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47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拉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拉链,在该针织拉链中,连续的拉链元件排被针织连接到位于拉链带纵向侧边缘部的拉链元件连接部,该拉链元件连接部通过使用具有两个针床的双针床经编机在编织形成拉链带的同时由双层结构编织形成。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多种针织拉链,这些针织拉链带中,连续的拉链元件排被针织连接到位于拉链带纵向侧边缘部的拉链元件连接部,这是通过使用具有两个针床的双针床经编机在编织形成拉链带的同时进行的。它们中的多数是由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的,例如,由日本专利公开JP3396335,JP3398828,JP3407162,JP3407165等中所公开的针织拉链。在这些专利公开物中,除了JP3398828以外,还公开了拉链元件连接部不是由双层结构而是由单层结构的例子。
按照JP3396335中的双层结构,可以获得高品质的拉链,其中,拉链元件排被尺寸稳定而牢固地固定到拉链元件,这是通过使得多根固定编链针织纱中邻近拉链元件排的拉链元件耦合头部的固定编链针织纱的线尺寸大于其它固定编链针织纱的线尺寸来实现,连接姿态被平衡以便足以维持作为拉链的功能,即使在拉链的使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力作用在拉链上,也能够放置拉链元件排的耦合裂开。
除此而外,根据JP3398828的拉链这样编织形成,即,一根固定编链针织纱被以双层结构针织到拉链带的拉链元件连接部中,在所述固定编链针织纱的上侧的纵向方向编织并延续的针编弧压住一个连续拉链元件排的腿部,而在所述固定编链针织纱的下侧的纵向方向编织并延续的针编弧与所述连续拉链元件排所固定在其上的底布结构的针织纱交织(interlace)。
按照这样一种结构,拉链元件连接部的编制结构密实而具有较小的弹性,使得所述连续的拉链元件排在尺寸上可以被稳定地固定。另外,按照这样的结构,当通过两根固定编链针织纱彼此交织在所述连续的拉链元件排的上表面上而形成的经编结构,用于固定的编链针织结构不会在横向方向上摇摆,从而能够将所述连续的拉链元件排以未定的姿态固定到所述拉链元件连接部上。因而,由于拉链元件排可以被尺寸稳定而结实地固定到拉链元件连接部,从而能够实现光滑的耦合。
根据JP3407162,有多根用来压住所述连续拉链元件排的腿部的固定编链针织纱被针织到拉链带的拉链元件连接部,用于固定的衬纬纱以锯齿形式水平地沉入到多个平行的固定编链针织纱之间与之交叉并布置在那里。结果,拉链元件排的径向方向的弹性受到抑制,从而在齿距的不规则性很小,获得了适当的抵抗力防止拉链表面弯曲,从而放置拉链的耦合开裂,确保拉链的光滑操作。
另外,根据JP3407165的针织拉链,在拉链元件连接部的最外侧端部边缘形成编链组织,以及在该编链组织中个别地和可选择地交织和翻转着多根衬纬纱,从而编织形成一个拉链元件连接部的底布结构。根据这种结构,尤其是,由于衬纬纱,由拉链元件连接部的底布结构的粗糙度和密度引起的波动状态受到修正,使得底布结构更加整体化,防止了针织纱从端部局部地伸出来,同时,滑扣的滑动运动可以光滑地进行。此外,由于拉链元件排被固定到拉链元件连接部是通过将多根固定编链针织纱编织形成双层结构,所以这种拉链元件连接部具有极好的优点,即,其连接强度能够与将多根固定编链针织纱编织形成单层结构的拉链元件连接部相同。
总体上讲,当采用具有两个针床的双针床经编机编织拉链带时,不仅仅双层结构和单层结构被混合起来,而且各种纱线诸如双层编链针织纱、单层编链针织纱、经平针织纱、以及重经组织纱被彼此交织在一起由在一个针上形成一种组织。从而,当将由单丝制成的连续拉链元件排由固定针织纱而绑缚和固定时,在一根针上的载荷大大地增加。因此,织针的折断露织和每根纱线的跳织经常发生,这使得很难以高速编织拉链带。
同时,在上文提到的四个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任何针织拉链都包括这样的情形,即,双层结构由固定编链针织纱和经平针织纱在拉链元件连接部的底布结构上编织形成。因此,除了上述目的之外,由于经平针织纱的存在,可以容易地在由上述四个专利文献中的双层结构的拉链元件连接部处的纵行方向上产生弹性。除此而外,例如,以JP3398828为代表,相同的拉链元件被绑缚和固定在每两个横列中,由单丝制成的拉链元件的腿部布置在下述位置,即,在用于固定拉链元件的双层针织纱的一个针编弧和单层针织纱的针编弧之间形成的相邻沉降弧之间。因此,不可能阻止在纵向方向上拉链的弹性。与所述连续的拉链元件排通过缝纫机而连接到机织拉链带上的情形相比,在拉链在横向拉张力(lateral pulling tension)、弯曲张力(bendingtension)、以及推张力(thrust tension)方面较差。
