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及烘干机用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70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及烘干机用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旋转滚筒内进行洗涤、漂洗、脱水、烘 干各步骤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该旋转滚筒以旋转自由的方式 沿水平方向或沿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支承在水槽内。
背景技术
使用图l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l的横向剖视图说明这样的 滚筒式洗涤烘干机的以往使用方法。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而使用该图说明以往的使用方法。在水槽3内设有 用于收容洗涤物并被旋转驱动的旋转滚筒2。在旋转滚筒2上形 成有许多个通孔8。通过控制向水槽3内的供水、排水、旋转滚 筒2的旋转来实施洗涤、漂洗、脱水各步骤。利用作为送风机 构的送风风扇15使水槽3内的空气进行循环,从而实施烘干洗 涤物的步骤。通过具有除湿机构、加热机构的循环送风路径5, 使空气进行循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2)。作为除湿才几构、加热^/L构的一例子,有一种构成以压缩才几 和制冷剂回路连接的空调机的蒸发器、冷凝器。利用送风机构 将水槽内的空气导入到循环送风路径中,使该空气依次通过蒸 发器及冷凝器,并通过热交换在除湿后将其做成被加热了的烘 干的高温空气。将该空气送入到水槽中,而使旋转滚筒内的洗 涤物暴露在该空气中。重复以上步骤,可以高效率地烘干洗涤 物。在该烘干步骤中于循环送风路径5中循环的循环空气中混 入有自旋转滚筒内的洗涤物上分离的线头等异物。这会堵塞蒸 发器、冷凝器,或搅入送风机构的轴承部,或堆积在送风机构
内的各部,而导致功能不良。因此,像专利文献l、 2所公开的 那样,在循环送风路径的中途设有用于捕集异物的过滤器。像 专利文献l所公开的那样,在大多的情况下,该过滤器设在循 环空气导入管路16的、送风机构、除湿机构、加热机构的上游 侧。该循环空气导入管路16用于导入来自滚筒、水槽的循环空 气。但是,顺序并不仅限定为上述方式。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 样一种构造采用通过对除湿机构采用注入冷却水来进行冷凝 的方式,在对循环空气进行除湿的同时,对异物进行加湿而使 其落下地以注水热交换部、送风机构、过滤器、加热机构的顺 序进行配置。总之,由于过滤器捕集到的异物产生堆积,而增大了循环 空气的通过阻力,因此将其设为可装卸的方式。专利文献l公 开了 一种可从洗涤烘干机主体的上表面的装卸口 51直接进行 装卸的过滤器。该装卸口 51具有用于将其堵住的顶盖。另外, 专利文献2公开了 一种这样的过滤器可以通过设在洗涤烘干 机的顶面的带盖的出入口,在打开盖的状态下从其装卸口装卸 加热机构与过滤器室形成为一体的加热 过滤单元。但是,如在以往的专利文献l、 2中所看到的那样,设置了 一重过滤器的构造一般易于堵塞。专利文献2所述的构造,在 过滤器的上游设置通过注入冷却水进行冷凝的冷凝部,在利用 冷却水对循环空气进行除湿的基础上,通过注水使循环空气中 的线头等掉落而使其自循环空气中分离,从而减轻了过滤器的 堵塞。但是,由于这种构造需要特别的冷凝部和管理,因此成 本较高,且自注水中分离、回收线头等的养护较为复杂,不容 易使用。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8- 243292号7>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 187449号7>才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加确实地捕集线头等异 物,且便于对过滤器进行堵塞处理的二重过滤构造的滚筒式洗 涤烘干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使用了 一种这样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在水槽内设有形成有多个通孔、收容洗涤物并被旋转 驱动的旋转滚筒,通过控制向该水槽内的供水、排水、及上述 旋转滚筒的旋转来实施洗涤、漂洗、脱水各步骤。在该滚筒式 洗涤烘干机中,利用送风机构使水槽内的空气通过具有除湿机 构、加热机构的循环送风路径而进行循环。通过该空气的循环 对洗涤物实施烘干步骤。并具有过滤器室,在该过滤器室中安 装有主要用于在循环送风路径的中途捕集线头等异物的可以装 卸的过滤器。该过滤器为主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这样二重过滤 的构造;上述主过滤器首先对从过滤器室的循环空气导入口进 入、并被向循环空气排出口排出的循环空气进行过滤;上述二 级过滤器在其后进行过滤。二级过滤器在安装主过滤器之前安 装而在取出主过滤器之后取出,主过滤器在安装二级过滤器之 后安装而在取出二级过滤器之前取出。本发明的滚筒式洗涤烘 干机具有上述构造的特征。采用这样的构造,由于做成主过滤器及二级过滤器的二重 过滤器构造,因此前后相继对被导入到过滤器室中并被排出的 循环空气进行处理。由于循环空气依次通过主过滤器及二级过 滤器这二重过滤器之后排出,因此可以确实地捕集较细的线头 等异物。大部分异物被首先通过的主过滤材料捕集到,是易于 堵塞一重过滤器的程度。但是,由于主过滤器在安装二级过滤 器之后安装并在取出二级过滤器之前取出,因此可以在将二级 过滤器留在过滤器室中的状态下,单独装卸对主过滤器来应对 堵塞处理。更高度的发明构造是在二级过滤器上设置密封件。设置这样的密封件将把二级过滤器与过滤器室的循环空气排出口侧 之间设为独立排气空间的间隔边界部、和把主过滤器与二级过 滤器之间设为独立排气空间的间隔边界部这两者密封。被导入到过滤器室、主支承框的上半部中的循环空气无旁 通地通过主过滤器与二级过滤器之间的独立排气空间。之后, 其依次通过二级过滤器与过滤器室的循环空气排出口侧之间的 独立排气空间。像这样,循环空气在被二重过滤构造除去了异 物之后,向循环空气排出口排出而进行循环。因此,可以凭借 二重过滤构造保证较高的异物捕集性能。在另一个发明的构造中,二级过滤器具有副支承框。该副 支承框形成为与过滤器室的设有循环空气排出口的下半部相嵌 合的笼形。在循环空气排出口的内侧支承着过滤材料,主过滤 器形成为大致沿着过滤器室及安装于其上的二级过滤器的内表 面的笼形。