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541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的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其主要结构为包括皮带轮、离合器、制动轮轴、轴承、单向轴承、制动轮、带式制动器、减速器、脱水轴、输入轴与输出轴。制动轮轴、制动轮和脱水轴固联成一刚体,减速器安装在制动轮内腔,输入轴、制动轮和输出轴与减速器相联接,制动轮轴套装在输入轴上,脱水轴套装在输出轴上。减速轮系一般为单级行星轮系,只实现从输入轴至输出轴间的减速功能,当制动轮被制动时,脱水轴也被制动,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动,只能驱动输出轴相应正反转。一般非双动力减速离合器,经简单的改装,如去除制动轮轴上的单向轴承,改变离合器结构及操纵结构等,并在洗涤工况时,制动器松开制动轮,且保持离合器脱离状态,也能实现输出轴和脱水轴双向相对反方向转动。但这种结构,输出轴与脱水轴二者的相对转速差极不稳定,而且脱水轴的转动是以降低输出轴转速为代价的,不能形成稳定理想的水流,不能取得理想的洗涤效果。
目前,国内已推出的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在洗涤工况时,其波轮和脱水桶同时作定差转速比且转向互为相反的运转,实现在稳定理想的水流中对洗涤物进行搓洗,提高了洗涤效果或洗净比,减少甚至杜绝发生洗涤物缠绕现象。因此,“双动力”洗衣机市场看好,但是作为“双动力”洗衣机的关键部件——“双动力”减速离合器,虽然在结构上采用了脱水轴与制劝轮分离,但无论是国产的,还是从韩国进口的,还只是从运动角度,基本满足了“双动力”洗衣机功能要求,而无一例外的存在设计结构不太合理引起的系统刚度不足,承载能力差,使用寿命低这一通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减速器由行星轮系与定轴轮系组成,行星轮系是输入轴(15)与输出轴(21)间的减速传动链;定轴轮系是输出轴(21)与脱水轴(12)间的减速且转向互为相反的传动链;在制动轮(6)包容脱水轴(12)的轴颈A处安装有轴承(9)构成。
所说的减速器由复式行星轮系组成,复式行星轮系既是输入轴(15)与输出轴(21)间的减速传动链;又是输出轴(21)与脱水轴(12)间的减速且转向互为相反的传动链;在制动轮(6)包容脱水轴(12)的轴颈A处安装轴承(9)。
所说的行星轮系由齿轮(16)、行星齿轮(17)、内齿轮(18)、行星齿轮轴(19)与行星轮架(20)构成,齿轮(16)固装在输入轴(15)上,行星齿轮(17)均布在行星轮架(20)同一圆周上与内齿轮(18)啮合,内齿轮(18)设置在制动轮(6)内腔,行星齿轮(17)与行星齿轮轴(19)活动配合,行星轮架(20)与输出轴(21)联接。
所说的定轴轮系由定轴轮架(8)、齿轮(22)、惰齿轮(23)、惰齿轮轴(24)、内齿轮(25)构成,定轴轮架(8)固装在制动轮(6)内腔,齿轮(22)固装在输出轴(21)上与惰齿轮(23)啮合,惰齿轮(23)与惰齿轮轴(24)活动配合,与内齿轮(25)啮合,惰齿轮轴(24)安装在定轴轮架(8)上,惰齿轮(23)与惰齿轮轴(24)均布在定轴轮架(8)同一圆周上,内齿轮(25)联接在脱水轴(12)上。
所说的复式行星轮系由齿轮(16)、双联行星齿轮(17)(22)、内齿轮(18)、内齿轮(25)、行星轮轴(19)与行星轮架(20)构成,齿轮(16)与输入轴(15)联接,安装在行星齿轮轴(19)上的双联行星齿轮(17)分别与齿轮(16)、内齿轮(18)啮合,安装在行星齿轮轴(19)上的双联行星齿轮(22)与内齿轮(25)啮合,行星齿轮轴(19)安装在行星轮架(20)上,行星轮架(20)与输出轴(21)联接;内齿轮(18)设置在制动轮(6)内腔上,内齿轮(25)联接在脱水轴(12)上,双联行星齿轮(17)(22)与行星齿轮轴(19)均布在行星轮架(20)同一圆周上。
