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插入经纱的横机和该横机中的编织方法

文档序号:174712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插入经纱的横机和该横机中的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插入经纱的横机和该横机中的编织方法,该横机不 仅可以编织将基本的纬纱作为针织纱的针织物,还具有从走梭杆供给 可成为经纱的针织纱而编织针织物的功能。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的是如果使用如图IO所示的横机1就能够编织类似于经编物的组织(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3452639号公报)。在横机1 中,前针床2和后针床3的前后一对针床夹着齿口 4相对。在齿口 4 的上方设有经纱插入机构5。在前针床2和后针床3上,分别并列设置 有多个织针6、 7。经纱插入机构5可向从前针床2进入齿口4的织针 6前端的针钩供给能作为经纱的针织纱。在前针床2和后针床3上,可 沿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往复移动地设有搭载三角机构的三角座滑架8、 9, 该三角机构用于对多个织针6、7相对于齿口 4选择性地进行进退驱动。 在齿口 4的上方,喂纱器IO可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往复移动地支撑在 导纱轨11上。多个(在图10中为3个)导纱轨11在齿口 4的上方架 设在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在各导纱轨ll上,在两侧形成有使喂纱器 IO移动的轨道。三角座滑架8、 9能够选择任一喂纱器IO而与其连动。 从喂纱器10向进入齿口 4的织针6、 7进行喂纱。三角座滑架8、 9与 喂纱器10连动而由三角机构对织针6、 7进行驱动时,作为横机1可 得到基本讳编组织的针织物。经纱插入机构5可进行以摆动轴12为中心的摆动运动和沿着摆动 轴12的往复运动。在经纱插入机构5中包括多个走梭杆13。在各走梭 杆13上,可分别安装多个喂纱管14。各喂纱管14可向从前针床2进 入齿口 4的织针6前端的针钩供给针织纱。多个喂纱管14在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进行配置。在如图所示的经纱插入机构5中,可设置4列喂纱管14。经纱插入机构5以摆动轴12为中心进行摆动运 动时,喂纱管14的前端进行横穿齿口 4的摇摆动作。经纱插入机构5 沿着摆动轴12进行往复运动时,喂纱管14的前端进行沿着齿口 4的 长度方向的垫纱动作。相对于织针6,喂纱管14组合进行摇摆动作和 垫纱动作时,可编织类似于经编物的组织。其中,在垫纱动作中向多 个织针6供给针织纱时,可在中间的织针6编织纬编组织。另外,摇 摆动作和垫纱动作,在三角座滑架8、 9及喂纱器10在与纸面垂直的 方向上停止在远离喂纱管14的位置处的状态下进行。经纱插入机构5不仅可用在以编织类似于经编物的组织为目的的 场合,还可以用在以编织纬编组织为目的的场合(例如,参照日本特 开平8-74146号公报)。在日本特开平8-74146号公报的图16中公开 了下述例子在本申请的图10中同时使用从喂纱器10供给的针织纱 和从喂纱管14供给的针织纱进行部分添纱编织。在日本特开平8-74146 号公报的图17中公开了下述例子利用可在走梭杆13上以较窄的间 隔安装大多喂纱管14这一点,编织较窄宽度的带状花纹。在日本特开 平8-74146号公报的图1中,公开了相当于本申请的图IO所示的前针 床2用的三角座滑架8的前侧三角座滑架中的三角的配置。在前侧三 角座滑架上搭载有3个三角系统。中央为具有编织及移圈功能的纬纱 用三角摆动件。其两侧为编织从经纱插入机构5供给的针织纱的经纱 用三角摆动件。在如图IO所示的可插入经纱的横机1中,也可使用从经纱插入机 构5的喂纱管14供给的针织纱如上所述地编织纬编组织。但是,在横 机1中,其规格为从经纱插入机构5仅向一侧前针床2的织针6进行 喂纱。在这种横机1的规格中,不从喂纱管14向另一侧后针床3的织 针7进行喂纱,并且,在三角座滑架9上也没有搭载适合利用从喂纱 管14喂纱的针织纱来进行编织的经纱用三角摆动件。这是由于在喂纱 管14的列的一部分,例如图10中左侧,虽然可通过摇摆动作和垫纱动作向从后针床3进入齿口 4的针钩供给针织纱,但不能整体上稳定 地进行喂纱。