主过滤器具有主支承框。该主支承框具有上半部和 下半部;上述上半部自设于过滤器室的上半部上的循环空气导 入口导入循环空气;在所安装的二级过滤器所支承的过滤材料 的内侧支承着过滤材料,而与二级过滤器形成为二重过滤构造, 上述下半部凭借该二重过滤构造谋求排出循环空气。在这样的 构造中,满足了对排出循环空气进行过滤处理的前后关系及安 装的先后关系。二级过滤器被大致沿着过滤器室的设有循环空气排出口的 下半部的内表面的笼形的副支承框所支承。副支承框设为在与 循环空气排出口相对应的范围、以及偏离循环空气排出口的更 大的区域内设有过滤材料的构造。在做成这样的构造时,对于 循环空气朝向循环空气排出口而通过的过程,利用过滤器室的 宽度增大了循环空气的通过面积,因此难以产生堵塞。此时, 必要条件为,不将支承着的过滤材料挂在循环空气导入口上, 且无旁通。另外,主过滤器被具有大致沿着二级过滤器的内表面的上 半部及下半部的笼形的主支承框所支承。该二级过滤器安装于 过滤器室的上半部及其下半部上。在与循环空气排出口相对应 的范围、以及偏离循环空气排出口的大区域内设置主过滤器的 过滤材料,而谋求其与二级过滤器的过滤材料的二重构造化。 在做成这样的构造时,对于循环空气朝向循环空气排出口而通 过的过程,凭借利用过滤器室的范围大小而使循环空气的通过 面积增大,因此难以产生堵塞。而且,自设于过滤器室的上半 部的循环空气导入口向与其相对应的上半部导入循环空气,之 后,将其向在处于过滤器室的下半部的循环空气排出口及二级 过滤器的内侧支承有过滤材料的下半部引导,使循环空气通过 主过滤器及二级过滤器两者的过滤材料,而可以有效地利用过 滤器室的整个范围大小将其向循环空气排出口排出。此时,必 要条件为,不将主过滤器挂在循环空气导入口上,且无旁通。作为另 一发明构造,上述密封件安装在副支承框的外周部。 在将主过滤器及二级过滤器安装在过滤器室的规定位置时,上 述密封件夹紧在朝向形成于过滤器室的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内 表面上的循环空气导入口侧的台阶部、与朝向形成于上述主支 承框的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外表面上的循环空气排出口侧的台 阶部的相对部之间,从而压接在这两个台阶部两者上来进行密 封。凭借由l个密封件进行的简单的密封构造,而通过利用主 过滤器、二级过滤器向过滤器室的嵌合使过滤器室及主过滤器 夹紧接合,从而可以将2个间隔边界部密封。作为另 一 发明构造,上述密封件安装在副支承框的与上述
两个台阶部相面对的凸缘部上,且自向该凸缘部安装的安装基 部向上述两个台阶部侧延伸的密封唇部压接在这两个台阶部 上。密封件被稳固地支承在二级过滤器的副支承框的凸缘部上,靠地压接在与它们相面对的两个台阶部的整周上,可以使其不 产生漏气。另外,采用另一发明的构造,过滤器部分具有堵塞开口于 洗涤烘干机主体外表面的装卸口的顶板。通过该装卸口向过滤 器室装卸过滤器。主支承框自该顶板向过滤器室一侧延伸。在 主支承框的上半部与顶板之间的外周上安装有密封件,将主过 滤器安装在过滤器室的规定位置时,压接在设于上述装卸口的 内周的台阶部上,而使装卸口密闭。仅仅以用顶板堵塞着装卸 口的方式将主过滤器安装于过滤器室中,就可以随着过滤材料 将自顶板延伸的主支承框安装于过滤器室的规定位置,且使设 于主支承框的顶板下部分的外周上的密封件压接在处于装卸口 内侧的内周上的台阶部上,而使过滤器室密闭。在另一发明的构造中,上述密封件安装在主支承框的凸缘 部上,自向该凸缘部安装的安装基部向上述两个台阶部侧延伸 的密封唇部压接在上述台阶部上。密封件被稳固地支承在主过 滤器的主支承框的凸缘部上,且自向凸缘部安装的安装部延伸 的密封唇部非常贴合地压接在与它们相面对的台阶部的整周 上,可以使其不产生漏气。采用另一发明的构造,在主过滤器与过滤器室之间设有主 过滤器安装于规定位置时进行弹性卡合的弹性卡合部。将主过 滤器安装在过滤器室的规定位置时,主过滤器及过滤器室之间 的弹性卡合部进行弹性卡合,从而使主过滤器保持在被安装于 规定位置的状态,维持了主过滤器的密封件与装卸口内侧内周
的台阶部的压接、和二级过滤器的密封件与过滤器室及主支承 框的上半部及下半部之间的两个台阶部的压接状态。因此,可 以防止不慎使主过滤器安装于规定位置的状态松弛而引起漏气在另一发明的构造中,上述弹性卡合部为卡合凹部或卡合 孔与树脂弹簧部的组合,树脂弹簧部可以装卸。弹性卡合部在 利用树脂弹簧的柔软的弹性装卸主过滤器时,可以简单地使树 脂弹簧与卡合孔或卡合凹部卡合、脱离。不会特别妨碍主过滤器的装卸,且在安装的末期和取出的初期弹性卡合,另外可以 凭借弹性卡合的脱开的咯噔感、卡搭音向使用者告知安装结束 和取出开始的情况。而且,树脂弹簧虽易于折损,但由于可以 单独对其进行更换,因此可以容易且廉价地进行应对。在另一发明的构造中,上述装卸口形成于洗涤烘干机主体 的顶面。对于安装于通过循环送风路径中途的过滤器室中的主 过滤器、二级过滤器捕集线头等异物的过程,在机体较高的洗 涤烘干机主体的顶面上装卸这些过滤器,从而易于避免人等不 慎挂到而使之松弛这样的不良。在另一发明的构造中,主过滤器及二级过滤器分别具有磁体。过滤器室36具有1对过滤器检测开关。在将主过滤器及二 级过滤器安装于规定位置时,该l对过滤器检测开关各自与上 述磁体相面对而随动,而向外部输出电信号。若未安装主过滤 器、二级过滤器这两者,则可以向外部提供用于进行禁止使用 这样的控制的电信号。特别是,可以因不存在从外面无法看到 的二级过滤器而阻止使用,从而可以保证二重过滤功能。采用本发明,在烘干步骤中凭借主过滤器与二级过滤器的 二重过滤构造,确实地捕集在循环送风路径中进行循环的循环 空气中的较细的线头等异物。因此,可以提高除湿机构、加热
机构、送风机构等功能的保全性。而且,与普通的一重过滤的 情况相同,主过滤器的堵塞及其处理可以单独且简单地进行。 二级过滤器的堵塞极少,在需要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可以在单 独拉出主过滤器之后,同样单独将二级过滤器拉出地应对,因 此处理基本不会很麻烦。


