于实施例1的洗衣机,如图2所示,两者主要差别在于转轴II6二段之间利用绞簧14将它们拉紧,二个卡轮啮合,当电磁牵引器11牵动拨叉10,使绞簧14拉伸,转轴II6的二段分开,二个卡轮脱离,如此,转轴I4和转轴II6分别由两个电机和皮带轮3及皮带轮3-1带动作反向旋转,达到搓洗的效果。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双内桶滚筒洗衣机其基本结构类似于实施例1的洗衣机,如图3所示,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只有一个电机和皮带轮3,但有一个离合器13和齿轮组,齿轮组由一个与转轴I4同轴的齿轮15、三个行星齿轮16和一个内齿轮17组成,三个行星齿轮16的轴固定在离合器13上,转轴II6分成三段,第一段与皮带轮3相接,第一段与第二段的断面各有一个卡轮,第二段的另一端与离合器13相连,离合器13上有三个行星齿轮16的轴,按有三个行星齿轮16,行星齿轮16由大小轮组成,三个行星齿轮16的小轮与转轴I4的齿轮15啮合,三个行星齿轮16的大轮与一个包围在三个行星齿轮外的内齿轮17啮合,齿轮15与行星齿轮小轮的齿数比等于内轮17与行星齿轮大轮的齿数比,内齿轮17与转轴II6的第三段相连,转轴II6的第三段与内桶II9相接,当拨叉10拨动转轴II6的第一段,使其第一、第二段脱离,同时离合器13外的刹车片18将离合器13抱紧,此时转轴I4旋转,带动内桶I5和齿轮15旋转,齿轮15带动三个行星齿轮16旋转,三个行星齿轮16又带动内齿轮17旋转,内齿轮17与转轴II6的第三段连在一起,因此转轴II6的第三段和内桶II9作与转轴I4和内桶I5反方向旋转,达到搓洗效果。当拨叉10使转轴II6的第一、第二段啮合在一起,同时离合器13外的刹车片18松开,此时离合器13与转轴I4、转轴II6一起同方向旋转,此为正常洗涤及脱水时的运作。
权利要求1.一种双内桶滚筒洗衣机,它主要由底座(1)、外桶(2)、电机、皮带轮(3)、转轴I(4)、内桶I(5)和电子控制器构成,外桶(2)和电机固定在底座(1)上,电机以橡胶带连接皮带轮(3),皮带轮(3)通过转轴I(4)与内桶I(5)相连,其特征是在转轴I(4)外套有转轴II(6),转轴II(6)通过胶带与电机相连,转轴II(6)与转轴I(4)之间套衬有一对轴承I(7),转轴II外套衬有一对轴承II(8),轴承II(8)固定在底座(1)上,转轴II(6)与内桶II(9)相连,内桶I(5)为半截深,内桶II(9)下半截套在内桶I(5)外,上半截有一向内的台阶,使内桶I(5)和内桶II(9)上半截的直径相同,共同构成一个圆柱侧面,形成一个滚筒整体,转轴II(6)的一端与皮带轮3连接,另一端与内桶II(9)连接,转轴II(6)分成二段,二段断开处的断面上各连有一个卡轮,二个卡轮能互相啮合,卡轮通过弹簧(14)和拨叉(10)控制其啮合或脱离,拨叉(10)连接电磁牵引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是内桶I(5)与内桶II(9)台阶的交接处间隙垫有摩擦片(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是转轴I(4)和转轴II(6)分别连接二个皮带轮皮带轮(3和3-1),二个皮带轮分别通过橡胶带连接二个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是皮带轮(3)与转轴I(4)相连,转轴I(4)通过离合器(13)和齿轮组与转轴II(6)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双内桶滚筒洗衣机,它是在原有的洗衣机结构基础上,在原转轴I外套有转轴II,转轴II由电机带动旋转,转轴II与转轴I之间套衬有一对轴承I,转轴外套衬有一对轴承II,转轴II与内桶II相连,内桶I为半截深,内桶II下半截套在内桶I外,上半截有一向内的台阶,使内桶I和内桶II上半截的直径相同,形成一个滚筒整体,转轴II的一端与皮带轮连接,另一端与内桶II连接,转轴II分成二段,二段断开处的断面上各有一个卡轮,二个卡轮能互相啮合,卡轮通过弹簧和拨叉控制其啮合或脱离,拨叉由电磁牵引器带动,洗衣机的运作程序由电子控制器操作。采用本实用新型强化洗涤时内桶I与内桶II相反方向旋转,达到类似手搓洗的洗涤效果。
文档编号D06F37/00GK2520339SQ01273070
公开日2002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7日
发明者蔺喜堂, 李祎 申请人:伊莱克斯电器(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