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成纱毛羽的方法

文档序号:1747838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减少成纱毛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可应用于细纱工序加工以后的各道工序、可减少成纱毛羽 的纺织加工方法,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纱线毛羽不仅影响机织、针织等后工 序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特别是无梭织机普遍应用的今天, 减少纱线毛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纱线毛羽产生于细纱加工工序,在该工序加工的成纱再经络筒、整经、浆纱 等工序制成一定形式的巻装用于机织织造或针织织造,在这些加工工序中,特别 是络筒、整经工序中,沙线均要高速通过导纱部件、张力部件等机件,受到激烈 的摩擦作用,这致使纤维严重游离于纱线表面,纱线的毛羽数急剧增加。因此, 在这些工序中,在纱移动路径中设置毛羽倒伏装置,抑制毛羽的发生,对后道工 序生产和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经研究的减少成纱毛羽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减少络筒纱线毛羽装置,相 关专利文献有很多,但采用的原理基本相同,即在纱线在络筒机上退绕一巻绕的 前进通道顺着中顺着纱线捻回方向施加一同向的力,是纱线表面的毛羽纤维进一 歩巻绕在纱线表面,从而达到减少毛羽的目的。代表性的专利文献有专利号为 EP 0 866 014 A2,它是釆用络筒工艺流程中回转假捻盘的机械作用,使游离纤维 沿纱线的捻向贴伏到纱身上来,以减少纱线毛羽;专利号为EP 0 197 643 Al,它 是利用空气涡流管,通过旋转气流的机械力作用,使毛羽重新包覆到纱身上,以 减少毛羽,但从原理上分析,单凭气流的包缠作用,其包覆效果不好专利号为 EP 1 013 803. A2,它同样使用空气涡流管,通过气流使纱线旋转,当旋转的纱 线经过控制板(regulatingplate)时,使纤维包缠在纱身上,以减少毛羽。专利号为 ZL 99127507.1,它也同样使用空气涡流管,通过气流使纱线旋转,不过该专利通 过在装置两端加装控制器,以保证纱线沿自身轴线回转,从而提高减少纱线毛羽
的效率。
由于伸出纱线表面形成毛羽的纤维一般较短(绝大多数为3mm以下的短羽), 因此采用上述方法仅仅是将伸出纱线表面形成毛羽的纤维巻绕、贴服在纱线面, 毛羽纤维和纱线本体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因此仅仅从视觉上造成毛羽减 少。而在后道工序中,随着纱线受到机件的磨擦,这些巻绕、贴服在纱线表面的 纤维很容易重新伸出纱线表面形成毛羽,对后道工序的加工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尤其是针织产品质量)没有本质的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消除成线毛羽提高纱 线质量的的方法,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在细纱后续加工工序中,在纱线前进通道上安装解捻加热成纱毛羽减少装 置,对纱线实现如下工艺歩骤完成
A对前进的纱线退捻
B对纱线中退捻的纤维进行加热处理; C对加热后的纱线加捻。
解捻加热成纱毛羽减少装置可采用机械搓捻方式完成,也可采用喷射气流完 成。解捻加热成纱毛羽减少装置对纱线中退捻的纤维进行加热处理可采用加热 器,也可采用热空气加热。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解捻加热的成纱毛羽减少装置可显著减少 络成纱毛羽,并且使纱线结构更加紧密,有效防止纱线中的纤维在后道工序加工 中重新伸出纱线表面形成毛羽。同时按此原理加工制作的解捻加热的成纱毛羽减 少装置可应用于络筒、整经甚至针织机械设备上,装置耗能少,安装使用方便, 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图l为本发明实施例l工作原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工作原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工作原理图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工作原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见附图。
在细纱后续加工工序中,在纱线前进通道上安装解捻加热成纱毛羽减少装 置,对纱线实现如下工艺步骤完成-