图l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的主要部 分构造的剖视图。图2是同上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的内部后视图。 图3是同上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的上部立体图。 图4是拆下过滤器看图3的过滤器的装卸口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3的洗涤烘干机主体的顶面、装卸口、过滤器 室、主过滤器、二级过滤器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过滤器室的立体图。图7是使主过滤器与二级过滤器分离地进行表示的立体图。图8是改变方向看图7的主过滤器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主过滤器与过滤器室的弹性卡合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l中表示了本发明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的主要部分构 造的横截面。图的左侧是人进行操作的正面侧。图l所示的滚 筒式洗涤烘干机l,通过悬挂构造(未图示)将水槽3以悬挂状 态配设在主体44内。形成为带底的圆筒形的旋转滚筒2,以其 轴心方向自正面侧朝向背面侧向下倾杀+的方式配i殳在水槽3 内。在水槽3的正面侧形成有与旋转滚筒2的开口端连通的衣物200710152511.5说明书第9/24页出入口ll。通过打开门9,可以通过上述衣物出入口 ll将洗涤 物从旋转滚筒2内取出或将其放入旋转滚筒2内。该门9封闭着 设于洗涤烘干才几主体44的正面侧的倾斜面上的开口部,且可开 闭。由于门9设于向上的倾斜面上,因此不用弯腰就可以实施 取出或放入洗涤物的作业。在通常的滚筒式洗衣机中,对于从 处于横向状态的开口部中取出或放入洗涤物的滚筒式洗衣机,其取出或放入的作业性较差,但该例子的滚筒式洗衣机的门处 于倾斜面上,因此改善了作业性。在旋转滚筒2的周面上设有许多个与水槽3内连通的通孔 8,在其内周面的多个位置设有搅拌突起(未图示)。可以利用 安装于水槽3的背面侧的电动机7驱动该旋转滚筒2,以使其向 正转方向及反转方向旋转。另外,注水管路12及排水管路13以 配管连接在水槽3上,可以由注水阀及排水阀(未图示)控制 向水槽3内的注水及排水。打开门9,向旋转滚筒2内投入洗涤物及洗涤剂,并使滚筒 式洗涤烘干机l开始运转,此时,自注水管路12向水槽3内注入 规定量的水,由电动机7对旋转滚筒2进行旋转驱动,而开始洗 涤步骤。通过旋转滚筒2的旋转,重复使收容于旋转滚筒2内的 洗涤物被设于旋转滚筒2的内周壁上的搅拌突起向旋转方向抬 起,并从被抬起的适当的高度位置落下的搅拌动作,因此可以 对洗涤物起到捶洗的作用地进行洗涤。在经过所需要的洗涤时 间之后,脏了的洗涤液从排水管路13排出。之后,通过使旋转 滚筒2高速旋转的脱水动作使洗涤物中所含有的洗涤液被脱 出。之后,自注水管路12向水槽3内注水,而实施漂洗步骤。 在该漂洗步骤中,也可以重复通过旋转滚筒2的旋转,使收容 于旋转滚筒2内的洗涤物被搅拌突起抬起后并落下的搅拌动作 地实施漂洗。16
图2是本发明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1的内部后视图。对与图l相同的部件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该滚筒式洗涤烘干机l中设有对收容于旋转滚筒2内的洗涤物进行烘干的功能。即, 形成有排出水槽3内的空气并对其进行除湿、将被加热了的烘 干的空气再次送入水槽3内的、已述的循环送风路径5。如图l 所示,在该循环送风路径5的中途设有蒸发器31等除湿机构、 冷凝器32等加热机构、及作为送风机构的送风风扇15。这一点 与通常的滚筒洗涤烘干机相同。对该送风风扇15进行旋转驱 动,从而在循环送风路径5中产生了空气流动。收容有洗涤物 的旋转滚筒2内的空气通过通孔8而被自水槽3向通向送风风扇 15—侧的循环空气导入管路16中排出。使该空气在位于送风风 扇15的上游的蒸发器31中凝结水分而被除湿,并如已述那样地 使该空气与升温至65 °C左右的冷凝器32进行热交换而将其加 热,从而可以做成始终烘干的高温空气。该烘干的高温空气被 从送风风扇15向通向水槽3送风管路33中送出,而被送入到水 槽3内。被送入到水槽3内的高温烘干空气在通过通孔8进入到 旋转滚筒2内而与衣物等的洗涤物相接触的同时,向水槽3中放 出,而被再次向循环空气导入管路16中导入。通过重复以上的 在循环送风路径5中进行的空气循环来实施烘干步骤。另外,在利用了该循环送风路径5的烘干步骤中,主要自 衣物等的洗涤物上产生的线头等异物混入到在循环送风路径5 中进行循环的空气中进行循环。以此为起因,易于在实施烘干 步骤的过程中出现堵塞蒸发器31或冷凝器32、搅入送风风扇15 的旋转部、堆积在送风风扇15的内表面这样的故障。于是,需 要频繁地进行繁瑣的养护。因此,为了防止这种状况,通常在 循环送风路径5的中途,具体地说是在蒸发器31、冷凝器32、 送风风扇15的上游侧、即图1所示的循环空气导入管路16的中
途,设置收容有用于除去循环空气中的异物的主过滤器35的过 滤器室36。由此,即使异物混入到使洗涤物烘干之后的空气中 而被向蒸发器31的循环空气导入管路16—侧导入,在通过过滤 器室36时也会被主过滤器35捕集到,而不会混入到流向下游侧 循环的空气中。因此,可以长期保全蒸发器31、冷凝器32、送 风风扇15的功能。但另一方面,存在被捕集到的异物堆积在过 滤器室36内的主过滤器35中,循环空气的通过阻力渐渐增大, 而使烘干功能降低的问题,因此如已述的专利文献l、 2所述, 设置可装卸的主过滤器35。另外,蒸发器31、冷凝器32与压缩机37共同作为l个收容 于容器体38中的空调机39进行使用。该压缩机37通过使制冷剂 进行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与蒸发器31、冷凝器32相连接。在对导 入到该空调机39中的空气进行除湿及加热之后将其排出的排 气口 41一侧,使送风风扇15的吸气口 42与相互间的防振构造共 同与排气口41结合,形成为一体。由此,压缩机37、蒸发器31、 冷凝器32通过被收容于容器体38中而归为一体。可以凭借作为 上述适于大量生产的设备的空调机39与送风风扇15这2个单独 设备的结合,使4个设备、即压缩机37、蒸发器31、冷凝器32、 送风风扇15各自作为循环送风路径5的一部分,而以到达规定 的功能的空调送风单元81建立联系。虽然设置了上述主过滤器35,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 为了解决专利文献l、 2所述的问题,需要下面那样的方法。图 3是从正面上部看本发明的滾筒式洗涤烘干机的上部立体图。 图4是拆下过滤器看图3的过滤器的装卸口部的放大立体图。图 5是表示图3的洗涤烘干机主体的顶面、装卸口、过滤器室、主 过滤器、二级过滤器的关系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过滤器室的 立体图。对与前述的图相同的部件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使 在循环送风路径5中循环的循环空气通过安装于循环送风路径5中途的过滤器室36中的主过滤器35,捕集线头等异物。自开 口于洗涤烘干才几主体44的顶面44a的装卸口51,在自下部向上 部向前方倾斜的装卸路径5 2中相对于过滤器室3 6装卸主过滤 器35所代表的过滤器91。