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针织机的上针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638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针织机的上针筒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实现快速装卸针筒的双面针织机的上针筒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双面针织机,系以一种上针筒装于上针筒座上,在上传动系统中心回转轴带动下,完成编织工作。常规的上针筒装配于上针筒座上,由上传动系统中心回转轴带动,达到圆周运动效果。该上针筒损害时或需换装别种针筒时,需召集三四个人手将整个笨重的上针筒座予以拆卸,非常小心的将旧上针筒、旧下针筒分别斜着取出,再把新上针筒暂放在中仁上,安装好下针筒,再重新安装上针筒座,把新上针筒取下固定于上针筒座上。工序复杂,稍有疏忽会把针筒搞坏,非常不便,且增加人工成本,缺乏经济效益,特不理想。
现有针筒与上针筒座之间一般有密封圈,在调整针筒平度造成一定困扰,时常会漏油,造成油布。现有结构也对上针筒座质量要求高不能有瑕疵,以免出现滴油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上述上针筒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拆换针筒的双面针织机的上针筒机构,杜绝上针筒部份滴、漏油发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面针织机的上针筒结构,包括中心回转轴、套筒部份、中仁部份、上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上针筒及上针筒座,上针筒悬挂于上针筒座。
所述上针筒与上针筒座采用如下方式连接上针筒座固定于中心回转轴下端面,再将上针筒悬挂于上针筒座下面,螺丝先穿过上针筒,再锁紧于上针筒座上,藉此组成一体。在上传动系统带动下,上针筒完成圆周运动。
所述上针筒座内缘设有复数个孔与回转中心轴螺纹孔对应。
所述上针筒座外缘设有复数个螺纹孔与上针筒安装孔对应。
所述上针筒内侧设有一凸台,凸台上设有复数个安装孔。
所述上针筒内侧凸台与上针床之间形成一容置针油的油槽。
所述上针筒油槽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卸油孔,把多余的针油排到废油瓶。
本实用新型上针筒通过悬挂于上针筒座与中心回转轴连接。本实用新型较现有针筒机构,具有下述优点当需要更换上、下针筒时,把上针筒、下针筒紧固螺丝拆卸,整组针筒推出更换,不需将上针筒座拆卸再重新安装,可大大简化装卸工序、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值得一提的是,从结构上根本杜绝了上针筒部份滴、漏油的发生机会。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旧有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针筒及上针筒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由于双面机编织过程为公知的技术,下面的描述中仅涉及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相关部份。
双面针织机的上针筒结构,包括中心回转轴3、套筒部份4、中仁部份5、上三角机构6,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上针筒1及上针筒座2,上针筒1悬挂于上针筒座2。
上针筒1与上针筒座2采用如下方式连接上针筒座2固定于中心回转轴3下端面,再将上针筒1悬挂于上针筒座2下面,螺丝204先穿过上针筒1,再锁紧于上针筒座2上,藉此组成一体。在上传动系统带动下,上针筒1完成圆周运动。
上针筒座2为一圆盘,内缘设有复数个孔203与回转中心轴3螺纹孔对应。
上针筒座2外缘设有复数个螺纹孔202与上针筒安装孔102对应。
上针筒1内侧设有一凸台,凸台上设有复数个安装孔102。
上针筒1外侧为有复数个针槽的针床。
值得一提的是,上针筒1内侧凸台与上针床之间形成一容置针油的油槽104。上针筒油槽104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卸油孔103,把多余的针油排到废油瓶。从结构上根本上杜绝了上针筒部份滴、漏油的发生机会。
上针筒1通过悬挂于上针筒座2与中心回转轴3连接。其中,上针筒座2底部外侧设有一定位台阶201,上针筒以内缘101与此台阶定位。
与下针筒12配合的大盘齿轮7接合面上不要设有高出的台阶,便于更好的更换针筒。
当需要更换上、下针筒时,把上三角机构6及下三角机构8拆下,再把上针筒1、下针筒12紧固螺丝拆卸,上针筒1落在下针筒12上,将上针筒机构升起一点高度,整组针筒推出收藏好,换上新针筒,调好位置,锁好螺丝即可。不需将上针筒座2拆卸再重新安装,可大大简化装卸工序、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权利要求1.双面针织机的上针筒结构,包括中心回转轴、套筒部份、中仁部份、上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上针筒及上针筒座,上针筒悬挂于上针筒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针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上针筒座内缘上端与回转中心轴固定,前述上针筒座外缘下端固接上针筒,籍此组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针筒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针筒座内缘设有复数个孔与回转中心轴螺纹孔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针筒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针筒座外缘设有复数个螺纹孔与上针筒安装孔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针筒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针筒内侧设有一凸台,凸台上设有复数个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针筒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针筒内侧凸台与上针床之间形成一容置针油的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针筒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针筒油槽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卸油孔。
专利摘要双面针织机的上针筒结构,包括中心回转轴、套筒部分、中仁部分、上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上针筒及上针筒座,上针筒悬挂于上针筒座。当需要更换上、下针筒时,把上针筒、下针筒紧固螺丝拆卸,整组针筒推出更换,不需将上针筒座拆卸再重新安装,可大大简化装卸工序、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值得一提的是,从结构上根本杜绝了上针筒部分滴、漏油的发生机会。
文档编号D04B15/00GK2743389SQ20042004231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8日
发明者郭翠玲 申请人:郭翠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