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密纬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文档序号:174312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疏密纬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纬纱的特定设置为特征的机织织物,同时涉及该织物的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机织织物是采用织机将经纱和纬纱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而成的产物,主要用作服装面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大的市场容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耐用性要求已越来越低,对服装的个性化要求则越来越高。满足服装个性化要求的途径主要有原料、捻纱、织造、印染和制衣等,其中原料、捻纱、印染和制衣等环节均有多种选择可满足个性化要求。如原料有棉、麻、丝、毛和化纤等多种选择;捻纱除粗细、捻度均匀的常规捻纱外,近年来又出现了可人为设定粗细变化方式的大肚纱、节节纱和一段强捻、另一段弱捻的花式捻纱方式,并且花式纱线的市埸份额正在逐渐增加,这充分体现了人们追求个性化的需求趋势。但是,到目前为止,生产服装面料的织造环节织造的都是均匀纬密织物,织物的变化仅限于幅宽和纹织图案。
均匀纬密织物的主要质量指标是织物纬密的均匀性,织物的纬密越均匀,织物的质量就越高。均匀纬密织物的优点是各部分强度等物理指标基本相同,裁剪制衣方便,制成的服装比较结实耐用;缺点是织物的外观呆板单调、缺乏变化,不利于制作个性化服装,也难以使服装满足某些特殊的功能要求。
目前可见到的织机都是以均匀纬密织物为目标织物的织机,织机每织一纬的卷取量是恒定的,这种恒定的卷取量既可用机械卷取装置获得,也可通过电子卷取装置获得。采用机械卷取装置时,改变卷取量必须改变传动系统的传动比;采用电子卷取装置时,卷取量可直接用键盘设定。但不论采用何种卷取装置,织造过程中各纬的卷取量都是恒定不变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织物,以满足个性化服装和特殊功能要求服装的需求;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种织物的织造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疏密纬织物,为采用经纱和纬纱交织的织物,所述纬纱沿经纱方向的分布密度按设定的规律疏密变化;所述设定规律沿经纱方向以一个衣片长度为单位,最疏处单位长度内的纬纱根数不大于最密处单位长度的纬纱根数的90%。
上述疏密纬织物的织造方法,采用带有电子卷取装置的织机实现,在织机控制装置中设置纬纱密度生成装置,在织物织造过程中,根据纬纱密度变化规律,利用纬纱密度生成装置把预期纬密换算成卷取辊的当前角运动量,并以此控制电子卷取装置,使卷取辊旋转该角运动量,由此实现纬纱密度的预期变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纬纱密度的变化规律由给定的公式确定,所述纬纱密度生成装置由纬纱密度变化规律输入装置,运算装置和查询输出装置构成,首先输入设定公式,在每一纬卷取时,织机控制装置向查询输出装置进行查询,由运算装置根据公式计算出当前纬的卷取量并输出。
或者,所述纬纱密度的变化规律由给定的表格确定,表格包括至少一个衣片长度的每一纬的卷取量,所述纬纱密度生成装置包括由输入装置、数据存储装置和查询输出装置构成,变化规律的表格首先输入数据存储装置存储,在每一纬卷取时,织机控制装置向查询输出装置进行查询,通过查表获得当前纬的卷取量并输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纬纱密度生成装置由织机控制装置的计算机及其软件实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发明提出了疏密纬织物的概念,以此制作的服装能张扬个性或满足某些特殊的功能要求,如在夏装的臂部、腰部或腿部采用低纬密的织物有利于增加服装的悬垂度、飘逸感和透气散热性。由此,疏密纬织物有利于增强织物适用性,并可提高用该织物制作的服装的附加值。
2.本发明设定一个衣片长度为一个纬密变化单元,从而疏密纬织物具有实用性和可织造性。为使服装具有个性或某些特殊功能,服装设计师常希望服装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纬纱密度,而服装是由多个衣片缝制而成的,所以要满足上述制作个性化服装的要求,需且仅需使织物纬密沿布长方向在一个衣片长度范围内按预期方式变化即可,因此,设定一个衣片长度为一个纬密变化单元,使疏密纬织物在服装制作中具有了实用性。同时,一个衣片长度总是有限和比较短的,这样较短长度范围内的纬密变化要求可方便地输入并存储于织机的控制系统,织造中各纬的纬密也易于查询,从而,保证了疏密纬织物的可织造性。
3.本发明的疏密纬织物织造方法拓展了织机所织织物的范围。如上所述,用本发明织造方法织造织物时,可人为设定织物的纬密变化方式,而目前的均匀纬密织物实质上是纬密为常数的织物,也就是说,均匀纬密织物仅是疏密纬织物的一个特例,所以,用本发明织造方法同样能织造均匀纬密织物。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织造时采用的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经纱;[2]、后梁;[3]、打纬筘;[4]、织物;[5]、卷取辊;[6]、卷布辊;[7]、旋转编码器;[8]、经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一种疏密纬织物,为采用经纱和纬纱交织的织物,所述纬纱沿经纱方向的分布密度按设定的规律疏密变化;所述设定规律沿经纱方向以一个衣片长度为单位,最疏处单位长度内的纬纱根数不大于最密处单位长度的纬纱根数的90%。
