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圆纬机使用压纱器进行大针床间距织物编织的方法

文档序号:1698394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圆纬机使用压纱器进行大针床间距织物编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圆纬针织机上的双面组织针织物或双层单面组织针织物或双片整体连接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尤其是当两个针床之间的间距在3-7毫米范围时的编织方法。
间隔织物特指由织造机器(包括机织、针织等)直接制织而成的具有长宽厚的三维织物,间隔织物通常具有的三层结构,即两个表面层和中间的间隔层使织物具有了如下特征在外形上它的独特之处是具有较大的厚度,但这种厚度既不是指仅由于使用较粗的纱线简单织造而成的厚度,也不是指在织物下机后相互或与其他材料并合而形成的厚度,而是一种由各类纺织机器直接构组而成的有夹层的复合织物的厚度。
在结构特征上,通常是由与布基本成垂直的中间纱线将布的两侧面以一定的间隔连接而成,并且中间纱线也以线圈形式与两个表面层相连。
现有的标准意义上的针织间隔织物是由经编机进行编织的,如专利US5385036所示,纬编编织的间隔织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间隔织物,因为中间纱线只以集圈形式与两个表面层相连,如专利US5735145所示,结构简单,织物性能与标准意义上的间隔织物相比是不同的。
本发明是在织针背后装有压纱器。压纱器通过压住最后一次编织成的横跨两针床织针的旧线圈起着保证针盘和针筒织针的退圈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双面圆纬针织机上编织间隔织物,并且机械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
1.一种圆纬针织机编织方法,机器上配置两个针床,能够编织双面组织织物或双层单面组织织物或双片整体连接织物,其特征是两个针床之间的间距在3-10毫米范围内,并且在每个完全组织循环中至少存在一路,其相应于退圈阶段的整个时段于两个针床口隙之间安装有下压纱线的压纱器,压纱器位于两个针床织针背后压住上一次编织而成的跨接两个针床的纱线,以保证织针在该编织路的退圈作用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编织方法,其特征是使用了在两个针床的织针出针退圈之前进入两个针床之间的间距中,在织针出针退圈中位于织针背后,在织针退圈后即可结束作用的细长物体的压纱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方法,其中所述压纱器在材质上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编织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压纱器在纬编机上编织大间距的间隔织物。
全文摘要
一种能够在圆纬针织机上编织两个针床之间的间距在3-7毫米范围时的双面组织针织物或双层单面组织针织物或双片整体连接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有一压纱器安装在相应于退圈阶段的整个时段于两个针床口隙之间,位于下针床织针和上针床织针的背后,使织针上的旧线圈不随退圈的织针上升或外浮,以保证退圈可靠,使得大间距的间隔织物在纬编机上的编织成为现实。
文档编号D04B9/42GK1431351SQ0213174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7日
发明者周罗庆, 许培圣, 钱正林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