也考虑用另行设置的特别的引导装置等将从喂纱管14喂纱的针 织纱引导至后针床3的织针7的针钩。但是,设置这种引导装置等时, 横机1的结构变得复杂,可使用的喂纱器10和喂纱管14的数量等有 可能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插入经纱的横机和该横机中的编织 方法,在与以往相同的仅向来自一侧针床的织针喂纱的横机,不使用 特别的纱线引导装置等,也可以在来自另一侧针床的织针上使用作为 经纱插入的针织纱来编织针织物。
本发明的可插入经纱的横机,其中, 一对针床在齿口相对,具有 仅能向一方针床侧供给可作为经纱的针织纱的走梭杆,其特征在于, 包括
保持部件,在一侧针床上设有多个,可进入齿口; 进入驱动单元,对保持部件进行驱动,以在用另一侧针床的织针
进行编织的范围的两侧,使保持部件从一侧针床进入齿口;和
编织驱动单元,进行驱动,以使织针从另一侧针床进入,使用从
走梭杆架设在保持部件之间的针织纱来编织针织物。
并且,本发明的可插入经纱的横机中的编织方法,在一对针床在 齿口相对,具有仅能向一方针床侧供给可作为经纱的针织纱的走梭杆 的可插入经纱的横机中,使用从走梭杆供给的针织纱在另一侧针床上 也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
使保持部件从一侧针床进入作为用另一侧针床的织针进行编织的 范围的两侧的齿口内的位置;
使织针从另一侧针床进入作为进行该编织的范围的齿口内的位置;
从走梭杆喂纱,以使针织纱架设在从该一侧针床进入齿口的保持 部件之间;
以从该另一侧针床进入齿口的织针使用该架设的针织纱而编织针织物。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侧针床的织针,在使所 述保持部件从所述一侧针床进入所述齿口 ,将从所述走梭杆供给的针 织纱架设在该保持部件之间后,进入该齿口。
并且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保持部件,使用上述一侧 针床的织针。
并且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对于使用架设在所述保持部件之间 的针织纱的针织物,也使用所述一侧针床的织针来编织。
通过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能够明确本发明的目的,特色及优点。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仅可相对于前针床织 针插入经纱的横机中,在后针床的织针上也能够使用经纱来编织针织 物的基本构思的部分俯视图。
图2是表示通过将图1的喂纱管向远离齿口的方向摆动的摇摆动 作,将经纱引出到前针床的织针相对齿口进退的路径的下侧的状态的 右侧面剖视图。
图3是表示通过将图l的喂纱管朝向齿口的上方摆动的摇摆动作, 将经纱从进入齿口的前针床的织针的针干的下侧挂至上侧的状态的右 侧面剖视图。
图4是表示进行使图1的喂纱管向纸面内侧移动的垫纱动作和将 喂纱管向远离齿口的方向摆动的摇摆动作,将经纱挂在织针的针钩后引出到后针床上方的状态的右侧面剖视图。
图5是表示使织针的针钩从图1的后针床进入齿口的状态的右侧 面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图1的横机中,进行使4列的全部喂纱管向齿口上 方摆动的摇摆动作的状态的右侧面剖视图。
图7是简化表示可用后针床的织针对如图1所示的经纱进行编织 的三角机构的结构的图。
图8是简化表示图7的经纱用三角的结构、由三角引导的织针的 针踵的轨迹以及织针的结构的图。
图9是简化表示图7的经纱用三角的结构、由三角引导的织针的 针踵的轨迹的图。
