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机台型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482阅读:8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筒机台型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具备从本体机台部延伸的细长圆筒机台部的机台部、和将从驱动轴驱动旋梭的驱动力传递给与该驱动轴垂直的旋梭轴的齿轮装置的缝纫机。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缝纫机并具备切线装置的缝纫机上,用于连接未图示的切线驱动部与抓住并切断缝线的未图示的可动切刀的连杆体216,其中间部经过两齿轮箱220,222的下方被配置在机台部202内。上述连杆体216,其一端部216a与切线驱动部连接、另一端216b通过切刀叉杆218与可动切刀连接。
但是,在具有从本体机台部的前端延伸的细长状的圆筒机台部的圆筒机台型缝纫机上,将筒状的缝制物配置在覆盖该圆筒机台部的周围并进行缝制。因此,圆筒机台部越细,就越能缝制小件的圆筒状缝制物。
通常,为了使从机台漏出的润滑油等不污染缝制物而不能拆卸齿轮箱。为此,在圆筒机台内,当上述的旋梭轴206与下轴208(及旋梭驱动轴205)垂直配置并配置了齿轮装置210及切线装置时,要在圆筒机台部内配置这些齿轮箱220并且要将上述连杆体216配置在经过齿轮箱220的下方,就必须将圆筒机台向上下方向加长并占用空间。因此,圆筒机台部不能变细,也就越不能缝制小件的筒状缝制物。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配置了下轴与旋梭垂直的旋梭机构及切线装置的圆筒机台型缝纫机上,构成更细的圆筒机台部的结构。
另外,能以廉价的制造成本得到上述结构。
并且,把切线装置的连接部、以原封不动地使用以往的结构得到上述结构。
该结构,是以以往的连杆体的配置制约机台薄形化为着眼点而改变该配置并使其薄形化。
本发明之2,是根据本发明之1所述的圆筒机台型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为在上述旋梭28与上述齿轮装置24之间形成空间S1或S2而分出上述齿轮箱,并使上述连杆体50的中间部通过该分出的部分。
本发明之3,是根据本发明之1所述的圆筒机台型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体,为通过上述空间而在上述齿轮箱内形成弯曲。


图1是本实施例缝纫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缝纫机的基本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例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以往实例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
图7是以往实例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中S1、S2-旋梭与齿轮装置之间的空间,2-机台部,6-本体机台部,8-圆筒机台部,22-驱动轴,24-齿轮装置,26-旋梭轴,28-旋梭,42-齿轮箱,50-连杆体,50a、50b-两端,102-切线驱动部,120-可动切刀。
首先,参照图1及图2说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概略构成。该缝纫机1,是使针杆3通过未图示的摆针机构、能沿与被缝制物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的锯齿线迹缝纫机,具有机台部2、从机台部2直立的机头部4。机台部2是由本体机台部6、与本体机台部6相比呈细长状的圆筒机台部8构成。储存润滑油的油盘10被配置与本体机台部6的下方,旋梭盖12被配置在圆筒机台部8的下方。该旋梭盖12,可以相对于机台部2开闭。
由未图示的驱动源旋转驱动的上轴14的转动,通过同步皮带16被传递给下轴18。下轴18的转动,通过齿轮装置20改变了转数以后被传递给旋梭驱动轴(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轴。)22。旋梭驱动轴22的转动,通过齿轮装置24传递给旋梭轴26。下轴18与旋梭驱动轴22平行设置,但旋梭驱动轴22与旋梭轴26被配置在垂直方向上。因此,齿轮装置20由直齿轮构成,齿轮装置24由伞齿轮构成。在旋梭轴26的前端装有旋梭28。
在上述各机构零件中,齿轮装置24、旋梭轴26、旋梭28被配置在圆筒机台部8内,下轴18、齿轮装置20、旋梭驱动轴22等被配置在本体机台部6内。并且可动切刀120(图5)也被配置于圆筒机台部8内。圆筒机台部8,将用于容纳上述齿轮装置24、旋梭轴26、旋梭28及可动切刀等的机构零件以外的空间部分分出,能缝制圆筒状的被缝制物。
如图3及4所示,在旋梭28中,形成有向内部的供油通路32,并连接着向该供油通路32供油的未图示的供油管。在供油管中输送从油盘10通过未图示的油泵输送的润滑油。从供油管供给到供油通路32的润滑油,进行旋梭轴衬30与旋梭轴26的滑动面及旋梭28的滑动部的润滑。在旋梭28中容纳着装有线轴36的线轴盒38。齿轮装置20、24分别被装在齿轮箱40、42内,在各齿轮箱40、42的下部用螺钉将下盖44、46固定在机台部2的下部。本实施例的齿轮箱42,以在旋梭28与上述齿轮装置24之间形成空间S1的方式分出旋梭轴衬30的轴前方向中间部,比以往的宽度窄。
在旋梭28附近配置着可动切刀120(图5),用该可动切刀抓住并切断缝线。该可动切刀120被连接在切刀叉杆48上。切线驱动部102(图5)被配置在本体机台部6中,用于驱动可动切刀120的连杆体50,其一端50a与切线驱动部102连接、另一端50b与切刀叉杆48连接。
连杆体50,其两端50a、50b之间的中间部,通过将下轴18的转动向旋梭驱动轴22传递的齿轮装置20的下方。通过旋梭28与齿轮装置24之间的空间S1内。因此,连杆体50如图3所示,在从位于本体机台部6内的部分到位于圆筒机台部8内的部分的临界部分50A附近,沿水平方向形成向旋梭28侧弯曲的水平弯曲部50A1。并且连杆体50,以将前端50b连接在切刀叉杆48上并以远离旋梭28的方式弯曲。这是为了固定切线位置位相对于旋梭的配置位置,并为了使连杆体50的前端50b和切刀叉杆48的连接点位于与以往相同位置。即,在避开上述齿轮箱42的部分弯曲连杆体50。
