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437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
背景技术
一般的织物基于原材料本身特性的原因,其在未经特别处理之前是可以吸水和透气的,而为了具有特殊的用途,可以将其加工处理为具有拨水性质,以防止水透过织物;但是,这样一来也使得织物无法透气,致使其用于制造衣物时,会使穿戴者感到不舒适。
莲花效应主要是指莲叶表面具有超疏水(superhydrophobicity)以及自洁(Self-cleaning)的特性。由于莲叶具有疏水、不吸水的表面,落在叶面上的雨水会因表面张力作用形成水珠,换言之,水与叶面的接触角(contact angle)会大于140度,只要叶面稍微倾斜,水珠就会滚离叶面。因此,即使经过一场倾盆大雨,莲叶的表面总是能保持干燥;此外,滚动的水珠会顺便把一些灰尘污泥的颗粒一起带走,达到自我洁净的效果,这就是莲花总是一尘不染的原因。
在电子显微镜下,莲叶的表面具有大小约5~15微米细微突起的表皮细胞(epiderlmal cell),表皮细胞上又覆盖着一层直径约1纳米的蜡质结晶(waxcrystal),蜡质结晶本身的化学结构具有疏水性,所以当水与这类物体表面接触时,会因表面张力而形成水珠,再借助叶表的细微结构,使水与叶面的接触面积更小而接触角变大,因此加强了疏水性,同时也降低污染颗粒对叶面的附着力。
事实上,表面细微的纳米结构在自洁功能上起着关键的作用,以莲叶为例,水珠与叶面接触的面积大约只占总面的2~3%,若将叶面倾斜,则滚动的水珠会吸附起叶面上的污泥颗粒,达到清洁的效果;相形之下,在同样具有疏水性的光滑表面,水珠只会以滑动的方式移动,并不会夹带灰尘离开,因此不具有自洁的能力。
在自然界中,植物总是暴露在各种污染源当中,例如灰尘、污泥,还有一些有机的细菌、真菌等。
莲叶上复杂的纳米与微米级结构除了具有自洁的功能外,还可以防止受到细菌、病源体的感染,只要经过一场大雨的洗礼,就能恢复焕然一新。
因此,在织物的表面形成类似莲花的表面,以获得自洁、疏水、防尘及抗菌等效果,但是,织物的底面仍保持原有的吸水与透气性质,使得织物制成衣物穿戴时能保持舒适感,是本实用新型创作的主要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织物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是一种表面具有拨水性能,底面具有吸水性能的织物,其是将原本具备吸水性质的织物改变为表面具有拨水功能,底面具有吸水及透气效果的织物,且具有自洁、疏水、防尘及抗菌等效果,该织物可以应用于制造防水衣物,穿戴时仍有较好的透气性能和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本体;隔离层,其结合在织物本体的表面,该隔离层由纳米金属水溶液涂布在织物本体表面经烘干而成;拨水层,其结合在隔离层上。
前述的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中纳米金属水溶液,包含有1%的二氧化钛与10%的水溶性糊精。
前述的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中纳米金属水溶液,包含有1%的二氧化硅与10%的水溶性糊精。
前述的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中纳米金属水溶液,包含有1%的二氧化锌与10%的水溶性糊精。
前述的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中拨水剂溶液,包含1%的纳米金属材料、1%的硬脂酸盐、1.2%的硅胶拨水剂与甲苯。
本实用新型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织物本体,织物本体表面结合设有一层拨水层,该拨水层由纳米金属与纳树脂混合溶液喷涂在织物本体表面后烘干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具有拨水性能、底面具有吸水性能的织物,是先将纳米金属水溶液涂布在织物表面后,烘干织物,然后将织物浸泡在奈米拨水剂溶液中以吸收拨水剂后,烘干织物,再在织物底面喷涂溶剂以去除拨水剂,在织物未干之前,通过磨轮摩擦该织物底面,以去除织物底面的纳米金属,将织物烘干并退浆后,对织物进行水洗,最后将织物烘干,即得到具有表面具有拨水性质,而底面具有吸水性质的织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具有拨水性能、底面具有吸水性能的织物,也可先将纳米金属与纳米树脂混合成溶液,再将该混合溶液喷涂在织物表面后进行烘干,经过这样的三次喷涂和烘干后,同样能够构成表面可拨水,底面可吸水的织物。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织物本体涂布隔离层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织物本体涂布隔离层及拨水层的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织物本体底面去除拨水层保留隔离层的示意图。
图1D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织物本体底面去除隔离层后的成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表面具有拨水性质、底面具有吸水性质的织物,是在织物表面依序结合设有一层隔离层与一拨水层,而织物的底面则保留织物原来的性质,使织物的表面具有拨水性质,而底面具有吸水及透气的性质。本实用新型为了制备所述表面可拨水而底面可吸水的织物,可以采用两种实施方式完成。