图10是表示以往的可插入经纱的横机的简要结构的右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经纱15仅可相对于前针 床22的织针16喂纱的横机21中,在后针床23的织针17上也能够使 用经纱15来编织针织物的基本构思。如上所述,经纱15虽然不一定 是为了编织经编组织而使用的针织纱,但为了方便而表示为"经纱"。 经纱15以钩挂在前针床22的织针16的比针钩18靠基端侧的针干上 的方式被供给。隔开间隔而选择钩挂经纱15的前针床22的织针16。 后针床23的织针17的针钩19进入织针16之间。针钩18、 19进入的 齿口 20形成为横机21的前针床22和后针床23相对的间隙。如果是 如图IO所示的喂纱器10,就可向从前后针床中的任一方进入的织针供 给针织纱。其中,经纱15由于组合喂纱管24的摇摆动作和垫纱动作 来喂纱,因而不能向来自后针床23的织针17稳定地进行喂纱。由于 可相对于前针床22的织针16的针干,从喂纱管24稳定地供给经纱15, 因而能够可靠地在织针16之间架设经纱15。并且,如果预先在齿口20向来自前针床22的织针16架设经纱15,则能够使织针17的针钩 19从后针床23进入而将经纱15钩挂在针钩19上,并经织针17引入 后针床23而形成线圈。其中,架设经纱15的织针16,将开始侧作为 织针16a,将与喂纱管24相连的结束侧作为织针16b。
如图所示,如果使5根织针17的针钩19从后针床23进入已从前 针床22进入齿口 20的织针16a、 16b之间,则可用这5根织针17编 织反面线圈。从前针床22进入齿口 20的织针16a、 16b也可以不是逐 个进入。也可以在作为用多根织针16编织正面线圈的区域和用多根织 针17编织反面线圈的区域的边界的前针床22的织针16a、 16b上架设 经纱15。并且,在附图中,也可使来自前针床22的织针16进入来自 后针床23的织针17进入的范围内,使用作为经纱而供给的针织纱编 织使用来自前后针床的织针16、 17的罗纹、凹凸等组织。另外,在横 机21中,由于通过搭载于沿着针床移动的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机构对 织针16、 17的进退动作进行驱动,因而不会保持如图所示的织针16、 17进入齿口20的状态。在附图中,以如下方式进行驱动织针16a侧 先行而被驱动相对齿口 20进退,5根织针17依次错开相位的同时相对 齿口20进退,最后织针16b相对齿口 20进退。
图2、图3、图4及图5表示在如图l所示的后针床23的织针17 上使用经纱15进行编织的简要顺序。图2表示通过将喂纱管24向远 离齿口 20的方向摆动的摇摆动作,将经纱15引出到前针床22的织针 16a相对齿口 20进退的路径的下侧的状态。图3表示通过将喂纱管24 朝向齿口 20的上方摆动的摇摆动作,将经纱15从进入齿口 20的前针 床22的织针16a的针干的下侧钩挂到上侧的状态。图4表示进行使喂 纱管24向纸面内侧移动的垫纱动作和将喂纱管24向远离齿口 20的方 向摆动的摇摆动作,将经纱15钩挂在织针16b的针干上后引出到后针 床23上方的状态。图5表示使织针17的针钩19从后针床23进入齿 口 20的状态。如图10所示,喂纱管24可设置多列(例如4列),但在图2至 图5中,为方便仅表示1列。织针16、 17是舌针,在一侧面上安装有 移圈用叶片25。织针16、 17前端的针钩18、 19可由针舌26、 27开闭。 织针16、 17可相对于齿口 20进退移动地收容在针槽内,所述针槽形 成于在前针床22和后针床23上分别以一定的间距立起设置的针板28、 29之间。在前针床22和后针床23面对齿口 20的前端附近,向与纸面 垂直的方向贯通而设有钢琴丝等金属丝30、 31。该金属丝30、 31,实 际上作为前针床22和后针床23的齿口 20 —侧的前边缘而发挥作用, 但在横机21中,由分别安装在前针床22和后针床23上的固定沉降片 32、 33支撑。
作为织针16、 17,不仅可以使用舌针,还可以使用分为针主体和 导针片能够分别进行进退移动的复合针。作为导针片,由于如果使用 前端的针舌部分分为2部分,夹着针主体的针钩的两侧的形式的复合 针,就能够使导针片进入齿口 20而进行移圈等,因而还可以不使用移 圈用叶片25。