A、对前进的纱线施加与纱线捻向相反的力,使纱线中的纤维部分退捻,退 捻的纤维呈松散、顺直状态,该状态的纱线接近细纱工序加工时加捻三角区纤维 束的状态。
B、 对纱线中退捻的纤维进行加热处理,通过一定的加热处理,降低纱线中纤 维的刚度,使纤维更加柔软,有利于后续加捻时纤维向内部转移。
C、 对纱线纱线施加与纱线捻向相同的力,使退捻的纤维重新加捻巻绕在纱线 表面。由于经过了A、 B两个工艺歩骤,纱线相当于重新经过了细纱工序加工的过 程,纱线中的纤维之间相互纠缠巻绕,结合更为紧密,在后道工序加工时更加不 容易伸出形成毛羽,从而真正达到减少毛羽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工艺步骤,设计加工解捻加热成纱毛羽减少装置时,对前进的 纱线施加与纱线捻向相反的力(退捻)、对纱线纱线施加与纱线捻向相同的力(加 捻)可采用机械搓捻施加,也可采用喷射气流完成;解捻加热成纱毛羽减少装置 对纱线中退捻的纤维进行加热处理可采用加热器,也可釆用热空气加热;解捻加 热成纱毛羽减少装置中对前进的纱线退捻和对纱线中退捻的纤维进行加热处理 可同时完成,或者对纱线加热处理可在对纱线退捻之前完成;由于退捻(工艺步 骤A)对纱线的作用是假捻作用,纱线在自身扭力作用下要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因此工艺步骤C的加捻作用是起到一种附加增强加捻的效果,在一定时候可以省 略。
为了更好的说明上述工艺过程,下面通过不同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加详 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见附图1
解捻加热的成纱毛羽减少装置采用机械搓捻解捻、加热器加热、机械搓捻加 捻方式。
图1中,1是机械搓捻器,2是加热装置,3是机械搓捻器。搓捻器1运动方 向与纱线捻向相反,给纱线以反向的力,使纱线表面的纤维退捻;退捻的纤维须 条立即进入加热装置2加热;经加热处理的纤维须条经过搓捻器3,搓捻器3运
动方向与纱线捻向相同,给纱线以同向的力,使经加热处理的纤维须条加捻成纱。
实施例2
见附图2
图2中,解捻加热的成纱毛羽减少装置采用机械搓捻解捻、加热器加热、气 流加捻方式。
图中,l是机械搓捻器,2是加热装置,搓捻器1运动方向与纱线捻向相反, 给纱线以反向的力,使纱线表面的纤维退捻;退捻的纤维须条立即进入加热装置 2加热;经加热处理的纤维须条进入由隔板隔开的加捻工作区,该区的管壁上有 一排按一定排列方式在装置腔壁上贯通的孔,当通入气流时,可使装置内部形成 与纱线捻向相同的涡流,使加捻成纱。 实施例3
见附图3
解捻加热的成纱毛羽减少装置采用可加热的机械搓捻解捻并加热、机械搓捻 加捻方式。
图中,l是机械搓捻器,同时可对纱线进行加热处理,2是机械搓捻器。搓 捻器1运动方向与纱线捻向相反,给纱线以反向的力,使纱线表面的纤维退捻,
同时对纤维进行加热处理;经加热处理的纤维须条经过搓捻器2,搓捻器2运动
方向与纱线捻向相同,给纱线以同向的力,使经加热处理的纤维须条加捻成纱。
实施例4
见附图4
解捻加热的成纱毛羽减少装置采用热空气气流退捻并加热、气流加捻方式 图中,该方案的装罨分前后两个工作区,前半区为退捻工作区,该区的管壁 上有一排按一定排列方式在装置腔壁上贯通的孔,当热空气通入时,可使装置内 部形成与纱线捻向相反的涡流,使纱线退捻,同时对纤维进行加热,前后区之间 有隔板隔开,隔板上设有纱线前进通道,纱线后半区为加捻工作区,该区的管壁 上有一排按一定排列方式在装置腔壁上贯通的孔,当通入气流时,可使装置内部 形成与纱线捻向相同的涡流,使加捻成纱。
权利要求
1一种减少成纱毛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细纱后续加工工序中,在纱线前进通道上安装解捻加热成纱毛羽减少装置,对纱线实现如下工艺步骤完成A对前进的纱线退捻,B对纱线中退捻的纤维进行加热处理,C对加热后的纱线加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应用于细纱工序加工以后的各道工序、可减少成纱毛羽的纺织加工技术,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纱线前进通道上安装解捻加热的成纱毛羽减少装置,通过对纱线进行退捻、加热柔软、再加捻成纱的处理过程,达到减少成纱毛羽的目的。本发明的解捻加热的成纱毛羽减少装置可显著减少络成纱毛羽,并且使纱线结构更加紧密,有效防止纱线中的纤维在后道工序加工中重新伸出纱线表面形成毛羽。同时按此原理加工制作的解捻加热的成纱毛羽减少装置可应用于络筒、整经甚至针织机械设备上,装置耗能少,安装使用方便,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D02J1/00GK101109119SQ20071005299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1日
发明者叶汶祥, 夏志刚, 崔卫钢, 徐卫林, 李文斌, 军 陈 申请人:武汉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