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梳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485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梳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锭纺纱机(spindle-free spinner)的分离装置的分梳辊,其由一对带有至少一个圆周凹槽的套圈和一个放置于所述套圈之间并且装备有所述分离包覆层的圆柱体构成。
背景技术
无锭纺纱机使用一个用于从纱条分离纤维的分梳辊,当基本圆柱体容纳着带齿丝网或针的分离包覆层时,其前部由套圈所限定以密封梳理中空部。在所述套圈的圆柱表面和分梳辊中空部以及所述分离单元的前部和主体之间具有必要的操作间隙。在操作过程中,从供应源剥离出来的纤维灰尘和杂质被沉积在所述中空部中,同时由于泄漏和流动通过所述纺纱单元的处理空气的各种紊流,这些不希望的元素被带到接头处。不时地,所述不希望的元素被释放,其产生了绒毛或杂质,并且如果其返回到纱线中,会产生疵点。有时候其聚集会引起操作间隙完全被填充,并且分梳辊的运转减速,从而会发生类似季节性变化(seasoning)。
为了减小分梳辊前部的阻塞,使用了各种技术方案。向分梳辊中空部增加了各种抽吸孔或套圈,并且为其装备了被调节到所述套圈的外前部的圆周交叉凹槽或者螺旋凹槽。
但是,这些抽吸孔也会时不时地被阻塞,并且该抽吸孔被制造成即使所述交叉或者螺旋凹槽也不是一个良好的方案,如果纤维材料穿透所述套圈和纺纱体中空部之间的孔,由于与主体壁和套圈的摩擦产生了绒毛,很难使这些绒毛从接头出去,即使其被释放,其在被纺入后恶化了纱线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在减小上述缺陷的同时解决分梳辊前部密封的问题。
上述问题可以从最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并且所述前部的密封可以在无锭纺纱机的分离装置的分梳辊处得到改进;所述分梳辊由一对套圈和一个圆柱体构成,所述一对套圈带有至少一个圆周凹槽,所述圆柱体被放置在所述套圈之间,并且装备有所述分离包覆层。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纺纱辊的旋转轴线,在套圈圆柱表面上的凹槽以斜线的方式布置;相对于所述纺纱辊的旋转方向,其从所述旋转方向向所述套圈的外前部偏斜。
考虑到良好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使旋转轴线的斜线的最小角度和所述凹槽的斜度在10-45°的范围内。
已经检测到,从效率角度考虑,建议所述凹槽的宽度至少是2mm,深度至少是0.5mm。
为了在更高数量的凹槽的情况下设置均匀的效果,重要的是所述凹槽均匀地沿着所述套圈的圆周分布,同时建议为了实现套圈圆柱表面凹槽的正确功能,该套圈圆柱表面的宽度至少为圆柱体宽度的15%。
由于生产率的原因,希望所述凹槽的底部在拐角处倒圆,其最小直径为0.3mm。
附图简要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其中

图1是所述分梳辊的正视图;图2是俯视图;图3表示凹槽的细节图。
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无锭纺纱机的分梳辊1包括两个套圈2、3,其间放置着装备有分离包覆层5的圆柱体4;所述分离包覆层5由一个盘绕成螺旋形并固定在一个螺旋形凹槽7中的带齿板6构成。显然,即便以另一种标准方式,例如固定针等也能形成分离包覆层。所述套圈2、3和圆柱体4包含着轴孔8,后者设计用于在一根轴上放置分梳辊1,所述轴没有示出。总是有至少一个凹槽10在所述套圈2、3的圆柱表面9上,并且所述凹槽布置成在朝向旋转轴线O的斜线上,并且相对于在无锭纺纱机上的分梳辊1的旋转方向S,其从所述旋转方向S向着外前部11倾斜。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每个套圈2、3使用了两个凹槽10,并且所述凹槽是对称的,彼此相对偏转180°。但是也可以使用三个彼此相差120°等的凹槽10等。这样选择凹槽10的型面,使其宽度M至少为2mm,并且其最小深度U为0.5mm。旋转轴线O的斜线的角度α和凹槽10的斜度K必须也是至少为10°,并且为了容易生产其应当不超过45°。同时所述凹槽10的宽度M应当不超过3mm,而凹槽10的深度U不应当使其底部13到达所述圆柱体4的圆周的下方,因为这样凹槽10将被堵塞,然后会有在从凹槽10释放杂质之后,所述杂质会穿透图中没有示出的转子,并且以此类推会影响纱线形成,甚至到与现在的分梳辊伴随的情况。并且建议所述套圈2、3的圆柱表面9的最小宽度N达到带有分离包覆层5的圆柱体4的宽度的至少15%。由于生产率的原因,建议为了更好地去除附着物,底部13倒圆成在拐角14处至少为0.3mm。
在旋转过程中纺纱辊1上的凹槽10的功能使空气从套圈2、3的外前部11到达圆柱体4到达分离包覆层5进行循环。这使得分别到达套圈2、3的圆柱表面9并一直到套圈2、3的外前部11的表面的纤维被矫正的空气流抽吸到凹槽10,并且被带回分离包覆层5。
工业应用性所述分梳辊设计用于无锭纺纱机,作为对现有分梳辊的补充。
权利要求
1.无锭纺纱机的分离装置的分梳辊,其由一对套圈和一个圆柱体构成,所述一对套圈带有至少一个圆周凹槽,所述圆柱体被放置在所述套圈之间,并且装备有分离包覆层,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分梳辊(1)的旋转轴线(O),在套圈(2、3)的圆柱表面(9)上的凹槽(10)以斜线的方式布置,相对于所述分梳辊(1)的旋转方向(S),其从所述旋转方向(S)向所述套圈(2、3)的外前部(11)偏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梳辊,其特征在于,旋转轴线(O)的所述斜线的角度(α)和所述凹槽(10)的斜度(K)在10-45°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梳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的宽度(M)至少是2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分梳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的最小宽度(M)是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分梳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在套圈(2、3)上均匀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分梳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2、3)的圆柱表面(9)的最小宽度(N)至少为圆柱体(4)宽度的1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分梳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的底部(13)在拐角处倒圆,其倒圆的最小直径为0.3mm。
全文摘要
无锭纺纱机的分离装置的分梳辊,由一对套圈(2、3)构成,一个圆柱体(4)被放置在所述套圈之间,在所述套圈上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相对于旋转轴线(O)倾斜,同时相对于旋转方向(S)向所述外前部(11)倾斜。
文档编号D01H4/00GK1506504SQ0313075
公开日2004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1日
发明者弗朗齐歇克·布里歇克, 弗朗齐歇克 布里歇克 申请人:绍尔捷克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