若像这样地进行操作,则在烘干步骤 中,在高度较高的洗涤烘干机主体44的顶面44a上装卸主过滤 器35,从而易于避免人等不慎刮到而使之+>弛这样的状况。而 且,如专利文献2所述,与自洗涤烘干主体44的顶面垂直装卸 的构造易于产生向前方的扭曲状况相比,由于本发明沿自下部 向上部而向前方倾斜的装卸路径52的方向进行装卸,因此难以 产生扭曲而可以顺畅地进行装卸。为了使装卸更加顺畅,较佳 是自装卸口 51到其与该装卸口 51相连通的过滤器室36可由在 将主过滤器35向规定位置装卸的行程的整个长度上倾斜的装 卸路径52进行引导。进一步详细说明主过滤器35。图7是使主过滤器与二级过 滤器分离地进行表示的立体图。图8是改变图7的朝向看主过滤 器的立体图。对与前述的图相同的部件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使用这些图并适当地结合图2、图3、图4、图5进行说明。主过 滤器35具有盖住装卸口 51的顶板53,在顶板53上具有手抓凹部盖55。在通过装卸口51安装主过滤器35时,最终可以做成以顶 板53盖住装卸口51而使外观形成为齐平面的状态。即,使得洗 衣机美观、整齐,并且可以使人等更加难以挂到。另外,可以 用手指挂住设于顶板53上的手抓凹部56,而稳定地抽出、安装 主过滤器35。特别是,由于使该盖55通过闭合弹簧54的作用始 终扣合在该手抓凹部56中,因此难以导致人等不慎刮到手抓凹 部56。在装卸主过滤器35时,凭借手指挂住手抓凹部56的动作 推开盖5 5 ,因此可以不需要特别的作业而以用手指挂住的方式 就可容易且简单地装卸主过滤器35。手抓凹部56在其开口的前 部形成有用于勾挂手指的朝后的手抓边56a。该手抓边56a位于 顶板53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至稍靠前部的位置。另外,在手 抓凹部56的开口的前部形成有朝后的手抓边56a。因此,在以 手指挂住手抓凹部56时,可以将手臂从前方伸到洗涤烘干机主 体44的顶面44a上,而使手指以伸入到手抓凹部56中并弯曲的 自然的动作将其挂住。另外,可以简单而不会滑脱地挂住手抓边56a,而容易且确实地拉出主过滤器35。并且,以挂住手抓 边56a的手指部和沿着顶板53的外表面的手掌部夹持顶板53, 而稳定地把持主过滤器3 5 ,可以容易且稳定地进行拉出后的搬 运等处理和向过滤器室36中的安装。并且,由于盖55的后部通 过铰链销57枢接在手抓凹部56的开口后部上,因此在将手指伸 入到手抓凹部56中时推开盖55,从而打开手抓边56a,并保持 该状态地挂住手指。因此,可以以一个连续的动作筒单地进行 以手指挂住用于进行装卸的手抓凹部56、手抓边56a的作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主过滤器35,是将主过滤材料79支承 在自顶板53向下方延伸地与顶板53 —体成形或连结的主支承 框71上,并位于过滤器室36的、图5所示的循环空气排出口 72 的内侧。在主支承框71的顶板53下部分的外周上安装有由硅橡 胶等构成的密封件73。在向过滤器室36的规定位置安装主过滤 器35时,上述密封件73压接在位于装卸口 51内侧的内周的台阶 部74上,而使过滤器室36密闭。图9是表示主过滤器与过滤器 室的弹性卡合部的剖视图。如图9及图5所示,在主过滤器35与 过滤器室3 6之间设有主过滤器3 5安装于规定位置时进行弹性 卡合的弹性卡合部75。由此,仅仅以顶板53盖住装卸口 51的方 式将主过滤器35安装在过滤器室36中,自顶板53向下方延伸的
主支承框71随着主过滤材料79被插入到过滤器室36中。而且, 在规定的安装位置,通过设在主支承框71的顶板53下部分外周 上的密封件73压接在装卸口 51内侧的内周的台阶部74上以及 弹性卡合部75的弹性卡合使过滤器室36维持在密闭状态。同 时,主过滤材料79被正确地定位在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排出 口72的内侧。在此,主支承框71的密封件73的安装部为与过滤 器室36的台阶部74相面对的凸缘部71a,密封件73具有自向凸 缘部71a安装的安装部73a延伸、压接在台阶部74上的密封唇部 73b。因此,密封件73被稳固地支承在主支承框71的凸缘部71a 上,且密封唇部73b非常贴合地压接在装卸口 51内侧的内周的 台阶部74的整周上,可以使其不产生漏气。另外,安装部73a 通过凸缘部71a的支承而被加强,因此其为较薄的构件即可。 装卸口 51形成于成为洗涤烘干机主体44的顶面44a的顶面壁 44b上。而且,利用密封件73密闭过滤器室36的台阶部74形成 于位于上述装卸口的正下方而被支承的过滤器室36的开口 36d 的内周上。接着,使用图3、图4、图5、图9进行说明。开口于顶面壁 44b的装卸口 51在整个周围上具有自顶面44a立起的阻挡部 44c,而具有嵌合安装于阻挡部44c的内侧的、主过滤器35的顶 板53的凹部44d。由此,顶板53不会单独自凹部44d向顶面44a 突出,可以使人等不会挂到。另外,即使在顶面44a上洒落少 量的水,也会被阻挡部44c挡住,而阻止水进入到装卸口51中。 另外,可以防止损坏洗涤烘干机主体44内的电气装备品。另夕卜, 顶板53具有自外周向下突出的凸壁53a,凹部44d以在其周壁 44e与内周的朝上凸部44f之间接受上述凸壁53a的嵌合构造接 受载置顶板53。万一水进入到装卸口 51中,也可以凭借凹部44d 上的与顶板53之间的嵌合构造的密封功能防止殃及到装卸口1的内侧,从而可以4吏电气装备品更加安全。并且,顶才反53稍 稍低于上述阻挡部44c。由此,水即使落到阻挡部44c上,也可 以利用水的表面张力来抑制水向低 一 阶的顶板5 3 —侧转移,提 高了电气装备品的安全性。如图9所示,上述弹性卡合部75为卡合凹部或图示的卡合 孔75a与图中所示的树脂弹簧75b的组合,树脂弹簧75b可以装 卸。由此,弹性卡合部75在利用树脂弹簧75b的柔软的弹性装 卸主过滤器35时,可以简单地使树脂弹簧75b与卡合孔75a卡 合、脱离,不会特别妨碍主过滤器35的装卸。而且,树脂弹簧 75b在安装的末期和取出的初期弹性卡合,另外可以凭借弹性 卡合脱离的咯噔感、卡搭音向使用者告知安装结束和取出开始 的情况。并且,树脂弹簧75b的两端固定,且在其两端之间具 有与卡合孔75a相卡合的、沿主过滤器35的装卸方向形成为倒V 字形的弯曲的卡合部75bl。该卡合部75bl稍稍提高了支撑力, 且其耐久性较高。另外,树脂弹簧75b的倒V字形,自主过滤器 35的安装方向升起的角度大于自拉出方向升起的角度。在主过 滤器35的临近安装结束时,升起角度较高的 一侧开始与朝向卡 合孔75a去的装卸路径52上的台阶部75al卡合,而稍稍增大了 安装阻力,从而可以一边使使用者感知到临近安装结束的状态、 一边完成安装。另外,通过朝上的装卸口51进行装卸,不会不慎拆下主过 滤器35。因此,在向上方拉出主过滤器35的初期,在升起角度 较小的一侧由卡合孔75a给予的阻力小于主过滤器35的安装结 束时的阻力,而一边使使用者感受到拉出开始的状况, 一边解 除卡合,从而可以简单地过渡到不存在由卡合产生的阻力的拉 出状态。而且,树脂弹簧75b易于折损,但由于可以单独对其 进行更换,因此可以容易且廉价地进行应对。因此,如图8、
