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92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熨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熨斗一般包括由埋设的加热器进行加热的略呈三角形的底板、覆盖住底板的上表面侧的底板盖、和设置在底板盖上的提手结构。提手结构的上部设有内部中空的棒状抓手部。
另外,底板被设置成延伸到底板盖的外侧,通过扩大底板的表面积,使得熨烫起来更方便(具体可参见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178998号)。
但是,在现有的上述电熨斗中,底板盖上固定着提手结构,提手结构的上部又设有内部中空的棒状抓手部。由于这一构造上的原因,电熨斗的小型化是有一定的极限的。
另外,在不使用时,电熨斗大多要放入抽屉及橱柜等中,使用时则需要特地从抽屉及橱柜等中取出,用户使用起来很麻烦。虽然在不使用时也可以采取放在房间的一角的办法,但是现有的电熨斗的外观与房间的内部整体装饰又很不协调,因此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构造上的限制,提供一种既能实现电熨斗机体小型化、使用方便、而且即使放置在房间的角落也能与房间的内部整体装饰保持协调、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的电熨斗。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一种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熨斗包括由加热器进行加热的圆形底板;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的底板盖;设置在所述底板盖上方的中间盖;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盖和中间盖的半球状顶盖,所述底板设置成比所述顶盖的外周缘靠内侧。这样,就可以防止用户的手接触到底板。
另外,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二种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熨斗包括由加热器进行加热的圆形底板;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的上方的底板盖;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盖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形状为半球状。这样,不必象现有的电熨斗那样握住棒状抓手部就能进行熨烫,而且不必收放到橱柜中直接放在房间里的话也能与房间的内饰相协调,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使用更方便的电熨斗。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另一种电熨斗包括由加热器加以加热的圆形底板;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上方的底板盖;和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盖的顶盖,在所述顶盖的内部设置发光装置,使所述顶盖具有透光性,从而增加上照明功能。这样,本实用新型的电熨斗不但具有熨烫功能,而且还具有照明功能。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实用新型包括由加热器进行加热的圆形底板;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的底板盖;设置在所述底板盖上方的中间盖;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盖和中间盖的半球状顶盖,所述底板设置成比所述顶盖的外周缘靠内侧。这样,可以防止用户的手指头直接接触底板。
另外,技术方案2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底板设置成比所述底板盖的外周缘靠内侧。这样,用户的手指头即使伸到了顶盖的下方,也不会直接接触底板。
另外,技术方案3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在底板盖外周壁的内侧设置有环状的内周壁,所述内周壁延伸到比所述外周壁还处于下方的位置上。这样,可以防止尘埃等异物混入电熨斗的内部。
另外,技术方案4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比底板外周缘稍靠内侧的位置上设有环状底板周壁,同时,设置在底板盖外周壁的内侧的环状内周壁延伸到比所述底板周壁的上端还靠下方的位置上。这样,可以防止尘埃等异物混入电熨斗的内部。
另外,技术方案5中所述的实用新型包括由加热器进行加热的圆形底板;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的上方的底板盖;和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盖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形状为半球状。这样,不用握住提手就能进行熨烫,而且不必收放到橱柜中直接放在房间里的话也能与房间的内饰相协调,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使用更方便的电熨斗。
另外,技术方案6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通过在底板盖的上方设置中间盖,并由顶盖覆盖住所述底板盖和所述中间盖,从底板到所述顶盖之间设有3层空气层。通过设置中间盖,可以缓和底板传导到用户的手掌上的热。
另外,技术方案7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所述顶盖上设有一对握持构件。这样,用户不但容易拿起电熨斗,而且顶盖的表面积扩大了,散热效率将提高。另外,与用户的手掌的接触面积也减小了,可以减轻实际感觉到的热度。
另外,技术方案8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所述顶盖的整个一周上设有环状握持构件。这样,用户不但容易拿起电熨斗,而且可以不必注意方向,不管从那个方向抓住电熨斗都可以进行熨烫,操作性能将得到提高。