例如,在JP3407162中的针织拉链中,在用锯齿形方式布置在拉链元件连接部上的衬纬纱以及固定编链针织纱一起将拉链元件的腿部压住这样的情形中,纱线对拉链元件的包覆程度增加了,拉链元件可以被结实地固定,从而拉链的伸长得以防止。然而,纵行受到衬纬纱的牵拉使得拉链元件的耦合头部一侧的固定变松弛,因此,很可能会发生在拉链受到折叠时产生耦合的裂开。另外,例如JP3396335中的针织拉链,在通过双层编链针织纱将拉链元件的腿部在拉链元件头部一侧结实地固定这种情况中,针织纱得到增强,耦合强度也可以提高,相反,在打开和闭合拉链时拉链元件的运动变得太小,滑扣的滑动操作比较沉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具体地讲,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针织拉链带,其可以以较少的组织种类以高速编织,在织针上没有过大的载荷;将拉链元件结实地固定到拉链元件连接部,并防止拉链元件连接部的伸长;以及在折叠拉链时不会产生拉链的耦合裂开,并且滑扣的滑动操作轻灵。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针织拉链实现,该针织拉链具有经编双层结构构成的底布结构,其中,连续的拉链元件排(ER)在编织拉链带的同时被针织在位于拉链带的一侧边缘部处形成的拉链元件连接部(EF)中,其特征在于,三根或更多根固定编链针织纱作为所述双层结构的构成针织纱被针织在所述拉链元件连接部(EF)中;在每根固定编链针织纱的一部分处的针编弧压住每个拉链元件(E)的腿部,同时骑跨在该腿部上;一个除了上述针编弧之外的针编弧与构成所述底布结构一部分的地组织针织纱的一个针编弧交织在一起,所述连续的拉链元件排(ER)安装在该底布结构一部分上;由所述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相应纵行(W11到W13)构成的所述底布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一根形成单层结构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以及所述固定编链针织纱的部分针编弧形成双层底布结构同时仅仅与第二纵行(W12)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的针编弧交织,所固定编链针织纱的所述部分针编弧与第一纵行(W13)的内侧相邻形成在至少第二纵行(W12)上,所述第一纵行(W13)中包含在所述三根或更多根固定编链针织纱中的布置在拉链元件连接部(EF)最外侧的固定编链针织纱。
在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拉链中,三根或更多根固定编链针织纱被作为双层结构的构成针织纱而针织在拉链元件连接部中。底布结构以下述方式构成,即,至少一个针编弧从上方压住每个拉链元件的腿部同时骑跨在所述腿部上,双层结构的其它针编弧与底布结构的每个地组织编链针织纱交织以构成三个或多个包含拉链元件连接部的第一和第二纵行的纵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各个纵行通过多根衬纬纱彼此连接。
因而,在拉链元件连接部处,由构成双层结构的固定编链针织纱的一个针编弧布置在拉链元件的上表面上,在那里固定住拉链元件,而其它针编弧与单层结构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的针编弧交织,通过沉降弧构成相应底布结构的纵行。因此,针编弧相应地布置在拉链元件的上下表面上,另外,每个拉链元件被压在沉降弧之间被绑缚和固定。结果,在拉链元件连接部的纵向方向上的伸长受到适度的抑制,固定强度得到提高,另外,拉链元件的表面是柔软的,从而滑扣的可滑动性能也得到提高。
除此而外,根据本发明的拉链元件连接部中,双层结构和单层结构都由编链针织结构形成,此外,除了衬纬纱之外,在每个织针上不会交织两根和更多根的针织纱。因此,在拉链元件受到双层结构的针织纱的压力和强烈的牵拉时,即使在每根织针上作用有载荷,该载荷也不会过大,因此不会产生折断织疵和线圈露织。由于双层针织纱和单层针织纱都由相同的编链结构编织,在针织机中不需要过多的运动,针织机以高速运转可以实现。
优选地,所述第二纵行(W12)的固定编链针织纱由比其它固定编链针织纱粗的针织纱线构成。
因此,不同于传统针织拉链中由两个不同的针织纱结实地固定住拉链元件的耦合头部一侧,固定强度得以确保,当相应的耦合头部彼此接合和脱离时,相应耦合头部之间的运动变得光滑。因此,滑扣的可滑动性能得以提高,滑扣操作可以非常轻灵。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由于不同的结构被用作双层结构和单层结构,以及不会伸长的编链针织结构主要被采用,所以拉链元件连接部本身的弹性非常小。然而,不同于机织物,具有由沉降弧将针编弧连接起来形成的相应线圈的针织织物所特有的弹性不可能被去除。
因此,优选地,为沿着包含固定编链针织纱的所述三个或更多纵行(W11到W13)中的至少一个纵行而形成的底布结构的每个沉降弧,被以锯齿形的方式衬入一根经向衬垫纱。
更优选地,在下述沉降弧之间以锯齿形的方式衬入一根经向衬垫纱,所述沉降弧为沿着包含固定编链针织纱的所述三个或更多纵行(W11到W13)中的至少一个纵行形成并且在固定所述连续的拉链元件排(ER)的每个腿部(EL)同时骑跨在该腿部上的固定编链针织纱的纵行方向上相邻的沉降弧。
进一步优选地,在下述沉降弧之间以锯齿形的方式衬入一根经向衬垫纱,所述沉降弧为沿着包含固定编链针织纱的所述三个或更多纵行(W11到W13)中的至少一个纵行形成并且在底布结构的纵行方向上相邻的沉降弧,以及为下述的每个针编弧,以锯齿形的方式衬入一根经向衬垫纱,所述的针编弧为沿着包含固定编链针织纱的所述三个或更多纵行(W11到W13)中的至少一个纵行形成并且在固定所述连续的拉链元件排(ER)的每个腿部(EL)同时骑跨在该腿部上的固定编链针织纱的纵行方向上相邻的针编弧。