本实施例的疏密纬织物的织造方法是,采用带有电子卷取装置的织机实现,在织机控制装置中设置纬纱密度生成装置,在织物织造过程中,根据纬纱密度变化规律,利用纬纱密度生成装置把预期纬密换算成卷取辊的当前角运动量,并以此控制电子卷取装置,使卷取辊旋转该角运动量,由此实现纬纱密度的预期变化。
其中,所述纬纱密度的变化规律由给定的公式确定,所述纬纱密度生成装置由纬纱密度变化规律输入装置,运算装置和查询输出装置构成,首先输入设定公式,在每一纬卷取时,织机控制装置向查询输出装置进行查询,由运算装置根据公式计算出当前纬的卷取量并输出。
参见附图1,为织机的结构示意图,卷取辊5和经轴8分别用伺服电机SM1和SM2驱动,打纬筘3由主电机通过机械传动装置驱动。各电机的运动量和运动时序由织机的主控计算机控制,其工作原理是首先,根据服装制作要求设定织物纬密的变化方式,并把织物的纬密变化要求输入并存储于织机的控制系统中。
其次,在织造过程中,根据具体的织造位置查询当前所织纬纱的预期纬密,经换算程序把预期纬密转换成卷取辊的角运动量,织机的主控计算机根据角运动量输出适当的控制电压,通过伺服电机SM1驱动卷取辊5转动,并利用伺服系统本身的反馈功能获得卷取辊运动量的第一重闭环控制;另外,再加装旋转编码器7,并把编码器测得的伺服电机实际运动量反馈给织机主控计算机,计算机再对卷取辊的运动量进行精确调整(这是卷取辊运动量的第二重闭环控制),以保证能获得预期的疏密纬织物。在卷取辊运动的同时,计算机通过伺服电机SM2驱动经轴作相应的转动,并利用织机后梁摆架系统中的张力检测装置把经纱张力反馈给主控计算机,计算机再根据经纱张力使伺服电机SM2正转或反转一适当的转角,以保证在经轴纱卷直径和卷取量变化的情况下维持经纱张力基本恒定,保证织机梭口清晰,方便引纬。
实施例二一种疏密纬织物,为采用经纱和纬纱交织的织物,所述纬纱沿经纱方向的分布密度按设定的规律疏密变化;所述设定规律沿经纱方向以一个衣片长度为单位。
本实施例的疏密纬织物的织造方法是,采用带有电子卷取装置的织机实现,在织机控制装置中设置纬纱密度生成装置,在织物织造过程中,根据纬纱密度变化规律,利用纬纱密度生成装置把预期纬密换算成卷取辊的当前角运动量,并以此控制电子卷取装置,使卷取辊旋转该角运动量,由此实现纬纱密度的预期变化。
其中,所述纬纱密度的变化规律由给定的表格确定,表格包括至少一个衣片长度的每一纬的卷取量,所述纬纱密度生成装置包括由输入装置、数据存储装置和查询输出装置构成,变化规律的表格首先输入数据存储装置存储,在每一纬卷取时,织机控制装置向查询输出装置进行查询,通过查表获得当前纬的卷取量并输出。
所述纬纱密度生成装置由织机控制装置的计算机及其软件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疏密纬织物,为采用经纱和纬纱交织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沿经纱方向的分布密度按设定的规律疏密变化;所述设定规律沿经纱方向以一个衣片长度为单位,最疏处单位长度内的纬纱根数不大于最密处单位长度的纬纱根数的90%。
2.一种疏密纬织物的织造方法,采用带有电子卷取装置的织机实现,其特征在于在织机控制装置中设置纬纱密度生成装置,在织物织造过程中,根据纬纱密度变化规律,利用纬纱密度生成装置把预期纬密换算成卷取辊的当前角运动量,并以此控制电子卷取装置,使卷取辊旋转该角运动量,由此实现纬纱密度的预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密纬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密度的变化规律由给定的公式确定,所述纬纱密度生成装置由纬纱密度变化规律输入装置,运算装置和查询输出装置构成,首先输入设定公式,在每一纬卷取时,织机控制装置向查询输出装置进行查询,由运算装置根据公式计算出当前纬的卷取量并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密纬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密度的变化规律由给定的表格确定,表格包括至少一个衣片长度的每一纬的卷取量,所述纬纱密度生成装置包括由输入装置、数据存储装置和查询输出装置构成,变化规律的表格首先输入数据存储装置存储,在每一纬卷取时,织机控制装置向查询输出装置进行查询,通过查表获得当前纬的卷取量并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疏密纬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密度生成装置由织机控制装置的计算机及其软件实现。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密纬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沿经纱方向的分布密度按设定的规律疏密变化;设定规律沿经纱方向以一个衣片长度为单位。织造时,采用带有电子卷取装置的织机实现,在织机控制装置中设置纬纱密度生成装置,在织造过程中,利用纬纱密度生成装置把预期纬密换算成卷取辊的当前角运动量,并以此控制电子卷取装置,使卷取辊旋转该角运动量,由此实现纬纱密度的预期变化。本发明提出了疏密纬织物的概念,以此制作的服装能张扬个性或满足某些特殊的功能要求,如在夏装的臂部、腰部或腿部采用低纬密的织物有利于增加服装的悬垂度、飘逸感和透气散热性。同时,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保证了疏密纬织物的可织造性。
文档编号D03D23/00GK1776052SQ20051012262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5日
发明者钱志良 申请人: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