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缝用2针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48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角缝用2针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角缝用2针缝纫机,特别是关于在坯布的里面进行装饰的形成双线锁针迹时用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角缝用2针缝纫机,在日专利特开昭63-186688号公报中所展示的技术已为公知。这种缝纫机具有左右2根针、和剑杆(ル一パ)。该2根针,分别插通针线、贯穿针板。剑杆沿着针板的针贯穿点从右方进退。在这种缝纫机中,构成为剑杆捕捉形成于针后部的线环。缝制操作者,在由左右针与剑杆进行的缝制一旦停止时,旋转坯布,由坯布旋转后的再缝制,在该坯布上进行角缝。另外,这种缝纫机,可形成在坯布表背面进行装饰的针迹。在该缝纫机中,如不使用面饰线,即可形成双线锁针迹。
但是,如以现有的角缝用2针缝纫机一边形成双线锁针迹、一边进行角缝,如

图19所示,在坯布W的上面,第一针迹S1与第二针迹S2的重叠部分,即搭接线PT变得十分显眼,作为缝制品的美观度受到破坏。

发明内容
从而,本发明的课题,其目的即在于提供在坯布上面不产生搭接线的角缝用2针缝纫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角缝用2针缝纫机,具有分别插通针线并贯穿针板的左右针、和沿针板的针贯穿点从右方进退的剑杆;由剑杆捕捉形成于针的后部的线环,在由所述针与剑杆所进行的缝制一旦停止时使坯布旋转,由坯布旋转后的再缝制在该坯布上进行角缝;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还具有对形成于所述针的后部的线环吹风、使该线环从剑杆的轨道脱离的吹风机,和可进退地向着剑杆配置并使剑杆捕捉的线环滑到剑杆的基部侧的钩子;在使坯布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从坯布旋转前的数针到坯布旋转后的数针使吹风机工作,以此使形成于右针后部的线环从剑杆的轨道脱离;在使坯布向反时针方向旋转时,于坯布旋转的数针前使钩子前进,使剑杆捕捉的左针的线环滑到剑杆的基部侧,同时以右针捕捉该左针线环;其后,至坯布旋转后的数针使吹风机工作,使形成于左针后部的线环从剑杆的轨道脱离。
而且最好是,将吹风机配置成可向左右滑动,根据坯布旋转的方向来改变吹风机的吹附位置。
如依本发明,在使坯布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由从坯布旋转前数针到坯布旋转后数针使吹风机工作,可使形成于右针后部的线环从剑杆的轨道脱离。由此,在从坯布旋转前的数针到坯布旋转后的数针间,可以在左针侧在坯布上形成双线锁针迹。另外,在要使坯布向反时针方向旋转时,在坯布旋转的数针前使钩子前进,使剑杆所捕捉的左针的线环向剑杆的基部侧滑动,同时,以右针捕捉左针线环。而后,至坯布旋转后的数针,使吹风机工作,使形成于左针后部的线环从剑杆的轨道脱离。由此,在从坯布旋转的数针至坯布旋转后的数针之间,在右针侧、在坯布上形成双线锁针迹。
另外,如依本发明,可向左右滑动地配置了吹风机,故可根据坯布的旋转方向来变更吹风机的吹附位置。
图2是表示前述缝纫机的针板形状的立体说明图。
图3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第一过程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第二过程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第三过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第四过程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第五过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前述第五过程的平面状态的概略平面图。
图9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第六过程的概略平面图。
图10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第七过程的概略平面图。