其中,第一种实施方式制备的织物结构如
图1A、
图1B、
图1C、
图1D所示,其包括织物本体1;隔离层2,其结合在织物本体1的表面,该隔离层由纳米金属水溶液涂布在织物本体表面经烘干而成;拨水层3,其结合在隔离层2上。
首先,在织物表面涂布纳米金属水溶液,烘干该织物;然后将该织物浸泡在纳米拨水剂溶液中以吸收拨水剂,再烘干织物;再在织物的底面喷涂溶剂去除拨水剂后,且在该织物未干之前,通过磨轮摩擦该织物底面,去除织物底面的纳米金属,烘干该织物并退浆;对该织物进行水洗后,烘干该织物,即构成表面可拨水而底面可吸水的织物。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使用的纳米金属水溶液,是采用20纳米等级的1%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硅(SiO2)或二氧化锌(ZnO2),与10%的水溶性糊精或聚乙脂,在水中混合而组成的水溶液,除了水以外,也可以采用去离子水、水腊或其它能溶解在乙醇中的溶液取代;当该水溶液被涂布在织物1表面并烘干后,该水溶液中所含的纳米金属会嵌入织物的纤维而填满凹孔,进而构成一层隔离层2(如
图1A所示)。所述拨水剂溶液则是以1%的纳米金属材料(例如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锌,1%的硬脂酸盐,1.2%的硅胶拨水剂与甲苯混合而成;甲苯可以异丙酮取代;所述已形成隔离层的织物是直接浸泡在该拨水剂溶液中以使隔离层2的表面再附着一层拨水剂,将其烘干后形成拨水层3(如
图1B所示);然后再将可以溶解拨水剂的溶剂喷涂在织物1底面的拨水层3,以将该底面的拨水层3去除(如
图1C所示);在该织物未干之前,通过磨轮摩擦该织物的底面,以去除织物底面的隔离层2(即纳米金属层,如
图1D所示);然后将织物烘干并退浆,再水洗,最后再烘干,即构成表面拨水、底面吸水并透气的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制备的织物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织物本体1,织物本体1表面结合设有一层拨水层4,该拨水层由纳米金属与纳树脂混合溶液喷涂在织物本体表面后烘干而成。
将纳米金属与纳米树脂混合成溶液,再将该溶液4喷涂在织物的表面后,进行烘干,这样经过三次喷涂与烘乾后即可使溶液内所含有的纳米金属嵌入织物表面纤维的凹洞内形成拨水表面,而织物底面则仍保持可吸水的性质。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是利用高分子树脂与纳米金属氧化物混合成混合物后,在常温环境下将该混合物喷涂在织物表面,借助高分子树脂硬化时做为介面而将纳米金属氧化勿结合在织物表面,使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紧密嵌入织物纤维的凹孔中,并填满织物表面的凹洞,以具有莲花效应的自洁与疏水等效果。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将含有纳米等级的金属溶液涂布在织物整体,构成为隔离层后,再在该隔离层表面结合设有一层拨水剂,然后通过研磨方式将该织物底面的拨水剂与隔离层去除而露出织物,即构成表面具有拨水性质,而底面具有吸水性质的织物。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是,将纳米金属与纳米树脂混合成溶液,然后连续数次地将该溶液喷涂在织物表面进行烘干,使该溶液直接渗入织物的纤维,构成阻隔表面与底面的隔离层,同时具有拨水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本体;隔离层,其结合在织物本体的表面;拨水层,其结合在隔离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水溶液,包含有1%的二氧化钛与10%的水溶性糊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水溶液,包含有1%的二氧化硅与10%的水溶性糊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水溶液,包含有1%的二氧化锌与10%的水溶性糊精。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剂溶液,包含1%的纳米金属材料、1%的硬脂酸盐、1.2%的硅胶拨水剂与甲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织物本体,织物本体表面结合设有一层拨水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面拨水和底面吸水的织物,其包括织物本体;隔离层,其结合在织物本体的表面,该隔离层由纳米金属水溶液涂布在织物本体表面经烘干而成;拨水层,其结合在隔离层上,是一种表面具有拨水性能,底面具有吸水性能的织物,其是将原本具备吸水性质的织物改变为表面具有拨水功能,底面具有吸水及透气效果的织物,且具有自洁、疏水、防尘及抗菌等效果,该织物可以应用于制造防水衣物,穿戴时仍有较好的透气性性能和舒适感。
文档编号D06M11/83GK2709487SQ200320112420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8日
发明者王明正 申请人:王明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