图9所示,树脂弹簧75b设在主过滤器35的主支承框71 —侧,若 拉出主过滤器35,则树脂弹簧75b会从主支承框71的外围露出, 易于进行更换。2根树脂弹簧75b在向前方开口的盒体76背部的 左右形成为一体,在盒体76的开口侧将其嵌合在主支承框71的 背部上,并由图5、图9所示的螺栓77将盒体76螺旋固定而可以 进行装卸。另外,与此相对应,卡合孔75a设在装卸路径52的 背壁一侧。凭借该构造,可以防止在弹性卡合部75位于装卸路 径52的前壁而使被装卸的主过滤器35滑动时,树脂弹簧75b在 不必要的范围内与装卸路径52的前壁滑动接触而易于产生折 损等的状况。主支承框71形成为大致沿着过滤器室36的内表面这样的 笼形(参照图5、图7、图8)。主支承框71在上述密封件73的安 装部之下具有上半部71b和下半部71c;上述上半部71b自设在 过滤器室36的上半部36b上的循环空气导入口 78导入循环空 气;上述下半部71c支承着与设在过滤器室36的下半部36c上的 循环空气排出口 72相对应的主过滤材料79 (参照图5、图6)。 通过该构造使空气顺畅地流通。即,主支承框71形成为笼形, 并位于大致沿着过滤器室36的内表面的位置。循环空气被从设 在过滤器室36的上半部36b上的循环空气导入口 78导入到与其 相对应的上半部71b中。循环空气在处于过滤器室36的下半部 36c的循环空气排出口 72的内侧被导入到支承着主过滤材料79 的下半部71c中。可以使循环空气通过主过滤材料79,而充分 利用过滤器室36的宽度地将其向循环空气排出口 72顺畅地排 出。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在不堵塞循环空气导入口 78、且不 使其旁通的条件下,将主过滤材料7 9的原本与循环空气排出 口 72相对应的范围设置为脱离循环空气排出口 72的更广阔区 域,而使循环空气如图5的箭头所示地向循环空气排出口 72流通。即,可以利用过滤器室36的面积。由此,凭借主过滤材料 79的通过循环空气的面积增大,因此而变得难以产生堵塞。在此种情况下,过滤器室36及安装在其中的主过滤器35两 者成为倾斜的状态,形成了过滤器室36的内表面构成与形成于 洗涤烘干机主体44的顶面壁44b上的装卸口 51相连通的装卸路 径52。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91为具有上述的主 过滤器35和二级过滤器82的二重构造;上述主过滤器35先对从 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导入口 78进入、并被向循环空气排出口 72排出的循环空气进行过滤;然后上述二级过滤器82再对循环 空气进行过滤。对它们进行设计,以使它们具有这样的关系 二级过滤器82在安装主过滤器35之前安装而在取出主过滤器 35其之后取出,主过滤器35在安装二级过滤器82之后安装而在 取出备用过滤器82其之前取出。为了从过滤器室36的里侧和下 半部36c中单独取出二级过滤器82,在前部壁101b上设有可使 手指从内侧挂住的手抓凹部133。在安装二级过滤器82时,使 其从上方滑入到过滤器室36中,仅此便可使其通过装卸路径52 滑动至规定位置。具有沿着过滤器室36的下半部36c的内表面的笼形的副支 承框101的二级过滤器82覆盖在主支承框71的下半部71c的外 周上,在主过滤材料79的外侧支承着副过滤材料83。由此,在 将二级过滤器82安装在过滤器室36的下半部36c中之后,将主 过滤器35安装在过滤器室36的上半部36b和与其相连接的二级 过滤器82的内侧。导入到过滤器室36中的循环空气通过主过滤 器35的主过滤材料79、 二级过滤器82的副过滤材料83这二重构 造而从循环空气排出口 72放出。成为二重过滤构造。由此,可 以凭借较薄且空气阻力较小的主过滤材料7 9及副过滤材料8 3
确实地捕集到较细的线头等异物。因此,可以获得蒸发器31、冷凝器32、送风风扇15等设备的功能较强的保全性能。另外由 于大部分异物会被首先通过的主过滤材料79捕集到,因此会在 主过滤材料79—侧频繁发生堵塞,而与主过滤材料79—侧的情 况相比,在副过滤材料8 3 —侧产生堵塞的次数极少。因此,可以在安装有主过滤器35、 二级过滤器82的状态下 进行这样的操作将二级过滤器82留在过滤器室36的下半部 36c中,先拉出主过滤器35,而单独以主过滤器35简单地应对 频繁的堵塞处理,并将其再次安装。仅在需要对二级过滤器82 进行堵塞处理时,在主过滤器35之后将其拉出,并对其进行堵 塞处理之后,在主过滤器35之前安装二级过滤器82,然后安装 主过滤器35,从而恢复到使用状态。因此,处理不会特别麻烦。像这样,形成了主过滤器35和二级过滤器82的二重过滤构 造。如图5所示,在二级过滤器82上存在间隔边界部92。该间 隔边界部92使二级过滤器82与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排出口 7 2 —侧之间的空间成为独立排气空间9 5 。存在使主过滤器3 5 与二级过滤器82之间成为独立排气空间96的间隔边界部93。设 有由将这两者密封的硅橡胶等构成的密封件94。由此,如图5 的箭头所示,导入到过滤器室36,主支承框71的上半部71b中 的循环空气依次无旁通地通过主过滤器35与二级过滤器82之 间的独立排气空间96、 二级过滤器82与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 排出口 72—侧之间的独立排气空间95,在被二重过滤构造除去 了异物之后向循环空气排出口 72放出。在此,二级过滤器82具有副支承框101。如图5所示,该副 支承框101嵌合在过滤器室36的设有循环空气排出口 72的下半 部36c上。另外,主过滤器35在循环空气排出口 72的内侧支承 着副过滤材料83。主过滤器35形成为大致沿着安装于过滤器室
