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捻股机中的压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465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捻股机中的压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捻股机中的压模结构。
背景技术
捻股机一般包括芯机、放线部分、分线盘及过捻部分、主机部分,放线工字轮上的钢丝经分线盘后的闭合模捻制后,直接过捻或进入主机,容易造成钢帘线捻制不均,出现单丝与单丝之间、股与股之间不适当地重叠在一起,即背丝现象,影响了钢帘线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捻股机中的压模结构,它能使钢帘线均匀捻制,减少了背丝,提高了捻制钢帘线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捻股机中的压模结构,它主要由压模座、压模和压合机构组成,压模座中设有上部开口的压膜腔,压模位于压模腔中,压模分为上压模和下压模,上、下压模的接触面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凹槽,上、下压模在压合机构的压杆的压合下两凹槽构成一个圆形的走丝通孔,走丝通孔的直径等于所捻制的钢帘线截面外接圆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压模结构可以相同,上压模为正方体,其上、下顶面及左、右侧面上均设有凹槽。
所述的压合机构包括杠杆、挂板和拉簧,杠杆通过支点固定在压模座上,杠杆的尾端伸入挂板的长槽形通孔中,压模座的底部设有突出的销杆,挂板下部与销杆之间设有拉簧,杠杆上固定有压杆,压杆顶住上压模;挂板的长槽形通孔一端膨大,其宽度大于杠杆的直径;压杆穿过杠杆,两者以螺纹配合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压模对经过闭合模的钢丝施以一定的压力,使单丝与单丝或股与股有规律地排列,使钢帘线均匀捻制,减少了背丝,提高了捻制钢帘线的质量。上、下压模均为正方体,其上、下顶面及左、右侧面上均设有凹槽,安放压模时不用考虑其摆放的方向,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压模是通过压合机构对钢丝施以一定压力的,杠杆从挂板的长槽形通孔膨大的部位伸入通孔中,可在通孔中上、下位移。当杠杆在挂板的长槽形通孔中向上移动时,顶杆从上压模上松开,可以取出压模,安装好压模后挂板在拉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带动压杆重新顶住上压模。压杆与杠杆螺纹配合连接,可以调节压杆与压模之间的压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捻股机中的压模结构,它主要由压模座1、压模和压合机构组成,压模座1中设有上部开口的压膜腔,压模位于压模腔中,压模分为上压模2和下压模3,上、下压模结构相同,上压模2为正方体,其上、下顶面及左、右侧面上均设有半圆形凹槽。压合机构包括杠杆4、挂板5和拉簧6,杠杆4通过支点固定在压模座1上方,挂板5上设有长槽形通孔7,长槽形通孔7一部分稍膨大,其宽度大于杠杆4的直径,这样杠杆4的尾端可从长槽形通孔7的膨大部位伸入挂板5的通孔中。压模座1的底部设有突出的销杆8,挂板5下部与销杆8之间设有拉簧6,杠杆4上固定有压杆9,压杆9顶住上压模2。上、下压模在压杆9的压合下两凹槽构成一个圆形的走丝通孔,走丝通孔的直径等于所捻制的钢帘线截面外接圆的直径。压杆9穿过杠杆4,两者以螺纹配合连接。当需要更换压模时,只要将杠杆4从挂板5的通孔中褪出,抬起压杆9即可更换压模。
在本实用新型中,只要上、下压模的接触面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凹槽即可,并不需要它们的上、下顶面及侧面均设有凹槽。在顶面及侧面设有凹槽,只是为了避免安放上、下压模时设有凹槽的表面没有相对,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捻股机中的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压模座(1)、压模和压合机构组成,压模座(1)中设有上部开口的压膜腔,压模位于压模腔中,压模分为上压模(2)和下压模(3),上、下压模的接触面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凹槽,上、下压模在压合机构的压杆(9)的压合下两凹槽构成一个圆形的走丝通孔,走丝通孔的直径等于所捻制的钢帘线截面外接圆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捻股机中的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压模结构相同,上压模(2)为正方体,其上、下顶面及左、右侧面上均设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捻股机中的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合机构包括杠杆(4)、挂板(5)和拉簧(6),杠杆(4)通过支点固定在压模座(1)上,杠杆(4)的尾端伸入挂板(5)的长槽形通孔(7)中,压模座(1)的底部设有突出的销杆(8),挂板(5)下部与销杆(8)之间设有拉簧(6),杠杆(4)上固定有压杆(9),压杆(9)顶住上压模(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捻股机中的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挂板(5)的长槽形通孔(7)一端膨大,其宽度大于杠杆(4)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捻股机中的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压杆(9)穿过杠杆(4),两者以螺纹配合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捻股机中的压模结构,它主要由压模座(1)、压模和压合机构组成,压模座(1)中设有上部开口的压膜腔,压模位于压模腔中,压模分为上压模(2)和下压模(3),上、下压模的接触面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凹槽,上、下压模在压合机构的压杆(9)的压合下两凹槽构成一个圆形的走丝通孔,走丝通孔的直径等于所捻制的钢帘线截面外接圆的直径。压模对经过闭合模的钢丝施以一定的压力,使单丝与单丝或股与股有规律地排列,使钢帘线均匀捻制,减少了背丝,提高了捻制钢帘线的质量。
文档编号D07B7/00GK2825713SQ200520074180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4日
发明者刘祥, 王金和, 刘建华 申请人: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