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经丝缎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933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经丝缎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尤其是采用真丝作经纱的真丝缎面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广泛用于鞋材、箱包、服装的普通真丝缎面面料,由于在织造中采用单根真丝作经纱,因而面料不够丰厚,或者说缎面饱满度不够,以至直接影响了面料的外观品位,也影响到所加工产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经丝缎面料的改进,该面料应具有缎面丰厚饱满、外观品位独特、品质档次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经丝缎面料,具有八枚组织结构,该面料的经向密度为132根/厘米至136根/厘米,纬纱采用32支双股纱,纬向密度26-30根/厘米,所采用的经纱为真丝加捻纱,每根加捻纱中含有两根真丝,真丝细度为19/21旦至24/26旦,两根真丝捻合前各自的捻度分别是Z向捻或S向捻700-950个/米,两根真丝并合所成的加捻纱捻度为S向捻或Z向捻650-850个/米。
所述的两根真丝的细度均为20/22旦。
所述的两根真丝捻合前各自的捻度分别是Z向捻900个/米,并合所成的加捻纱的捻度为S向捻800个/米。
所采用的纬纱原料是纯棉或粘胶或人造棉或锦纶。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经纱中采用了双经丝,这就使得面料非常丰厚饱满,悬垂自然流畅,整个缎面充满金属光泽,幽雅柔和,外观品位高贵独特,品质明显高档。用于加工鞋材、箱包、服装,也明显提高了这些产品的品位和档次。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元组织结构的主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现有的典型面料结构,八枚组织结构有许多种,附图所示的是其中的一种单元组织结构。图中第一根纬纱11仅浮在第一根经纱1的上面;第二根纬纱12仅浮在第六根经纱6的上面;第三根纬纱13仅浮在第三根经纱3的上面;第四根纬纱14仅浮在第八根经纱8的上面;第五根纬纱15仅浮在第五根经纱5的上面;第六根纬纱16仅浮在第二根经纱2的上面;第七根纬纱17仅浮在第七根经纱7的上面;第八根纬纱18仅浮在第四根经纱4的上面。
所述的经纱是加捻纱,含有两根真丝(桑蚕丝),两根真丝的细度均为19/21旦至24/26旦;两根真丝F1捻合前各自的捻度分别是Z向捻(逆时针方向加捻)或S向捻(顺时针方向加捻)700-950个/米,两根真丝并合所成的加捻纱F2的捻度方向则与单根真丝的捻度方向相反,为S向捻或Z向捻650-850个/米。
本实用新型的经向密度为132根/厘米至136根/厘米,纬向密度26-30根/厘米。
本实用新型推荐的组织结构如下1、经纱桑蚕丝20/22旦 F1 Z捻900/F2 S捻800双经丝;2、经密132根/厘米;3、纬纱;32支双股纯棉纱;4、纬密28根/厘米;5、筘号33齿;6、筘外幅118.5厘米;
7、筘内幅117厘米;8、每筘齿穿入经线数4根;9、总经线数15840根;10、16片素棕制织;11、组织结构八枚缎纹组织。
所述的经纱捻度可在以下范围内选择调整1、F1 Z向捻950/F2 S向捻850;2、F1 Z向捻850/F2 S向捻750;3、F1 Z向捻800/F2 S向捻700;4、F1 Z向捻750/F2 S向捻650;5、F1 Z向捻700/F2 S向捻600;6、F1 Z向捻900/F2 S向捻800。
所述的真丝的细度可作以下选择调整1、旦数19/21旦;2、旦数22/24旦;3、旦数24/26旦;4、旦数20/22旦;所述的纬纱原料可采用粘胶、人造棉、锦纶及纯棉(经过烧毛处理的纯棉纱优先选用)。
所述的筘内幅和筘外幅可根据所需要的门幅宽度而增减。
另外,坯绸需经精练、染色、印花等整理工序制成成品。
权利要求1.双经丝缎面料,具有八枚组织结构,该面料的经向密度为132根/厘米至136根/厘米,纬纱采用32支双股纱,纬向密度26-30根/厘米,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经纱为真丝加捻纱,每根加捻纱中含有两根真丝,真丝细度为19/21旦至24/26旦,两根真丝捻合前各自的捻度分别是Z向捻或S向捻700-950个/米,两根真丝并合所成的加捻纱捻度为S向捻或Z向捻650-850个/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经丝缎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真丝的细度均为20/22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经丝缎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真丝捻合前各自的捻度分别是Z向捻900个/米,并合所成的加捻纱的捻度为S向捻800个/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经丝缎面料,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纬纱原料是纯棉或粘胶或人造棉或锦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经丝缎面料,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纬纱原料是纯棉或粘胶或人造棉或锦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真丝作经纱的真丝缎面面料。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丝缎面料的改进,该面料应具有缎面丰厚饱满、外观品位独特、品质档次高的特点。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经丝缎面料,具有八枚组织结构,该面料的经向密度为132根/厘米至136根/厘米,纬纱采用32支双股纱,纬向密度26-30根/厘米,所采用的经纱为真丝加捻纱,每根加捻纱中含有两根真丝,真丝细度为19/21旦至24/26旦,两根真丝捻合前各自的捻度分别是Z向捻或S向捻700-950个/米,两根真丝并合所成的加捻纱捻度为S向捻或Z向捻650-850个/米。所采用的纬纱原料是纯棉或粘胶或人造棉或锦纶。
文档编号D03D15/00GK2830439SQ20052010291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1日
发明者朱国玉 申请人:朱国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