另外,技术方案9中所述的实用新型包括由加热器加以加热的圆形底板;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上方的底板盖;和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盖的顶盖,在所述顶盖的内部设置发光装置,使所述顶盖具有透光性,从而增加上照明功能。这样,可以使电熨斗不管具有熨烫功能,而且还具有照明功能。
另外,技术方案10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顶盖设为半球状。这样,在内部进行发光的发光装置能够向周围发出均等的亮度,而且看起来也很美观。
技术方案11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底板盖的上方设置有中间盖,由顶盖将所述底板盖和中间盖覆盖住。通过设置中间盖,顶盖为透明时内部的部件将一览无余、有损美观的情况就可以防止,从而提供一种外观美的电熨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示的电熨斗的横截面图,图2为该电熨斗的加热器部分的横截面图,图3为表示该电熨斗的底板以及底板盖的边沿结构的横截面图,图4为顶盖上设有凹进部的电熨斗横截面图,图5为顶盖上设有凹环状的电熨斗横截面图。
附图中,1为电熨斗,2为底板,3为顶盖,4为加热器部分,5为底板盖,6为中间盖,7为加热器的侧面云母板,8为电热丝卷绕云母板,9为加热器压板,10为温度调节装置,11为温度熔丝,12为电灯,13为插座,14为带磁力的插头,15为外周壁,16为内周壁,17为底板周壁,18为握持构件,19为切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电熨斗1,其特征在于设有圆形底板2和半球状顶盖3,其中,传统的提手结构和顶盖被设置成了一体,从而实现电熨斗的小型化。
也就是说,其构成为在圆形底板2上依次同轴重叠地设有略呈圆形的加热器部分4、略呈圆形的底板盖5、半球状中间盖6和半球状顶盖3。另外,顶盖3和中间盖6使用的是耐热塑料。
加热器部分4如图2中所示,包括加热器侧面云母板7、云母板上卷绕电热丝构成的电热丝卷绕云母板8、和加热器压板9。它们重迭设置在底板2上,设置顺序为加热器侧面云母板7、电热丝卷绕云母板8、加热器侧面云母板7和加热器压板9。另外,加热器压板9上设置有控制电熨斗1的加热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10、根据底板2的加热温度切断电源供给的温度熔丝11以及在底板2被加热等通电时点亮的电灯12。
另外,底板盖5上设有覆盖住底板盖5的半球状中间盖6和插座13,供给电源的磁性插头14可以在插座13中插入/拔出。
在制成半球形的电熨斗1上,没有设置传统的棒状抓手部,用户用手手掌按住顶盖3进行操作。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熨斗1由于底板2是圆形,顶盖3呈半球状,用户在使用电熨斗1时不必注意方向性;另外由于没有设置抓手部,力量较弱的孩子和老人也能很方便地加以使用。
但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熨斗1呈带高热的底板2和用户的手掌之间距离很接近的结构,因此,在大致处于同轴的顶盖3和底板2中,顶盖3的直径设置成大于底板2的直径。这样,用户即使握着顶盖3进行熨烫,也可以防止直接触及底板2。
另外,在大致处于同轴的底板2和底板盖5中,底板盖5的直径也设置成大于底板2的直径。这样一来,用户的手指头即使碰到了顶盖3的下方也不会直接接触到底板2,安全性可以得到提高。
另外,底板盖5的构造如图3中所示,底板盖5的外周壁15的内侧还设有呈环状的内周壁16,该内周壁16延伸到比外周壁15还处于下方的位置上。这样,可以防止熨烫时发生尘埃、线屑等异物侵入到电熨斗1的内部。
此外,在比底板2的外周缘稍稍靠内侧的上表面上设有环状的底板周壁17,同时使底板盖5的内周壁16在底板周壁17的外侧且是下端从底板周壁17的上端延伸到下方,将其包住。其结果,可以防止熨烫时发生尘埃、线屑等异物侵入到电熨斗1的内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是将底板盖5的内周壁16及底板2的底板周壁17一起设置成了环状,但是即使设置成带有一些缺口的不完整环状,也可以发挥出几乎相同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的电熨斗1由于呈带高热的底板2与用户的手掌距离较接近的结构,故使用时间越长,顶盖3的温度就越高。因此,为了使用户能够安全地使用电熨斗,加热温度的上限被设为150℃,底板2的加热温度超过150℃时,温度熔丝11就会将电源供给切断。虽然如此,还是有必要进一步减轻用户实际感觉到的热度。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底板盖5和顶盖3之间设置有中间盖6,并且在底板盖5和中间盖6之间以及中间盖6和顶盖3之间除了一端的电连接部件之外形成有空气层。这样,从构成热源的底板2到用户所接触的顶盖3之间具有3层空气层。这样,中间盖6及各个空气层对于底板2上的热量将产生隔热效果,传导到用户的热可以得到缓解。
图4(a)以及图4(b)中示出了在顶盖3上形成有一对握持构件18的情形。这样的结构不但可以使用户更容易拿起顶盖3,还可以使用户在操作时只通过用手指抓住握持构件18而手掌不用触及整个顶盖3,从而可以达到减轻实际感觉到的热的效果。
图4中的握持构件虽然被形成为凹进部,但即使制成凸出部也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另外,如图5(a)及图5(b)中所示,顶盖的整个一周上还可以形成用作握持构件18的环状槽。这样,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不必注意电熨斗1的方向性,操作性能够得到提高。另外,图5中虽然示出的是凹环状结构,但即使设成凸环状的话也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顶盖3的形状还可以被设置成其表面上设有一些凹凸,使得电熨斗1能够容易支撑住。此外,还可以采用上述举出的以外的形状,如在顶盖3的整个表面设置凹凸,或者根据手指的位置设置凹凸,使用户能容易抓住。即使是采用这样的凸出和凹进等形状,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也都没有影响。
另外,底板盖5上还设有可从顶盖3上进行操作的切换开关19,操作切换开关19可以在作为电熨斗使用和作为照明器具使用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因此,在作为电熨斗使用时,电灯12只在底板2被加热等通电时点亮;而作为照明器具使用时,则持续点亮。
