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花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23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花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机械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针织袜机中的一种提花针的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织袜机用的提花针与七字针、主针一起排列在针筒外周面的纵向槽内,针筒是转动的,当选针器的刀片不从径向顶压提花针的针齿时,则该提花针不作纵向运动,相应的主针不提花;若选针器的刀片接触提花针针齿,则该提花针会沿三角体爬升,且推动同一槽内的七字针和主针作纵向运动,相应的主针提花,常用的织袜机用的提花针含有20-40个针齿。例如一种二级三态通用提花针(97242955.7),其特征是齿数为9-17个中的奇数齿,其中上部齿数与中部齿数相等,下部齿数为一齿,上部齿的齿高高于中部齿,下部齿的齿高最高。此提花针能使提花袜机生产的袜子花型大,色彩丰富,同时本提花针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有助于促进和加速提花袜机的电脑化进程。又例如一种织袜机用的提花针,其特征是每一个提花针上只设置一个针齿,此提花针能够织出整体式的大花型,且花型更新方便,适合于电脑织袜机使用。
但是,现有织袜机用的提花针在工作时,提花针会沿三角体作上下运动,从而通过接力针带动相应的主针提花,此时提花针的背面为平面以利于其沿着针槽作上下运动。但是,该提花针存在着运动空间相对较大,织出的花型相对较小;同时,由于提花针沿三角体作纵向运动,能量消耗相对较大,从而使得生产成本偏高,不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提花技术所存在的提花针依靠上下运动来带动主针进行提花而产生的结构较为复杂,运动空间较大,提花机构双向运行不甚方便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机件结构更加紧凑,运动空间小,运转更加稳定的提花针。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解决现有提花针依靠上下运动完成提花,能量消耗相对较大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不做上下运动完成提花,去掉下拉和提花三角以及提花刀片等结构,使机件结构较为简单、合理的提花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提花针,包括设置在针杆一侧的若干个选针齿和设于其外侧的提花针脚,提花针的背面上设置有支点,且该支点位于提花脚的附近。所述的支点可以为上针背面与下针背面的交合点,也可以是设置在针槽内的凸体或环状凸体。
作为优选,提花针的背面上设置有支点,所述的支点为上针背面与下针背面的交合点;并在若干选针齿的另一外侧处,设置有一个提花针底脚。这样可以使提花针的运动方向为左右摆动式,从而减少织袜机的能量消耗。
作为优选,支点与下针背面之间设置有内切的斜面,其内切的距离为0.6mm-3.0mm,且提花针的支点与提花脚设置于提花针杆的附近。
作为优选,支点与下针背面之间设置有内切的斜面,其内切的距离为2.0mm;且提花针的支点与提花脚设置于提花针杆的附近。该斜面能有效地将提花针上的力传递给接力针。
作为优选,提花针的一端设置有比上针杆体较细的接触端,且接触端的内侧面为一平面,接触端的长度L为30mm。提花针杆的内侧面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提花针脚设置在提花针杆的中部附近,且提花针脚的高度为5.0mm。
作为优选,提花针脚的外缘与提花针底脚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设置在针筒外侧的上、下两平针圈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不做上下运动完成提花,去掉下拉和提花三角以及提花刀片等结构,采用左右摆动完成提花,使机件结构较为简单、合理,运动空间小,运转更加稳定的提花针,使得整个机构能量消耗变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紧凑,运动空间小,运转更加稳定,机械效率较高,工作方便灵活,减少机械故障率等特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主针、接力针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织袜机用的提花机构中的提花针,主要由针杆5和提花针脚2组成,提花针的背面上设置有支点1,且该支点位于提花脚的附近。支点1为上针背面3与下针背面4的交合点,支点1与下针背面4之间设置有内切的斜面8,其内切的距离为2.0mm;并在若干选针齿的另一外侧处,设置有一个提花针底脚7,提花针的一端设置有比上针杆体较细的接触端9,接触端9的内侧面为一平面,长度L为30mm。
在工作过程中,当选针器的刀片不与提花针22的选针齿6进行径向顶压(即选针器的刀片插于提花针22的选针齿6间,二者不发生碰撞)时,则该提花针22不作左右摆动,相应的主针21不提花;若选针器的某一刀片接触提花针的选针齿6,则提花针22以上针背面与下针背面的交合点为支点做径向的内外摆动,提花针22的接触端9拨动接力针23的下端部,使接力针脚进入走针轨道,走针轨道通过走针面使接力针垂直作上下运动,随着接力针23作上下运动,通过连接钩带动主针21,即推动同一槽内主针21作纵向运动,完成该主针21相应的提花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提花针,包括设置在针杆(5)一侧的若干个选针齿(6)和设于其外侧的提花针脚(2),其特征是在所述提花针的背面上设置有支点(1),且该支点(1)位于所述提花针脚(2)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针,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支点(1)为上针背面(3)与下针背面(4)的交合点;并在所述若干选针齿(6)的另一外侧处,设置有一个提花针底脚(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针,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支点(1)为凸出与上针背面(3)和下针背面(4)的外凸点;并在所述若干选针齿(6)的另一外侧处,设置有一个提花针底脚(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花针,其特征是在所述支点(1)与下针背面(4)之间设置有内切的斜面(8),其内切的距离为0.6mm-3.0mm;且所述提花针的支点(1)与所述提花脚(2)设置于所述提花针杆(5)的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花针,其特征是在所述支点(1)为呈圆弧状的外凸点,其外凸的距离为0.6mm-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提花针,其特征是在所述提花针的一端设置有比上针杆体较细的接触端(9),且所述接触端(9)的内侧面为一平面,所述接触端的长度L为10mm-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提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针杆(5)的内侧面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提花针脚(2)设置在所述提花针杆(5)的中部附近,且所述提花针脚(2)的高度为4.0mm-7.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针杆(5)的内侧面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提花针脚(2)设置在所述提花针杆(5)的中部附近,且所述提花针脚(2)的高度为4.0mm-7.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8所述的一种提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针脚(2)的外缘与提花针底脚(7)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设置在针筒外侧的上、下两平针圈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针脚(2)的外缘与提花针底脚(7)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设置在针筒外侧的上、下两平针圈的间距。
专利摘要一种织袜机用的提花针,包括设置在针杆5一侧的若干个选针齿6和设于其外侧的提花针脚2,提花针的背面上设置有支点1,且该支点1位于提花脚的附近,在若干选针齿6的另一外侧处,设置有一个提花针底脚7。当选针器的选针齿不从径向顶压提花针的针齿选针齿6时,则该提花针不作左右摆动,相应的主针不提花;若选针器的刀片接触提花针针齿6,则该提花针会左右摆动,且推动同一槽内的底脚针和主针作纵向运动,相应的主针提花。
文档编号D04B35/00GK2716309SQ20042002256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3日
发明者戚国楚, 陈仲纪 申请人:诸暨市草塔双行针织机械厂, 陈仲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