图11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另一第一过程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另一第二过程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另一第三过程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另一第四过程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另一第五过程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前述另一第五过程的平面状态的概略平面图。
图17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另一第六过程的概略平面图。
图18是表示由前述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另一第七过程的概略平面图。
图19是表示由现有缝纫机所进行的角缝工序的加工状态的概略平面图。
剑杆3通过剑杆座10安装于剑杆轴11,剑杆轴11与缝纫机主轴(图中未示出)的转动相连动从右方进退。剑杆轴11的进退方向沿针板5的针贯穿点5a、5a,剑杆3于针板5下方向左右进退。剑杆3,如图1所示,从右方进出时,针6、7的尖端部成从针贯穿点5a、5a上升的状态。在各针6、7的尖端部设有用于插通针线12、13的线孔6a、7a,在剑杆3的前端部设有用于插通剑杆线14的孔眼3a。
在图1上的进给齿2的左侧、即在气缸头1的前端侧,具有使剑杆3捕捉的线环滑动的钩子15。该钩子15,可左右滑动地支承于气缸头1上形成的沟部1a。钩子15的基端侧有突起部15a,该突起部15a配合于在直角杠杆16的一端上形成的二股部16a。直角杠杆16由带台阶的螺钉17可转动地固定于气缸头1上。
在气缸头1的前端配置着气缸18。在气缸18的活塞杆18a上安装着作动片19。该作动片19通过带台阶螺钉20连结于直角杠杆16的长孔16b。作动片19相对活塞杆18a的安装位置可由螺帽21调节。气缸18通过管22连接于高压空气源(图中未示出)。由高压空气源来的空气力,使活塞杆18a前端的作动片19沿箭头A的方向进退,直角杠杆16即以带台阶螺钉17为中心转动,钩子15沿箭头B的方向滑动。
在气缸头1的后方配置着吹风机23。该吹风机23的前端部通过沟孔16进入气缸头1的内部。吹风机23的吹出口,上升时,对着针后部形成的线环、向着剑杆3侧吹风。另外,该吹风机23安装于托架24上,而托架24固定于叶片型气缸的活塞杆(图中未示出)上。叶片型气缸的活塞杆进退时,吹风机23即沿箭头C的方向左右运动。由此,可改变吹风机的吹附位置。而且,为防止供向气缸头1内的润滑油的漏泄,沟孔1b还具有带缝挡油环构件(图中未示出)。
其次,上述缝纫机的动作可参照图3~图17加以说明。在该缝纫机中,由压板(图中未示出)压于针板5的坯布W由进给齿2沿箭头F方向进给,如图3所示,由分别通过针6、7的线孔6a、7a与剑杆3的孔眼3a的针线12、13与剑杆线14形成以编号406表示的针迹(第一针迹)S1。
当使坯布W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如图4所示,从坯布旋转前的数针将吹风机23的吹附位置变到右针7一侧,使吹风机23工作。吹风机23一工作,上升时形成于右针7的后部的线环成从剑杆3的轨道脱离的状态。从而,如在该状态剑杆3从右方进出,如图5所示,剑杆3捕捉不到形成于右针后部的线环,而仅能捕捉到左针后部形成的线环。而后,经过上死点下降的左针6进入到由向左方后退的剑杆3、从剑杆3的孔眼3a到达坯布W的剑杆线14、和剑杆3所捕捉的左针的线环12L所形成的三角中。其后,在前述三角中的剑杆线14a,如图6所示,由左针6捕捉。这时,右针7只是简单地贯穿坯布W。
如在这种状态驱动缝纫机,如图7所示,即在坯布W上由插通左针6的线孔6a的针线12和插通剑杆3的孔眼3a的剑杆线14形成以编号401表示的针迹Sa。而后,在针6、7处于上死点状态、停止缝纫机的驱动之后(参照图8),以针迹的基端部SS为与中心使坯布W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规定角度(参照图9)。这一旋转之后,由压板(图中未示出)将坯布W压于针板2,再开始缝纫机的缝制。这时,在数针间使吹风机23继续工作,使编号401的针迹Sa连于针迹的基端部SS形成于坯布W上。其后,使吹风机23停止吹风,如图10所示,接着形成当初的编号为406的针迹(第二针迹)S2。由此,对于针迹的角部表面,仅在外侧残留缝制线(编号为401的针迹Sa、Sa),不产生搭接线。
另外,在使坯布W向反时针旋转时,于坯布旋转前数针、剑杆3进出时,使钩子15动作。由此,如图11所示,由剑杆3捕捉的各线环12L、13L滑动到剑杆3的基端侧。然后,剑杆3向左方后退时,经过上死点下降的左针6,进入到由剑杆3、从剑杆3的孔眼3a到坯布W的剑杆线14、和剑杆3所捕捉的左针的线环12L形成的三角中。这时,右针7捕捉由剑杆3捕捉的左针的线环12L,同时,进入由剑杆3、从剑杆3的孔眼3a至坯布W的剑杆线14、和由剑杆3捕捉的右针的线环13L所形成的三角中。右针7所捕捉的左针的线环12L,在各针6、7下降时,从后退的剑杆3脱出,从剑杆3脱出的左针的线环12LL,如图12所示,在由右针7捕捉的状态举起到坯布W侧。