另外,在进行电熨斗功能和照明功能的切换时,除了采用设置上述切换开关19以外,还可以采用别的功能切换方法。比方说,可以考虑采用以下的方法在加热器部分4对底板进行的加热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动地停止加热,启动照明功能使灯点亮。
顶盖3的形状被设置成了半球状,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使在顶盖3的内部发光的电灯12发出的光线在各个方向上能以均匀的亮度传播,使得从外面看起来时比较美观。但是,在专门要追求其他照明效果时,也可以采用其他不同的形状,或者对顶盖3以及中间盖6进行一定的加工。
具体说来,可以将顶盖3及中间盖6加工成多角形,使光线发生漫反射,从而使电熨斗1看起来是整体在发亮;也可以在顶盖3的表面上设置微细的凹凸,加工成近似磨沙玻璃的形状,从而使电熨斗1发出柔和的光线。另外,还可以在顶盖3的内部形成一些光线不能透过的部分,从而在照明时能形成一定的图案;或者在顶盖3设置立方体、三角锥或漫画人物等图案。
顶盖3和中间盖6的原材料使用的是能透光的耐热材料,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是塑料,其颜色可以自由设定。但是,在顶盖3为透明时,电熨斗1内部的部件将一览无余,这样电熨斗1的整体美观将受到损害。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中间盖6具有的透光性最好能为使内部的部件不能看见的程度。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熨斗包括由加热器进行加热的圆形底板;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的底板盖;设置在所述底板盖上方的中间盖;和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盖和中间盖的半球状顶盖。其中,底板设在顶盖外周缘的内侧,因此可以防止用户的手指头直接与底板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电熨斗包括由加热器进行加热的圆形底板;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的底板盖;设置在所述底板盖上方的中间盖;和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盖和中间盖的半球状顶盖,其特征在于从底板到顶盖设有3个空气层。通过设置中间盖,可以缓和底板传导到用户手掌上的热量。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电熨斗包括由加热器进行加热的圆形底板;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的底板盖;和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盖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内部设有发光装置,使所述顶盖具有透光性,附加上了照明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熨斗不光作为熨烫器具使用,还可以作为照明器具来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加热器进行加热的圆形底板;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的底板盖;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盖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形状为半球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盖上方的中间盖;所述顶盖覆盖住所述底板盖和中间盖,所述底板设置成比所述顶盖的外周缘靠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盖上方的中间盖;所述顶盖覆盖住所述底板盖和中间盖,所述底板设置成比所述底板盖的外周缘靠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盖外周壁的内侧设置有环状的内周壁,所述内周壁延伸到比所述外周壁还处于下方的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比底板外周缘稍靠内侧的位置上设有环状底板周壁,同时,设置在底板盖外周壁的内侧的环状内周壁延伸到比所述底板周壁的上端还靠下方的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底板盖的上方设置中间盖,并由顶盖覆盖住所述底板盖和所述中间盖,从底板到所述顶盖之间设有3层空气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有一对握持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整个一周上设有环状握持构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盖的内部设置发光装置,使所述顶盖具有透光性,从而增加上照明功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被制成半球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底板盖的上方设置有中间盖,由顶盖将所述底板盖和中间盖覆盖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熨斗,包括由加热器进行加热的圆形底板;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的底板盖;设置在所述底板盖上方的中间盖;和设置成覆盖住所述底板盖和中间盖的半球状顶盖。所述底板设置成比所述顶盖的外周缘靠内侧一些,故可以防止用户的手接触到底板。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熨斗的特征为顶盖设置成半球状,不用象传统的那样握住棒状抓手部就可以进行熨烫,而且不收藏到橱柜中直接放在房间中的话也能和房间的内饰保持协调,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电熨斗。
文档编号D06F75/36GK2705489SQ20042000496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4日
发明者大塚康晴, 辻隆久, 丰田博己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