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的送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08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机的送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机部件,尤其与织机的送经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织机的送经装置要求每引一纬时送出定量经纱,并给经纱以一定张力,获得一定紧度和结构的织物。在现有技术中,织机的送经装置采用四套七连杆无级变速器,结构复杂,连接杆件多,机件的惯性及摩擦阻力等都会影响送经和张力控制的灵敏度和精确性,后梁的上下前后位置采用螺栓在铸出的长槽孔中移动来调节,调节精度差而且容易引起后梁左右端的位置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后梁调节方便精确,张力控制灵敏度高的织机的送经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包括左墙板,右墙板,左箱式支架,右箱式支架,左中托架,右中托架,左上托架,右上托架,左张力架,右张力架,后梁,蜗轮箱,定位装置及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蜗轮箱连接,蜗轮箱与经轴连接,伺服电机设于左墙板内,左中托架和右中托架通过凸形导轨连接副分别与左箱式支架和右箱式支架相连,左上托架和右上托架分别安装在左中托架和右中托架上面,二者通过T形导轨连接副相连,后梁装在左张力架和右张力架上,左张力架、右张力架分别与左上托架、右上托架连接。
所述的织机的送经装置,还包括张力传感器及控制电脑,伺服电机及张力传感器通过控制线与控制电脑连接组成闭环的控制系统。
所述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凸形导轨连接副由紧固螺栓,左箱式支架或右箱式支架上的凸形导轨及左中托架或右中托架上的凹形槽组成,凸形导轨与凹形槽配合,紧固螺栓设于凸形导轨和凹形槽之间。
所述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T形导轨连接副由吊紧螺栓,左上托架或右上托架上的T形导轨及左中托架或右中托架上的T形凹槽组成,T形导轨与T形凹槽相互配合,吊紧螺栓设于T形导轨和T形凹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采用上下T型导轨连接定位方式,前后采用凸形导轨连接定位方式,使送经装置的结构紧凑合理,后梁调节方便精确;(二)是采用张力传感器、伺服电机及控制电脑组成的张力控制调节系统,张力控制灵敏度大大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织机的送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织机的送经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织机的送经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织机的送经装置凸形导轨连接副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织机的送经装置T形导轨连接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织机的送经装置,包括左墙板1,右墙板10,左箱式支架4,右箱式支架11,左中托架5,右中托架12,左上托架6,右上托架13,左张力架15,右张力架14,后梁8,蜗轮箱3,定位装置23,伺服电机2,张力传感器9及控制电脑,伺服电机2与蜗轮箱3连接,蜗轮箱3与经轴连接,伺服电机2设于左墙板1内,左中托架5和右中托架12通过凸形导轨连接副分别与左箱式支架4和右箱式支架11相连,左上托架6和右上托架13分别安装在左中托架5和右中托架12上面,二者通过T形导轨连接副相连,后梁8装在左张力架15和右张力架14上,左张力架15、右张力架14分别与左上托架6、右上托架13连接,伺服电机2及张力传感器9通过控制线与控制电脑连接组成闭环的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定位装置23包括调节螺栓7及螺母18,调节螺栓7分别设于左墙板1和左中托架5以及右墙板10和右中托架12之间,调节螺栓7与左墙板1和右墙板10螺纹连接,螺母18设于调节螺栓7上;如图4所示,凸形导轨连接副由紧固螺栓16,左箱式支架4或右箱式支架11上的凸形导轨19及左中托架5或右中托架12上的凹形槽20组成,凸形导轨19与凹形槽20配合,紧固螺栓16设于凸形导轨19和凹形槽20之间,紧固螺栓16可以在左箱式支架4和右箱式支架11上的长槽中上下滑动;如图5所示,T形导轨连接副由吊紧螺栓17,左上托架6或右上托架13上的T形导轨21及左中托架5或右中托架12上的T形凹槽22组成,T形导轨21与T形凹槽22相互配合,吊紧螺栓17设于T形导轨21和T形凹槽22之间。
