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力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2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接力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机械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在针织机械中设置于提花针与主针之间的一种连接针。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通用的织袜机用的提花针与七字针、织针一起排列在针筒外周面的纵向槽内,针筒是转动的,当选针器的某一刀片不从径向顶压提花针的针齿时,则该提花针不作纵向运动,相应的织针不提花;若选针器的刀片接触提花针针齿,则该提花针会沿三角体爬升,且推动同一槽内的七字针和织针作纵向运动,相应的织针提花。例如有一种多功能二高度提花袜机(01238469.0),由镶板及设于镶板内的针筒组成,针筒的底部被置于袜机底盘上,针筒的外面自上至下依次设有主针、七字针和提花针,在针筒的下方设有四只提花针平针三角,还设有三只提花三角及一只二高度提花三角,在二高度提花三角上还设有与其配套的活动平面压针块,同时,在针筒旁边设有提花竖滚筒。又例如,一种多功能电脑袜机(02216329.8),提花针为高脚提花针,在设脚提花针上设有高脚,高脚与提花针连接处设有圆弧形脚连接。在针筒上还设有二只提花操刀、三只提花针反压针刀以及七字针操刀。在针筒的下方设有五只提花针平针三角,在提花针平针三角之间还设有四只提花三角以及一只二高度提花三角。
同样,现有的织袜机在工作时,设置在主针与提花针之间的七字针只能设置在针筒的针槽内将提花针的垂直运动垂直传递给主针,因此存在着传递力较大、运动幅度较大等的问题;同时,无法将提花针的横向拨动力稳定地传递给主针,尤其是无法保证高速运行的该连接针在高速运行过程中易于脱离轨道而产生误动作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设置在主针与提花针之间的七字针所存在的只能设置在针筒的针槽内将提花针的垂直运动垂直传递给主针,传递力较大,亲针等故障率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传递力较大,机械效率较高的一种新型接力针装置。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解决现有的七字针所存在的无法将提花针的横向拨动力稳定地传递给主针,尤其是无法保证高速运行的该连接针在高速运行过程中易于脱离轨道而产生误动作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有效的将提花针的横向位移使之便捷地进入轨道,并将垂直运动传递给主针的接力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接力针,包括针杆和设于其一端的连接钩,并在针杆一侧设置有接力针脚,且接力针脚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呈燕尾状的走针面。这样在提花针的横向拨动下,使其横向位移,其一侧的接力针脚进入轨道,并在呈燕尾状的走针面的作用下,紧贴着轨道作上下运动,即在接力针的下端处同时完成了左右摆动和垂直移动的转换。
通常在工作时,提花针以上针背面与下针背面的交合点为支点做横向的内外摆动,提花针的接触端通过接力针的下端拨动接力针,使接力针脚进入走针轨道,随着接力针做上下运动,通过连接钩带动主针运动。这样,左右摆动的提花针与上下运动的主针通过接力针完成相应的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接力针脚高度H为2mm-6mm,接力针脚两侧面与针杆间的夹角α为40°-80°。针杆的近连接钩端较宽,另一端较为狭窄,针杆的锥角β为1.0°-8.0°。这样可以使高速运行的该连接针在高速运行过程中不易于脱离轨道而产生误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接力针脚设置在接力针杆的中部附近,且接力针脚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呈燕尾状的走针面。可以使接力针接收并传递正反两个方向的力,有利于提花机构作正反两个方向的提花运动而不发生夹针、误动作等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接力针,在提花针的横向拨动下,使其横向位移,其一侧的接力针脚进入轨道,并在呈燕尾状的走针面的作用下,紧贴着轨道作上下运动,即在接力针的下端处同时完成了左右摆动和垂直移动的转换。本实用新型的接力针,可以将提花针的横向拨动力稳定地传递给主针,尤其是保证高速运行的该连接针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工作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传递力较大,机械效率较高的一种新型接力针装置。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主针、提花针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针织提花机构中的接力针,由针杆11和设于其一端的连接钩12构成,针杆11的近连接钩端较宽,另一端较为狭窄,针杆11的锥角β为5.0°,针杆11一侧设置有接力针脚13,接力针脚13高度H为4mm,接力针脚13设置在接力针杆11的中部附近,接力针脚13两侧面与针杆11间的夹角α为50°,且接力针脚1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呈燕尾状的走针面14。
工作时,提花针22以上针背面与下针背面的交合点为支点做横向的内外摆动,提花针22的接触端28拨动接力针23,使接力针脚13进入走针轨道,走针轨道通过走针面14使接力针垂直作上下运动,随着接力针23作上下运动,通过连接钩12带动主针21,即推动同一槽内主针21作纵向运动,完成该主针21相应的提花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接力针,包括针杆(11)和设于其一端的连接钩(12),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针杆(11)一侧设置有接力针脚(13),且所述的接力针脚(1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呈燕尾状的走针面(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力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力针脚(13)高度H为2mm-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力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力针脚(13)两侧面与针杆(11)间的夹角α为4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接力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11)的近连接钩端较宽,另一端较为狭窄,所述针杆(11)的锥角β为1.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接力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针脚(13)设置在接力针杆(11)的中部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力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针脚(13)设置在接力针杆(11)的中部附近。
专利摘要一种针织机的提花机构,包括设有针槽的针筒26,设置于其外的镶板27,其间有提花针22,在提花针22上设有主针21,在主针21与提花针22之间设置有接力针23,接力针23的尾端叠置在提花针22的接触端28的外侧;并在提花针22的一侧处设置有提花针底脚7和提花针脚2,其外侧设有上平针器24和下平针器25。提花针22以上针背面3与下针背面4的交合点为支点1做横向的内外摆动,提花针22的接触端28通过走针面14拨动接力针23,使接力针针脚13进入走针轨道,随着接力针23做上下运动,通过连接钩12带动主针21,即推动同一槽内的主针21作纵向运动,相应的主针21提花。
文档编号D04B35/02GK2716310SQ20042002256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3日
发明者戚国楚, 陈仲纪 申请人:诸暨市草塔双行针织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