结果,能够有效地控制拉链带主体的纵向方向上的伸长程度,同时耦合强度得以更强。
优选地,所述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底布结构包含衬纬纱。
优选地,除了所述拉链元件连接部(EF)之外的拉链带主体部(TB)包括由经平针织纱和衬纬纱构成的单层结构。
因此,形成了薄的拉链带主体,而且,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均匀一致的拉链带形状,同时保持如针织物一样的柔性。
优选地,由地组织针织纱和衬纬纱构成的耳部(A)形成在拉链带主体(TB)上与拉链元件连接部(EF)相反的侧边缘处。
因此,所述耳部的伸长更小,从而结构稳定。由本发明带来的效果是突出的。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针织拉链的整个针织结构图;图2所示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每根构成针织纱线的针织结构的结构图;图3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针织拉链的半边从固定拉链元件的一侧看时,花纹局部放大的三维视图;图4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变例的针织拉链的半边从固定拉链元件的一侧看时,花纹局部放大的三维视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针织拉链的半边的整个针织结构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中当作拉链元件连接部的耳纱布置的径向衬垫纱的结构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隐藏针织拉链的半边的整个针织结构图;图8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针织拉链的半边的整个针织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将参照实例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中所示的经编针织结构图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个拉链,图2所示的是每根构成针织纱线的针织结构。
本发明的针织拉链的拉链半边FS由具有两个针床的经编机比如拉舍尔经编机编织而成。应当注意,在图1和2中所示的针织结构图中,在一个织针位置,为每个横列布置有后针(B)和前针(F)。根据本实施例的拉链带10包括由十个纵行W1到W10构成的拉链带主体TB以及由三个纵行W11到W13构成的拉链元件连接部EF,在所述拉链元件连接部EF上安装、针织、和固定拉链元件排ER。
如图1和2中所示,拉链带主体TB的底布结构由后针(B)编织的单面针织结构的地组织经平针织纱11(2-2/2-0/2-2/2-4)和以锯齿形的方式跨过拉链带10四个纵行衬入的衬纬纱12(4-4/8-8/4-4/0-0)构成。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由三个纵行W1到W3构成的耳部A形成在拉链带主体TB上与拉链元件连接部EF相反一侧的边缘上。另外,由后针(B)编织的单面针织结构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3(0-0/0-2/2-2/2-0)被进一步加入到所述耳部A中以及与拉链带主体TB的拉链元件连接部EF相邻的两纵行W9和W10中,它们的针编弧与经平针织纱11的相应针编弧交织。根据本实施例,布置在耳部A的最外侧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3和与拉链元件连接部EF最相邻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3比其它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3粗。应当注意,根据本发明,并不一定要新形成所述耳部A,而是所述耳部A也可以是与拉链带主体TB相同的针织结构。
顺便提及,220分特(T)的聚酯长丝纱用作布置在耳部A最外侧以及与拉链元件连接部EF最相邻的较粗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3。167(T)的聚酯加工纱(polyester finished yarn)用作布置在耳部A的其它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3以及与拉链元件连接部EF次相邻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3,以及上述的地组织经平针织纱11。