36的上半部36b及其下半部36c上的二级过滤器82的内表面的 笼形。主过滤器35具有主支承框71。该主支承框71具有上半部 71b和下半部71c;上述上半部71b自设于过滤器室36的上半部 36b上的循环空气导入口 78导入循环空气;在安装于过滤器室 36的下半部36c上的二级过滤器82所支承的副过滤材料83的内 侧支承着主过滤材料79,而与二级过滤器82形成为二重过滤构 造,上述下半部71c凭借该二重过滤构造谋求排出循环空气。 在上述构造中,满足了对上述排出循环空气进行过滤的前后关 系及安装的先后关系。另外,如图5、图7、图9所示,密封件94安装于副支承框 101的外周部。如图5、图9所示,通过将主过滤器35及二级过 滤器82安装在过滤器室36的规定位置,而在台阶部102与台阶 部10 3的相对部之间将密封件9 4夹紧,从使该密封件9 4压接在 这两个台阶部102、 103两者上来进行密封。上述台阶部102形 成于过滤器室36的上半部36b和下半部36c之间的内表面上,且 朝向循环空气导入口 78 —侧;上述台阶部103形成于主支承框 71的上半部71b和下半部71c之间的外表面上,且朝向循环空气 排出口72—侧。由此,可以通过1个密封件94,而利用主过滤 器35 、 二级过滤器82向过滤器室36的嵌合将2个间隔边界部92 、 93密封。并且,由将主过滤器35安装在过滤器室36的规定位置 时进行弹性卡合的弹性卡合部7 5保持该密封状态,可以防止因 不慎造成木^弛而产生漏气。而且,如图5、图7、图9所示,密 封件94安装于副支承框101的、与上述两个台阶部102、 103相 面对的凸缘部101a上。如图5、图7所示,自安装在该凸缘部101a 上的安装部94a向两个台阶部102、 103—侧延伸的密封唇部 94b、 94c压接在这两个台阶部上。由此,密封件9W皮稳固地支 承在副支承框101的凸缘部101a上,且密封唇部94b、 94c非常 贴合地压接在两个台阶部102、 103的整周上,可以使其不产生 漏气。并且,如图7所示,主过滤器35及二级过滤器82通过分别 内装有磁体lll、 112等措施。如图6所示,过滤器室36具有过 滤器检测装置113。该过滤器检测装置113内装有l对过滤器检 测开关。在将主过滤器35及二级过滤器82安装于规定位置时, 该l对过滤器检测开关各自与这两个;兹体lll、 112相面对而随 之动作,而向外部输出电信号。通过该过滤器检测开关控制设 在操作面板66内侧的控制电路板67等,若未安装主过滤器35、 二级过滤器82这两者,则可以禁止使用洗衣机。如图3所示, 由于主过滤器35等的装卸口 51位于洗涤烘干机主体44的顶面 44a上,因此操作面板66不会在洗涤烘干机主体44的前面妨碍 到装卸口51,可以设置得较大。即,即使操作面板66为了应对 多种功能而设置较多的操作部、显示部,其操作也简单易懂。另外,如图7、图8所示,主过滤器35具有主支承框71。该 主支承框71具有上半部71b和下半部71c;上述上半部71b具有 用于自设于过滤器室36的过滤器插入侧、即上半部36b上的循 环空气导入口 78导入循环空气的、开放状态的开口121,而成 为循环空气导入侧;上述下半部71c支承着如已述内容那样地 与设于过滤器室36的里侧、即下半部36c上的循环空气排出口 72相对应的主过滤材料79,而成为循环空气排出侧。如实线箭 头122所示,循环空气自循环空气导入口 78 (参照图5 )通过开 口 121而被向主支承框71的循环空气导入侧、即上半部71b导 入。如虚线箭头123所示,循环空气的流动通过主过滤材料79 而被向循环空气排出口 72 (参照图5 )排出。为了形成上述的 流动,设有受到吸引的负压区域124。该负压区域124自设于主 支承框71上的吸气口 124a通向外部。如在图6中看到的那样, 在外部,通过开口于该过滤器室36上的外部空气导入连通口 125b使用于自外部空气导入口 125a导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 导入通路125连通。在图7、图8中,使具有主支承框71的循环 空气导入侧、即上半部71b的开口部121的循环空气导入侧126 的 一部分与设有处于主支承框71的后部壁上的辅助过滤器129 的外部排出口 127相连通。另外,通过开口于该过滤器室36上 的外部排气连通口 128b使与图5、图6所示的外部排气口 128a 相连通的外部排气通路128连通。外部空气导入通路125内装有电磁阀132,且通常关闭。但 在旋转滚筒2内的温度和循环空气的温度大于规定的上限温度 时等情况下,可以通过由控制电路板67等进行的控制打开电磁 阀132。在外部空气导入通路125打开时,凭借因循环空气的流 动而在负压区域124上产生的负压吸引力将外部空气吸引到循 环空气中。然后,使其朝向循环空气排出口 72地混入到在循环 送风路径5中循环的循环空气中,可以降低旋转滾筒2内和循环 空气的温度而将其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区域。 一旦打开了电磁阀 132,则电磁阀132大多在之后一直打开。另外,在由于导入该 外部空气等使得循环空气量过剩时,循环送风路径5内的压力 上升。此时,如图7中的虚线箭头130所示,空气自外部排出口 127通过外部排气连通口 128b进入外部排气通路128,而自其外 部排气口 128a向外部放出。另外,与外部空气导入口 125a如图 2、图6所示地开口于正后方而不使异物等落入的构造相比,外 部排气口 128a如图6所示地朝上开口 ,而且如图l所示,自洗涤 烘干机主体44的背面44g突出。由此,由于自外部排气口128a 排出除湿前的湿润的循环空气,因此防止滴下结露水,而将少 量的结露水自然烘干。在图6中,形成于过滤器室36的装卸口 51 —侧(参照图3)、
即上半部36b的前部壁上的循环空气导入口 78与形成于其后部 壁上的外部排气连通口 128b相互面对。另外,在里侧、即下半 部36c的后壁部的、上述外部排气连通口 128b的更下方并偏向 侧方的位置形成有循环空气排出口 72 (参照图5)。由此,过剩 的循环空气被自处于过滤器室36的上半部36b的前部壁上的循 环空气导入口 78导入到主支承框71 (参照图7)的上半部71b 的循环空气导入区域126中。之后,可以容易地将过剩的循环 空气以直行到处于过滤器室36的上半部36b的后壁部上的外部 连通口 128b的方式压出,而将其向外部排出。可以顺畅地将剩 余的通常风量的循环空气向处于过滤器室36的下半部36c上的 后部壁的循环空气排出口 72排出。如图5所示,将外部排气连通口 128b设定得比循环空气排 出口 72小得多。通过调整外部排气连通口 128b与循环空气排出 口72的通气阻力的大小,使循环空气被优先向循环空气排出口 72排出,防止循环空气过量地向外部放出。另外,如图7所示, 负压区域124在主支承框71的循环空气导入侧、即上半部71b 与循环空气导入区域126并列设置,从而利用主支承框71的与 二级过滤器82无关的空间设定为满足各自所需要的范围大小。 具体地说,负压区域124形成为在主支承框71的循环空气导入 侧、即上半部71b内 一皮一体成形的板状的间隔部131与比该负压 区域124大的循环空气导入区域126分隔开,而成为与循环空气 导入区域126共同与循环空气排出侧连通的构造。并列设置循 环空气导入区域126和负压区域124,使循环空气自循环空气导 入区域126流向循环空气排出口 72,从而可以凭借极为简单的 构造实现对负压区域124产生吸引作用的效果。特别是,外部 空气导入通路125穿过处于图7所示的负压区域124的、与上述 间隔部131相面对的周壁部上的吸气口 124a而开口 。由此,通