图6表示关于4列的全部喂纱管进行向齿口 20上方摆动的摇摆动 作的状态。摇摆动作,以与纸面垂直的摆动轴34为中心使经纱插入机 构35进行摆动位移而进行。在图2至图5中,虽然仅表示喂纱管4, 但喂纱管24为4列中的最远离前针床22的位置的喂纱管。在4列中, 最靠近前针床22的位置的喂纱管为喂纱管36。各喂纱管列安装在走梭 杆37上。走梭杆37,可绕经纱插入机构35的摆动轴34进行摆动位移, 该摆动位移由摆动机构38进行驱动。走梭杆37通过摆动机构38被驱 动进行摇摆动作时,各喂纱管的前端,在齿口 20上方的位置和在后针 床23上远离齿口 20的位置之间摆动位移而进行摇摆动作。其中,使 喂纱管24向齿口 20的上方进行摇摆动作,也不能将经纱15引出到从 后针床23进入齿口 20的织针17的下侧。g卩,不能相对于来自后针床 23的织针17实现相当于图2及图4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 至图4所示,将经纱15暂时架设在从前针床22进入齿口 20的织针16的针干上。另外,当然可从喂纱器39向各织针16、 17供给作为纬纱 的针织纱。
图7简化表示也可用后针床23的织针17对经纱15进行编织的三 角机构40的结构。三角机构40分开而搭载于前针床22侧的三角座滑 架和后针床23侧的三角座滑架上。在任意三角座滑架上都搭载有3个 三角系统。在中央,编织、移圈用三角41F、 41B分别设在前针床22 侧、后针床23侧上。下面,"F"表示前针床22侧,"B"表示后针 床23侧。形成编织、移圈用三角41F、 41B的目的在于能够进行图6 的从喂纱器39供给的纬纱的编织动作和移圈动作。在各三角座滑架上, 在编织、移圈用三角41F、 41B的两侧,分别设有经纱用三角42F、 42B; 43F、 43B。经纱用三角42F、 42B,在三角座滑架向左移动时成为先行 侧,经纱用三角43F、 43B成为后行侧。在三角座滑架向右移动时,经 纱用三角43F、 43B成为先行侧,经纱用三角42F、 42B成为后行侧。
另外,在前针床22及后针床23用三角座滑架中,也可以配合经 纱用三角42F、 42B; 43F、 43B而使喂纱器39连动。因此,可以使用 经纱用三角42F、 42B; 43F、 43B,进行使用从喂纱器39供给的纬纱 的编织。并且,也可以进行例如在3个三角系统中,用第一个三角系 统Sl进行编织,用第二个三角系统S2进行移圈的使用方法。
图8及图9简化表示图7的经纱用三角43F、 43B的结构、由三角 引导的织针的针踵的轨迹。在图8还表示织针16的结构。织针16在 其前端侧设有针钩18和针舌26。在织针16的后端侧连接有挺针片45, 在挺针片45上设有向针槽的上方突出的针踵46。图7的三角机构40 作用在挺针片45的针踵46上。另外,如果织针是复合针,还可以设 置导针片用三角。并且,在后针床23侧,也在织针17上连接有挺针 片,并且三角作用在其针踵上而驱动。另外,夹着齿口 20,将后针床 23侧配置在上方,将前针床22侧配置在下方而表示。在经纱用三角43F、 43B上,设有起针三角50F、 50B、护针三角 51F、 51B、成圈三角52F、 52B。成圈三角52F、 52B仅设在靠近图7 的编织、移圈用三角41F、 41B的一侧上。在远离编织、移圈用三角 41F、 41B的一侧,在前针床22侧的经纱用三角43F上设有针踵通路 53。针踵通路53将针踵46从集圈高度通路53a向添纱高度通路53b 引导。
在图8分别表示三角座滑架向左移动时的针踵轨迹54F、 54B。前 针床22侧针踵轨迹54F,从成圈三角52F的下方,通过起针三角50F 和护针三角51F之间,在起针三角50F的顶部50Fa成为成圈高度,最 大限度地进入齿口 20侧。如果在织针16的针钩18上保持有线圈,则 打开针舌26而向针干侧移动,并退圈。通过顶部50Fa时返回到集圈 高度。相对于织针16进行集圈的选针时,顶部50Fa不作用,保持集 圈高度。通过顶部50Fa时,针踵46被引导为进入针踵通路53的集圈 高度通路53a,进而通过添纱高度通路53b。因此,三角座滑架通过后, 织针16以进入至比集圈高度稍微高的添纱高度的状态停留于齿口 20。 在后针床23侧上,挺针片的针踵轨迹54B处于不从针槽突出的下沉状 态,以不受到起针三角50B的作用而通过。因此,即使在三角座滑架 通过后,织针17也不进入齿口 20而保持引入到后针床23的状态。另 外,在前针床22侧的针踵通路53上,也可以不设置添纱高度通路53b 而使轨迹54F的最后部分在集圈高度上结束。