另外一方面,形成在拉链带1的另外一侧边缘的三个纵行区域W11到W13构成了所述拉链元件连接部EF。该拉链元件连接部EF包括前针(F)和后针(B)编织的具有双层针织结构的三个固定编链针织纱14(0-2/2-0/0-2/2-0);由后针(B)编织的单层针织结构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其与耳部A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3具有相同针织结构;一部分地组织经平针织纱11;以及一部分衬纬纱12。
根据本实施例,位于拉链元件连接部EF最外侧的第一纵行W13与顺序位于拉链带主体TB一侧的第二和第三纵行W12和W13的纱线和针织结构有部分不同。换句话说,由第一和第二纵行W1和W2的后针(B)编织的单层针织结构与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相同。然而,它们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三纵行W3的后针(B)的单层针织结构由地组织经平针织纱11构成,以及位于第二纵行W2处的固定编链针织纱14比其它固定编链针织纱14粗。换句话说,在该拉链元件连接部EF中,双层针织结构的固定编链针织纱14、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地组织经平针织纱11、以及衬纬纱12被编织,由合成树脂如尼龙和聚酯制成的单丝形成线圈状(coil)的拉链元件排ER被针织,同时每四个横列C改变一次方向,回折并进行往复运动。
为了实现由前针(F)和后针(B)编织的双面针织结构的三根固定编链针织纱14来固定每个拉链元件E,如图1和3中所示,每个拉链元件E的上下腿部EL由前针(F)形成的每个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针编弧压住。同时,由后针(B)形成的针编弧与后针(B)形成的单层针织结构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的针编弧交织,然后,每个拉链元件E的上下腿部EL从侧面被下述沉降弧夹住,所述沉降弧形成在由每根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前针(F)和后针(B)形成的相应针编弧之间。
换句话说,根据本实施例,在被针织形成的线圈状的拉链元件排ER的上表面上,后针(B)可以通过双面针织结构在上下腿部EL的上表面上形成一个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针编弧,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另外一个针编弧与前针(F)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的针编弧交织,重复该动作,就沿着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纵向形成一个安装和固定线圈状拉链元件排ER的双层编链组织。结果,根据本实施例,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底布针织结构被编织形成比拉链带主体TB的底布针织结构更密。此外,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底布结构由双层编链针织纱线和地组织编链针织纱的针编弧之一构成。因此,线圈状的拉链元件排ER的上下表面都制得柔软,滑扣的可滑动性得以提高,具有拉链元件排ER安装在其上的底布结构部分被制得浓密和厚实,从而可以获得更加稳定的结构。应当注意,为了使图1和3更加容易理解,每根针织纱线的细度被改变,其线圈看上去有些松散。然而,事实上,每个线圈非常紧密,而针织纱线的细度也不应认为是图中示出例子。
在这种情况下,当合成树脂制成的单丝构成线圈状拉链元件排ER,对应于耦合头部EH和连接部EC的部分通过模压过程(stampingprocess)预先弄均匀,这些部分在经编机的前针(F)和后针(B)之间供给;执行水平的往复运动;均匀的耦合头部EH和连接部EC被折叠以便连续地形成所述线圈状拉链元件排ER。应当注意,如果不需要模压过程的单丝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该单丝可以被水平地衬入形成所述线圈状拉链元件排而不用进行模压过程。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作为双层编链针织结构的构成纱的三根固定编链针织纱14中,被布置在包含其它固定编链针织纱14在内的中心处的固定编链针织纱14被设定的比构成拉链带10的其它针织纱要粗。从而,通过使每个拉链元件E在上下腿部EL的中心部分处张紧,不仅使尺寸稳定性可以更高,纱线的绑缚更结实,而且在耦合头部侧的固定编链针织纱的绑缚张力低于上下腿部EL的中心部分的绑缚张力,从而,耦合头部EH在拉链元件E的耦合和释放时耦合头部EH适度可移动,用滑扣进行的拉链元件E的耦合/释放操作可以光滑地进行。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如图3中所示,在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底布结构中,沿着第一到第三纵行W13到W11的每个纵行中都相应地衬入一根径向衬垫纱16。具体地,三根径向衬垫纱16相应地以锯齿形的方式在由前针(F)形成的第一和第二纵行W13和W12的纵行方向上衬入所述单层结构的相邻地组织编链针织线圈之间,以及在第三纵行11的纵行方向上单层结构的地组织经平针织纱11的相邻相应沉降弧之间。在这些径向衬垫纱16中,由于线圈没有被前针(F)形成,所以即使由前针(F)形成其它的线圈,这些径向衬垫纱16也不会施加过大的载荷,因此用双针床经编机高速地编织拉链带不会有任何问题。此外,以这种方式没有直接形成线圈,所以在径向衬垫纱16上没有弹性。结果,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弹性被进一步抑制,在长度方向的尺寸可以更加稳定,推张力、横向拉张力、以及滑扣的可滑动性能经一步改进。