所说的均布在行星轮架(20)同一圆周上的行星齿轮(17)与行星齿轮轴(19)数量均为2-4个。
所说的均布在定轴轮架(8)同一圆周上的惰齿轮(23)与惰齿轮轴(24)数量均为2-4个。
所说的均布在行星轮架(20)上的双联行星齿轮(17)(22)与行星轮轴(19)数量均为2-4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离合器中的减速器采用各种不同的传动链,如行星轮系与定轴轮系混合和复式行星轮系,满足减速比、输出轴与脱水轴相对反向转动和承载能力,克服了传统离合器的缺陷;又在轴颈A处安装轴承(9),从而使减速轮系结构新颖,轴承配置合理,刚度好,承载能力强,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实现了在稳定理想的水流中对洗涤物进行搓洗,提高了洗涤效果与洗净比,减少甚至杜绝了洗涤物缠绕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
参照图1,1-皮带轮,2-离合器,3-制动轮轴,4-轴承,5-单向轴承,6-制动轮,7-带式制动器,8-定轴轮架,9-轴承,10-轴承,11-轴承,12-脱水轴,13-脱水桶,14-波轮,15-输入轴,16-齿轮,17-行星齿轮,18-内齿轮,19-行星齿轮轴,20-行星轮架,21-输出轴,22-齿轮,23-惰齿轮,24-惰齿轮轴,25-内齿轮。如图示,双动力减速离合器主要由制动轮轴(3)、制动轮(6)、输入轴(15)、减速器、输出轴(21)、脱水轴(12)、离合器(2)、带式制动器(7)、单向轴承(5)和轴承(4)(9)(10)(11)等组成。减速器包括齿轮(16)、2-4个行星齿轮(17)、内齿轮(18)、行星齿轮轴(19)、行星轮架(20),减速器设置在制动轮(6)内腔,既有传统的减速离合器唯一有的输入轴(15)与输出轴(21)间的减速轮系,又有输出轴(21)与脱水轴(12)间的减速且改变成转向互为相反的传动链。由于脱水轴(12)带动脱水桶(13)内湿衣物高速运转时可能产生很大的偏心离心力,刚性不足时会发生机件损坏,为此,在制动轴(6)包容脱水轴(12)的轴颈A处安装有轴承(9)。离合器(2)用于输入轴(15)与制动轮轴(3)间的分离或结合;带式制动器(7)用于制动轮(6)在脱水转动方向的制动或松开;单向轴承(5)用于制动轮轴(3)与制动轮(6)逆脱水转动方向的止动。
输入轴(15)与输出轴(21)间为行星轮系,由固联在输入轴(15)上的齿轮(16)、均布在同一圆周上一般为2-4个行星齿轮(17),直接或间接与制动轮(6)联接的内齿轮(18)、行星齿轮轴(19)和联接在输出轴(21)上的行星轮架(20)组成。齿轮(16)固装在输入轴(15)上,行星齿轮(17)均布在行星轮架(20)同一圆周上与内齿轮(18)啮合,内齿轮(18)设置在制动轮(6)内腔上,行星齿轮(17)与行星齿轮轴(19)活动配合,行星轮架(20)与输出轴(21)联接。
输出轴(21)与脱水轴(12)间为定轴轮系,由联接在输出轴(21)上的齿轮(22),均布在同一圆周上一般为2-4个惰齿轮(23),联接在脱水轴(12)上的内齿轮(25),惰齿轮轴(24)和固联在制动轮(6)上的定轴轮架(8)组成。定轴轮架(8)固装在制动轮(6)内腔,齿轮(22)固装在输出轴(21)上与惰齿轮(23)啮合,惰齿轮(23)与惰齿轮轴(24)活动配合,与内齿轮(25)啮合。惰齿轮轴(24)安装在定轴轮架(8)上,惰齿轮(23)与惰齿轮轴(24)均布在定轴轮架(8)同一圆周上,内齿轮(25)联接在脱水轴(12)上。