过外部空气导入口 125a、外部空气导入通^各125、外部空气导 入连通口125b、吸气口 124a而被吸引入负压区域124中的、虚 线箭头12 3所示的外部空气沖撞到间隔部131 ,而流向处于正下 方的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排出口 72。因此,被自过滤器室36 的循环空气导入口 7 8导入到主支承框71的半部71 b上形成的循 环空气导入区域126中的循环空气,朝向下半部71c流动而顺畅 地合流入朝向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排出口 72流动的气流中 而混合在一起。因此,不会打乱循环空气的如实线箭头122所 示的流动。另外满足了这样的关系循环空气的如实线箭头122 所示的流动易于对负压区域124付与吸引力,且如虚线箭头123 所示,易于使被吸引到此处的外部空气流向过滤器室36的循环 空气排出口 72。另一方面,在烘干步骤中,对于主过滤器35、 二级过滤器 82及辅助过滤器129产生堵塞的情况,以往,没有供被导入到 主过滤器35中的循环空气逃逸的通道,导致循环送风路径5内 的压力上升,漏至与水槽3相连接的排水管(未图示)中而向 排水滤水阀喷出。滞留在此处的水因该风压而飞散,从而破坏 了滤水阀的功能,有时会泄漏来自下水管的臭气。但是,采用 本实施例,在产生这样的堵塞时,如图7中的点划线箭头134所 示,过剩的循环空气会与至此的流动(图7的虚线箭头123)相 反地,自负压区域124经过吸气口 124a而通过外部空气导入连 通口125b。由于外部空气导入通路125中的电磁阀132打开,过 剩的循环空气会自其外部空气导入口 125a向外部放出,因此可 以自然地解除上升的压力。如图7、图8所示,主支承框71的循环空气导入侧、即上半 部71b的负压区域124与具有开放状态的开口 121的循环空气导 入区域12 6均向前部开放,并被过滤器室3 6的过滤器装卸侧、 即上半部36b的如图6所示的前壁部上未设有循环空气导入口 78的部分盖住。由此,形成了主支承框71的上半部71b上的循 环空气导入区域126的前部及负压区域124的前部均开力文,而与 过滤器室36相配合地发挥功能的单纯的形状,并成为易于通过 树脂成形加工进行制造的形状。 产业可利用性本发明是一种滚筒式洗涤烘干机中的用于烘干洗涤物的循 环送风系统所采用的、以过滤器捕集在烘干步骤混入到循环空 气中的线头等的技术,易于装卸过滤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滚筒式洗涤烘干机,该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在水槽内设有形成有许多通孔、收容洗涤物并被旋转驱动的旋转滚筒,通过控制向该水槽内的供水、排水、及上述旋转滚筒的旋转来实施洗涤、漂洗、脱水各步骤,并且,利用送风机构使水槽内的空气通过具有除湿机构及加热机构的循环送风路径而进行循环,从而实施烘干洗涤物的烘干步骤,在循环送风路径的中途具有过滤器室,在该过滤器室中安装有主要用于捕集线头等异物的可以装卸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器为主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这样的二重过滤构造;上述主过滤器先对从上述过滤器室的循环空气导入口进入、并被向循环空气排出口排出的循环空气进行过滤;然后,上述二级过滤器对循环空气进行过滤,使上述主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具有这样的关系上述二级过滤器在安装上述主过滤器之前安装而在取出上述主过滤器之后取出,上述主过滤器在安装上述二级过滤器之后安装而在取出上述二级过滤器之前取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二级过滤器上设有密封件,该密封件将使上述二级过滤器与上述过滤器室的上述循环空气排出口侧之间成为独立 排气空间的间隔边界部、和使上述主过滤器与上述二级过滤器 之间成为独立排气空间的间隔边界部这两个间隔边界部密封。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二级过滤器具有副支承框,该副支承框形成为与上述过滤器室的设有上述循环空气排出口的下半部相嵌合的笼形, 在上述循环空气排出口的内侧支承着过滤材料, 上述主过滤器形成为大致沿着上述过滤器室及安装于该过滤器室上的上述二级过滤器的内表面的笼形,并具有主支承框, 该主支承框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上述上半部自设于上述过滤 器室上半部上的循环空气导入口导入循环空气;上述下半部在 所安装的上述二级过滤器所支承的上述过滤材料的内侧支承着 上述过滤材料,而与上述二级过滤器形成为二重过滤构造,上 述下半部利用该二重过滤构造排出循环空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件安装在上述副支承构件的外周部,在将上述主过滤器及上述二级过滤器安装在上述过滤器室的规定位置时夹 紧在朝向形成于上述过滤器室的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内表面上 的上述循环空气导入口侧的台阶部、与朝向形成于上述主支承 框的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外表面上的上述循环空气排出口侧的 台阶部的相对部之间,从而压接在上述两个台阶部上来进行密 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件安装在上述副支承框的与上述两个台阶部相面对的凸缘部上,且自向上述凸缘部安装的安装基部向上述两个 台阶部侧延伸的密封唇部压接在这两个台阶部上。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筒式洗涂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过滤器具有堵塞开口于洗涤烘干机主体外表面的装卸口的顶板,通过该装卸口向过滤器室装卸上述主过滤器, 主支承框上述该顶板向过滤器室 一侧延伸, 在上述主支承框的上半部与上述顶板之间的外周上安装有上述密封件,在将上述主过滤器安装在上述过滤器室的规定位置时,上述密封件压接在设于上述装卸口内周的台阶部上,而使上述装卸口密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件安装在主支承框的凸缘部上, 自向上述凸缘部安装的安装基部向上述两个台阶部侧延伸 的密封唇部压接在上述台阶部上。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过滤器与上述过滤器室之间设有上述主过滤器安装于规定位置时进行弹性卡合的弹性卡合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卡合部为卡合凹部或卡合孔与树脂弹簧部的组合,树脂弹簧部可以装卸。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其特征在 于,上述装卸口形成于洗涤烘干机主体的顶面。