顺便提及,聚酯长丝纱被用作布置在拉链元件连接部EF中布置的三根固定编链针织纱14,其中,与位于两侧的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278(T)相比,中间的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细度要更粗(即334(T))。此外,聚酯加工纱被用作布置在拉链元件连接部EF处的、由后针(B)形成的、单层针织结构的其它地组织经平针织纱11,以及用作衬纬纱12,聚酯长丝纱用作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和径向衬垫纱17,但是它们的细度在任何情形都是167(T)。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通过阅读上文可明白的那样,后针(B)和前针(F)的所有织针仅仅交织两个线圈,即,编链线圈与编链线圈,或者编链线圈与经平线圈。这意味着由线圈在每个织针上施加的载荷很小,同时,还意味着在每个织针上不会形成过多数量的线圈。因此,在操作时在整个针织机上施加的载荷更小,织疵例如线圈漏织可以大大地减小。此外,在由后针(B)和前针(F)针织和编织的底布结构的基本针织结构中,编链针织结构和经平针织结构以及类似针织结构的数量很少,因此,每个织针的操作简化,能够实现针织机的更高速工作。
图4示出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变例。根据该变例,除了在底布结构中衬入经向衬垫纱16之外,还沿着拉链元件排ER加入三根经向衬垫纱17。换句话说,沿着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第一到第三纵行W13,W12,和W11,以锯齿形的方式相应地在下述沉降弧之间衬入经向衬垫纱17,即,所述沉降弧与所述双层针织结构的前针(F)编织的、并形成于每个拉链元件E的上下腿部EL的上表面上的、三根固定编链针织纱14形成的用于固定的编链线圈相邻。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长度方向的伸长可以被大大抑制。除了该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形状稳定性之外,拉链元件E的耦合张力和由滑扣操作的拉链元件E的耦合/释放的轻灵性都得以提高。
图5和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除了上述第一实施例的针织结构之外,还可以沿着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外侧端部边缘布置耳纱18,该耳纱18由后针(B)形成单层结构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结构(0-1/0-2/2-2/2-0);还可以在下述沉降弧之间衬入经向衬垫纱19(0-0/2-2/2-2/0-0),所述沉降弧与耳纱18相邻。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外侧端部边缘的结构更加稳定。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尽管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目的是形成正常拉链,但是该实施例却示出了一种隐藏型拉链。该实施例不同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由单丝制成所述连续拉链元件排ER的方向在该实施例中相反,其中的单丝每四个横列被折叠一次并被针织在拉链元件连接部EF中;在第一实施例中,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第三纵行W11的底布针织结构由地组织经平针织纱11构成。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取代所述经平针织纱11,由后针(B)形成单层结构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其它结构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