参照图2,1-皮带轮,2-离合器,3-制动轮轴,4-轴承,5-单向轴承,6-制动轮,7-带式制动器,8-定轴轮架,9-轴承,10-轴承,11-轴承,12-脱水轴,13-脱水桶,14-波轮,15-输入轴,16-齿轮,17-行星齿轮,18-内齿轮,19-行星齿轮轴,20-行星轮架,21-输出轴,22-齿轮,23-惰齿轮,24-惰齿轮轴,25-内齿轮。复式行星轮系,由固装在输入轴(15)的齿轮(16),均布在同-圆周上的一般为2-4个双联行星齿轮(17)(22),联接在制动轮(6)上的内齿轮(18),联接在脱水轴(12)上的内齿轮(25),行星齿轮轴(19)和联接在输出轴(21)上的行星轮架(20)组成。安装在行星齿轮轴(19)上的双联行星齿轮(17)分别与齿轮(16)、内齿轮(18)啮合;安装在行星齿轮轴(19)上的双联行星齿轮(22)与内齿轮(25)啮合,行星齿轮轴(19)安装在行星轮架(20)上,行星轮架(20)与输出轴(21)联接;内齿轮(18)设置在制动轮(6)内腔上,内齿轮(25)联接在脱水轴(12)上,双联行星齿轮(17)(22)与行星齿轮轴(19)均布在行星轮架(20)同一圆周上。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在洗涤工况时,带式制动器(7)抱紧制动轮(16),使制动轮轴(3)、制动轮(6)顺时针方向被制动;单向轴承(5)使制动轮轴(3)、制动轮(6)在逆时针方向被止动;离合器(2)处于脱离状态,输入轴(15)与制动轮轴(3)分离,电动机经皮带传动,输入轴(15)由固联其上的皮带轮(1)驱动运转。当输入轴(15)顺时针方向运转时,经减速器同时减速驱动输出轴(21)作相同(顺时针)方向运转和脱水轴(12)作相反(逆时针)方向运转;当输入轴(15)逆时针方向运转时,输出轴(21)和脱水轴(12)分别变为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运转,即电动机循环改变转向时,同时驱动输出轴(21)和脱水轴(12)循环作相应方向的定差转速比且转向互为相反的运转,使分别固联在输出轴(21)上的波轮(14)和脱水轴(12)上的脱水桶(13)作同样的运转,实现在稳定理想的水流中对洗涤物进行搓洗,提高了洗涤效果或洗净比,减少甚至杜绝发生洗涤物缠绕现象。脱水工况时,带式制动器(7)松开制动轮(6),离合器(2)处于结合状态,使输入轴(15)与制动轮轴(3)结合,此时,包括输入轴(15)、制动轮轴(3)、制动轮(6)、减速器、输出轴(21)和脱水轴(12)等在内的整个机芯结合成一个整体。此时,启动电动机作顺时针方向运转,驱动整个机芯作以输入轴(15)的转速且顺时针方向的高速运转,实现脱水桶(13)内的洗涤物(事先须经自流排水)高效离心脱水,达到低含水率的要求。脱水完成后,电动机断电,一般经一定时间自然降速后,离合器(2)恢复脱离状态,同时带式制动器(7)对制动轮(6)实施制动,逐渐使脱水桶(13)和整个机芯减速,直至完全停止,恢复到初始状态,为洗涤工况作准备。
本实用新型与国内外同类减速离合器区别所在除了减速器采用轮系不同外,而且在制动轮(6)的包容脱水轴的轴颈A处,设置一只直接支承在制动轮(6)轴颈A处上的轴承(9)。大大提高系统刚度与承载能力,以及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包括皮带轮(1)、离合器(2)、制动轮轴(3)、轴承(4)、单向轴承(5)、制动轮(6)、带式制动器(7)、减速器、脱水轴(12)、输入轴(15)、输出轴(21),制动轮轴(3)与制动轮(6)固联成一刚体,脱水轴(12)与制动轮(6)分离,减速器安装在制动轮(6)内腔,输入轴(15)、制动轮(6)和输出轴(21)与减速器相联接,制动轮轴(3)套装在输入轴(15)上,脱水轴(12)套装在输出轴(21)上,其持征在于a、所说的减速器由行星轮系与定轴轮系组成,行星轮系是输入轴(15)与输出轴(21)间的减速传动链;定轴轮系是输出轴(21)与脱水轴(12)间的减速且转向互为相反的传动链;b、在制动轮(6)包容脱水轴(12)的轴颈A处安装有轴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减速器由复式行星轮系组成,复式行星轮系既是输入轴(15)与输出轴(21)间的减速传动链,又是输出轴(21)与脱水轴(12)间的减速且转向互为相反的传动链;在制动轮(6)包容脱水轴(12)的轴颈A处安装有轴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