其后,使吹风机23的吹附位置变到左针6侧,使吹风机23工作。吹风机23一工作,上升时在左针6后部形成的线环即成从剑杆3的轨道脱离的状态。从而,在该状态如剑杆3从右方进出,如图13所示,形成于右针后部的线环即由剑杆3捕捉,而形成于左针后部的线环不为剑杆3捕捉。经过上死点下降的针6、7,如图14所示,则进入由后退到左方的剑杆3、从剑杆3的孔眼3a到坯布W的剑杆线14、和剑杆3捕捉的右针的线环13L所形成的三角中。如在该状态驱动缝纫机,如图15所示,插通右针7的线孔7a的针线13和插通剑杆3的孔眼3a的剑杆线14即在坯布W上形成以编号401表示的针迹Sa。
而后,在针6、7处于上死点状态,停止对缝纫机的驱动之后(参照图16),以针迹的基端部SS为中心,使坯布W向反时针方向只旋转规定的角度(参照图17)。在坯布W旋转后,以压板(图中未示出)将坯布压在针板2上,再开始缝纫机的缝制。这时,在数针间继续吹风机23的工作,在坯布W上与针迹的基端部SS相连形成编号401表示的针迹Sa。其后,停止吹风机23的送风,如图18所示,接着形成当初的以编号406表示的针迹(第二针迹)。由此,对于针迹的角部表面,仅在外侧留下缝制线(编号表示为401的针迹Sa、Sa),不产生搭接线。
在本实施例中,钩子15使各线环12L、13L滑到剑杆3的基部侧,但也不仅限于这样,也可以以下降的右针7捕捉左针的线环12L、仅使左针的线环12L滑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坯布旋转角度为90°,但也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以任意的角度进行。再者,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叶片型气缸进行吹风机吹附位置的变更,也不仅限于此,也可以由脚踏踏板、或膝触开关或手动操作来进行。
如上所述,如依本发明,由于在坯布上形成的针迹的角部表面上不会产生搭接线,使得缝制品变得美观。特另是,由于在使坯布向反时针方向旋转时,使得坯布旋转的数针前由剑杆捕捉的左针的线环滑到剑杆的基部侧,同时,以右针捕捉左针线环,不会从坯布上形成的针迹之角部产生脱线。另外,由于可相应于坯布的旋转方向来变更吹风机的吹附位置,故可减少缝纫机内配置的零件个数。
权利要求
1.一种角缝用2针缝纫机,所述缝纫机具有分别插通针线并贯穿针板的左右针、和沿针板的针贯穿点从右方进退的剑杆;由剑杆捕捉形成于针的后部的线环,在由所述针与剑杆所进行的缝制一旦停止时使坯布旋转,由坯布旋转后的再缝制在该坯布上进行角缝;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还具有对形成于所述针的后部的线环吹风、使该线环从剑杆的轨道脱离的吹风机,和可进退地向着剑杆配置并使剑杆捕捉的线环滑到剑杆的基部侧的钩子;在使坯布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从坯布旋转前的数针到坯布旋转后的数针使吹风机工作,以此使形成于右针后部的线环从剑杆的轨道脱离;在使坯布向反时针方向旋转时,于坯布旋转的数针前使钩子前进,使剑杆捕捉的左针的线环滑到剑杆的基部侧,同时以右针捕捉该左针线环;其后,至坯布旋转后的数针使吹风机工作,使形成于左针后部的线环从剑杆的轨道脱离。
2.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角缝用2针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可左右滑动地配置吹风机,并相应于坯布的旋转方向变更吹风机的吹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在坯布上面不产生搭接线的角缝用2针缝纫机。在由左右针与剑杆进行的缝制一旦停止时,使坯布旋转;以坯布旋转后的再缝制在该坯布上进行角缝,在这样的角缝用2针缝纫机中,具有对前述针后部的线环吹风使该线环从剑杆的轨道上脱离的吹风机、和使剑杆捕捉的线环滑动到剑杆基部侧的钩子;在使坯布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从坯布旋转前的数针到坯布旋转后的数针使右针后部的线环从剑杆的轨道脱离;在使坯布向反时针方向旋转时,在坯布旋转的数针前使钩子前进,使剑杆捕捉的左针线环滑到剑杆基部侧,同时由右针捕捉该左针线环,其后,至坯布旋转后的数针,使左针后部的线环从剑杆的轨道脱离。
文档编号D05B1/10GK1458313SQ0313074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4日
发明者当铭文郎 申请人: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