在编织该针织拉链时,单丝受到模压以模制所述耦合头部EH,被模制成线圈状的每个拉链元件E的连接部EC被布置在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外侧端部边缘处。此外,耦合头部EH超过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第三纵行W11向着拉链带主体TB一侧伸出并被顺序地针织在拉链元件连接部EF中。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半边拉链FS在从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外侧端部边缘数起的第三纵行W11和第四纵行W10之间被折叠到后侧,并实施热定型,这样,折叠形状被固定下来。
该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优点和操作方式。除此而外,拉链带主体TB的针织结构完全由地组织经平针织纱11和地组织编链针织纱的针织结构构成,从而,制成的拉链带变厚。另外,所述的半边拉链FS沿着上文所述第三纵行W11和所述第四纵行W10之间被向后折叠,位于最外侧的第三纵行W11由双层结构构成,该双层结构中,所述固定编链针织纱14和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的相应针编弧被彼此交织在一起。因此,本实施例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具有相同的优点和操作,该折叠部分的结构更加稳定,该半边拉链FS本身的结构也更加稳定。而且,当根据本实施例的隐藏拉链被应用到一物体上例如一块布上时,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将该隐藏拉链的所述贴合端部边缘的结构贴合到所述物体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由于衬纬纱12在横列方向上被衬入同时往复穿行,特别是,在位于拉链元件连接部EF外侧端部边缘处的第一纵行W13与第四纵行W10之间,所以一根比其它衬纬纱12更粗的纱线被采用。顺便提及,在布置于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外侧端部边缘的第一纵行W13处往复的衬纬纱12的细度为220(T),其它衬纬纱12为167(T)。通过设置该较粗的衬纬纱12,能够使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更加稳定。应当明白,对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也和本发明中一样,对于在位于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外侧端部边缘处的第一纵行W13和第四纵行W10之间、在横列方向上衬入并往复的衬纬纱12,可以使用一根比其它衬纬纱12粗的纱线。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在位于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最外侧处的第一纵行W13以及布置在拉链带主体TB侧顺序的第二纵行W12和第三纵行W11中,纱线和针织结构有部分不同。
换句话说,第二纵行W12的后针(B)形成的单层针织结构与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相同。然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纵行W13和第三纵行W11的后针(B)形成的单层针织结构由地组织经平针织纱11构成,布置在第二纵行W2处的固定编链针织纱14比其它固定编链针织纱14粗,这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如图8中所示,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底布结构中,经向衬垫纱16沿着第一到第三纵行W13到W11的每个纵行相应衬入。
另外,由后针(B)形成的单层结构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结构(0-0/0-2/2-2/2-0)的耳纱18沿着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外侧端部边缘布置,由后针(B)将构成第一纵行W13的底布结构的地组织经平针织纱11以及形成地组织编链针织结构的耳纱18形成针编弧。
还可以在与耳纱18相邻的沉降弧之间以锯齿形的方式衬入经向衬垫纱19(0-0/0-2/2-2/2-0)。
以这种方式,通过在耳纱18的底布结构中形成地组织经平针织纱11的针编弧,可以增强包含耳纱18的纵行的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针织拉链,具有经编双层结构构成的底布结构,其中,连续的拉链元件排(ER)在编织拉链带(1)的同时被针织在位于拉链带(1)的一侧边缘部处形成的拉链元件连接部(EF)中,三根或更多根固定编链针织纱(14)作为所述双层结构的构成针织纱被针织在所述拉链元件连接部(EF)中,在每根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一部分处的针编弧压住每个拉链元件(E)的腿部,同时骑跨在该腿部上,一个除了上述针编弧之外的针编弧与构成所述底布结构一部分的地组织针织纱(11,15)的一个针编弧交织在一起,