行星轮系由齿轮(16)、行星齿轮(17)、内齿轮(18)、行星齿轮轴(19)与行星轮架(20)构成,齿轮(16)固装在输入轴(15)上,行星齿轮(17)均布在行星轮架(20)同一圆周上与内齿轮(18)啮合,内齿轮(18)设置在制动轮(6)内腔,行星齿轮(17)与行星齿轮轴(19)活动配合,行星轮架(20)与输出轴(21)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轴轮系由定轴轮架(8)、齿轮(22)、惰齿轮(23)、惰齿轮轴(24)、内齿轮(25)构成,定轴轮架(8)固装在制动轮(6)内腔,齿轮(22)固装在输出轴(21)上与惰齿轮(23)啮合,惰齿轮(23)与惰齿轮轴(24)活动配合,与内齿轮(25)啮合,惰齿轮轴(24)安装在定轴轮架(8)上,惰齿轮(23)与惰齿轮轴(24)均布在定轴轮架(8)同一圆周上,内齿轮(25)联接在脱水轴(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复式行星轮系由齿轮(16)、双联行星齿轮(17)(22)、内齿轮(18)、内齿轮(25)、行星轮轴(19)与行星轮架(20)构成,齿轮(16)与输入轴(15)联接,安装在行星齿轮轴(19)上的双联行星齿轮(17)分别与齿轮(16)、内齿轮(18)啮合,安装在行星齿轮轴(19)上的双联行星齿轮(22)与内齿轮(25)啮合,行星齿轮轴(19)安装在行星轮架(20)上,行星轮架(20)与输出轴(21)联接;内齿轮(18)设置在制动轮(6)内腔上,内齿轮(25)联接在脱水轴(12)上,双联行星齿轮(17)(22)与行星齿轮轴(19)均布在行星轮架(20)同一圆周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说的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均布在行星轮架(20)同一圆周上的行星齿轮(17)与行星齿轮轴(19)数量均为2-4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说的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均布在定轴轮架(8)同一圆周上的惰齿轮(23)与惰齿轮轴(24)数量均为2-4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说的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均布在行星轮架(20)上的双联行星齿轮(17)(22)与行星齿轮轴(19)数量均为2-4个。
专利摘要波轮式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属洗衣机关键配件。其特征是离合器中的减速器由行星轮系与定轴轮系组成,行星轮系是输入轴(15)与输出轴(21)间的减速传动链;定轴轮系是输出轴(21)与脱水轴(12)间的减速且转向互为相反的传动链,在制动轮(6)包容脱水轴(12)的轴颈A处安装有轴承(9)。减速器也可由复式行星轮系组成,既是输入轴(15)与输出轴(21)间的减速传动链,又是输出轴(21)与脱水轴(12)间的减速且转向互为相反的传动链;同样在脱水轴(12)的轴颈A处安装有轴承(9)。结构新颖,轴承配置合理,刚度好,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实现了在稳定理想的水流中对洗涤物进行搓洗,提高了洗涤效果与洗净比,减少甚至杜绝了洗衣物缠绕现象。
文档编号D06F37/40GK2760082SQ200420104700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4日
发明者李正夫, 李牧, 缪立春, 任强军, 王开春 申请人: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