根据不同织物调整后梁8的上下前后位置,可使张力角在设计范围内,从而保持恒定的经纱张力。后梁上下位置调整方法为左侧先松开紧固螺栓16、螺母18,转动调节螺栓7,促使中托架5沿凸形导轨19在左箱式支架4上作上下滑动至一定位置,紧固螺栓16、螺母18,右侧调整方法与左侧相同,并注意应同时调节,左右侧高度应一致。后梁8前后位置调整方法为左侧先松开吊紧螺栓17,推动左上托架6沿T型凹槽22在左中托架5上作前后滑动至一定位置,紧固吊紧螺栓17,右侧调整方法与左侧相同,并注意应同时调节,左右侧前后位置应一致。送经量设置方法可通过织物品种不同,确定伺服电机2的转动量,达到要求的送经量及送经精度。伺服电机2将动力传递到蜗轮箱3,带动经轴转动,卷绕在经轴上的经纱随着织造会逐渐变小,与活动后梁8相关的张力角也随之变化,导致经纱对后梁的压力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可通过张力传感器9反映到控制电脑,由控制电脑发出修正指令给伺服电机,对送经量进行补偿修正。
权利要求1.一种织机的送经装置,包括左墙板(1),右墙板(10),左箱式支架(4),右箱式支架(11),左中托架(5),右中托架(12),左上托架(6),右上托架(13),左张力架(15),右张力架(14),后梁(8),蜗轮箱(3)及定位装置(2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与蜗轮箱(3)连接,蜗轮箱(3)与经轴连接,伺服电机(2)设于左墙板(1)内,左中托架(5)和右中托架(12)通过凸形导轨连接副分别与左箱式支架(4)和右箱式支架(11)相连,左上托架(6)和右上托架(13)分别安装在左中托架(5)和右中托架(12)上面,二者通过T形导轨连接副相连,后梁(8)装在左张力架(15)和右张力架(14)上,左张力架(15)、右张力架(14)分别与左上托架(6)、右上托架(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张力传感器(9)及控制电脑,伺服电机(2)及张力传感器(9)通过控制线与控制电脑连接组成闭环的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凸形导轨连接副由紧固螺栓(16),左箱式支架(4)或右箱式支架(11)上的凸形导轨(19)及左中托架(5)或右中托架(12)上的凹形槽(20)组成,凸形导轨(19)与凹形槽(20)配合,紧固螺栓(16)设于凸形导轨(19)和凹形槽(2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T形导轨连接副由吊紧螺栓(17),左上托架(6)或右上托架(13)上的T形导轨(21)及左中托架(5)或右中托架(12)上的T形凹槽(22)组成,T形导轨(21)与T形凹槽(22)相互配合,吊紧螺栓(17)设于T形导轨(21)和T形凹槽(2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机的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T形导轨连接副由吊紧螺栓(17),左上托架(6)或右上托架(13)上的T形导轨(21)及左中托架(5)或右中托架(12)上的T形凹槽(22)组成,T形导轨(21)与T形凹槽(22)相互配合,吊紧螺栓(17)设于T形导轨(21)和T形凹槽(22)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织机的送经装置。它包括左墙板,右墙板,左箱式支架,右箱式支架,左中托架,右中托架,左上托架,右上托架,左张力架,右张力架,后梁,蜗轮箱,定位装置及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蜗轮箱连接,蜗轮箱与经轴连接,伺服电机设于左墙板内,左中托架和右中托架通过凸形导轨连接副分别与左箱式支架和右箱式支架相连,左上托架和右上托架分别安装在左中托架和右中托架上面,二者通过T形导轨连接副相连,后梁装在左张力架和右张力架上,左张力架、右张力架分别与左上托架、右上托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合理,后梁调节方便精确,张力控制灵敏度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D03D49/06GK2861209SQ20052011623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4日
发明者杨鑫忠, 傅世明, 梁文波 申请人:浙江日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