11. 根据权利要求l ~ IO的任一项所述的滚筒式洗涤烘干 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过滤器及上述二级过滤器分别具有磁体, 上述过滤器室具有1对过滤器检测开关,在将上述主过滤 器及上述二级过滤器安装于规定位置时,该l对过滤器检测开 关各自与上述磁体相面对而随之动作,向外部输出电信号。
12. —种烘干机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过滤器为主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这样的二重过滤的构 造;上述主过滤器先对从用于捕集洗涤机的线头等异物的过滤 器室的循环空气导入口进入、并被向循环空气排出口排出的循 环空气进行过滤,然后上述二级过滤器对循环空气进行过滤,上述主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设置成具有这样的关系上述 二级过滤器在安装上述主过滤器之前安装而在取出上述主过滤 器之后取出,上述主过滤器在安装上述二级过滤器之后安装而 在取出上述二级过滤器之前取出。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烘干机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二级过滤器上设置密封件,该密封件对使上述二级 过滤器与上述过滤器室的上述循环空气排出口侧之间成为独立 排气空间的间隔边界部、和使上述主过滤器与上述二级过滤器 之间成为独立排气空间的间隔边界部这两个间隔边界部进行密 封。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烘干机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二级过滤器具有副支承框,该副支承框形成为与上述 过滤器室的设有上述循环空气排出口的下半部相嵌合的笼形, 上述副支承框在上述循环空气排出口的内侧支承着过滤材料,上述主过滤器形成为大致沿着上述过滤器室及安装于该过 滤器室上的上述二级过滤器的内表面的笼形,并具有主支承框, 该主支承框具有上半部和下半部;上述上半部自设于上述过滤 器室的上半部上的循环空气导入口导入循环空气;上述下半部 在所安装的上述二级过滤器所支承的上述过滤材料的内侧支承 着上述过滤材料,而与上述二级过滤器形成为二重过滤构造, 上述下半部以该二重过滤构造排出循环空气。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烘干机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件安装在上述副支承构件的外周部,在将上述主 过滤器及上述二级过滤器安装在上述过滤器室的规定位置时, 上述密封件夹紧在朝向形成于上述过滤器室的上半部与下半部 之间内表面上的上述循环空气导入口侧的台阶部、与朝向形成 于上述主支承框的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外表面上的上述循环空 气排出口侧的台阶部的相对部之间,/人而压^妻在上述两个台阶 部上来进行密封。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烘干机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件安装在上述副支承框的与上述两个台阶部相面 对的凸缘部上,且自向上述凸缘部安装的安装基部向上述两个 台阶部侧延伸的密封唇部压接在这两个台阶部上。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烘干机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过滤器具有堵塞开口于洗涤烘干机主体外表面的装 卸口的顶板,通过该装卸口向上述过滤器室装卸该过滤器, 上述主支承框自上述顶板向过滤器室一侧延伸, 在上述主支承框的上半部与上述顶板之间的外周上安装有 上述密封件,在将上述主过滤器安装在上述过滤器室的规定位 置时,压接在设于上述装卸口的内周的台阶部上,而将上述装 卸口密闭。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烘干机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件安装在上述主支承框的凸缘部上, 自向上述凸缘部安装的安装基部向上述两个台阶部侧延伸 的密封唇部压接在上述台阶部上。
19.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烘干机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过滤器与上述过滤器室之间设有上述主过滤器安 装于规定位置时相互弹性卡合的弹性卡合部。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烘干机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合,树脂弹簧部可以装卸。
21.根据权利要求12 ~ 18的任一项所述的烘干机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全文摘要
一种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及烘干机用过滤器,具有可更可靠地捕集线头等异物、方便进行过滤器的堵塞处理的二重过滤构造。具有在循环送风路径中途可装卸主要用于捕集线头等异物的过滤器的过滤器室,循环送风路径具有除湿机构及加热机构,通过使空气在该循环送风路径循环实施对洗涤物的烘干步骤,过滤器为主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这种二重过滤构造,该主过滤器先对从过滤器室的循环空气导入口进入、从循环空气排出口排出的循环空气进行过滤,该二级过滤器在其后对循环空气进行过滤,两过滤器具有如下关系二级过滤器在安装主过滤器之前安装、并在取出主过滤器之后取出,主过滤器在安装二级过滤器之后安装、并在取出二级过滤器之前取出。从而达到上述目的。
文档编号D06F25/00GK101153443SQ20071015251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7日
发明者中井厚仁, 井上贵裕, 犬塚正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