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织造物为纱线的织造方法

文档序号:1756811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以非织造物为纱线的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织造方法,其尤指一种以非织造物为纱线的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工业,是使用许多不同纺织原料,制造纺织产品的一群相关工业。主要制造流程包括纤维生产,纺纱,织物制造,染色和印花,整理,及最终的成衣行业。纺织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业,按生产流程划分,可分为人纤制造,纺纱,织布,染整和成衣等。纺织产品适用范围包括三大类成衣业,家庭室内装潢业,工业产品业。成衣业包括男、女装及童装等,家庭室内装潢包括家具、家用品、家饰布等等,工业用方面则有在工厂内的输送带、过滤布,室外用的营帐用具,另外还可应用在制鞋及运输工具汽车,飞机等)的内部装潢,用途十分广泛。而其中以成衣业所占的比重最大。
一般的织造可区分为针织与梭织(A)针织是一种利用单根纱或一组纱,在单一方向移动的编织法。其中又可分为手工针织与机器针织两种。
●手工针织是以两根棒针来交叉进行,使针圈均匀分布在棒针上,与织物同宽,形成一列线圈。当针织进行时,这列针圈会与下一列针圈连结在一起,依此方式之成一件成品。
●机器针织则是让每个针圈中都有一根织针,编织时,所有的织针同时运作,织成一整列的线圈而成。
(B)梭织是将经纱与纬纱以直角相互交织而成。经纱为纵向纱,纬纱为横向纱。实际上,当原始人首次用树枝与草交织成垫子或篮子时,就开始织造的历史。
再者,有一种不需要纺纱制程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简单的讲就是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它的主要用途大致可分为(1)医疗卫生用布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妇女卫生巾等;(2)家庭装饰用布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3)跟装用布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4)工业用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包装袋、土工布、包覆布等;
(5)农业用布作物保护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温幕帘等;(6)其他太空棉、保温隔音材料、吸油毡、烟过滤嘴、袋包茶叶袋等。
非织造布的分类一、水刺非织造布水刺工艺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
二、热合非织造布热粘合非织造布是指在纤网中加入纤维状或粉状热熔粘合加固材料,纤网再经过加热熔融冷却加固成布。
三、浆粕气流成网非织造布气流成网非织造布又可称做无尘纸、干法造纸非织造布。它是采用气流成网技术将木浆纤维板开松成单纤维状态,然后用气流方法使纤维凝集在成网帘上,纤网再加固成布。
四、湿法非织造布湿法非织造布是将置于水介质中的纤维原料开松成单纤维,同时使不同纤维原料混合,制成纤维悬浮浆,悬浮浆输送到成网机构,纤维在湿态下成网再加固成布。
五、纺粘非织造布纺粘非织造布是在聚合物已被挤出、拉伸而形成连续长丝后,长丝铺设成网,纤网再经过自身粘合、热粘合、化学粘合或机械加固方法,使纤网变成无纺布。
六、熔喷非织造布其工艺过程聚合物喂入---熔融挤出---纤维形成---纤维冷却---成网---加固成布。
七、针刺非织造布针刺非织造布是干法非织造布的一种,针刺无纺布是利用刺针的穿刺作用,将蓬松的纤网加固成布。
八、缝编非织造布缝编非织造布是干法非织造布的一种,缝编法是利用经编线圈结构对纤网、纱线层、非纺织材料(例如塑胶薄片、塑胶薄金属箔等)或它们的组合体进行加固,以制成无纺布。
由于织造过程之前,以高分子材质为例,其需要进行合成、抽丝、纺丝制程,前置过程非常复杂,因为抽丝与纺丝是透过机械的抽与拉,在此纤维的强度非常重要,如纤维强度不足会造成这两个制程上的困难,甚至无法织造成布,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考虑纤维的机械特性,以非织造布为纱线即可织造成布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非织造物为纱线的织造方法,其为不需考虑纤维的物理性质,例如强度、应力等等,可织造成布的方法。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非织造物为纱线的织造方法,其为不需要进行纺丝制程,直接以非织造物的制程取代,以织造成布。
为达上述所指称的各目的与功效,本发明是提供一种以非织造物为纱线的织造方法,其是揭示利用非织造物以进行分条后,再予以织造成布;其中,于织造制程中,可加入不同材质的纱线以进行织造,以达不同功能性的织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以非织造物为纱线的织造方法,可以不需考虑纤维的物理性质,不需要进行纺丝制程,直接以非织造物的制程取代,以织造成布。


图1其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图2其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织造流程图;图3其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审查员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本发明是使用非织造物以作为纱线,并与本身或其他材料的纱线以进行编织成布。
首先,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以非织造物为纱线的织造方法,其步骤包含,步骤S10,取一非织造物;步骤S12,将该非织造物进行分条制程,以得复数非织造物纱线;步骤S14,将该复数非织造物进行织造程式以织造成布。
由于非织造物具有柔性的物理性质,所以以其用于纱线并织造成布,以增加其使用性以及利用不同的织造方式,以使具有柔性特性的纱线可以多方面利用,呈现不同的外观与使用方式。
其中,上述所称的非织造物是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经胶合、针轧、水轧、热融、纺粘、融喷等方法制成织物的总称。本发明所使用的非织造物并非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故,不管是湿式或干式或聚合物挤出成布法,皆可使用。
再者,本发明的织造方法包含梭织与针织,在此以梭织为例作一说明,请参阅图2,其步骤包含,首先,步骤S20,整经将纱线先经过整理,装在盘头上。步骤S21,浆纱纱线强度不够,还会有毛余产生,所以要浸过淀粉类的浆。步骤S22,绫取、穿综将盘头的线分出单数、偶数线,再分别装入「综框」。步骤S23,穿筘把「综框」安装到织布机上。步骤S24,织布经纱依照单数和双数挑上或挑下时,纬纱由一个梭子带着,来回穿梭,将两组纱线交织成布。步骤S25,验布检查织出的布是不是有瑕,可立即做修补。步骤S26,成品可交货或是再做染整。
又,请参阅第三图,其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制造流程包含,步骤S30,取一非织造物;步骤S32,将该非织造物进行分条制程,以得复数非织造物纱线;步骤S34,将该复数非织造物纱线与一纱线进行织造程式以织造成布。
其中,由于本发明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的纱线与该非织造物纱线与织造成布,以呈现不同功能特性的织物,不同材质的纱线是可为高分子、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皆可。再者,可以使用梭织或针织以织造成织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举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以非织造物为纱线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含取一非织造物;将该非织造物进行分条制程,以得复数非织造物纱线;将该复数非织造物进行织造程序以织造成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非织造物为不织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织造程式为梭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织造程式为针织。
5.一种以非织造物为纱线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含取一非织造物;将该非织造物进行分条制程,以得复数非织造物纱线;将该复数非织造物纱线与一纱线进行织造程序以织造成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非织造物为不织布。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织造程式为梭织。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织造程式为针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纱线为高分子纱线。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纱线为金属纱线。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纱线为非金属纱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以非织造物为纱线的织造方法,其是揭示利用非织造物以进行分条后,再予以织造成布;其中,于织造制程中,可加入不同材质的纱线以进行织造,以达成不同功能性的织物。
文档编号D03D15/00GK1912215SQ200610111698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3日
发明者林净植, 蔡仁声 申请人:林净植, 蔡仁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