由于是这样地通过旋梭28与齿轮装置24之间的空间S1内的结构,所以在圆筒机台部8内的连杆体50,能配置在以往的上方。因此,可以减薄圆筒机台部8的厚度,从而能缩短圆筒机台部周围的长度。
另外,将该分出的部分构成能通过连杆体50的中间部的结构。以此,可以将圆筒机台部8内的连杆体50可靠地往上方配置。为了表示本实施例的连杆体50能配置于上方,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以往的连杆体216的位置。从该图可以表明,如果以往的连杆体216的配置原封不动,则不能将旋梭盖12的底部12a配置在图示位置的下方,成为圆筒机台部8薄形化的障碍。
下面,参照图5说明切线驱动部102的构成,并且详细说明连杆体50的形状。本实施例的切线驱动部102,具有固定于下轴上的凸轮体104、未图示的能以支点106a为中心转动地被支撑于缝纫机机架上的切刀驱动臂106、固定于该切刀驱动臂106上的滚柱臂承受座108、通过销子110可沿上下方向转动地安装于该滚柱臂承受座108上的滚柱臂112。
在滚柱臂112的前端设有滚柱114。在切刀驱动臂106上形成有长孔106b,且当滚柱臂112向上方转动时滚柱114就穿过该长孔106b内与凸轮体104的凸轮槽104a配合。切刀驱动臂106被切刀复位弹簧116施加向其转动的初始位置的拉力,滚柱臂112被滚柱复位弹簧118施加向转动运动的初始位置的拉力。
连杆体50的一端50a,被连接在上述切刀驱动臂106的前端。另外,在连接于连杆体50的另一端50b上的切刀叉杆48上,连接着可动切刀120。如上所述,连杆体50的位于本体机台部6内的部分、与位于圆筒机台部8内的部分的临界部分50A,在水平弯曲部50A1向水平方向弯曲,并还在上方弯曲部50A2向上方弯曲。这样水平且向上方弯曲,可通过旋梭28与齿轮装置24之间的空间S1内的上部,这样可使圆筒机台部8的厚度更薄。并且,在图示的缝纫机上,连杆体50,位于本体机台部6的部分也在上方弯曲部51向上方弯曲。
当未图示的切线电磁铁被接通时,由未图示的连杆使滚柱臂112克服滚柱复位弹簧118的拉力而转动,且其前端向上方移动。因此,滚柱114与凸轮体104的凸轮槽104a配合。如此,滚柱臂112和切刀驱动臂106就处于可随着凸轮槽104a的形状绕支点106a转动的状态。当凸轮体104随下轴18的转动而转动时,可动切刀120就向箭头方向移动并抓住缝线,与固定切刀122的协同动作切断该缝线。
以上,根据图示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作为连杆体50的中间部通过的旋梭28与齿轮装置24之间的空间,例中所示的是下方侧的空间S1,但也可以是通过上方侧的空间S2内的结构。
另外,在图示的例中是将连杆体50配置为通过旋梭28的最下方部分的上方,但只要能通过旋梭28与齿轮装置24之间的空间S1、S2,就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只要在该空间S1、S2内,也可以通过旋梭28最下部的下方。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由于将连杆体的中间部配置为通过旋梭与齿轮装置之间的空间,所以可使圆筒机台部的上下方向宽度变窄,并更能完善圆筒机台部,可以缝制更细的筒状缝制物。
另外,由于是为在旋梭与齿轮装置之间形成空间而分出齿轮箱,并使连杆体的中间部通过该被分出的部分的结构,这样,可以将连杆体配置在上方,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由于为了通过上述空间而将连杆体弯曲成形,即使不移动与切线装置的连接部,也可以使圆筒机台部变细。
权利要求
1.一种圆筒机台型缝纫机,具有从本体机台部延伸的细长状的圆筒机台部、被配置于圆筒机台部内并将旋梭安装在其前端的旋梭轴、被配置于本体机台部内、与驱动源连接并与所述旋梭轴垂直的驱动轴、在圆筒机台部内、被配置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旋梭轴之间并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旋梭轴的齿轮装置、被配置为覆盖所述齿轮装置周围的齿轮箱、及被配置于本体机台部内的切线驱动部、两端连接在所述切线驱动部和被配置于圆筒机台部内的可动切刀上的连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被配置为与设在旋梭轴前端的旋梭之间形成空间,并被配置为所述连杆体的中间部能通过所述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机台型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为了在所述旋梭与所述齿轮装置之间形成空间而被分出,并使所述连杆体的中间部通过被分出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机台型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体,为通过所述空间而在所述齿轮箱内形成弯曲。
全文摘要
一种圆筒机台型缝纫机,具有由本体机台部(6)和圆筒机台部(8)构成的机台部(2)、切线驱动部(102)、旋梭轴(26)、与旋梭轴垂直且驱动该旋梭轴的驱动轴(22)、将驱动轴的驱动力传递给旋梭轴的齿轮装置(24)、安装于旋梭轴(26)前端的旋梭(28)、抓住并切断缝线的可动切刀(120)、将两端(50a)、(50b)连接于切线驱动部及可动切刀的连杆体(50);至少将旋梭轴、齿轮装置、旋梭及可动切刀设在圆筒机台部(8)内,将连杆体(50)的中间部配置为通过旋梭(28)与齿轮装置(24)之间的空间(S1)、(S2)。是对下轴与旋梭轴垂直型的圆筒机台型缝纫机,为缩短圆筒机台部的周长的新结构。
文档编号D05B57/00GK1456731SQ03130698
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0日
发明者今井力 申请人:重机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