在图9分别表示三角座滑架向右移动时的针踵轨迹55F、 55B。前 针床22侧的针踵轨迹55F,向与图8相反的方向移动针踵通路53的添 纱高度通路53b和集圈高度通路53a,使起针三角50F的顶部50Fa不 发挥作用,而仍然在集圈高度下使成圈三角52F发挥作用,将织针16 引入前针床22上。后针床23侧的针踵轨迹55B被引导为在起针三角 50B的顶部50Ba进入齿口 20直到成圈高度为止,用成圈三角52B将 织针17引入后针床23。图7所示的经纱用三角42F、 42B,也能够通过与图8及图9对称 的动作,使用后针床23侧的织针17在编织中使用经纱15。另外,使 织针16从前针床22侧进入齿口 20,将从经纱插入机构25的喂纱管 24喂纱的经纱15架设在织针16之间,但从前针床22进入而钩挂经纱 15的保持部件不限于织针16。例如,在导纱器等相对于齿口 20进退 的部件上,设置钩挂从喂纱管24喂纱的经纱15的部分,或也可以设 置接受经纱15而保持的专用部件。并且,在作为织针使用复合针的情 况下,也可以改变引导导针片的路径而在导针片上钩挂经纱15。进入 齿口 20的保持部件不将经纱15引入前针床22,而在齿口 20释放经纱 15的话,仅能由后针床23的织针17编织反面线圈。
并且,在图8中通过三角座滑架的移动使前针床22侧的织针16 进入齿口20后,将经纱15架设在织针16之间,在下一次三角座滑架 的移动中使后针床23侧的织针17先进入齿口 20再后退,并且前针床 22侧的织针16也从齿口 20后退。但是,也可以通过三角座滑架的移 动使前针床22的织针16和位于其间的后针床23的织针17进入齿口 20后,将经纱15架设在前针床22的织针16之间,通过下一次三角座 滑架的移动使前针床22的织针16和后针床23的织针17同时从齿口 20后退。
为了能够进行这种编织动作,在图8及图9所示的后针床23用护 针三角51B上也设置与前针床22用护针三角51F相同的针踵通路53 即可。如果还在护针三角51B上设置针踵通路53,则形状上经纱用三 角42F、 42B; 43F、 43B前后对称。如果使后针床23侧中的针踵轨迹 与前针床22中的针踵轨迹54F、 55F前后对称,则能够使前后织针16、 17同时进入齿口 20后,将经纱15架设在织针16、 17上,用后针床 23的织针17编织被架设的经纱15。
如上所述,可插入经纱的横机21,前针床22和后针床23等一对 针床在齿口 20相对,设有仅可向前针床22等一方针床侧供给能作为经纱15的针织纱的走梭杆37,并且包括织针16等保持部件、经纱用 三角42F、 43F等进入驱动单元和经纱用三角42B、 43B等编织驱动单 元。保持部件在一侧针床上设有多个,可进入齿口 20,通过进入驱动 单元,在用后针床23等另一侧针床进行编织的范围的两侧进入齿口20。 在进入齿口 20的保持部件之间,能够架设从走梭杆37喂纱的针织纱。 在保持部件之间钩挂针织纱后,通过编织驱动单元进行驱动以使织针 17从另一侧针床进入保持部件之间,织针17使用被钩挂的针织纱编织 针织物时,即使不使用特别的纱线引导装置等,也能够进行使用另一 侧针床的编织。例如,即使通过一侧针床的织针16只能编织正面线圈, 但通过另一侧针床的织针17还能够编织反面线圈。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可通过其他各种各 样的方式实施。所以前述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只是例示,本发明的 范围是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并不受到说明书文本的限制。并且属 于权利要求书的变形或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用另一侧针床进行编织的范围的两侧,使保 持部件从一侧针床进入齿口 ,并在保持部件之间架设从走梭杆喂纱的 针织纱。在保持部件之间架设针织纱时,在保持部件之间,进行驱动 以使另一侧针床的织针从进入齿口的状态开始后退,从而即使不使用 特别的纱线引导装置等,也能够进行使用另一侧针床的织针的编织。 另一侧针床的织针,可以在将针织纱架设于保持部件间之前进入齿口, 也可以在架设后进入齿口。例如,即使通过一侧针床的织针只能编织 正面线圈,通过另一侧针床的织针还能够编织反面线圈。
