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玉导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92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刚玉导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配件,具体是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导纱器,属于纺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细纱机是一种纺纱设备,细纱机上有一个重要部件原名叫导纱勾,是纺纱过程中纱线必经的一个通道,目前细纱机上所用的导纱勾是用直径3.5mm的钢丝绕制而成,并将钢丝一端压成三角体,套入细纱机上的叶子板内。这种导纱勾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因材料耐磨性差而使用寿命短,需要定期更换;二是导纱勾磨损起槽后使纱线的翻改受到限制,同时磨损槽的下端还要连接纱线加捻所形成的气圈,纱线从磨损槽通过便受到损伤,直接影响到纱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耐磨而不起槽,因而可提高纱线质量的刚玉导纱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导纱体的中部开有方向相互垂直且相通的导纱孔及侧孔,在其一端开有导纱滑道,在其另一端用胶粘体相套固定有齿条,齿条上有序排列若干个齿棱,齿条套装在细纱机上的叶子板内,导纱体是选用刚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行导纱勾不耐磨损、容易起槽而导致纱线受损而起毛羽的缺陷,从而提高了纱线质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导纱体1、齿条2、齿棱3、胶粘体4、导纱孔5、侧孔6、导纱滑道7、叶子板8。
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导纱体(1)的中部开有方向相互垂直且相通的导纱孔(5)及侧孔(6),在其一端开有导纱滑道(7),在其另一端用胶粘体(4)相套固定有齿条(2),齿条(2)上有序排列六个齿棱(3),齿条(2)套装在细纱机上的叶子板(8)内,导纱体(1)是选用刚玉材料制成。
细纱机工作前,先将纱线经导纱滑道滑入导纱孔内,启动细纱机,纱线开始旋转,由于导纱孔孔径很小,纱线通过导纱孔时便于纱线毛羽的倒伏、积聚,随着纱线的加捻,毛羽便被捻入线体,从而使纱线的毛羽得以降低,保证了纱线质量。本实用新型的齿条与叶子板的相互位置可调并可更换。
随着本实用新型的开发应用,必将使细纱机的纺纱质量得以大幅提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权利要求1.一种刚玉导纱器,是由导纱体(1)及齿条(2)所组成,其特征是导纱体(1)的中部开有方向相互垂直且相通的导纱孔(5)及侧孔(6),在其一端开有导纱滑道(7),在其另一端用胶粘体(4)相套固定有齿条(2),齿条(2)上有序排列若干个齿棱(3),齿条(2)套装在细纱机上的叶子板(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玉导纱器,其特征是导纱体(1)是选用刚玉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纱机上所用的刚玉导纱器,它克服了目前细纱机上所用导纱勾存在的以下缺陷一是因材料耐磨性差而使用寿命短;二是导纱勾磨损起槽后使纱线从磨损槽通过便受到损伤,直接影响到纱线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导纱体的中部开有方向相互垂直且相通的导纱孔及侧孔,其一端开有导纱滑道,其另一端用胶粘体相套固定有齿条,齿条套装在细纱机上的叶子板内,导纱体是选用刚玉材料制成。由于导纱孔孔径很小,纱线通过导纱孔时便于纱线毛羽的倒伏、积聚,随着纱线的加捻,毛羽便被捻入线体,从而使纱线的毛羽得以降低,保证了纱线质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D01H13/04GK2905837SQ20062007870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日
发明者赵选选 申请人:赵选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