所述连续的拉链元件排(ER)安装在该底布结构一部分上,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相应纵行(W11到W13)构成的所述底布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一根形成单层结构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以及与第一纵行(W13)的内侧相邻形成在至少第二纵行(12)上的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部分针编弧形成双层底布结构,同时仅仅与第二纵行(W12)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的针编弧交织,所述第一纵行(W13)中包含在所述三根或更多根固定编链针织纱(14)中的布置在拉链元件连接部(EF)最外侧的固定编链针织纱(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行(W12)的固定编链针织纱(14)由比其它固定编链针织纱(14)粗的针织纱线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拉链,其特征在于,为沿着包含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所述三个或更多纵行(W11到W13)中的至少一个纵行而形成的底布结构的每个沉降弧,被以锯齿形的方式衬入一根经向衬垫纱(16)。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拉链,其特征在于,在下述沉降弧之间以锯齿形的方式衬入一根经向衬垫纱(17),所述沉降弧为沿着包含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所述三个或更多纵行(W11到W13)中的至少一个纵行形成并且在固定所述连续的拉链元件排(ER)的每个腿部(EL)同时骑跨在该腿部上的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纵行方向上相邻的沉降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拉链,其特征在于,在下述沉降弧之间以锯齿形的方式衬入一根经向衬垫纱(16),所述沉降弧为沿着包含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所述三个或更多纵行(W11到W13)中的至少一个纵行形成并且在底布结构的纵行方向上相邻的沉降弧,以及为下述的每个针编弧,以锯齿形的方式衬入一根经向衬垫纱(17),所述的针编弧为沿着包含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所述三个或更多纵行(W11到W13)中的至少一个纵行形成并且在固定所述连续的拉链元件排(ER)的每个腿部(EL)同时骑跨在该腿部上的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纵行方向上相邻的针编弧。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底布结构包含衬纬纱(12)。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拉链,其特征在于,除了所述拉链元件连接部(EF)之外的拉链带主体部(TB)包括由经平针织纱(11)和衬纬纱(12)构成的单层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拉链,其特征在于,由地组织针织纱(13)和衬纬纱(12)构成的耳部(A)形成在拉链带主体(TB)上与拉链元件连接部(EF)相反的侧边缘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织拉链,其中,由所述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相应纵行(W11到W13)构成的所述底布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一根形成单层结构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以及,一根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部分针编弧形成双层底布结构同时仅仅与第二纵行(W12)的地组织编链针织纱(15)的针编弧交织,所述固定编链针织纱(14)的部分针编弧形成在位于从拉链元件连接部(EF)的最靠近耦合头部(EH)的一侧数起位于第二排处的至少第二纵行(W12)上。这种针织拉链可以以高速编织,具有很少种类的组织,在织针上施加的宰客较小;拉链元件被结实地固定,拉链元件连接部的伸长得到抑制,在折叠所述拉链时不会发生拉链的耦合裂开,以及滑扣的滑动操作轻灵。
文档编号D04B21/14GK1656965SQ20051000835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7日
发明者松田义雄, 加藤秀信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