并且根据本发明,使保持部件从一侧针床进入到作为用另一侧针 床进行编织的范围的两侧的齿口内的位置。使织针从另一侧针床进入 该范围内的齿口内的位置。从走梭杆喂纱,以向从一侧针床进入齿口 的保持部件之间架设针织纱。由于使用架设在保持部件之间的针织纱,在从另一侧针床进入齿口内的织针上编织针织物,因而即使不使用特 别的纱线引导装置等,也能够进行使用另一侧针床的编织。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从一侧针床进入齿口的保持部件之间架 设从走梭杆喂纱的针织纱,使织针从另一侧针床进入喂纱部件之间, 因而即使另一侧针床的织针也可以使用从走梭杆供给的针织纱来编织 针织物。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作为保持部件而使用一侧针床的织针,因 而能够以作为以往横机的基本结构,进行使用另一侧针床的织针的编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也可以使用一侧针床的织针来编织使用架 设在保持部件之间的针织纱的针织物,因而可以使用夹着齿口相对的 两侧的针床的织针,使用作为经纱而供给的针织纱来编织罗纹、凹凸 等组织。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插入经纱的横机,其中,一对针床在齿口相对,具有仅能向一方针床侧供给可作为经纱的针织纱的走梭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部件,在一侧针床上设有多个,可进入齿口;进入驱动单元,对保持部件进行驱动,以在用另一侧针床的织针进行编织的范围的两侧,使保持部件从一侧针床进入齿口;和编织驱动单元,进行驱动,以使织针从另一侧针床进入,使用从走梭杆架设在保持部件之间的针织纱来编织针织物。
2. —种可插入经纱的横机中的编织方法,在一对针床在齿口相 对,具有仅能向一方针床侧供给可作为经纱的针织纱的走梭杆的可插 入经纱的横机中,使用从走梭杆供给的针织纱在另一侧针床上也进行 编织,其特征在于,使保持部件从一侧针床进入作为用另一侧针床的织针进行编织的 范围的两侧的齿口内的位置;使织针从另一侧针床进入作为进行该编织的范围的齿口内的位置;从走梭杆喂纱,以使针织纱架设在从该一侧针床进入齿口的保持 部件之间;以从该另一侧针床进入齿口的织针使用该架设的针织纱而编织针织物。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插入经纱的横机中的编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另一侧针床的织针,在使所述保持部件从所述一侧针床进 入所述齿口,并将从所述走梭杆供给的针织纱架设在该保持部件之间 后,进入该齿口。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插入经纱的横机中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保持部件,使用所述一侧针床的织针。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插入经纱的横机中的编 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使用架设在所述保持部件之间的针织纱的 针织物,也使用所述一侧针床的织针来编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插入经纱的横机和该横机中的编织方法,在仅能向来自一侧针床的织针供给经纱的横机中,不使用特别的纱线引导装置等,也能够以来自另一侧针床的织针使用经纱来编织针织物。如果使5根织针(17)的针钩(19)从后针床(23)进入前针床(22)的织针(16a、16b)之间,则可用这5根织针(17)编织反面线圈。从前针床(22)进入齿口(20)的织针(16a、16b)也可以逐个进入。在来自后针床(23)的织针(17)进入的范围内,使来自前针床(22)的织针(16)进入,可使用作为经纱而供给的针织纱编织罗纹、凹凸等组织。
文档编号D04B15/56GK101310056SQ20068004286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7日
发明者山野浩稔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